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被爆要退出中國?5年內停用國產晶片!

相信各位人生裡第一臺電腦,多半都是下面這些PC製造巨頭的產品:聯想、宏碁、戴爾、惠普、華碩……特別是筆記本,基本都繞不開這幾家。

其中作為全球第三大PC製造商的戴爾,在去年大陸PC出貨量位列第二,同時2022年11月,戴爾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未來5年在中國市場投入1250億美元。

但就是這麼一家靠吃「中國飯」的傳統PC品牌,最近卻做了一件讓人很納悶的事情。

最近卻做了一件讓人很納悶的事情

根據《日經亞洲新聞》(Nikkei Asia)援引知情人士訊息稱,戴爾計劃到2024年全面停用中國晶片,包括非中國晶片製造商在中國工廠生產的晶片。

同時戴爾還要求電子模組和印刷電路板(PCB)等其他元件的供應商和產品組裝商開始準備提高在中國以外國家的產能,目標在2025年把五成產能移出中國。

因為目前戴爾CPU和GPU主要供應商是英偉達、AMD、英特爾,而這三家也不在中國製造。

雖然這些訊息都是來源於日媒的報道,但也有一些跡象表明戴爾的確有在悄咪咪行動。

根據天眼查顯示,戴爾在國內的關聯公司戴爾(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共有20餘家分支機構,包括瀋陽分公司、西安分公司、南京分公司等,其中戴爾(中國)有限公司杭州辦事處、戴爾(中國)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等8家已被註銷或吊銷。

戴爾對此事的回應是,為了「不斷探索對客戶和業務有意義的全球供應鏈多樣化」,並同時強調,「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市場,我們有團隊成員和客戶為其服務」。

直接點說,戴爾可能的確在準備「去中國化」了,要把現在的生產、組裝往其他地方搬,比如越南、泰國等。

根據《財經雜誌》記者的訊息,具體到PC產品上,如果供應鏈外遷,那麼成本也將提高15%-20%,這部分轉移的成本很有可能會由消費者買單。

從1998年開始,戴爾已經在中國待了24年,作為外企,本土化做的已經相當不錯,戴爾這次的態度來了個180°大轉彎,一方面是可能源於美國的壓力,從之前華為、中興被「卡脖子」上面就能看出來了,身為美企的戴爾自然要顧慮到這點。

另一方面,以2022年第二季度的資料來看,戴爾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同比下降了14.0%,市場份額為14.1%,排名第二,雖然不算差,但內部壓力也很大。

停用中國晶片開拓新市場,可能會分散一部分風險,對於他們來說除了得罪使用者,也不會再糟糕到哪裡去了。

當然,相對來說轉移產業也不是鬧著玩的,這麼大的一個中國市場不可能丟掉,走錯一步都會反噬自己。

咱們能期待的,就是自己本土的晶片製造能夠快速起來了。

部分資料圖片來源:

財經雜質:戴爾擬2024年前停用中國產晶片,外遷速度快於行業預計

用過戴爾電腦的

點個【】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