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四次入圍戛納
韓國最好的演員
最終靠日本導演的作品拿下戛納影帝

第75屆戛納電影節,宋康昊拿到最佳男演員獎
剛剛過去的戛納電影節,韓國演員宋康昊被封影帝。
他是韓國首位戛納影帝、也是韓國第一位歐洲三大電影節影帝得主。
新上任的韓國總統尹錫悅也發表了祝賀詞,高度讚揚了他對韓國電影的貢獻——
無論多麼優秀的導演,如果缺少了你的優秀演技,想必也無法拍出打動觀眾的作品。
你的獲獎提高了國民對韓國文化藝術的自豪,也成為了因為疫情而身心俱疲的國民最好的慰勞,相信你出眾的演技一定會在韓國電影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筆。

作為奉俊昊、朴贊郁、李滄東等韓國所有大導演的寵兒,宋康昊的實力無需質疑。
「早該宋康昊拿影帝了」,幾乎是所有影迷的共識。
《共同警備區》、《殺人回憶》、《密陽》、《蝙蝠》、《觀相》、《思悼》、《寄生蟲》……他的作品集,幾乎等同於韓國電影一路掙扎著走向亞洲、走向全世界的記錄。
有意思的是,這樣一個人,最終拿到戛納影帝的作品竟然是一個日本導演導的。

《掮客》劇照
是枝裕和的《掮客》,是今年戛納金棕櫚入圍作品中口碑最差的一部,場刊只有1.6。
外灘君問了幾個去戛納的朋友,他們都不看好《掮客》,也沒想到它竟然還能分到一座重要的獎盃。

《掮客》
顯然,是枝裕和的《掮客》不會是宋康昊職業生涯裡最好的作品,但這不重要。要在國際電影節獲獎,實力是基礎,本質上還要看一個國家影視發展的綜合士氣和趨勢。
在戛納多次陪跑之後,《掮客》就像是宋康昊這麼多年積攢的緣分,到了就是到了。
01
多次戛納陪跑
見證韓國電影崛起
大餅臉,小眼睛,塌鼻子,身材粗壯卻不精幹。
宋康昊的外形全部踩在韓式審美的雷點上,拎出來似乎難有出道的機會,卻是今天最受關注、被譽為國寶級的韓國演員。
其後的原因,與他的實力、他塑造一個個千變萬化的角色息息相關,也與韓國電影20餘年飛速發展的運道密不可分。

今年拿到戛納最佳導演的朴贊郁,他2000年首次進軍歐洲三大電影節的作品《共同警備區》,就由宋康昊主演。
《共同警備區》入圍了柏林電影金熊獎,雖然最後空手而歸,但成功在國內外打響名號,還順便拿下了2000年的韓國電影票房冠軍。
合作得太愉快,2002年朴贊郁的《我要復仇》,依然選了宋康昊。

《我要復仇》
他扮演一名喪女的父親,在極度的痛苦之下,用殘忍血腥的手段殺死了綁架自己女兒的兩名綁匪。
朴贊郁從此確立了他華麗的暴力畫風,而宋康昊也不負朴贊郁的期待。
不論是他在河的一側凝望對岸的綁匪,那冰涼又恐怖的眼神,還是被影迷們「羨慕」的舔耳垂鏡頭,都成為了韓國影史的經典畫面。

《我要復仇》
朴贊郁之後,才在電影圈小試牛刀的奉俊昊也迫不及待地加入了宋康昊粉絲團。
2003年一部《殺人回憶》,開啟了奉俊昊的世界影壇征途。

《殺人回憶》
宋康昊扮演的小警察就是你和我,一次次看到希望,一次次失望,最終在金黃色的稻田裡,發現自己是被命運捉弄的對象。
影片結尾,宋康昊那一雙不對稱的小眼睛,看似毫無感情卻充滿千萬種情緒,看進了所有觀眾心裡。
值得一提的是,在《殺人回憶》中扮演疑犯的樸海日,就是《分手的決心》的男主演。

《殺人回憶》
《殺人回憶》後,奉俊昊愛宋康昊愛到什麼程度呢,基本就是把自己職業生涯裡的大機遇全都交給他了。
包括以打入整個亞洲市場為目標製作的《漢江怪物》、以打入全球電影市場為目標的《雪國列車》,以及後來登頂奧斯卡的《寄生蟲》。
也無怪他在戛納紅毯上給宋康昊下跪。

第72屆戛納電影節,《寄生蟲》拿到金棕櫚
偏偏這麼多片子,兩個人走紅毯都走累了,卻沒有一部讓宋康昊拿到了國際電影節的影帝。
不知道奉俊昊在家看電視的時候有沒有嫉妒是枝裕和,「最愛、最適合宋宋的明明是我……「
當然這兩人絕對是互相成就了。

說回宋康昊。
2007年開始,他作為影帝候選,開始陪跑戛納電影節。
李滄東的《密陽》,他的搭檔全度妍拿下韓國女演員第一座戛納影后獎盃。
而宋康昊的獎盃晚了15年。

《密陽》在戛納
2009年,再次輪到老搭檔朴贊郁上分,《蝙蝠》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
宋康昊作為主演再次前往戛納,這次電影拿下了評審團獎,他本人第二次陪跑。
不過雖然沒拿獎,但《蝙蝠》裡的吸血鬼神父尚賢一角,算是宋康昊比較少嘗試的那一類, 不僅與他過往的風格毫不相干,還有尺度相當大的情慾戲。
朴贊郁十分擔心宋康昊不肯接,便不停地電話轟炸。
演完之後,就連宋康昊自己也說過這是「最獨特的」。

