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自學11門外語,成當地名導遊,年入百萬…她的老年生活,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

本文轉載自:益美傳媒(ID:YeeMedia)

深冬,大雪,北京的一間小屋,沒有火爐,沒有棉被。

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裹著一件單衣,用紅腫的手握筆寫作。

這個年輕人叫沈從文,那時的他孤身前往北京,想成為一名作家。

別人都說:「你二十多歲了,卻只讀過小學,想當作家來不及了」。

沈從文沒有放棄,他咬著牙,每天靠半個饅頭幾片鹹菜續命,一直不停地學習寫作,終於他的作品發表了,他被聘請為大學教授,最終成為了著名作家。

圖源:豆瓣相簿

圖源:豆瓣相簿

很多人總拿自己的家庭出身和年齡當藉口,不願走出改變的那一步。

但人生的每個階段,只要願意改變,都不算晚。

在中國廣西桂林的月亮山下,有一位78歲的老奶奶,她從50歲開始自學外語,如今已經掌握了11門語言,與來旅遊的外國友人溝通無阻。

事蹟被曝光後,她成了當地的紅人,收入增長了,貧寒的家庭條件得以改善。

命運,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無論什麼時候開始,都可以抵達夢想的彼岸。

01

廣西桂林的月亮山,是當地有名的景點,因為形狀酷似月亮而得名。

圖源:百度百科

圖源:百度百科

在旅遊區內,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姓徐的老奶奶,與一些外國友人談笑風生,讓人十分驚訝。

這個徐奶奶,會11門外語,包含:英語、法語、德語、以色列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韓語、日語、泰語、俄羅斯語、瑞典語。

和美國人說Hello(你好),和法國人說Bonjour(你好),和德國人說Guten Tag(你好),這些只是基本操作。

遇到以色列的外國友人,徐奶奶一口流利的希伯來語讓人嘖嘖稱奇。

看到這裡,你肯定以為她是什麼高材生吧?

看到這裡,你肯定以為她是什麼高材生吧?

但事實上,徐奶奶只有小學三年級的文化水平,這些複雜的語言,都是她25年來,一點一點自學而來的。

連人民日報都為她點贊:

語言天賦極高的汪涵,也被她折服

語言天賦極高的汪涵,也被她折服。

可現在看起來十分風光的她,背後卻有著萬般坎坷的人生。

因為家裡條件不好,很小的時候,徐秀珍就要每天挑著蔬菜,徒步走十幾公里到縣城裡面買菜,一毛錢一斤,收入微薄。

改革開放後,國內的旅遊業迅速發展,月亮山也變得遊人如織。

徐秀珍便開始在月亮上腳下,賣一些礦泉水賺錢。

經常遇到一些外國友人要買水,徐秀珍發現自己無法與對方溝通,常常兩三天都賣不出幾瓶。

看著其他人會說幾句蹩腳的外語,就能提高銷量。

當時已經50歲的徐秀珍,下決心一定要學好外語。

「不要看我年紀大,肯下功夫,我也能學會!」

她開始有意識地去記住對方的發音。

外國人把水叫做「water」,她記住了,「water」就是水的意思。

明信片是postcard,她喃喃上口:「坡是卡爾的」是明信片的意思。

記不住,她就用笨辦法,把單詞都標註漢語,即便發音不準,也不影響交流。

Bonjour(法語:你好),徐秀珍記成「泵舒」;

Guten tag(德語:你好),徐秀珍記成「古等塔哥」;

こんにちは (日語:你好),徐秀珍記成「空你幾哇」;

