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張同學」為什麼這麼火,其賬號的評論區已經給出了答案——真實。不僅還原了農民生活的真實樣貌,「現在的農村生活就是這樣」,還道出了這種「草根」生活的自足與自在。
其實在短視訊平臺上,與「農民、環衛工人、外賣員」等「草根」群體相關的視訊,一直人氣頗高。他們辛苦工作、樂觀生活的畫面,總能讓觀眾在某個瞬間「破防」。
但就是這樣一個為淳樸、樂觀、善良代言的群體,最近瘋狂被短視訊平臺上的網紅「消費」。
「牛愛芳的小春花」一直自稱是農民夫婦,丈夫名「牛愛芳」,妻子叫「小春花」,粉絲們稱,自己彷彿是在追短視訊版的《鄉村愛情》。可10月30日的一場帶貨直播過後,這對農民夫婦一夜翻車。被人質疑直播間賣得貨「價格貴」,還被扒出了早前的視訊,彼時人設與如今大相徑庭,「視訊裡住著大房子,睡大床,根本不是農民,(原來)一家人都是演員」。
另一位網紅「香嫂」,在短視訊平臺上的人設是環衛工人,經常身穿環衛工人的橙色背心,佔住機動車道,一邊在頭頂揮舞、轉動掃把,一邊對著鏡頭扭胯、唱歌。這種不雅且違反交通秩序的形象,讓不少網友手動舉報該賬號。
「牛愛芳的小春花」和「香嫂」都抓住了「草根網紅」這個流量密碼,分別靠著「農民夫婦」和「環衛工人」人設,在抖音積攢了1820.6萬和近5萬的粉絲量。
如今,「人設」崩塌,網友紛紛指責他們「損害了環衛工人和農民的形象」,希望有關部門「嚴查嚴懲」。
翻車,只是短視訊網紅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為了迎合使用者喜好,賣慘演戲、假扮草根人設的網紅層出不窮,從「牛愛芳的小春花」們身上,或許還可以研究一些問題:為何網紅們喜歡扮演草根人設?為什麼有些人翻車,而有些卻可以持續吸粉?

網紅扮演農民、環衛工,被錘了
「連最真實的一家人都是劇本,在網路上我還能相信什麼?」「這些所謂的網紅該管管了,沒有底線」……
在「牛愛芳的小春花」、「香嫂」兩位網紅接連翻車後,不少網友直呼上當,果斷脫粉。
可在翻車之前,兩位網紅都靠著「假裝在底層」,「如願以償」地獲得了流量和商機。
兩位之中,「牛愛芳的小春花」的名氣頗大,甚至一度被認為是「李子柒」式的新農人網紅代表。
從他們的短視訊作品來看,夫婦倆從沒有房子住,到蓋起新房,全憑一雙手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在抖音更新視訊不到一年時間,這個賬號就漲粉超過1600萬。
隨著人氣走高,今年10月30日,「牛愛芳的小春花」開啟了帶貨首秀。根據飛瓜資料顯示,這場直播共上架32件產品,多為廚電品牌Wahson華生的產品,預估銷售額為2651.2萬。
可就是這場直播首秀,成了「翻車」的導火索。
首先是「小春花」自己曾表示不會直播帶貨,「(拍攝短視訊)只是為了分享生活,不是為錢」,如今卻自己「打臉」,不光用「吵架演戲」的方式帶貨,199元的空氣炸鍋、109元的絞肉機等,還被一些消費者指出,價格和知名品牌的同類產品相差無幾,「實際拿貨價不過幾十元,割韭菜」。
與此同時,「牛愛芳的小春花」被扒出「人設造假」。實際上,兩人於2018年就以「堅強哥和章脆」等多個賬號發佈短視訊,拍攝過「7個多月的孩子是畸形腦癱」「被惡婆婆百般刁難」等劇情,人設、拍攝環境,都與現在的農民夫婦、農村家庭大相徑庭。

