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罰500萬元,官網關閉,「山寨紅牛」終於栽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生活佳選

ID:bestchoice202020

你人生中的第一瓶功能飲料是什麼?

你人生中的第一瓶功能飲料是什麼?

答案毫無疑問,必然有紅牛。

作為開闢中國功能飲料市場的先驅者,紅牛幾乎一直身居功能飲料的霸主之位,自然也引來眾多模仿者,導致市面上的紅牛魚龍混雜,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會買到「假」紅牛。

那麼問題來了,下圖中的「紅牛」,哪個是「假紅牛」?

嚴格來說,「提神寶」雖然也是功能飲料,但跟前兩款紅牛那是一點兒關係沒有。真假難分,從第一罐紅牛誕生至今,暢銷了二十多年的紅牛可沒那麼簡單。

官網被關閉,廣州紅牛要涼?

官網被關閉,廣州紅牛要涼?

在還沒改包裝之前,「TSunBull提神寶」其實是叫「RedNiu提神寶飲料」,其生產公司為紅牛(廣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州紅牛)。彼時,廣州紅牛還打出了「中國牛,紅天下」的口號。

廣州紅牛推出的金罐包裝「提神寶」功能飲料,甚至還擁有註冊商標和外觀專利證書,外加防偽溯原始碼、獨家配方等buff,廣州紅牛迅速在全國各地開枝散葉。

據快消報道,廣州紅牛目前的經銷商超過1000個,每個經銷商的餘額銷售額在1000箱以上,每箱產品零售價為144元。粗略換算,廣州紅牛的出廠銷售額就已超1億元。

不過,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近日公佈的一審判決書,卻讓廣州紅牛徹徹底底栽了個大跟頭。

廣州紅牛因侵害紅牛商標專用權及涉及不正當競爭,被紅牛老祖「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下稱:泰國天絲)告上了法庭。根據判決書顯示:

1,紅牛(廣州)控股集團及其生產、銷售商停止商標侵權行為,不得生產、銷售、宣傳、推廣含有侵權標識的商品;

2,判決紅牛(廣州)控股集團不得使用含有「紅牛」字樣的企業名稱;

3,判決紅牛(廣州)控股集團等三被告連帶賠償天絲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合計500餘萬元。

也就是說,廣州紅牛不僅要改公司名稱,王牌產品「提神寶」也可能要在市場銷聲匿跡。有意思的是,廣州紅牛還曾重拳出擊打假市面上的「紅牛」產品。

從泰國紅牛(不是泰國天絲集團生產的那個)到美國紅牛,廣州紅牛「一網打盡」,甚至制定了全面清理「假牛雜牛」的行動方案。

圖為廣州紅牛打假的「紅牛」

圖為廣州紅牛打假的「紅牛」

當然,廣州紅牛敢打假,自然是因為自己手上擁有了不少「紅牛」的商標。從某種程度上看,廣州紅牛也是在合法使用商標權。

一碼歸一碼,紅牛商標的真正歸屬者泰國天絲可不認賬。一紙判決書發下,廣州紅牛的官網(http://www.redniu.net)截至發稿前已無法打開。

收拾了廣州紅牛,另一位與泰國天絲打了多年商標官司的「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下稱:華彬紅牛)」,又被抬上了舞臺。

紅牛搞垮紅牛

紅牛搞垮紅牛

目前市面上主流渠道銷售的金罐包裝紅牛,分為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所屬公司為華彬紅牛)、紅牛安奈吉飲料(所屬公司為泰國天絲)、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所屬公司為泰國天絲)、奧地利紅牛維生素飲料(所屬公司為奧地利紅牛公司)。