隨著單詞越來越多,標註的諧音漢字也越來越多,徐秀珍年紀大了,記憶力不如以前。

為了防止遺忘,白天在外面累了一天,回到家後,她也不會休息,而是將單詞全部列出來一遍又遍地複習,直到後半夜才會休息。

漸漸的,徐秀珍的生意越來越好,但她沒有忘本。

當時因為市場沒有規範,有些假導遊會宰客,但徐秀珍從來不會。

她說:「你宰一次客,遊客就會說月亮山景區宰客,這樣只會傷害旅遊區的形象,做人要規規矩矩!」

遇到年老的遊客,她看烈日當空,便會摘一些南瓜葉遮住客人的車座;蚊子多的時候,她會隨身攜帶一瓶風油精幫遊客們驅蚊。

有一次,兩個義大利的留學生來旅遊,因為天氣炎熱,一個小夥子中暑了。

看到這種情況,徐秀珍二話不說,立馬上前扶起了小夥,給她塗了風油精,還進行了刮痧。

隨後,徐秀珍還熱心的把兩個小夥請到了家中,專門為他們做了一頓家常菜。

吃完後,兩個小夥為了感謝徐秀珍的好意,本想多付一些酬勞,沒想到,徐秀珍一口回絕了:「你們還是學生,就不收錢了。」

兩個留學生被徐秀珍的熱情大方感動了,覺得她像媽媽一樣溫暖,就叫徐秀珍為「月亮媽媽」。

此後,當地的居民和外地的遊客,都親切地稱她為月亮媽媽。

憑著踏實靠譜和為人善良,再加上她會外語溝通,業務能力強,徐秀珍接的單子越來越多。

如今,徐秀珍已經變了徐奶奶,年近八十的她,用這些年辛辛苦苦賺的錢,把孩子們送入了大學,還蓋了一棟三層樓的田園別墅。

風風雨雨二十多年,徐秀珍從一個只有小學三年級文化的農婦,變成了熟練掌握11門外語的名導遊。

其中她吃了多少苦,熬了多少夜,她從來不說,只是不斷告訴後人一定不要放棄學習。

02

徐秀珍的故事,讓人感動之餘,也讓益美君想到了另一個網紅——栓q哥。

最初,他在網上走紅,就是因為他一口發音奇特的英語口語,他說出的「thank」,聽起來像「栓q」,特別搞笑和洗腦。

「栓q」逐漸變成了萬能用語,不滿、無語、高興、失落,都可以用一句「我的會栓q」來表達。

很多人只看到了「栓q哥」的搞笑,卻不知道他背後讓人佩服的勵志故事,「栓q哥」本名劉濤,他出身於廣西的一個農民家庭,家裡有五兄妹。

因為家庭困難,他只讀了小學,就回家務農幫助父母減輕壓力。

雖然不能繼續上學,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學習。

「我知道家裡苦,但我還是要學習,我可以通過自學改變自己的命運!」

沒有錢買書,他就跑去找別人借,然後趕緊回到家,把所有的字詞全部抄在本子上,晚上就一字一句背下來。

因為農村雜活多,經常沒空學習,他就絞盡腦汁節省出時間,比如放牛的時候,他就蹲在地上背單詞。

當牛休息的時候,他會找個巖洞默默看書做筆記。

接受採訪時,他說起那段日子:「那時學習環境很艱苦,我經常抄書抄到夜裡一兩點,一個簡單的句子我要練習無數遍才能記住。只有堅持不懈地學習,永不放棄,才能有進步。」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孜孜不倦、不肯放棄的學習態度下,他的英語水平突飛猛進。

後來,他還考了導遊證,成為一名導遊。

後來,他還考了導遊證,成為一名導遊

走紅之後,當地旅遊局,甚至聘請他作為旅遊宣傳大使。

他憑藉努力,不但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從一位農民成為了名導遊,還宣傳了家鄉,帶動了當地的旅遊發展。

人生的救贖之道,命運的嬗變,就藏在那一點點的堅持當中。

寧夏農民作家康鵬飛,曾說起過他的故事。

他十幾歲時,因為家庭貧困,便輟學外出打工補貼家用。

在建築工地上,他每天都要搬磚、扛沙袋、拖鋼筋。

可即便是累的滿身痠痛,賺來的錢也只能勉強果腹,連件像樣的衣服都買不起。

後來,因為沒讀過書,被別人哄騙,他加入了當地的混混幫派,整天被帶著到處鬼混。

日子一天天過去,看著家裡年邁的父母,自己卻一事無成,他突然醒悟過來。

剛好撿到一本書,這本書名叫《平凡的世界》,看完書後,他被感動得淚流滿面。

圖源:豆瓣相簿

圖源:豆瓣相簿

其中有一句話,讓他十分受用:「一個人一生中總有個覺悟時期,而這個覺悟時期的早晚決定了這個人一生的命運。」

在看書的日子裡,他思考了很多,特別是書中孫少平、孫少安兩兄弟高低起伏的人生際遇,讓他備受啟發。

他說:「我感覺孫少平比我困難多了,比我窮多了,為什麼人家還能幹,咱為什麼就不行?」

他下決心改變自己,回到工地後,他老老實實打工掙錢,閒暇時間就抽出空來讀書學習,寫文創作。

圖源:豆瓣相簿

圖源:豆瓣相簿

多年來,他累計發表文學作品十餘萬字,小說《夜班車》獲得全國首屆文學鯤鵬獎。

03

和徐秀珍奶奶一樣,栓q哥劉濤和農民作家馬鵬飛也是草根出身,但他們都沒有選擇對命運妥協,而是不斷奮進,一步步走出困境,迎來屬於自己的人生幸福。

當拋開他們身上的網紅光環,其實,徐秀珍、劉濤、馬鵬飛身上都有著許多普通人的影子。

生活的苦,落到我們身上時,都很難承受。

吃了苦之後,會有甜嗎?

穿越黑暗後,真的會看見曙光嗎?

沒有人能保證答案。

可生活就是這樣弔詭,就算你吃了苦,也不一定能出頭。

原生家庭、成長環境、教育水平,都像一個個烙印,不斷讓我們揹負更沉重的負擔。

於是,面對現實的刁難,有的人選擇俯首稱臣,最終淪為生活的苦役。

但有的人,卻選擇了迎難而上。

一路顛沛,一路艱辛。

從大字不識,變成旅遊大使;從普通農婦,變成掌握11門外語的名導遊;從遊手好閒的混混,變成獲得全國文學大獎的農民作家。

懷揣一顆赤誠之心,一路披荊斬棘,有心人終能抵達理想的彼岸。

他們身處泥濘,依然仰望星空,他們曾經是追光的人,如今,他們變成了光。

在越來越多的人,質疑努力,貶低學習,整天拿著出身和年齡當作藉口的時代,他們的人生經歷,就像一束束閃耀的光芒,照亮了多少普通人的前路。

《功夫熊貓》裡有一句話:「你人生故事的開頭也許充滿坎坷,不過這並不影響你成為什麼樣的人,關鍵看你後來的人生路,你自己選擇怎麼走下去。」

從黑暗中來,奔向光明去。

人生沒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人生也沒有藉口,你經歷的那些苦難,終究會變成照亮你前行的路。

參考資料:

二更:《厲害了我的奶奶!74歲無師自通11門外語,網友表示慚愧慚愧》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汪涵驚歎,廣西74歲奶奶無師自通11門語言:「為什麼你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十點讀書:《網紅「栓Q」哥:劉濤的另一種人生》

出品|益美傳媒

作者|阿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