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對於澳洲人來說充滿挑戰。
新冠流感雙重威脅,還有通脹高企,洪災,然而,現在,除了以上這些,等待我們的還有能源危機!

最近幾天,想必在澳的小夥伴都感受到了來自冬天的惡意,氣溫驟降到個位數,還伴有強風降雨,許多人都紛紛開啟了過冬模式。
說到過冬,能源消耗可就少不了,要知道,熱水,空調,加熱器,這些都離不開天然氣,電力供應。
但是,就在這個當口,澳能源供應卻面臨大問題!
雪梨(悉尼)和墨爾本的低溫天氣
導致本週天然氣批發價格
預計飆升超過正常水平的50倍,導致澳能源市場運營商實施價格限制


澳人甚至收到了未來24小時內
天然氣和電力短缺的警告。

澳洲迎來50年來最大的能源危機!


與此同時,澳人生活面臨更多壓力,因為,什麼都漲價了!
澳洲遇50年來最大能源危機
冬季來臨,多州電氣告急!
這兩天,寒流瘋狂侵襲澳洲東部,東海岸的寒流把澳大利亞的能源供應推到了極限,據澳媒報道,如今
多個州的數百萬澳人被警告
在未來24小時內將出現天然氣和電力短缺。

據澳媒報道,在週三的緊急電話會議上,能源監管機構警告說,維州、南澳和塔州正面臨天然氣短缺,而新州和昆州的電力供應將捉襟見肘。

澳大利亞能源市場運營商(AEMO)告訴100多個行業參與者,他們可能被迫削減天然氣的使用。
AEMO還首次對天然氣生產商援引了緊急供應保障機制。

大降溫的時候還遇上能源供應跟不上?這個冬天還能好好過嗎?
「這是50年來最大的能源危機,」澳大利亞能源使用者協會(EUAA)執行長Andrew Richards告訴2GB。
行業專家警告說,英國式的能源危機可能會使澳大利亞的經濟崩潰。

澳大利亞天然氣價格通常為每千兆焦耳(Gj)3澳元左右,但本週由於能源市場失靈,價格飆升至380澳元/Gj以上,迫使監管機構進行干預,首次在雪梨(悉尼)、墨爾本和布里斯班設置了40澳元/Gj的上限。
財長Jim Chalmers將這種情況描述為能源挑戰的風暴。週四上午,Chalmers財長在接受節目採訪時警告說:
「沒有一項措施可以在一夜之間解決這個問題。」

他指責前任政府造成了現任政府繼承的生活成本危機。
他說:「前政府過度使用了能源,將其用到了建築用品和所有其他方面。」
「它是國際和國內因素雙重風暴的後果,但它也是近十年來能源政策混亂的代價和後果。」

Chalmers財長表示,工黨希望讓更清潔、更便宜的能源進入電網,但這將需要一點時間。
Origin Energy週三發佈了盈利警告,撤回了2022-23財年的指導意見,因為它無法再看到危機會如何結束。
該公司呼籲政府重新啟動陷入困境的煤炭行業,以使價格下降。

Origin執行長Frank Calabria警告說,澳大利亞可能會出現與英國類似的情況,英國的能源批發價格飆升導致30家小型零售商倒閉。
不僅僅是天然氣,下個月,澳人恐會面對更高的電費賬單。
7月份澳洲電價恐翻倍
金融比較組織Finder預測,7月份澳大利亞的電價可能翻倍,使新州的平均月電費
從120澳元左右增至240澳元。

Canstar計算出新州的年平均電費為1424澳元。
如果增加一倍,則電費將增至2848澳元,相當於每月電費從118.67澳元增至237.33澳元。
澳洲零售商ReAmped Energy本週就採取了非同尋常的措施,告訴其70000名客戶
他們應該考慮換其他的零售商。

執行長Luke Blincoe週二時表示:「鑑於電力市場的狀況,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離開ReAmped Energy,尋找另一個零售商。」
「價格會上漲,而且會繼續上漲,我們根本不想把這種成本轉嫁給我們的客戶。」

New England的議員表示,飆升的電價對收入較低的澳人傷害最大。
他說,現在對於很多富人來說,這只是一個不便。但對於窮人來說,他們會挨凍,因為澳大利亞東部的部分地區在入冬時氣溫低於零度。
而為了少付賬單,澳人開始不用烘乾機、不開加熱器、多穿厚衣服…

貸款比較網站Money.com.au的一項調查顯示,二分之一的家庭將減少使用加熱器,超過一半(5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減少使用非必要的電器,人們說他們會使用晾衣繩晾乾衣物而不是烘乾機烘乾衣物。
約48%的人計劃只在必要時使用電器和電源插座,並在離開房間時關掉電燈或在牆上關掉電器。
約42%的人打算減少使用暖氣,在家多穿衣服。

