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間,英國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的葬禮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
這場國葬不僅成為英國史上最大規模安保行動,其遊行隊伍更可稱現代歷史上最大規模之一。
澳總理艾博年當然也在現場,只不過,這一次,澳洲的存在感再一次變得「微妙」。
在直播的見證下,所有人都看到了這一幕:
BBC好像沒認出來艾博年…
更荒誕的是,就在之前,澳媒也沒認出英國新首相…

英澳媒體互鬧大烏龍
澳大利亞總理艾博年在威斯敏斯特教堂 (Westminster Abbey)參加女王葬禮時,尷尬的一幕發生了,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評論員
沒有認出他來。
DailyMail稱之為「難以置信的瞬間
「incredible moment」

艾博年先生攜夫人Jodie Haydon是週一參加這項歷史性儀式的數百名世界領導人之一,但BBC的主持人顯然沒有看過這位澳大利亞新領導人的備忘說明。

當紐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進入大廳時,BBC評論員提到了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對英聯邦夥伴的巨大影響,但當艾博年先生加入哀悼時,評論員們沉默了。
這一幕導致許多人認為
BBC的主持人根本不認識艾博年。

社會評論員Jane Caro迅速指出了這個失誤。
Caro寫道:「BBC看到艾博年步入教堂,但很明顯,評論員不知道他是誰。」
有一位女士線上評論:「乾的真棒,BBC的評論員沒認出來艾博年。」
另一位發推稱:「顯然,BBC沒有人知道艾博年長什麼樣子。」
但這不是只有BBC尷尬的時刻,更荒誕的是,澳大利亞第九頻道的拍攝組
也沒認出英國新任首相。

週一,高級記者Peter Overton和Tracy Grimshaw在教堂外對女王的葬禮發表評論時無法確定英國新領導人的身份。
當首相Liz Truss從車裡出來參加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儀式時,Overton和Grimshaw都懵了,對這位女士是誰一頭霧水。

Overton 當時說:「下面,我們看到,現在抵達的是一個重要人物的車隊。」

「讓我們來看看,我們正在確定這是誰。她是在警察的護送下,Tracy我覺得這可能是位皇室成員。」
「的確很難辨認,也許是年輕的皇室成員,……我現在無法認出她……」
坐在家裡的觀眾在社交媒體上大聲指出他們的錯誤。
有人在Twitter上寫道:「你有點東西啊,Peter Overton,居然不認識新的英國首相。」
另一位寫道:「碰巧我正走過我家的客廳,家人們正在那裡觀看女王的葬禮。Tracy那時候說 ‘我們不確定這是誰來的’。」
「Tracy還說:‘不好意思我們無法識別每個人,他們看起來像當地政要。’」
我忍不住大聲喊了出來:「這是Liz Truss啊。」

其他還有人評論:「Peter Overton和Tracy Grimshaw不認識英國新任首相Liz Truss,真是讓人接受不了。」
另一位Twitter使用者貼出來一張Truss女士的照片,並開玩笑的問Grimshaw女士這究竟是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的市長,還是一位「年輕皇室成員」。
「嗨,Tracy Grimshaw,你能幫我看看這是誰嗎?是雷克雅未克當地市長還是年輕王室成員?」
沒過多久,Overton發佈了更正。
他對觀眾說:「有人告訴我,遠處的這位是新任首相Liz Truss。非常感謝你提供的資訊。」
Truss女士是女王在世時最後一位與她合影的世界領導人,女王在去世前48小時內接見了這位新首相。
英女王葬禮回顧
昨晚,在英國女王葬禮開始前,各國政要就已經露面。
法國總統伊曼紐爾·馬克宏和第一夫人布麗吉特·馬克宏:

美國總統喬·拜登和第一夫人吉爾·拜登抵達威斯敏斯特教堂:

澳總理安東尼·艾博年:

查理三世國王抵達威斯敏斯特教堂:

英國首相利茲特拉斯:

前任首相鮑里斯·強森也抵達修道院:

當女王的靈柩進入修道院時,歌聲響起。當女王的靈柩穿過修道院時,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合唱團唱著《聖經》中的一系列短語。

隨後,女王的靈柩抵達威斯敏斯特教堂:


儀式以對女王「堅定不移的承諾」的致敬開始。
據悉,威斯敏斯特教堂有2,000 名政要和賓客參加國葬,從皇室成員到世界領導人。


之後,王室進行哀悼。


英國首相利茲·特拉斯進行二讀:

英國當局預計將有大約100萬人前往倫敦參加國葬,全市設置了36公里的障礙物來控制人群。


各教會領袖正在為女王、她的家人和她的國家祈禱。
他們包括為那些因女王的逝世而感到悲傷的人祈禱,以及為新國王注入 「天恩 」的祈禱。

紅衣主教Vincent Nichols邀請會眾為伊莉莎白女王對英聯邦的承諾表示感謝。
一首為女王而寫的歌在告別中響起:

