冷知識:外國人的老破房改造,只要7天?!

我最近一直在研究歐美的裝修視訊,有一個工藝我特別感興趣。

直接把石膏板往磚牆上貼,然後就能刷漆。

視訊版

文字版

而我們國內目前的主流工藝,都是在磚牆上先抹一層水泥(新房開發商會做好)。

新砌的牆和太破的牆上還要掛一層鐵絲網防止開裂,接著是一遍石膏粗找平,上兩遍膩子,打磨精找平,然後才刷牆漆。

圖源:住範兒自攝

圖源:住範兒自攝

歐美他們的這種做法,肉眼可見地便捷快速省人工。

畢竟法國德國最低時薪都11、12歐(約75~90人民幣),根本不可能再像國內一樣來回刷個三四五六層。

最重要的是,石膏板是機器流水線產品,最大減少了對工人手藝好壞的依賴,也完全避免了這種因為刮膩子時沒打磨平整,射燈洗牆燈一打就波光粼粼的大翻車。

同時,它還可以解決牆體歪斜的問題
同時,它還可以解決牆體歪斜的問題

同時,它還可以解決牆體歪斜的問題。

房開建房子時很多牆本來就是歪的。

它還不是直直的歪,而是xyz軸全方位的歪。

平時看不出來,安櫃子的時候就發現靠不住牆,中間一條大縫。

圖源:住範兒自攝

圖源:住範兒自攝

具體做法

這種工藝還有一個日本名字叫GL工法(こうほう),這個GL,Gypsum(ジプサム)Lining(ライニング)。

其實就是石膏板找平,不得不說日本人真的很懂營銷的奧義。

國內目前有一些零星的嘗試,

國內目前有一些零星的嘗試,我們也特別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在我們自己的好幾個工地上做了實驗。

想看看施工和材料有沒有什麼坑,價格上有沒有優勢,值不值得大家去嘗試。

這個房子是一個老破小,已經做完了水電改造,裸露的磚牆不用做任何處理,就可以直接噴塗界面劑。

歐洲他們市中心的房子大多建於二戰後甚至19世紀,國內的老破小在人面前還差了四五個輩分。

尤其一八几几年的老房子,磚都掉粉掉渣了,他們也都是直接這麼處理的,所以非常省事。

噴塗完界面劑之後,就可以直接粘板了,用的是專門的粘接石膏,兌水攪拌就能使用。

貼板時全程打著鐳射線,如果牆本身就歪,當場調平,保證所有牆面都是垂直的。

我們這次拍攝的是

我們這次拍攝的是一套90㎡的三居,一個師傅做完全部牆面的貼板一共花了3天。

這裡我們用的是9.5mm厚的石膏板,最終完成只會比牆面突出1cm,如果牆特別歪的話,相應會再厚一些。

接下來,所有的拼縫都貼上防裂膠帶,用膩子刮平,就能完全杜絕後面開裂了。

這個工地我們沒有大面積吊頂,天花板還是用傳統刮膩子的方式。

傳統的做法,鋪好石膏板之後,還要整體再刮兩遍膩子,但在這個工藝裡,石膏板上直接就能刷漆。

最終,這個屋子只用了短短一週,就從這樣,變成了這樣。

before&After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整體看下來,它的施工確實非常快,節省了來來回回一層層找平、乾燥、打磨的重複工藝。

一步到位,直接實現歸方找平。

完成後的牆面非常平整,顏色很均勻,燈光側著看也沒有任何瑕疵。

價格對比

接下來就得說說你們最關心的價格。

石膏板找平之所以能在歐美日推廣開,最重要的就是它省人工費。

因為是直接在磚牆,跳過了水泥抹牆這一步,加上刮膩子一起,就省了15%的人工費,工期也能省下至少一週時間。

這還不算完。

石膏板可以把原本歪歪斜斜的牆都給找直了,所有牆角都是治癒強迫症的90°。

對比之前的工藝裡能達到同樣效果的歸方找平,這省的人工費就更多了。

直接打六折,怪不得老外喜歡!

