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知道澳洲青少年犯罪很猖獗
他們的凶名海內外皆知
瘋起來連警察都敢打
無論他們闖下多少禍端,多大的麻煩
最後可能只是到警局一晃
就可以拍拍屁股重新做人
但是,還是沒想到
作惡的青少年卻還要連累無辜人

土澳媽媽狂刺少女6刀
NO.01

「神管不了所有人,所以創造了母親」

去年10月11日下午3:20分。
53歲的媽媽Phanida Pharajing正在幾份活兒的空閒時間裡,在位於Queanbeyan的家裡做著些縫縫補補的粗活。
這時她突然又聽到前院傳來了一陣噼裡啪啦的嘈雜聲。Phanida心裡一陣煩躁,卻不意外。
這樣憋屈的生活,已經持續好幾年了。隔壁居住的teenager沒幾天就要來自己家裡耍一次威風,每一次這樣的暴力入侵事件,總會有人有「受害者應該好好保護自己」的想法和言論。

但Phanida前前後後已經報了數十次警。
每每覺得有希望,卻又失望。警察除了安慰自己,卻因為對方是未成年人什麼也做不了。也正是因為如此,那群小屁孩更是有恃無恐。
這次,那群Teenager又在破壞她的柵欄。
那天,Phanida31歲的女兒正好也在家中。沒有母親那麼好的脾氣,女兒氣呼呼的走到前院,舉著手機就想將這些teenager的罪行錄了下來。
結果,被這群始作俑者發現後,直接猖狂的將31歲的女兒踩在地上一頓毒打。

53歲的Phanida在聽到女兒的大聲呼救後,趕緊衝了出來,手裡還拿著剛剛做活的一把橙色縫紉剪刀。
盛怒下的Phanida,看著已經被揍的流血的女兒抱著頭躺在地下,一時間腦袋空白了。
舉著剪刀就衝其中一個16歲女孩的後背刺去,在女孩的尖叫聲中,又是一刀,再一刀,足足刺了6下!

在這場混戰中,Phanida還用剪刀擦傷了一名15歲的女孩。
事件發生後,這名16歲的女孩終於和自己的女兒一樣痛苦地躺在地上,一聲聲地發出著慘烈地呻吟,直至被她的父母送往Queanbeyan醫院。
法官庭上感嘆:太難
NO.02

在法庭上的Pharajing顯得很緊張。知道自己犯了大錯的Pharajing一直攥著自己的手,她不明白自己的大半輩子都在勤勤懇懇,努力賺錢。為什麼全家人要被這群小混混騎在頭上欺負
多年來,這群teennager破壞Pharajing的財產卻逍遙法外。Pharajing多年來曾15次報警以處理財產損失,但是卻從未得到重視。

代理律師Benet告訴法官,Pharajing人於2000年從泰國移居澳大利亞,主要從事清潔工作。平時除了要養活自己,還需要照顧貼補她的女兒和外孫。
一個大半輩子都在隱忍的老好人,卻真的要輸在一群目無法紀的年輕人手上了嗎?
法官Roger Clisdell在最終宣判時,也無不動容。
「被告Pharajing多年來與鄰居有矛盾,她辛辛苦苦購買並仍在還貸的家園被他人惡意破壞。」
「多年來,她的窗戶無數次被砸,門前的柵欄也被破壞,行人甚至都可以穿過柵欄。」
「Pharajing聯繫了警察十幾次,警察說由於肇事者的年齡,他們也束手無策。」

當然,面對這樣的情況,除了警察,身為法官的Roger也感到身心俱疲。
「在處理少年犯時,我被要求專注於他們的身心健康,懲罰是最後的手段。」
「兩千年來,我們讓成年人承擔責任;在20世紀80年代的某個時候,整個澳洲迷失了方向」
「我們認為青少年有權利
但卻不用付責任。」
在這一點上,法官還說自己通過一系列的資料分享了Pharajing的生活經歷。

他說:「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個上歲數的人在一個非母語的國家生活,每週為了$750澳元的工資而長時間工作,為了攢錢省吃儉用。然後我們告訴她:你被欺負是應該的」
「你的女兒到外面去拍攝罪犯
她卻遭到罪犯的毒打。」
「不幸的是,Pharajing看到她的女兒受到攻擊,失去了控制,向受害人刺了六刀。」
最後,法官在談到了Pharajing的犯罪行為的嚴重性。表示,正常情況下,她確實需要在監獄裡待很長時間,但這次確實太過特殊。

「Pharajing不是一個危險人物,她最好在社區服刑」。
對於魯莽傷人的指控,法官判定Pharajing有罪,並判處她7個月的強化懲戒令。
關於襲擊造成實際身體傷害的指控,地方法官沒有對她定罪,而是判處她良好行為令。
澳洲法律保護青少年
NO.03

「在澳洲,法律更保護作惡青少年。」
這乍一聽會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卻是赤裸裸的現實。
據澳洲犯罪研究院AIC最新統計,澳洲10到19歲的青少年人口只佔總人口的14%,但他們的犯罪人數卻高達25%!
其中最常見的青少年犯罪類型就是盜竊,意外傷害,販毒和性侵。
澳洲的警察每次抓獲這些小青年,往往是不了了之,抓住了批評幾句就匆匆放人。
在澳洲只要小傢伙們未滿18歲,基本上是為所欲為的。
因此在澳洲充滿和平與愛的未成年人司法體系下,只有15%的惡性事件最終會得到定罪。
正義不但總是會遲到,還常常缺席
而我們都知道,青少年犯事兒頻發,一直都是澳洲社會的頑疾。
也許「頻發」這兩個字還不足以說明問題的嚴重性。
19年的時候,也有不少民間組織提出要對《青年正義法案》進行改革,延長對再犯的懲罰期限,延長監禁時間,且不給予假釋。

在短短一週內,就有接近20萬人參與了簽名請願。這多少也反映出民眾希望完善當前青少年法案的心情。

有網友評論說:「我太失望了,青少年罪犯只得到了輕微的處罰,他們馬上就能出來繼續搞破壞。這些所謂的「孩子」表現得跟成年人一樣,應該把他們當做成年人對待。不要保釋,不要縱容。不要把這些案件混為一談,他們要為所犯的每項罪行服刑。」
法律可以是保護青少年的武器,卻不能成為縱容青少年犯罪的
保護傘!
The End
辣媽
結語
澳洲teenager問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有時候,你把他當孩子
他做的事卻比成人還出格,那你只能像教訓成人那樣
教他好好做人……
編輯:辣媽幫
來源:dailytele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