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條怪魚,快把網際網路掀翻了。
一場抽水圍捕「湖州怪魚」的直播熱潮,直接讓大家深深記住了鱷雀鱔這個略有些拗口的名字。
根據網上的公開資訊,雲禪湖是河南汝州城市中央公園中最大的一個人工湖,佔地約300畝,總容量21萬立方米。
將21萬方米的水抽乾,實在不是什麼輕而易舉的小事。
雲禪湖邊的抽水泵接連工作了半個多月。
最初,是周邊的市民,時不時圍聚在湖邊,看看工程進度。後來又來了不少媒體。看人們對抽水抓魚這事兒如此感興趣,有媒體和個人乾脆在湖邊架起鏡頭,開始了直播。
最終,3700萬人圍觀了這場圍捕。


抽乾湖水捕魚,到底是不是抽風?
最早發現怪魚的,是一位大爺。
這魚的尺寸不小,周身花紋遍佈,看上去光滑又堅硬,實在不像什麼普通魚類。

抽水機連續加班15天之後,水位下降。一支四五十人的搜捕隊潛入涵洞,在近一米深的水中,經過10多個小時的圍追堵截,終於將兩隻怪魚捕撈上岸。
抓到的兩隻鱷雀鱔,一雌一雄,大的有近一米長,重達25斤;小的體長也有70釐米,十多斤重。

名字裡帶「鱷」的魚,看起來也確實凶猛。
鱷雀鱔有著漫長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億多年前的白堊紀,他們平安度過了白堊紀晚期的物種大滅絕。
這是一場消滅了地球上75%生物的巨大災難,鱷雀鱔能得以倖存,大概率是得益於它鱗甲堅硬、牙齒鋒利,不挑環境且不挑食。
想必大家都在熱搜上看過鱷雀鱔的證件照了。
一身古樸的鱗片,長吻上遍佈尖利的牙齒,看起來就很難搞的樣子。

鱷雀鱔也確實「難搞」。
鱷雀鱔對生存環境十分包容,淡水能生存,海水也能活;水裡能呼吸,空氣中也能呼吸,離了水還能存活起碼倆小時;自然壽命更是長達20多年,高齡魚甚至可以高壽75歲(局長都沒信心活過它)……

〓 鱷雀鱔的外表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甲冑」,琺琅質魚鱗有接近硬幣的厚度,早期的美洲原住民會用這些鱗片製作箭頭或者胸甲。
在網上流傳的殺魚視訊中,甚至用上了切割機和斧頭。
雖說咬合力一般,但鱷雀鱔有著很強的吞噬能力,咬住獵物後,會像蟒蛇一樣,整個吞下,最大可以吞下達到自己身體2/3長度的獵物。
好養活、不挑食、還皮糙肉厚沒有天敵,鱷雀鱔幾乎具備了所有入侵物種得天獨厚的優勢。
但是,抽乾湖水,又得傷害多少本地魚?
這樣自損800的「自救」措施,真的值得嗎?
一來,雖說鱷雀鱔是入侵物種,卻「混得」並不好。
從1990年被作為觀賞魚引入開始,鱷雀鱔在中國已經生存了32年了,2004年就有人在野外水體中發現鱷雀鱔。
但在野外苟了18年,鱷雀鱔卻始終沒有成為如水葫蘆、福壽螺一樣令人頭疼的入侵物種,甚至連小龍蝦的名氣都不如。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繁衍困難。
雄性鱷雀鱔性成熟需要6年時間,雌性更是需要11年。如果外界環境不適宜繁衍,則需要更久。
二則,誘捕鱷雀鱔,也許有更好的辦法。
在鱷雀鱔原產地,經驗豐富的釣手釣到鱷雀鱔的並不少見,不少網站都給出了釣雀鱔技術指南。

