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政府宣佈審查TikTok及微信,使用者或受影響

TikTok從在海外上線以來可以說是風靡全球,尤其在青少年間已經成為了必不可少的應用。

短視訊的風潮刮向全球,全球每月活躍使用者更是達到了10億。

然而面對平臺的爆火,TikTok面對的挑戰也從未停止。

2020年在川普的領導下,TikTok在美國險些被封殺收購,當時任澳洲總理的莫里森也曾「躍躍欲試」,不過最後來了個大變臉。

2022年,另一波寒風吹向TikTok

據澳媒報道,澳洲將開始嚴查TikTok,同時,有媒體爆料,拜登或也在考慮在美國限制TikTok。

澳內政部對TikTok展開調查

澳內政部對TikTok展開調查

澳洲內政部長克萊爾·奧尼爾(Clare O’Neil)

命令其部門對社交媒體巨頭

TikTok獲取資料的行為展開調查。

原因是越來越多的人擔心

中國會獲取澳大利亞人的個人資訊。

在接受《太陽先驅報》和《星期日時代》的獨家採訪時,O’Neil證實,她已要求內政部在明年之前,就一系列解決社交媒體公司資料收集做法有問題的方案進行簡報。

O’Neil還透露,她正在考慮「下一階段」的工作,以打擊外國對澳大利亞的干涉,稱「這表明來自中國等國家的海外影響力行動並未停止」。

這項審查還將包括澳大利亞網路安全中心(隸屬國防部)的意見,將關注TikTok、微信和其他社交媒體公司。

「我們有數百萬澳大利亞人都在用同一個應用程序,其資料的使用存在問題,這一事實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澳洲現代安全的挑戰,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找到了這一問題的簡單解決方案。」

同時擔任網路安全部長的O’Neil表示,審查將考慮一系列選項,但也確認澳洲政府

並沒有考慮禁止TikTok在澳洲的使用。

據悉,TikTok去年在全球每月活躍使用者達到10億,其中約700萬使用者在澳大利亞。

其中約700萬使用者在澳大利亞

多年來,TikTok一直在回應隱私問題,其承諾不會將收集到的有關澳大利亞等國家使用者的資訊發送回其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所在的中國。

但上個月有訊息透露,該應用一直在分享美國使用者資料。

該應用一直在分享美國使用者資料

O’Neil承認,這是擔心澳大利亞人「知道他們的資料沒有受到一些公司的保護」,但「他們仍然被數百萬人使用」。

她說,政府需要更好地告知澳人他們的資料是如何使用的,以及為什麼他們應該關心這些資料。

「他們可能知道資料使用有點不清楚,但這並不能阻止他們使用該應用,」她說。「我們可能需要與人們進行更多的討論,了解為什麼他們應該擔心這一點。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高級分析師Fergus Ryan表示,看到澳洲新政府認真對待這一問題是好事,他正是三年前從世界上最早開始對TikTok的風險提出擔憂的研究者之一。

Ryan表示,政府必須認識到,風險不僅僅限於TikTok使用者的資料正在被訪問這一事實。

「風險還延伸到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將被利用其影響力,來操縱應用程序上的政治話語權的可能性,」他說。

「我們已經在微信平臺上看到了這種情況,當時微信首先被審查,然後被時任總理莫里森去平臺化。」

Ryan說,甚至各國通過四方會議和五眼聯盟情報共享關係等組織聯合起來採取集體行動也是值得的。

澳洲反對黨通訊發言人Sarah Henderson表示,TikTok的700萬澳大利亞使用者中絕大多數是青少年或年輕人。

「我們特別關注這對澳大利亞兒童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艾博年政府的行動如此緊迫,」她週一在議會大廈告訴記者。

Henderson表示,也有證據表明,澳大利亞的微信使用者「受到了攻擊」,使用者被「脅迫」將其資料和個人資訊傳輸到位於中國的伺服器上。

反對黨網路安全發言人James Paterson已將TikTok和滴滴提交給聯邦隱私監督機構,澳大利亞資訊專員辦公室進行調查。

Paterson表示,雖然所有社交媒體公司都收集使用者資訊,但其總部位於中國則令人擔憂,因為它們受國家安全法的約束。

「這包括TikTok,但也包括微信、滴滴、拼車應用和許多其他軟體,」他週一告訴2GB電臺。

2018年,澳大利亞曾通過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外國干涉法,將以隱蔽或涉及欺騙的方式影響政治或政府進程定為刑事犯罪。

