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個擁有一顆豬心臟的男人死了。
兩個月前,這位名為大衛·貝內特的57歲男子,接受了一場特殊的手術:
醫生們摘除了他近乎衰竭的原生心臟,換上一顆豬心。

「擁有豬心臟的人」,聽起來像是童話故事的標題。
但這一次,童話短暫地變成了現實。
這顆在人類胸腔內拳拳跳動的豬心一度運作良好,給老貝內特的家人們帶來無窮希望。
但2022年3月8日,他還是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在官網為老貝內特立起一座數字碑
馬里蘭大學醫學院說,老貝內特「是一位勇敢而高尚的病人,一路奮戰到最後」。
發生在老貝內特身上的一切,都打破了醫學界的天花板:不管是技術進步、醫學穿心,還是醫學倫理,人文爭議……在任何方面,這都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嘗試。

他接受了一顆豬的心臟
老貝內特入院的時候,身體機能就已經瀕臨崩潰。

他患有終末期心臟病,不僅有嚴重的呼吸困難和肢體乏力,還出現了心力衰竭的症狀,只能靠ECMO維生,隨時可能撒手人寰。
更令人絕望的是,他不適合做人工心臟,又不是人類心臟移植的適格者。
就算能移植,老貝內特怕是也熬不到排到他的那一天。

〓許多患者要等待超過一年,才能獲得移植心臟
看上去,死神已經在他的名字後面打了一個大大的紅叉。
這時,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的醫生,提供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新方案:
用一顆基因編輯後的豬心,來代替岌岌可危的原生心臟。
不用醫生提醒,老貝內特和家人們也知道,移植豬心的風險有多大。
這是一個前人從未涉足的領域,此前,從未有活人接受過異種心臟移植。手術的複雜與辛苦、異種移植可能帶來的排異反應、其他的併發症……一切困難都不言而喻。
最後,老貝內特自己做出了決定。
「要麼移植,要麼死。而我想活下來。我知道成功與否沒有答案,但這是我最後的機會。」

〓手術前的老貝內特和家人在一起
2022年1月7日,給老貝內特安上豬心的手術由15名醫護人員參與進行,持續了8個小時。
手術過程簡單來說,就是打開老貝內特的胸腔,摘除原本的心臟,再裝上幾個小時前才被摘下來的豬心臟。
這個移植手術並不算複雜,相關技術也已經很成熟。
但異種心臟移植,難關在移植結束後。
器官移植,相當於在身體裡面粗暴地塞進一個「異物」。面對異物,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會錯誤地發起攻擊,造成嚴重的排異反應,甚至導致死亡。
目前,在人體器官移植方面已經有解決排異反應的成熟辦法,但豬和人的基因差別比人與人之間大得多,對於異種器官移植,誰都說不上有把握。

老貝內特很幸運:術後第三天,他從病床上醒來,胸膛裡的那個豬心依然在有條不紊地運行著,沒有出現任何不良反應。
第四天的時候,他已經能脫離心肺機,進行自主心跳和呼吸。
馬里蘭大學的研究團體興奮地向世界宣佈:
手術成功了!
老貝內特的身體則在逐步好轉,他在病房裡看起了「超級碗」,還碎碎念要回去遛自家那隻叫Lucky的狗。

〓老貝內特在病房聚精會神地看橄欖球比賽「超級碗」
但世事並非盡如人意,在器官移植兩個月後,老貝內特的健康狀況又急遽惡化。
3月8日,在親人們的陪伴下,老貝內特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程。
他的兒子小貝內特,對醫院並沒有一絲一毫的怨言。相反,他很感謝醫生給了父親增加了兩個月寶貴的彌留時間。
老貝內特的經歷,也是人類異種器官移植史上一次開創性的突破。

為什麼要移植豬心?
如果把人體比作一臺機器,那麼器官就像是零部件。零部件壞掉了,就拿新的來換上——在今天,人體器官移植已經是一項非常成熟的技術。
但最大的問題,在於缺少器官。
因為人類還沒有培育器官的能力。
目前,器官移植只能等待自願捐獻。而要獲得像心臟這樣缺一不可的器官,只能等待供給者去世。
2021年,全美共進行了41000多次器官移植手術,創下近些年來的歷史新高。但同時,還有10.6萬多人仍在等待名單上徘徊,每年都有數千人在獲得器官之前死亡,還有數千人根本沒來得及加入名單。