But,這裡有but了

But,這裡有but了。

前面算的都是人工費,沒算材料費啊。

我們目前的人工費還沒有國外那麼高,所以省下來的人工費,還不夠材料的成本。

由於用的是全套進口產品,光物料就超過了傳統工藝物料+人工的費用。

最終造價會比傳統刮膩子順平貴30%(1.3倍價格),比歸方找平貴了也有10%。

這中間我們也找遍了國產平替,確實都還差一丟丟。

比如貼板的專用石膏,進口的柔韌性更好,厚度可以只有0.5cm。

國產的嵌縫膩子也不夠細膩,刷完漆能明顯看出來和旁邊的石膏板不一樣。

國內倒是也有一兩個品牌有類似的產品,但市場需求量小,產能也很不穩定。

雖然工藝在視訊裡看著很簡單,但實際操作還有很多規範和標準。

比如鐳射找平的精度、每個石膏點的間距和大小也都有講究,網上也有工人沒處理好拼縫整個大開裂。

我們的工人也是經過廠家多次培訓之後才能熟練掌握。

所以這項工藝目前在國內完全推開我覺得還有難度。

更不適合大家看過這個視訊之後就要求你家的工人用市面上常規的材料直接開幹。

像很多毛坯房,房開商已經做了基礎的牆面找平,用它也沒有任何價格優勢。

它更適合老破小、二手房的全拆全改,對工期和完工效果要求也比較高的家庭。

加上它的牆面平整度特別好,基本杜絕了工人手藝不行翻車的問題,也很適合做洗牆燈、無主燈。

尤其像無踢腳線、隱形門無框門、牆體內嵌燈帶這種極簡風常見的做法。

用了石膏板找平,效果會更好,施工上也更方便。

現在我們

現在我們北京的客戶如果有需求的話,可以付費升級這種工藝。

另外,對於所有我們的裝修客戶來說,北京這邊都會在定製櫃體後面的牆做歸方找平,確保牆是垂直的,櫃子和牆之間不會出現大大的縫隙。

感興趣的話都可以加我的小助理了解詳情。

一些問題

一些問題

我猜到大家估計還有一些問題,就我們目前實踐的結果也可以做回答。

首先是大家最關注的甲醛。

這些進口廠家都能提供檢測報告,我們也實際對完工工地做過檢測,甲醛和TVOC都遠遠低於國標要求的上限,從材料本身講,也不像板材用膠量那麼大。

第二個潮溼問題。

本身石膏板用來做吊頂已經很多年了,用在廚衛也沒什麼問題,只要不是牆裡有漏水一直泡著它,回南天梅雨天都沒有影響。

第三個釘釘子。

因為石膏板背後就是實牆,釘子只要穿過板子打到牆上就行,只不過板子吃掉了一定的厚度,所以釘子得稍微買長一點,保證咬釘力足夠就行。

至於無痕釘釘個掛畫什麼不太重的東西,那它是完全足夠的。

總結

總結

其實我們對這個工藝感興趣,除了它看起來酷炫之外,確實通過工業化的產品研發,解決了對人的依賴。

我們現在裝修更多還是關注工人師傅手藝如何如何,而歐美他們的產業配套已經更多在考慮,如何讓普通人自己DIY也能做出不錯的效果,或者是減輕專業施工團隊的工作負擔。

這些年的很多新工藝像水泥自流平、瓷磚薄貼,包括用工廠生產定製板材替代現場打櫃子,都是這樣的趨勢。

國內現在裝修師傅年紀都很大了,年輕人也不愛從事這個行業,所以這些年國內的裝修人工費也越來越高。

先進的工藝除了能為客戶省錢,實現更好的裝修效果,也在改善裝修師傅的工作環境,幫助他們提高收入。

這些親手幫助我們打造新家的勞動者們,特別值得我們的尊重和感謝!

如果你還對什麼新工藝新材料感興趣,別忘了告訴我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