「堅強哥和章脆」賬號發佈的內容
圖源 / 快手
伴隨著此起彼伏的質疑聲,該賬號自11月3日粉絲增至1952.4萬的高點後,迅速掉粉,過去30天內掉粉80多萬。
另一位「香嫂」,因在抖音直播中身穿環衛工人的衣服跳舞唱歌,也在山東招遠(她所在的地區)「小有名氣」,甚至被當成流量密碼。
她直播時,不少附近的網紅會專程開車趕過去,拍攝其跳舞唱歌的過程,併發布到短視訊平臺上,為自己的賬號吸粉。
據飛瓜資料顯示,在過去90天裡,香嫂身穿環衛工人的衣服共直播155場,點贊數達千萬。但她因站在機動車道長時間直播,大聲唱歌、誇張跳舞,招來了罵聲。「詆譭環衛工人形象,這樣的人最可恨」「沒有底線,趕緊查封」,不少網友評價道。
遭到多位網友舉報後,11月25日,招遠市委網信辦督導有關部門與其本人取得聯繫,「香嫂」已經刪除所有視訊。
不過,這位網紅正在另一個賬號上捲土重來,賬號名叫「鳳音百貨中心」,並打上了「香嫂」的標籤。她這次的人設不再是環衛工人,而是打扮成農婦模樣,並稱「帶貨首播馬上開始」。

疑似「香嫂」小號
在評論區,她強調視訊都是自己拍攝,但很多網友並不買賬,暗指其「凹人設」,「拍視訊騎二八腳踏車,直播卻開著歌斯圖汽車」。

草根人設:吸粉易,變現難
「牛愛芳的小春花」演農民,「香嫂」扮環衛工人。「要知道,人設造假是最容易翻車的。」資深運營方達稱,「粉絲被網紅塑造的淳樸、真摯、奮鬥的人設吸引而來,並信以為真,共情了,最後卻發現這一切都是假的。誰能受得了?」
明知道被揭穿後的後果,可兩位網紅還是選擇「人設造假」,因為他們知道,外賣員、快遞員、農民等群體,都是「素材富礦」。而以這這些群體為人設進行角色扮演,也逐漸成為了短視訊平臺上的流量密碼。
近兩年來,在李子柒風格的影響下,頭部視訊平臺總是隔三差五冒出一些「李子柒」式的「新農人網紅」,有細心的「課代表」在相關視訊的評論區列出了十多位正當紅的「新農人網紅」,牛愛芳就是其中一位。

觀眾總結的鄉土美食當紅達人名單大全
圖源 / 抖音
他們都是圍繞鄉土、美食、農作等主題進行創作,常在山村、鄉野進行取景和拍攝,擊中了大部分人對逝去親人和舊日時光的思念,一路漲粉,即使有部分觀眾猜出了視訊背後有人設和劇本,但還是「很容易被帶入進去」。
另一類很火的人設則是外賣小哥和快遞小哥,他們中大多數人走搞笑/劇情路線,以「快遞員林天一」、「海揚」為代表。
「快遞員林天一」早在2019年就開始在短視訊平臺發佈作品,早期主打「退役兵哥哥」人設,拍攝職場及情感主題的劇情類短視訊,但不溫不火,直到去年8月,立起了快遞員人設,並在評論區號召粉絲「一起向前看,新造型新氣象」。

「快遞員林天一」的視訊統一身穿快遞員服裝
圖源 / 抖音
為了打造快遞員的形象,林天一通常身穿快遞員的同款服飾,並繡上「天一快遞」的標誌,對這個賬號來說,快遞員的身份就是一個筐,通過「快遞送到手」這個場景,幾乎可以疊加一切劇情,比如給客戶做飯、陪客戶打麻將、唱歌為客戶過生日等。用其粉絲的話來說,「有這些才藝,還當什麼快遞員」,還不少粉絲留言「來我家送快遞」。
「海揚」也是一樣的路線,他進入短視訊平臺的時間更早,2017年到2019年之間,拍攝的都是沒有強人設的惡搞、搞笑類視訊,2019年9月開始,他身穿「美團外賣」的衣服,拍攝了「實力已經不允許我再低調了」系列短視訊,一炮打響,單條點贊量均在200萬左右。
他視訊中的經典劇情是,身穿「美團外賣」衣服到店後,發現餐沒做好,就自己下廚「現做」。比如,他到一家廣東的水產店取大閘蟹,老闆稱「沒貨了」,他便坐飛機飛到江蘇,下塘直接抓蟹、包紮,送到客戶家裡,還幫其烹煮。
每期視訊,評論區裡的粉絲都會津津有味地幫助海揚計算這次送外賣的成本,比如機票多少錢、工具多少錢、人身保險多少錢。
此後,海揚的外賣從廣東送到了全國各地,送的東西也涉獵各行各業。在粉絲眼裡,「沒有哪一行是他不會的」。