〓醫生向器官捐獻者致敬
人的器官不夠用,那能不能用別的動物身上的器官呢?
於是,異種器官移植進入了醫學研究者的視野。
和你想的一樣,研究者們最先想到的是和人類基因相似度最高的動物:黑猩猩。
早在1968年,就有一位名叫博伊德·拉什的68歲男子,接受過來自黑狒狒的心臟。但其實在心臟移植手術前,拉什自己的心臟就停止了跳動,黑猩猩的心也沒能把他喚醒。
1984年,醫生又將一顆狒狒的心臟移植給了垂死的嬰兒「費寶寶」,她在術後僅存活了21天。
導致她死亡的,就是排異反應。

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後科學家們發現:豬,是比狒狒更合適的器官提供者。
和狒狒心相比,豬心的解剖學結構與人心更類似。而且,人豬共患的疾病很少,傳染疾病的風險也大大降低。
更重要的是,豬心非常方便基因編輯,僅通過幾項基因微調,就可以降低原機體的排異風險。
在老貝內特之前,研究者嘗試過給一位腦死亡的女士移植豬腎。

〓電影《怪獸應變》裡的科學家男主為了拯救器官不斷衰竭的妻子,就將豬的腎臟移植給了妻子。
提供給老貝內特的這顆豬心,被敲除了3個導致人類排斥的基因,並添加了6個幫助人類免疫系統接受豬心臟的基因。術後,他還需要通過藥物抑制免疫系統,來保護這顆移植的心臟。
但無論如何,接受一顆移植豬心,術後存活兩個月,可以自主心跳、呼吸,還能交談和下地行走……這絕對是人類歷史上的頭一遭。

〓老貝內特和兒子
目前,馬里蘭大學的醫療團隊還沒有說明老貝內特去世的具體原因,但他們承諾,會釐清他的死亡過程,並將結果發表出來。
他們一起,在異種器官移植的天花板上,小小地撬起了一個角。

當動物的器官活在人類身體中
在異種器官移植的話題裡,困難從來不僅限於技術而已。
異種移植,很容易引發倫理道德方面的質疑。早在1682年,荷蘭外科醫生範米克倫就在修復一名俄羅斯士兵的頭骨時,用了塊狗骨頭碎片。
可憐的士兵因此被逐出教會,當他來找醫生把狗骨頭拿出來時,醫生這才發現,狗骨頭和人骨能有多契合:
士兵的傷口癒合得嚴嚴實實,狗骨頭早就成了他大腦的一部分。

〓「如何補好頭骨上的洞」
對絕大部分現代人來說,「人畜有別」的想法已經過時。不少人擔心的是另一個問題:
移植了豬心臟,我還能愉快地吃豬肉嗎?
會不會對不起這些為人類提供器官的小動物?
如果把目光再放長遠一些,試想在未來某天,一個經歷了多次「修復」的人,他的大腦裡有狗的骨頭,心臟來自於豬,腎臟來自於狒狒,眼角膜、腿骨、皮膚等等都來自於其他動物……
那他算是一個人類,還是一個人工組合的「新物種」?

〓電影《人面獸心》講述了一位男子在移植了動物器官後,意外獲得了各種動物屬性的科幻故事。
但倫理問題並沒有困擾老貝內特。他信教,會虔誠地向上帝祈禱;而且,在這次手術近十年前,他就植入過豬瓣膜——一個小小的生物組織。
這是他的回應:
「我愛吃培根……請讓我活下去。」

〓健康時的老貝內特和他的子女
雖然最後老貝內特並沒有堅持太久,但他這段短暫的奇幻經歷,讓百年來的異種器官移植研究終於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他留下的寶貴資料,能成為堅實的基石,推動相關研究不斷進步,為成千上萬患有腎臟、心臟及其他器官疾病的人們提供了生的希望。
正如老貝內特的兒子所說:
「我們希望父親的故事可以成為希望的開始,而不是結束。」

〓老貝內特,和這次手術的主刀醫生巴特利·格里菲斯
在生死麵前如同蜉蝣一般渺小的人類,願意用漫長的時間去挑戰自然規律,去開拓醫學的盡頭,去追逐生命的極限。
「也許人類之所以為人類,是因為他們永遠在期待奇蹟。」
參考資料
1. 果殼. 2022-01-11. 全球首例!為了活下去他移植了豬的心臟.
2. 南風窗. 2022-03-12. 一個父親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3. BBC Future. 2014-05-08. Would you accept a pig’s heart?
4. AP. 2022-01-11. In 1st, US surgeons transplant pig heart into human patient
5.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Medicine. 2022-03-09. IN MEMORIAM: David Bennett, Sr.
6. BBC. 2022-03-10. Man given genetically modified pig heart dies.
7. NBC News. 2022-03-10. Man who got heart transplant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 pig dies 2 months later.
作者 | 喜旺
編輯 | 郭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