在氣候最適合鱷雀鱔生長的廣東地區,通常處理鱷雀鱔的方式也是垂釣、誘捕。
說到這裡,更值得思考的問題就來了:
原產於美國東南部到墨西哥東部的鱷雀鱔,為什麼會出現在中國的水域中呢?
想來想去只有一種情況——被人為放生。
鱷雀鱔在網上隨處可買,但又因為它長得快,極容易被棄養。如果狠心殺死也就罷了,可偏偏「慈悲」的人,要將其放生到公共水體中。
比起鱷雀鱔本身,「放生入侵物種」這個行為更可怕。
雲禪湖的這場直播,比起一場「生態保護戰」,更像是一場國民公開課。

放生?別造孽了
近年來,關於各種各樣奇葩放生的新聞屢見不鮮。
2012年,柳州一市民在河中給寵物狗洗澡的時候,突然被三隻紅眼魚的瘋狂攻擊。
雖然及時躲開,卻還是被其中一條死死咬住了手掌,市民忍痛將咬住自己的魚狠狠摔在了岸上,才發現手掌早已鮮血淋漓。

據專家鑑定,這種紅眼小魚,是桑氏鋸脂鯉,原產於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是「食人鯧」的一種。屬於小型凶猛魚類,食肉,對血腥味敏感,有一定攻擊性。
食人鯧牙尖嘴利,咬合力極強,而桑氏鋸脂鯉更是其中最為凶猛的品種之一。

一旦聞到血腥味,食人鯧就打開了狂暴模式,跳出水面也要撕扯下一塊肉來。
更重要的是,這種魚的原產地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本不該出現在國內。
20年前,農業部早已下令禁止各地銷售食人鯧,可時隔10年後,食人鯧又捲土重來,甚至出現在了自然水體中……
自以為是的善良,也許是一場災難。
2019年4月,神龍架林區紅坪鎮一位村民被毒蛇咬傷,治療無效死亡。
可警方發現,導致村民死亡的毒蛇,並不是本土品種,而是外來物種,再聯繫近幾日鎮子上出現大量毒蛇,警方判斷,是有人投放毒蛇。
經過3個月的偵查,警方最終抓到了兩名投放毒蛇的男子。
據兩名男子供述,他們相信放生毒蛇可以獲得福報,於是流竄在西雙版納、井岡山等多地,放生了大量毒蛇。
這哪是積德,這是造孽啊。
要說上面這些例子受傷的都還是人類,我們不能以人為本位看待這個世界,可對於不少被放生的動物來說,如果有得選,它們也會拒絕大善人的善行。
上個月,深圳一公園突然出現了大量被放生的鸚鵡。
這些鸚鵡都是寵物,幾乎沒有野外生存能力,從現場的圖片看,不少還都被剪了羽,飛都飛不了,更遑論求生了。

網友發現鸚鵡的當天,深圳大風大雨,市民們連夜冒雨上山救助,現場的不少鸚鵡都已經渾身溼透。
「放生」的鸚鵡,被連夜救助。

類似的事情還很多,黑龍江就曾發現有人放生養殖狐狸,這些狐狸在養殖場長大,沒有做過野化訓練,狀態還大多不好,病懨懨的。保護站的工作人員趕到時,已經有三隻狐狸死亡。

而把這則寓言推向高潮的,是一篇狐狸養殖廠的採訪報道。
據《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放生業務已經成了養殖廠的新生意。
「取了皮也是賣,活的也是賣,價格都一樣。」
有的養殖廠還會駕輕就熟推薦他買哪種狐狸,「白狐最好」。
由於近年來人們對於動物皮毛的需求量下降,放生甚至成了不少養殖廠的主要業務之一。
換句話說,要不是有人要買狐狸放生,狐狸養殖廠也許早已難以運營下去。
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要放生,這德積德著實不容易。
有人為了積德,不惜進了局子。
2020年,海南臨高一位大哥,想要放生一隻海龜求平安。
但需求有了,沒有海龜怎麼辦?大哥決定找常常海釣的朋友幫忙。
沒過一個月,朋友在海釣的時候看到海面上漂浮著一隻幼龜,捕撈上岸,以320元的價格賣給了大哥。由於海龜還太小,功德不高,大哥又委託朋友在漁船上繼續飼養這隻海龜。
沒想到,還沒等海龜長到合適的功德大小,海警就查到了這艘漁船。
大哥們這才知道,這不是什麼普通幼龜,而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玳瑁,價值6萬元。
這傢伙,很刑啊。