圖源小紅書@飲料品鑑師

圖源小紅書@飲料品鑑師

雖然logo底下的標註不同,但這四種紅牛都是正品,沒有真假之分。儘管彼此間的口味有所差異,早期的配方其實也都來自紅牛總部。

而國內以往常喝的紅牛則來自華彬集團生產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

1975年,泰國天絲集團創始人許書標研發出了一款紅牛飲料。彼時,這款喝了能讓人「神清氣爽」的飲料,被稱為「泰國窮人的咖啡」。

1995年,華彬集團創始人嚴彬將紅牛帶到了中國市場,與泰國天絲簽署合作協議。當時,許書標承諾給嚴彬50年的紅牛經營期限。

即泰國紅牛通過商標許可的形式,授權華彬紅牛作為唯一有權在中國生產、銷售紅牛產品的公司。

2021年,許書標去世,

2021年,許書標去世,泰國天絲換了新掌門人,與華彬紅牛的合作關係也開始出現裂痕。

自2016年起,泰國天絲與華彬紅牛就開始了長達7年的「品牌授權」之爭。據統計,兩方多年來互發訴訟多達20餘起。

一個重要的爭議點,便是前文提到的「50年經營期限」。壞就壞在,華彬紅牛前些年始終無法給法院提供50年合作協議原件,這也是華彬紅牛多數處於訴訟劣勢方的原因。

2020年,最高法還曾以「50年協議」存疑為由,判決紅牛商標歸屬泰國天絲,導致華彬集團的紅牛飲料不得不在市場下架。

時間來到2022年12月底,華彬紅牛好不容易拿到了50年合作協議原件,深圳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支持了華彬紅牛的全部訴求,即華彬紅牛:

「依法享有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紅牛飲料的法定權利,泰國天絲及任何第三方未經書面同意或許可之前,不得在中國境內生產或承包給其它公司生產或銷售紅牛飲料同類產品。「

你以為兩國紅牛的「品牌授權」之爭就此結束了?轉頭,泰國天絲又獲得了勝訴。根據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判決書顯示,華彬集團在江西省最大的經銷商、某百貨公司銷售「華彬紅牛」的行為構成商標侵權,需立即停止銷售並賠償天絲公司合理費用。

兩國紅牛你來我往,這場「品牌授權」之爭離畫上句號或許還很遠。爭鬥波及到經銷商、生產商、供應商等,華彬紅牛顯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拖累」。

巔峰時期的華彬紅牛,在國內市場份額達到「恐怖」的87%,2015年的銷售額甚至達到230億,成為唯一比肩可口可樂的大單品。

可訴訟大戰開始後的2017年,華彬紅牛的銷量就下降到了196億元。即便後幾年有所回升,但再也無法超越2015年的水平。2021年,華彬紅牛在國內的市場銷量佔比已經下降至23.40%,丟了第一的位置。

這邊華彬紅牛不好過,眼紅中國市場的泰國天絲也沒能搶食到多少蛋糕。當年華彬紅牛用了十年才扭虧為盈,在國內市場從0開始的泰國天絲需要面臨的挑戰只多不少。

為了迅速搶佔市場,泰國天絲前期只能找代工廠過渡,部分產品卻因質量不及格接連被福建省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

2021年,泰國天絲與華彬紅牛正面交鋒的產品——紅牛安奈吉,在長江以北地區的線下銷售收入僅為1.93億元。

兩牛相爭,可謂兩敗俱傷。

誰是「撿漏王」?

誰是「撿漏王」?

在華彬紅牛被泰國天絲「纏上」的那幾年,國內的功能飲料市場悄然發生變局。

或許是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華彬集團在2016年推出了新功能型飲料戰馬,並藉助華彬紅牛的渠道快速鋪廣。

乘著大哥紅牛的東風,戰馬奔騰在功能飲料市場,瘋狂在籃球、電競、嘻哈、極限運動等領域露臉,吸引了一眾90、95後消費者。2021年,華彬集團還對外宣稱,戰馬已躋身國內國內功能飲料第二陣營。

戰馬之外,「低配版紅牛」的東鵬特飲、達利集團推出的「樂虎」、可口可樂旗下的魔爪、農夫山泉的尖叫、元氣森林的外星人等攪局者不斷崛起。

而後浪中的東鵬特飲,2020年、2021年的銷售量連續兩年位居我國功能飲料市場第一。也就是說,華彬紅牛被趕超了。

東鵬特飲創始人林木勤還曾對外表示:「我要特別要感謝華彬集團的嚴彬董事長,他將紅牛引入中國,培育了中國功能飲料這一品類的發展。」

與此同時,群狼環伺的功能飲料市場,也逐漸邁入了同質化的階段。無論是飲料成分,還是營銷手段,幾乎大同小異。

圖源「食品板」

圖源「食品板」

中泰兩國紅牛的「愛恨情仇」還在上演,功能飲料的新時代也已拉開序幕。消費者的選擇越來越多,沸騰的「紅牛時代」還能高歌多久?

你喜歡喝哪種紅牛?

你喜歡喝哪種紅牛?

評論區裡一起聊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