O’Neil表示,政府將繼續研究打擊外國干涉所需的「下一階段工作」。

「我認為外國干涉問題非常關鍵,」她說。「隨著世界各地的緊張局勢不斷加劇,這一點變得越來越重要。」

同時,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總拜登也正在考慮限制TikTok。

拜登或考慮限制TikTok

據Fox新聞報道,由於美國兩黨對美國使用者資料的擔憂,TikTok可能很快面臨新的限制。

美國前總統川普此前曾試圖徹底禁止該應用程序,並強制將其出售給一家美國公司。

然而,法院裁定這種做法是非法的,拜登在上臺後不久就收回了川普的命令。

現在,據《紐約時報》報道,佛羅里達州的Marco Rubio參議員和弗吉尼亞州民主黨人Mark Warner正在努力推動拜登政府更有效地應對這一威脅。

雖然TikTok長期以來堅稱不與中國分享其資料,但據稱,高管們在國會證詞下承認,中國仍可獲得其資料。

Buzzfeed 6月份的一份報告還顯示,TikTok的中國母公司Bytedance可以訪問美國使用者的資料長達數月,即使該公司的美國員工自己也無法訪問。

從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該公司大約80次內部會議中洩露的音訊洩露了這一訊息。

但是,儘管拜登政府體諒Rubio和Warner的擔憂,但實際上,在針對包括TikTok在內的其他外國應用程序,而進行的國家安全問題的行動都進展甚微。

據《紐約時報》報道,拜登政府確實分發了一份行政命令草案,該草案將擴大政府在美國資料可能暴露給對手時,對公司進行干預的權力。

然而,拜登還沒有簽署有關命令。

然而,拜登還沒有簽署有關命令

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Saloni Sharma說,美國政府仍在考慮這個問題。

「拜登政府關注包括中國在內的某些國家的挑戰,這些國家試圖利用數字技術和美國人的資料,在推進專制控制和利益的同時,帶來不可接受的國家安全風險。政府還正在審查應對這一挑戰的其他潛在行動。」

據《南華早報》報道,一位知情人士在上週五晚間表示,拜登政府有可能對TikTok採取單獨行動,但不併不是立刻。

但不併不是立刻

據悉,拜登政府正在仔細審查TikTok,密切關注中國是否能夠訪問美國使用者的資料。

該公司告訴立法者,它已採取措施保護美國使用者資料,包括通過與甲骨文公司簽訂合同。

20年TikTok差點被川普封殺

澳洲政府也曾提「資訊安全」

我們都知道2020年時TikTok就曾面臨「滅頂之災」,但其實,針對TikTok的行動早在19年就開始了。

2019年10月,祖克柏突破商業底線,在大學演講時,大談言論自由,抨擊TikTok「威脅國家安全」

然後,過了沒幾天,美國政府就有人發聲了..

2019年11月,美國政府就發起了對TikTok的獨立調查。

12月,美國國防部2.3萬名員工接到了立刻卸載TikTok的通知,美國海陸空曾被禁止使用該軟體。

到了20年,美國前總統川普要求字節跳動公司在90天之內出售或剝離該公司在美國的TikTok業務。

川普的第一道行政命令是要求必須在45天之內完成交易,第二道命令中,除了撤資,川普還要求字節跳動在90天內銷燬所有美國使用者資料。

8月24日,字節跳動開始反擊。字節跳動在其旗下短視訊軟體公司 TikTok 的官網發表聲明,稱已正式提交訴訟,起訴美國政府。

2020年9月,

2020年9月,字節跳動拒絕了微軟收購TIK TOK

後面的事我們都知道了,川普大戰TikTok的結局倒是十分「黑色幽默」,TikTok沒被川普封掉,倒是川普被TikTok封了。

在另一邊,澳洲也沒閒著。前總理莫里森在20年7月的時候曾放話,澳洲政府正在「密切監控」TikTok,

如有必要,就將直接禁用!

如有必要,就將直接禁用!

當澳洲官方的說法和如今是一模一樣:TikTok作為一款中國公司開發的APP,

很可能會將澳洲使用者的資訊資料

洩露給中國政府!

洩露給中國政府!

不過當時的莫里森搞了一出180度大變臉,剛提「資訊資料安全」,結果沒過兩天莫里森又說,「沒有證據表明應該在澳洲

限制TikTok這款短視訊應用。」

澳美兩邊的結局簡直是如出一轍地「幽默」,但在兩國紛紛換了領導人後,竟然又巧合地再一次對TikTok發起衝擊。

印象結語

TikTok這幾年在全球爆火後可以說是行進地十分「坎坷」。

從20年的川普鬧劇到今年的「資訊安全審查」,所謂樹大招風,但在TikTok身上,最「招風」的地方難道是中國背景?

一邊強調公平競爭,一邊瘋狂打壓,背後的心思昭然若揭。

「國家安全」簡直成為了萬能理由,時不時就要拿出來晃晃眼,兩年前TikTok沒有被打倒,而這一次不知還要面對怎樣的暴風雨。

來源:SMH、FoxNews、南華早報、悉尼印象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