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貪吃蛇」,引爆國際黑幫大戰

共2834字|預計閱讀時長4分鐘

共2834字|預計閱讀時長4分鐘

閱讀導航

  • 以形補形

  • 上位史

  • 「大豐收」

  • 牛油果的戰爭

  • 結語

1

以形補形

10多年前,記得被澳洲人招待的第一頓家宴,主角便是麵包中塗抹著神奇的牛油果(avocado)與澳洲國民食物Vigimite 。

主人在入嘴前,煞有介事地介紹了絲絲入味、餘韻繞樑的此傳奇食物。

宴後,略帶醉意的男主人不無自豪的說,「看,我生了5個兒子,全是它的功勞。」

終於也知道,麵包上厚厚的一層,卻是一個奢侈與好客的象徵。也暗自尋思,莫非西方人也以形補形,壯陽的秘方無處不在啊!

後來在市場一瞧,一顆牛油果大概6澳元,以彼時的物價,真是貴如黃金。

據說,澳洲人一年吃掉近10萬噸牛油果,去年,全澳種植者生產了近9萬噸,狂熱的AVO迷導致了澳洲產量已經連續20多年增產。

AVO雖不是澳洲獨家瑰寶,但土澳卻產出了世界上最好的產品,也是奠定牛油果江湖地位的民族。

某經濟學家甚至說年輕人在咖啡館裡花太多錢買牛油果餐點,以至於無法負擔房子的首付款。

牛油果貴為澳洲超級食物,地位早已超越一般水果,今年,澳洲罕見的大豐收卻迎來一場苦澀的結果。

不僅如此,因為牛油果,一場圍繞它的全球「戰爭」早已拉響…

2

上位史

許多人以為牛油果是澳洲大地的原產地,或許「有識之士」認為是墨西哥,其實,一萬年前秘魯就已經有了牛油果。

1840年,牛油果的種子才第一次被帶到英殖民地的澳洲,它們在悉尼皇家植物園生根發芽,但默默地等了100多年,澳洲人絲毫不知其味。

60年代,澳洲開始了小規模的種植。當世界人民還不喜歡這個苦澀的「水果」時,1960年末期,AVO突然在澳洲高檔餐廳和酒店中開始流行,並被視為食品中奢侈品。

這是牛油果在人類歷史中上位的第一步。

1974 年,夏季暴雨嚴重影響了昆士蘭的主要產區,使AVO遭受重創,澳洲人滿世界找貨,也第一次引起了牛油果的國際恐慌。其身價在國際上水漲船高,一顆牛油果要1美元(彼時的一美元相當現在8澳元)。

於是潛伏在美國的一幫營銷專家開始打AVO的主意。先是要改個名字,那時的英文單詞,牛油果叫alligator pear,直譯「鱷梨」,粗糙的暗綠色果皮與凶猛的鱷魚關聯著。

在歐洲就更糟糕,它的名字是西班牙語aguacate,直接就是睪丸的意思。

一番密謀與建議,人類第一個被製造名字的食物誕生了,從鱷魚與睪丸改成了萌萌的avocado。

所謂時勢造英雄,最終把牛油果推向神壇的,是被稱為「美國春晚」的超級碗。

2015年,在美國最火的體育賽事超級碗中,比賽第1節結束時播出了30秒牛油果廣告,廣告費高達450萬美元。

這一年,牛油果在美國消費創歷史新高,AVO實現了完美逆襲。澳洲更誇張,2015年澳洲牛油果進口占全球牛油果出口量幾乎一半。

從此,牛油果的歷史進入嶄新的一頁。近些年,維密超模在ins上晒自己吃牛油果的早餐,米蘭達·可兒採訪中表示牛油果是她家的必備食物,這些都掀起了一股世界AVO熱。

澳式咖啡館順勢推出壓碎的AVO新咖啡文化,它們甚至開到紐約,霓虹燈的標牌寫著「Smashed in NYC」,《華盛頓郵報》 曾刊登題為「如何對牛油果痴迷」的報道,星巴克將牛油果添加到美國各地的菜單中。

這是一場「貪得無厭」吃的比賽,尤其當面對昆士蘭颶風的年份,牛油果就會被再次推高價格。鄰居的紐西蘭,也會因為稀缺引發大規模果園盜竊浪潮。

今年,澳洲牛油果達到歷史最高產量,大豐收的同時,AVO卻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滑鐵盧,究竟發生了什麼?