國歌《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為儀式畫上了圓滿的句話。
會眾與他們的君主查理三世一起演唱《天佑國王》(God Save the King)。

之後,吹笛隊演奏,當遊行隊伍開始離開教堂時,哀悼者起立。

最後,女王的靈柩離開威斯敏斯特教堂。
主持儀式的宗教人士走出威斯敏斯特教堂,女王的靈柩緊隨其後。
在她身後是國王查爾斯和王后妃卡米拉、安妮公主、安德魯王子、愛德華王子、威廉王子和凱瑟琳、哈里王子和梅根。

喬治王子和夏洛特公主也跟著女王的靈柩走出了修道院。

可以看出,女王的國葬是現代歷史上最大的遊行之一:


葬禮結束後,女王的靈柩最後一次穿過倫敦,由查爾斯國王率領的高級王室成員將跟隨抬著女王靈柩的隊伍走過廣場,經過白金漢宮。
在惠靈頓拱門,靈柩將被轉移到國家靈車,前往溫莎,在女王下葬前將舉行私人儀式。

標誌性的鐘樓每隔一分鐘鳴鐘一次,並將在遊行期間繼續鳴鐘。

這是查爾斯的便條,上面寫著:「在充滿愛和忠誠的記憶中——查爾斯·R。」

英聯邦軍隊護送女王的靈柩,由加拿大騎警領導。來自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其他英聯邦國家的武裝部隊正式代表也參加了遊行。

儀式期間,哀悼者默哀兩分鐘。
在整個英國,人們聚集在一起默默地紀念他們已故的女王。



這也是首次通過電視轉播英國君主的葬禮:


各地澳人紛紛悼念,相聚觀看葬禮直播
澳大利亞群眾和當地的英國僑民紛紛擠滿全國各地的教堂、酒吧以及戶外廣場,向已故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數百人一齊湧向位於雪梨(悉尼)CBD的聖安德魯大教堂,這是女王1954年第一次出訪澳大利亞時所參觀的教堂。

教堂中舉行了90分鐘莊嚴的合唱讚美詩,悼念者在弔唁簿上進行簽名,然後坐下來觀看投影在大螢幕上的女王葬禮。也有數千人在家中觀看了教堂的直播儀式。

上百人聚集在雪梨(悉尼)的酒吧為女王祝酒,並觀看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中舉行的葬禮。其中包括位於雪梨(悉尼)Woollahra最古老的英國酒吧之一——Lord Dudley酒吧。

週一晚上,雪梨(悉尼)聖安德魯大教堂擠滿了前來觀看女王葬禮的哀悼者。

數百人聚集在墨爾本廣場觀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葬禮的直播。

聯邦廣場對面的馬路上,數百名墨爾本人擠滿了Young and Jacksons酒吧,觀看女王葬禮的電視直播。
公眾的自發性紀念活動從雪梨(悉尼)一直延伸到西部。布萊克敦的Warrick Lane區安裝了螢幕,供當地人觀看葬禮。這些螢幕也將保留到週四(9月22日)在堪培拉舉行的國家紀念儀式上。
在墨爾本,人們聚集在廣場,並擠滿了附近的Young and Jacksons酒吧。Young and Jacksons是墨爾本最具標誌性的酒吧,在那裡,顧客們一起唱著葬禮上播放的讚美詩。
在週四的國家追悼會之前,墨爾本的地標性建築都將保持燈火通明,而在西部的珀斯,風笛將奏響,向已故君主致敬。

位於Woollahra的Lord Dudley酒吧是雪梨(悉尼)最古老的英國酒吧之一,擠滿了聚集在一起觀看葬禮的雪梨(悉尼)市民和英國僑民。

墨爾本人從週一晚上的常規日程中抽出時間,在聯邦廣場觀看女王的葬禮

在墨爾本的Young & jackson酒吧,觀眾們在電視直播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葬禮上唱讚美詩。
參加雪梨(悉尼)聖安德魯大教堂葬禮的悼念者表示,這是合適告別女王的場所。
週三(9月21日)上午,許多哀悼者將返回聖安德魯大教堂參加追悼會,新州長瑪格麗特·比茲利和其他政要將出席。

在英國女王的國葬之前,估計有75萬人在威斯敏斯特大廳瞻仰了她的靈柩,艾博年就是其中之一。
週末,他還在白金漢宮會見了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以及來自英聯邦14國的各位大臣們。
艾博年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這是一種非常私人的喪親之痛。」
澳大利亞人將在週四繼續表達他們的敬意,這一天被宣佈為國家公共假日。
追悼會將在堪培拉的國會大廈舉行,悼念儀式將向全國轉播。
所有州和地區的領導人以及高等法院的法官都將出席國家紀念會,在那裡艾博年先生和反對黨領袖彼得·達頓將向已故君主致敬。
編譯:德里克、Wennie
來源: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