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部屋君給大家介紹過上野樹里的新劇《這是可持續的戀愛嗎?》。


其中井川遙飾演的女二號就因為自己是醫生的身份,而很難找到伴侶,她在相親活動中不得不隱藏真正的職業。(在日本,醫生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和收入)


這引申出了日本的一個社會話題——優秀的女性反而不受歡迎。
在日本如果提起東京大學,大家一定都會想到高學歷、學霸這樣的對東大生的印象。但是東大女生卻常常苦於自己學歷太高,都是因為高學歷在日本的婚戀市場上不佔優勢!

東京大學從1946年開始招收女學生入學,而令人意外的是,到現在都過去76年了,東大本科女生的只佔到了20%。
教育學這樣的比較偏文科的專業中女生的比例勉強可以超過半數,工學這樣的理工科專業中,女生比例只有百分之十左右。

在一所綜合性大學中,男女比例幾乎是8:2,這在日本的大學中也是很少見的。而對於那些在激烈的競爭中考上了東大的女生來說,在談婚論嫁的時候被另眼相看也是很常見的事情。

按理說能考上東大的女生一定是非常努力也非常優秀的,但是她們的高學歷往往「勸退」了大量的男性。因為大多數的日本男性對結婚對象的要求最先是人品,其次是做家務和育兒的能力,而職業、學歷和經濟水平根本就不重要。

有一名東大畢業的日本小姐姐,在一款交友App上約見了50名男性,結果卻屢戰屢敗。後來終於在2018年結婚以後,也因為家務問題經常和丈夫有矛盾。

這個小姐姐在東大的研究生畢業之後一直都非常努力地工作,29歲的時候才意識到周圍的人都陸續結婚了,於是她也開始尋找戀愛對象。
她去婚姻介紹所相親也是受到了父母的要求,起初要考東大的時候父母就說,上了東大以後就嫁不出去了,還曾經反對過她入學。

直到29歲的時候,小姐姐在朋友的婚禮上被介紹了一款交友軟體,於是就開始用交友軟體和異性聊天,結果卻發現高學歷的壁壘對她著實不利。
因為身邊的東大女同學幾乎都是在大學期間找到的男朋友,畢業以後再談戀愛的話,男方就會介意女方的學歷太高,這個小姐姐就是因此嚇跑了50個男性的。

確實,在東大女畢業生同窗會組織在2014年進行的一項調查中,有59%的女生都是在上學期間遇到的結婚對象,在職場中遇到自己丈夫的只佔17%。

在經歷了這樣的屢戰屢敗之後,這個小姐姐終於在2018年的時候找到了人生伴侶,對方也是東大畢業的男性,同樣也非常優秀,二人在戀愛期間有很多合得來的地方。

本以為終於結束了相親,可以和喜歡的人結婚了,然而結婚以後夫妻二人的溝通卻不是很順暢。
因為這名男性從小上的就是名校,一路考上了東大,現在也是在知名企業就職,因此他沒有經歷過什麼挫折,也沒有被批評過,所以他認為只要成績好,做什麼都可以被容忍。
戀愛的時候兩個人幾乎沒有吵過架,但是結婚以後就真實地生活在一起了,同樣是高學歷的夫妻二人會因為一點生活瑣事就摩擦不斷。

比如說做家務這件事就幾乎都是由妻子在負責,每當妻子要求丈夫做一點家務的時候,丈夫就會說,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應該讓擅長的人來做適合的工作,這樣才能獲得最大的效益。

這名小姐姐也回憶說,其實在東大的校園裡面就有男尊女卑的僵化思想。尤其是在一些體育社團的聚餐當中,女生坐在男生的旁邊,撒嬌讓男生喝酒,看上去簡直就像是陪酒女一樣。

在2020年的時候,就有一名東大教育學專業畢業的女生把這件事情寫進了畢業論文裡。這名女生名叫藤田,她的論文整體就是剖析東大目前存在的男女性別差異問題的。

藤田在調查過程中採訪了一些東大男生,他們普遍對未來妻子的職業毫不關心,認為妻子成為全職家庭主婦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藤田還參加了東大生的一些團體活動,進行了細緻的觀察,她發現東大男生也有拒絕本校女生的傾向,而在和其他大學女生外出就餐的時候,一般都是女生給男生倒水、幫男生開門。