海揚的「外賣現做」系列
圖源 / 抖音
但「草根人設」的侷限,在賬號變現時期充分展現。
林天一目前在抖音、快手,共有粉絲數1733.5萬,暫未開啟直播帶貨,主要靠廣告變現。
而在快手、抖音兩平臺擁有超3084萬粉絲的海揚,開始和明星合作,進行探店,並在過去三個月裡開啟了直播帶貨的嘗試,但目前來看,成績一般,3場直播的預估銷售額僅為19.8萬。
直播電商從業者鬆鬆指出,這類以「農民、外賣員、快遞員」為主角的賬號,本身存在很明顯的發展短板。「雖然能通過與使用者的快速共情,達到漲粉的目的,但一旦進入變現環節,很容易就會與原來的人設相悖,不被買單,甚至引發質疑。」
而即便開啟帶貨模式,品類也大受限制。這些網紅更適合帶「食品」「特產」「個護」類標籤的低價位商品,帶不動中高價位的品類。

粉絲:可以演戲,但不要騙人
如同網友沉迷「張同學」一樣,人們迷戀的是草根網紅的「真實」。
2010年,因為翻唱歌曲《春天裡》爆紅網路的旭日陽剛;2016年,憑藉短視訊《蘭州牛肉麵》獲得廣泛關注的李子柒;2018年以「今天是什麼理由吃竹鼠」火起來的華農兄弟、以「今天咱們吃頓好的」聞名B站的徐大sao;去年,因為一笑迅速成為全網頂流的康巴漢子丁真;再到最近圈粉無數的張同學,都是草根網紅的代表。
十多年來,新的草根網紅不斷湧現,且倍受歡迎。在方達看來,在浮躁的環境裡,質樸、真實、貼近生活的人物形象,反而讓網友有新鮮感;而相比炫富人設,底層人設、勞動群體的人設,更容易令人共情,還能滿足使用者的「俯視欲」和優越感。
但網路環境變了,「草根網紅」本身也在發生變化。
此前草根網紅的走紅,有一定的偶然性,大部分人是憑藉自身才藝和創作吸粉。但如今,造網紅的產業鏈日漸成熟,真正的草根網紅幾乎很難憑藉個體的力量爆紅。我們談論的草根網紅,很多不再是單個的人,背後都有一條利益清晰、節奏固定的產業鏈。
「草根網紅,逐漸淪為展現給大眾的一個內容產品,為了讓這個產品快速吸引注意力,與其挖掘出一個真正的草根,從零開始培養,不如讓一個網紅根據觀眾的需要,扮演‘草根人設’,培養、變現的時間週期更短。」方達稱。
鬆鬆則認為,出現這樣的情況,與短視訊直播近兩年的高速發展有關。短視訊的「唯流量論」,加速模糊了「真假」的界限。圖文內容興盛的時代,由於文字的創作門檻更高,一個人想通過文字去扮演人設,成為另一個人,門檻比較高。但到了短視訊時代,扮演草根,只需要化個妝、換件衣服、佈置一個場景,就可以成為另一個人。
說到底,主打草根人設的網紅們,吸粉的同時也身處變現困局,帶貨只能帶幾塊錢的食品、幾十塊錢的小家電等。但欺騙的代價巨大。「牛愛芳的小春花」們,通過假扮農民的方式吸粉、帶貨,並一再聲稱,自己就是在分享真實的生活,更無疑會傷害粉絲和消費者的感情。

使用者在「牛愛芳的小春花」賬號的留言
「牛愛芳的小春花」們的翻車,與「海揚」們的持續吸粉,形成了對照。這也許能給所有內容創作者一個提示——可以藉著人設去創作內容,但前提是,你得讓使用者接受,你在表演,而非分享現實的生活。
也就是說,內容創作者和消費者之間,被圍觀與圍觀的兩方達成了一種默契,才能避免翻車。「如果你利用觀眾的信任去賺取利益,那就打破了這個平衡。」鬆鬆稱。

還真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