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搓個發動機是什麼體驗?全金屬發動機模型拼起來全程引起舒適

開著炫酷帥氣的跑車在路上一騎絕塵,自由地追求速度與激情是每個老司機都想來一把的酸爽體驗。

一腳油門下去,車子由內而外震耳欲聾的轟鳴聲讓人聽了直呼過癮。

而其中作為賽車心臟的「發動機」,同樣吸引著眾多機械愛好者….

所以,雖然賽車不會開,但幹嘛不自己整一個發動機呢?

感覺是天方夜譚?

其實下面這個「直列四缸發動機」你就可以擁有:

其實下面這個「直列四缸發動機」你就可以擁有

這款發動機來自TECHING土星文化的「工匠師發動機系列」。

別擔心,它的個頭並沒大到讓你把持不住,事實上它是按比例進行縮小後的模型,只是比一臺手機略高一些,擁有硬核金屬機械外觀的同時,構造十分精細:

已經有點心動了?別急,重點還沒到。更酷的是,它並不是一個金屬疙瘩,這臺發動機,它是可以動的!

齒輪轉動,機械運轉,已經迫不及待想給他套個汽車的外殼開走了。

但我要告訴你的是,關於這款發動機,還有更有趣的部分。

那就是它可以由你自己拼裝組建!

那就是它可以由你自己拼裝組建!

整臺發動機有超過300零件,在收納盒裡排列得整整齊齊。

外表炫酷的發動機就是由這些零件一點點組合而成的,你可以從一個小零件開始,了解發動機的各處細節,狠狠地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這種拼裝不同於積木玩具,它需要來點硬實力,各種工具輪番上陣,鑷子、螺絲刀、潤滑油,叮叮噹噹一頓操作:

八根支出來的金屬管,四個不停跳動的活塞,動起來像一隻機械野獸,彷彿能聽到轟鳴聲了。

一番努力下來,感覺自己和世界頂流設計師的差距,又縮小了一點。

拼好之後,機械美感已經要溢出螢幕了

拼好之後,機械美感已經要溢出螢幕了。

拼好之後,機械美感已經要溢出螢幕了

正如前文所說,「直列四缸發動機」是TECHING土星文化的「工匠師發動機系列」中的一款。除了直列四缸發動機外,工匠師發動機系列模型還有其他三種不同型號的發動機模型。

分別是「單缸發動機」:

「V2發動機」

「V2發動機」:

以及「V型八缸發動機」

以及「V型八缸發動機」。

以及「V型八缸發動機」

該系列用時3年打造,全金屬材質,電機驅動,每一款都可以進行組裝。

嗯,確認過眼神,確實都想要。

尤其是這臺「V2發動機」,隨便一擺,這也太好看了吧?

它的精細度同樣讓人眼前一亮,小零件頂杆、搖臂、氣門、火花塞等等一應俱全。

雖然沒有「直列四缸發動機」看起來那麼複雜,但「V2發動機」同樣需要217個部件進行組裝。

哪裡該放彈簧,哪裡該嵌螺絲,如此精細的部件使得拼裝的過程變成一種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其合金與不鏽鋼材質的所有元件均採用高精度數控機床製成,嚴謹的工業級標準,可以盡最大化讓每次拼裝都嚴絲合縫。

而在拼裝完成後,足有21釐米高,擺在桌上有格調又帥氣。

讓我們套上皮帶,打開發動機右側搭載的電機,看看它運轉起來的樣子。

這機械感,確實帶勁兒

這機械感,確實帶勁兒:

這要是在桌子上一放,只能說,妙啊

這要是在桌子上一放,只能說,妙啊。

而整個模型系列最複雜的,自然是要數這臺「V型八缸發動機了」。

先不說拼裝過程,單是看模型這些傳動輪上繞來繞去的紅線就夠讓人眼暈。

不過雖說組裝難度大,但能親手征服它給我們帶來的成就感肯定也是最高的。

500多個零件,光是開箱就要好一會兒。

相比其他發動機,工程量變成了不止兩倍,可組裝帶來的快樂也隨之翻倍。

完成後撥動頂端的啟動按鈕,複雜的結構便流暢地運行,馬力全開。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自網路,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自網路,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這麼一看,雖然賽車還是遙遙無期,但發動機確實倒是可以先安排上了,而且還是自己組裝的,驕傲盡數體現了屬於是。

簡單來說,這個系列的發動機在培養動手能力的同時,格調拉滿,無論是作為禮物還是自己玩,都挺合適。

相關文章

空難調查,到底需要花多久?

空難調查,到底需要花多久?

相信有不少朋友都看到了美國媒體對於「3·21」東航事故的報道,報道暗示說,空難有可能是人為原因。 很快,民航局就發佈回應說,美國國家運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