此外,澳大利亞最大的電站 Eraring 發電廠的煤炭即將耗盡


澳洲前副總理Barnaby Joyce呼籲澳大利亞增加燃煤發電量,以緩解電費飆升帶來的能源危機。
Barnaby Joyce表示,澳大利亞應該效仿包括德國、義大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捷克在內的歐洲國家,這些國家計劃在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的同時,作為一項臨時措施,燃燒更多的煤。

Joyce因此反對澳政府實施的「到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的目標」,他表示目前的一個解決方案就是燃燒更多的煤炭和天然氣。
在週一時Joyce就曾表示,他希望改變公眾輿論,爭取更多的煤炭和天然氣支持。
他說,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改變公眾的態度,讓基本負荷發電並運行。

新上臺的工黨政府希望到2030年,澳洲全國82%的電力都來自可再生能源,並認為這將降低電價,因為水能、太陽能和風能更便宜。
目前,澳大利亞約60%的電力來自煤炭,32%來自可再生能源,8%來自天然氣。
能源部長Chris Bowen表示,他考慮了所有緩解價格壓力的方案,包括在專家建議的情況下增加燃煤發電。

到聖誕節,澳人家庭收入恐將減少670澳元
如今,生活在澳洲的小夥伴深有感觸:什麼東西都在漲價。
而隨著利率和食品雜貨成本的上漲以及汽油稅和電費的翻倍,到聖誕節,一個普通的澳大利亞家庭每月的收入將減少670澳元。

新任財長Jim Chalmers警告稱,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將在2022年底前再次加息五次,以遏制物價上漲。
他說,能源價格暴漲正在對澳洲的僱主、家庭和國民經濟造成巨大損害。
自2010年11月以來,澳大利亞央行首次上調現金利率後,上月平均抵押貸款60萬澳元的住房借款人的抵押貸款還款額增加了78澳元。

平均借款人現在每月將欠銀行2384澳元,浮動利率為2.54%。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如果到聖誕節前利率再上漲五倍,隨著可變利率攀升至3.94%,這些還款將增加460澳元,達到2844澳元。

燃油消費稅9月末翻一番
另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就是燃油消費稅。
從9月29日起,燃油消費稅將翻一番,回到每升44.2澳元。
前財長Josh Frydenberg在3月29日的預算中暫時將燃油消費稅降至每升22.1澳元。
隨著澳大利亞政府總債務接近1萬億澳元,現任財長Chalmers已經排除了將燃油消費稅減半的可能性,並將把稅收提高到以前的水平。
自那以後,雪梨(悉尼)無鉛汽油的平均價格已飆升至每升203.1澳元。
這意味著一個擁有澳大利亞最暢銷車SUV豐田RAV4的家庭,現在需要支付111.70澳元才能裝滿55升的油箱。

食品開銷猛增
根據折扣超市Aldi估計,平均家庭每週花192.19澳元,或每年花9994澳元購買雜貨。
一個月後,這一數字恐漲到為832.83澳元。

如果通貨膨脹率保持在5.1%,相當於食品雜貨價格上漲42.47澳元至875.30澳元。
截至今年3月,澳洲東海岸洪水氾濫,肉類和海鮮價格上漲6.2%,水果和蔬菜價格上漲6.7%。

澳洲超市巨頭之一的Coles透露,由於食品供應商要求對飆升的生產成本進行補償,超市正被迫迅速提高消費價格。

電話費也要漲
從7月1日起,澳大利亞電信公司(Telstra)的客戶每月話費將增加3-4澳元,這家電信巨頭表示,他們的成本將「與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保持一致」,並警告稱,未來的計劃定價將「包括年度評估,並可能每年增加」。

澳大利亞電信公司表示,他們將使用澳大利亞統計局記錄的CPI比率,作為今後賬單定價的一個指標。
家庭和企業網際網路計劃不會受到變化的影響。
在價格上漲的同時,不同的計劃也進行了華麗的品牌重塑,增加了一些額外功能,以抵消價格上漲的影響。
「小」計劃的客戶得到了最大的回報(理論上),每月增加3澳元,在現在被稱為 “基本 “的服務中首次增加5G。

然而,新的和改進的基本服務的客戶不會像預期的那樣看到資料速度的急劇增加,5G接入的上限為每秒250兆比特,與網路滿負荷運行時的每秒20兆的速度相差甚遠。
中型計劃的客戶將轉到 “基本 “服務,而大型計劃的使用者現在將使用 “高級 “套餐,每月有180GB的額外資料,非常方便。
由於這項計劃涉及的客戶超過1000萬,基本估計預測價格上漲將為電信公司每月帶來至少3000萬澳元的收入。

印象結語
最近幾個月,印象君聽到了不少小夥伴的抱怨:澳洲什麼東西幾乎都漲價了,開支大大增加,真的壓力倍增。
前有新冠流感,後有能源危機,生活成本大增,如此種種,真的令人感嘆:生活真的太難了!
這個冬天,恐怕真成了艱難的凜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