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國曆史上年齡最大的總統,如今,拜登已經80歲了,他的身體狀況歷來備受關注。
眾所周知,拜登的腿腳不太好,剛當選總統,他的腳就骨折了,在一段時間內都穿著特製的保護靴行走。

他曾經多次在上飛機時摔倒,而且前兩天又摔了一次。

有一次,拜登還微笑著對空氣「握手」。
此外,拜登在各種場合的口誤也是非常之多,比如將副總統哈里斯稱為美國總統,叫錯幾個國家的名字等等,很多人都已經見怪不怪。
他還曾在公開場合宣稱,自己得了癌症,隨後他的醫生連忙闢謠。
不過這一次,拜登患癌的訊息的確得到了醫生的證實。
白宮醫生證實拜登患癌
2月,拜登接受了一次詳細的身體檢查,檢查結果於近日公佈。

美國白宮的醫生表示:
在檢查中,醫生在拜登的胸部發現一個病灶,並將其通過手術的方式切除。
檢驗表明,這一病灶屬於癌組織,切除手術很成功,拜登無需接受進一步治療,但仍需持續接受監測。
此前,在去年的一次演講中,拜登就表示,「我患了癌症」(have cancer),引起全網熱議。

雖然後來白宮闢謠稱是口誤,但拜登的身體狀況問題又一次成為焦點。

在演講中,拜登稱,汙染是他後來患皮膚癌的罪魁禍首,他說特拉華州過去是
「全美癌症發病率最高的地區」。

拜登表示,一名前馬薩諸塞州官員曾告訴他,以前的汙染意味著「人們過去要先用抹布擦去汽車擋風玻璃上的汙垢才能開車」。
他將這段軼事與自己在特拉華州克萊蒙特的經歷進行了比較,在他10歲時,全家離開賓夕法尼亞州的斯克蘭頓,搬到了那裡。
拜登解釋稱,克萊蒙特正處在一個「煉油廠比德克薩斯州休士頓還多」的小鎮的下風處,他回憶稱他的母親有時會在早上開車送他上學之前擦去汽車擋風玻璃上的「浮油」。
後來,白宮的官員緊急闢謠,說拜登是在還沒上任的時候接受了手術,切除皮膚表面的癌變組織。就任總統後的拜登是「健康」的。
據拜登的醫生在2021年11月出具的一份報告稱,拜登被診斷出患有多種「基底細胞癌」,並且這些癌症在他成為總統之前
就已經通過手術切除。

報告指出,他年輕時曾「上時間暴露在陽光下」,這可能是導致癌症的原因。
「眾所周知,拜登總統年輕時確很長一段時間都在陽光下,」醫生在談到他的病人時寫道。
拜登曾經是一位游泳池救生員。
據悉,拜登接受過多次莫氏手術,這種手術是治療兩種最常見的皮膚癌的有效方法。據梅奧診所介紹,這種手術可以讓專業醫務人員去除含有癌症的薄層皮膚,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周圍健康組織的損害。
莫氏手術被認為是一種相當常規的手術,通常在門診進行,減少了額外治療的需要。
拜登長子死於癌症
妻子也確診皮膚癌
拜登一家與癌症的鬥爭由來已久。
早在2015年,拜登的大兒子博·拜登因罹患腦癌而逝世,年僅46歲。自那以後,拜登經常談到癌症治療的相關話題,表示需要進一步進行癌症研究。
去年2月,他宣佈重新啟動「癌症登月計劃」,其目標是在未來25年內將美國癌症死亡率降低50%。

拜登在2月2日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說:「我在擔任副總統時就致力於這場鬥爭。坦率地說,這是我競選總統的原因之一。但毫無疑問,現在我是總統,這是白宮的一項優先任務。」
今年1月,美國第一夫人吉爾·拜登也被爆出患有基底細胞癌(皮膚癌的一種)。
據報道,醫生切除了她右眼上方和胸部的兩個病灶,後來這兩個病灶已經被證實已經癌變。
澳洲皮膚癌發病率極高
在澳華人也需注意
拜登患有的癌症是皮膚癌的一種,在美國,每年有數百萬人確診。
而澳洲,恰恰也是世界上皮膚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

據報道,超過三分之二的澳大利亞人
在其一生中會患上皮膚癌。
這些人得的基本上都是基底細胞癌(BCC)、鱗狀細胞癌(SCC)或黑色素瘤。
拜登夫婦所患上的癌症就是基底細胞癌。




發表在《公共衛生研究與實踐》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發現,有69%的澳洲人在其一生中至少要做一次某種皮膚癌的切除手術。

而黑色素瘤,則相當致命。
據悉,澳大利亞每年診斷出16,000多例黑色素瘤病例,每年約有1300名澳人死於皮膚癌。

2022年皮膚癌診斷排名前20的國家中,澳大利亞排第一位!

澳洲地處南半球,日照充足,紫外線極其強烈,稍有不慎就會被晒傷。
而陽光又恰恰是皮膚癌的主要誘發因素。
強烈的太陽輻射使皮膚細胞更容易發生癌變。因此,澳洲的皮膚癌發病率居高不下。

專家建議,所有在澳洲生活的人應當在出門時查看當天的紫外線指數,並採取適當的防晒措施。
有效的五種防晒措施包括,夏天在陽光下穿長袖襯衫,抹防晒霜,戴帽子,呆在陰涼的地方,戴太陽眼鏡。
此外,一旦發現身上有不明原因出現的紅腫、斑點、潰爛等情況,也需要立即尋求醫生的幫助。
印象結語
據報道,前幾天,拜登的妻子和助手們都表示拜登將尋求連任。
但不可否認的是,拜登確實年事已高,連任成功的話,他卸任時就要年滿86歲了。
到了這個歲數的老人,還能否承擔如此繁重的工作,的確是個問號。
而對於廣大華人來說,相信澳洲的太陽有多毒,大家都深有體會,晴天出門,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