藤田寫出這樣一篇論文的目的也是呼籲這種男尊女卑的現狀能有所改變。她說,人的價值不能通過考試成績來判斷,東大生如果一直生活在這樣的氛圍中,視野會變得非常狹窄,希望這種歧視女性的環境能有所改觀。

即使是在全日本最優秀的大學東京大學中,也存在著如此落後的男尊女卑思想。由此可見,整個日本社會的風氣對女性是多麼的不利。
像前文中所說的女生那樣能考上東大其實就已經是非常出色了,此前東京醫科大學故意拉低女生成績的新聞轟動一時,最後也只是以道歉和辭職息事寧人。

本身在日本,女性醫生的數量就是少之又少。而醫學院竟然還存在「反正她們之後也是要結婚生孩子的,不如不讓她們入學」這樣的歧視思想。

結婚與生育似乎已經成為了日本女性的枷鎖,也是男女不平等存在的一個荒謬理由。
在世界經濟論壇(WEF)2020年發佈的《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中,日本男女平等指數在149個國家中排第121位,完全不是經濟發達國家應有的水準。

前日本首相、東京奧組委主席森喜朗就在會議上公然指責女性話太多,導致會議變得兀長。這件事一石激起千層浪,森喜朗因此引咎辭職,但他在記者發佈會上也並未表示出對女性的歉意。

而且在最近的新冠疫情影響下,日本女性的失業率和貧困率也在上升。因為女性中的很多人從事的都是兼職工作,如果公司經營不善需要裁員的話,這些女性就是最先失業的一群人。

這幾天「女性買不起生理用品」的話題甚至登上了日本媒體的熱搜榜,在經濟拮据的情況下,一部分女性的生理衛生和健康情況都難以得到保障。

在日本這樣的經濟發達的國家當中女性的地位如此之低,這確實會讓我們感到出離的憤怒,但幸好憤怒正是面對社會不公時所需要的一種態度。
在2019年4月東京大學的開學典禮上,東大教授上野千鶴子發表了關於男女平等問題的演講。她在演講中就指出了日本綜合性大學的男女比例失調問題,以及東大女生受到歧視的現狀。

上野千鶴子勸誡學生們,應該把自己所獲得的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用來幫助那些弱者,而不是去貶低他們。因為這個社會並不是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的,我們今天所獲得的回報有很多是我們所處的環境所給予的。

作為全日本首屈一指的女性學研究者,上野千鶴子一生致力於尋求男女平等,為女性謀求更多的權利和機會。她在採訪當中也呼籲女孩們多展現一點憤怒,因為她就是感受到了憤怒才投身於女性學的研究中的。

上野千鶴子認為,如果我們都可以把自己不能理解和一直都在忍耐的事情表達出來,就會發現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是理所應當的。
如今已經74歲的上野千鶴子依然在為創造一個弱者也能生存的社會而不懈努力,這在日本根深蒂固的男權思想中也是點燃了星星之火。

在如今的多元文化當中,不管是何種性別都可以有更加豐富多彩的選擇,而一個平等且充滿尊重的社會則應該為人們提供選擇的可能性。

女性當然可以選擇結婚生子、享受家庭生活,但也應該尊重那些即使是一個人也能活得很精彩的女性。
與此同時,女性應該擁有接受教育的權利,生理性別不能成為某一個專業或職業拒絕女性的原因。高學歷可以代表在學業上的努力和自律,絕不能成為束縛一個人未來發展的枷鎖。

自由平等應該是不設限和不歧視,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在法律和道德規範下的自主發展和自我選擇的權利。

我們期待著這樣一個充滿著尊重和平等的社會的到來,也需要通過每一個人的努力和轉變,把這樣一個世界交到我們的後代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