《蝙蝠》劇照
雖然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宋康昊依然圓滿地完成了。
上映後,朴贊郁這麼感慨,「如果說我以前我和宋康昊是很好的朋友,那我們現在已經親如兄弟。「
尚賢這樣一個處於人與鬼之間掙扎的角色,是朴贊郁以自己為原型創作的。而宋康昊完美抓住了導演心中那種複雜的情緒,於是有了「兄弟」甚至「出櫃」的玩笑。

《蝙蝠》劇照
02
從洪尚秀處女作起步
乘著時代的風起航
宋康昊不是埋頭苦讀的學院派演員,不對著劇本撓頭,只憑直覺和經驗演戲。
他那張平平無奇的臉,是演技的加分項:不受戲路的限制,演什麼像什麼,毫無修飾痕跡。
宋康昊從初中開始就有當演員的志願,可惜成績不佳,考了兩年才考上釜山經商大學的放送演藝系,上了沒多久又因為服兵役中斷學業。
1989年,他終於退伍。此時韓國電影處於敝帚自珍的階段,後來的李滄東正在寫小說,洪尚秀在紐約讀書,奉俊昊剛上大學,做夢都沒想到自己有一天能拿奧斯卡。
大佬們都在學習,宋康昊卻不想學了,放棄學歷,直接投身到了舞台劇的實踐當中。

在劇團裡呆了五六年之後,1996年,宋康昊在前輩的推薦下,參演了洪尚秀的處女作《豬墮井的那天》。
1996年是一個信號,金基德拍了第一部電影《鱷魚藏屍日記》,李滄東在籌備自己的處女作《黑道初哥》。
韓國電影的黃金時代即將來臨。
《豬墮井的那天》之後,宋康昊的經歷可以說是一飛沖天。
他接連和韓石圭、崔岷植、羅文姬這樣的大咖合作,第二年就憑《黑幫3號再上位》拿到了大鐘獎最佳新人、青龍獎最佳男配兩座獎盃。

崔岷植、宋康昊
1999年,韓國電影界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光頭行動」。
為抗議韓國因加入WTO而開放進口片份額,電影人在光華門、漢城國廳靜坐抗議,其中不少人剃了光頭表示決心。
「光頭行動」逼得韓國政府被迫宣佈:韓國每家電影院的每個放映廳一年必須放映滿146天的本國電影。
宋康昊同年主映的國產片《生死諜變》藉著東風,直接打破韓國電影票房紀錄。

《生死諜變》
有實力,既往作品叫好、又叫座。很快,宋康昊成了大導們最愛用的男演員,這也意味著他正式參與到了韓國電影闖世界的挑戰中。
可惜的是,20多年裡,韓國本土的青龍獎、大鐘獎、百想,宋康昊已經得疲了,但在海外,他始終少了一點運氣。
即便2020年《寄生蟲》橫掃世界影壇,宋康昊成為全球觀眾最熟悉的韓國男演員之一。
但也沒拿到一座國際影帝的獎盃。

《寄生蟲》劇照
2021年,宋康昊擔當了戛納主競賽單元的評委,而機會也在轉年落到了他的頭上。
03
藝術商業兩手抓
在國內,我們往往會把衝獎的作品和獲得巨大商業回報的作品分成兩類,而演員往往很難兩者兼顧。
這和精力有關,也和表演狀態有關。
但
宋康昊
驚人的眼力、實力和毅力,讓他得以在兩者之間遊刃有餘。
他不做耀眼的明星,除了電影作品,幾乎沒有其他的曝光。哪怕電視劇賺的錢更多他也推掉,綜藝、代言更是少之又少。
全世界也沒幾個演員可以做到如此。

以近10年為例。在頻繁跑國際電影節搞外宣的同時, 宋康昊還主演了韓國非常多口碑、票房雙豐收的本土商業片,做到了幾乎每年都有一到兩部新作品面世。
他能有今天的國民度,不僅僅是國際榮譽帶來的,更是一部部以國內市場為基礎的韓國國產片打下來的。
2013年這一年,宋康昊一下子交出了兩個經典角色:《觀相》裡的北韓觀相師和
《
辯護人》
裡
為民主請
命的小律師。
一個拿了大鐘影帝,一個拿了青龍影帝。

《辯護人》
2015年,他在《思悼》裡和劉亞仁演父子。
兩人同時入圍青龍最佳男演員,最終劉亞仁獲獎,戲裡戲外「父子相爭」也是引起了熱議。

2016年是和孔劉、李秉憲一同出演的《密探》。

2017年,宋康昊憑《計程車司機》第三次拿下青龍影帝,從此可以在家玩消消樂。
2018年,和裴鬥娜、曹政奭合作了《麻藥王》。
2019年,則到了《寄生蟲》。
不得不感慨,宋康昊最高明的地方在於他「從不演戲」。不論劇本的背景如何設置,他總是能把自己融入到相應的時代裡去,成為那個時代裡的一句嘆息、一滴淚或是一聲笑。
他的演技和他的人一樣,低調的、溫潤的,逐漸滲透觀眾的內心。

宋康昊的演藝生涯,伴隨著洪尚秀、李滄東、朴贊郁、奉俊昊的成長,他們互相成就,共同交出了一部部代表韓國電影最高水平的作品,最終促成了當下韓國電影崛起的好時代。
尹錫悅給他的祝賀詞是有點誇張,「無論多麼優秀的導演,如果缺少了你的優秀演技,想必也無法拍出打動觀眾的作品」,但不無道理。
文、編輯/siri110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