最終,大哥和朋友都被判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1年,各處罰金3000元,並賠償海洋生態環境資源損害修復費用6.334萬元。
船上養著的「功德」也被沒收處置。
將這種私人行為規模化,放生早就成了一門生意。
上游放生,下游打撈,循環經濟,早就不是什麼稀奇事兒了。網上如今還興起了不少新的模式。
有在直播間直播放生的,大哥大姐刷對應的金額,就能購買對應的放生品種,至於這放出去的動物能不能活,天知道。反正錢都花出去了,心誠則靈。
還有線下放生的活動,參與者隨喜,組織者放生,一次活動現金流上萬。
有組織者對記者坦言,「有人牟利,有人圖名」,放生的花鳥魚蟲,都是工具。
當然,局長也不是要妖魔化「放生」這個行為。
畢竟,科學武裝下的放生行為,也是生態保護的有生力量。
博主@花落成蝕 就曾採訪過香格里拉土著魚類恢復和保護協會,他們從科學放生開始,巡護、繁育本土魚類,逐漸恢復了金沙江中的一些本土魚類。
科學指導,合理放生,功德才是真的無量。
善良本沒錯,可怕的是無知。
只有意識沒有知識,那不如學學前兩年名震網際網路的一群大爺大娘。

放生礦泉水吧,保管你功德無量。

參考文獻:
1. 中國青年報.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 嚴格約束不當放生行為[EB/OL]. 2022.9.3[2022.9.3]. http://news.cyol.com/gb/articles/2022-09/03/content_lQXW6tWXN.html.
2. 齊魯晚報. 媒體起底放生組織:成本成謎,一年流水賬超百萬[EB/OL]. 2016.4.27[2022.9.3].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5582.
3. 科學大院. 開局小魚苗,放生後長成史前巨獸 | 鱷雀鱔有多可怕?[EB/OL]. 2022.8.29[2022.9.3]. https://mp.weixin.qq.com/s/VI9YXU0sS-m4TybVNQPD6w.
4. 鄭州日報. 更多現場圖!汝州「怪魚」抓住了,兩條![EB/OL]. 2022.8.27[2022.9.3].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9646522.
5. 海南省二中院. 為放生海龜求平安抓玳瑁惹禍上身 臨高三男子栽了![EB/OL]. 2022.6.8[2022.9.3].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78037102379846.
6. 新京報. 30餘隻養殖狐狸疑被放生山間 部分死亡 已進行無害化處理 [EB/OL]. 2020.10.9[2022.9.3]. https://www.sohu.com/a/423462953_114988.
7. 北京青年報. 北京公益組織江西放生數百狐狸 當地居民受擾 [EB/OL]. 2015.4.24[2022.9.3]. 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5/0424/c66323-26897111.html.
8. 博物. 沒想到,鱷雀鱔在中國活得比我還久![EB/OL]. 2022.9.2[2022.9.3]. https://mp.weixin.qq.com/s/AUji2fKW9_2Hsb0Af1Qb6Q.
9. 央視《新聞1+1》. 我國多地存在食人鯧出售 捕殺十年仍難以滅絕[EB/OL]. 2012.7.12[2022.9.3]. https://www.chinadaily.com.cn/dfpd/shehui/2012-07/12/content_15572129.htm.
10. 法制日報. 放生毒蛇致人死亡放生變「殺生」:科學依法很重要[EB/OL]. 2019.10.27[2022.9.3]. https://www.chinanews.com.cn/m/sh/2019/10-27/8990459.shtml?f=qb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