3

「大豐收」

牛油果產量最多的地方都集中在南美洲國家,但最優的產地卻來自澳洲與夏威夷。

果皮會變黑的叫Hass,產量多且供應穩定,油份高且軟滑,澳洲和美洲都有出品,5至10月都有供應。而澳洲出產的Hass粗脂肪比例可達20%以上。

綠皮不會變黑的是Shepard,外型較長,產量相對較少,僅集中在紐西蘭及澳洲種植,供應期通常只在2至4月,帶有堅果味道,通常售價更貴 。

今年的牛油果噩耗從Hass 開始,經歷幾十年大躍進的種植,眼看澳洲人終於可以「自食其果」,但罕見的大豐收帶來了另一種結果。

澳洲農民們積極利用澳人對這種水果的強烈胃口需求,加上科技的進步,牛油果畝產翻了一番,導致小型種植者被擠出市場。

尤其昆州的種植者,因市場供過於求,他們別無選擇,只能眼睜睜看著牛油果在樹上爛掉。

最近的一則新聞,昆州一個大型市場交貨點,每個牛油果只賺4分錢,農場主們面對著艱難時刻。

或許更糟,當前澳洲主流超市的牛油果價格已經降至歷史最低1澳元,華人市場更有1元/kg的價格,據預測,到聖誕節,價格只會更低。

採訪這些倒楣的AVO主人時,他們寧可讓果實直接爛在樹上,反而是最經濟的,把水果送到市場反而什麼都不賺。

其中一對夫婦四年前買下了1000棵果樹,當時預計2021年會是收益最強勁的季節,沒想到這反而成了收益最差的一年。

澳洲這邊大豐收變噩夢的一年,整個世界的牛油果卻陷入了更大的一場「戰爭」。

廣告

廣告

4

牛油果的戰爭

澳洲是牛油果吃貨的天堂,地球另一端,產量冠軍墨西哥卻是黑幫絞殺的戰場。

不要以為今年墨西哥會像澳洲一樣慘,根據中國海關的貿易資料,2021年前八個月中國進口牛油果同比增長 30.4%,對應中國從墨西哥進口同比增長 207%。

由於市場需求旺盛和盈利能力強,墨西哥及南美牛油果的種植面積近年來以年均3%的速度增長。

墨西哥一些山坡上長著一種瘋狂的花,無論春夏秋冬,都能大量生長,這花就是牛油果花,全年開花意味著全年都有牛油果供應。

墨西哥是全球產量最大的國家,其中大部分都來自米卻肯州,優越的氣候,全年開花,是全球唯一的全年產牛油果的地區。

堪比毒品利潤,墨西哥黑幫早已壟斷牛油果生產,甚至將牛油果變作比美元還好使的「硬貨幣」,毒梟的手伸到了從生產到銷售出口的各環節,連肥料、殺蟲劑及僱工都要插手。

澳洲人在大快朵頤的時候,怎會想到墨西哥的牛油果農民,常常被勒索、綁架強姦甚至撕票。據非官方統計,近15年,超過1萬名牛油果農民極其家人被謀殺。

整個墨西哥早被各大毒梟集團瓜分殆盡,牛油果與大麻的種植已經是它們最大的利潤來源。

這一切源於以澳洲為首西方國家對牛油果近乎貪婪的需求,牛油果對墨西哥人,與吃了幾百年的玉米一樣,僅是平常食物,但一切已無法回到原點。

以2019年為例,美國單從米肯卻州進口了近20億磅牛油果,而美國每進口10個牛油果就有9個來自這個州。

控制此州大部分牛油果的黑幫,早已意識到這是一個利潤比大麻更豐厚與合法的行業,他們眼裡,AVO就是綠色黃金。

在米肯卻州,每年牛油果15%的利潤要被黑幫搜刮走。大型黑幫一年至少能從牛油果生意裡賺1.5億美元,是他們販毒收入的5倍多,牛油果的黑錢已成為他們收入的重要來源。

至少有50個非法武裝團體在墨西哥以暴力方式爭奪牛油果領土和市場,鬥爭是漫長而永久的,各黑幫火併與戰爭無異。

往年的統計,在米卻肯州的高速公路上,每天有近4輛滿載牛油果的貨車被打劫,平均損失達12噸。

關乎利益,更關乎生命,墨西哥牛油果農場主們決定為尊嚴與生存而發起反擊戰。在牛油果生產協會的資助下,他們自發形成組織,捍衛自己牛油果的地盤。

農場主們也曾求助政府,但政府形同虛設,有人被綁架去報警,警察幾乎不理不問,有的甚至向黑幫告密。官員和毒梟警匪一家,在墨西哥已是公開的秘密。

因為牛油果與毒品,墨西哥被形容是一個比敘利亞更要危險的國家。

美國CNN曾派遣「武裝記者」報道,牛油果農民的武工隊,買來AK47在鎮上設立檢查站,碰到可疑人員就上前盤查。即使警察也需驗證放行。

據說,墨西哥牛油果武工隊規模超過3萬名,擴張如此之快,不斷有當地民兵和專業警察加入。

這就是現狀,當你品嚐著牛油果潤滑滋味,卻不知背後卻是如戰場般的艱辛歷程。

5

結語

「血腥牛油果」是南美產地的稱呼,拉美版的「血鑽」絲毫不見停歇。

牛油果的暴利誘導著人類大量砍伐原始森林以擴大種植範圍。其生長需耗費大量的水資源,一公斤需2000升水,是橙子4倍,西紅柿的10倍。

在智利,水資源根本不足以支撐牛油果的種植,從上世紀 90 年代,種植面積增長了 8 倍,農民都在瘋狂搶奪水資源,井越挖越深,甚而打起使用山頂冰川的主意。

為了爭取利益最大化,人類不斷擴大牛油果種植面積,但仍趕不上消費速度,尤其來自中國,那裡的消費只是起步階段。

牛油果就像西遊記中的人參果般存在,需要5年左右才能結果,種植過程需耗費了大量的心血和資源,面對人類的慾望,它路在何方?

牛油果就像澳洲人變出的貪吃蛇,由無到有,準備無限吞噬下去…

推薦閱讀

05

11-2021

為什麼很多中國移民,堅決不入澳洲國籍?

04

11-2021

被交易員「吊打」,澳洲央行賬面鉅虧!納稅人恐將買單!

03

11-2021

注意,澳洲歷史級通脹來襲,後果超乎想象!

推廣

感謝閱讀,原創不易,順手點個「在看」和「贊」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