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羽西,春晚前排坐了20年,到底什麼來頭?

如果傳奇有註解,那一定有關於靳羽西對人生的精彩解讀。

這個連續二十年就坐於中國春節晚會前排的座位上,在鏡頭的特寫裡留下一抹明麗笑容的女子,不僅見證了中國的滄桑鉅變,也將自己的一生投入到時代風起雲湧的大潮中,投入到波瀾壯闊的命運瀚海里。

她因製作並主持《看東方》《世界各地》等節目,被美國媒體盛讚為「當代的馬可·波羅」,併成為了「中國最有名的女人。」

同時,她是化妝品「羽西」品牌的創始人,將「優雅」「自信」等審美與自我意識引入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中國。

此外,她的「中美時尚慈善夜」更是將各界名流薈萃一堂,為慈善助力,她也因而被奉為「時尚界的鼻祖」。

她在中美的媒體界與社交界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力,被評為「全球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世紀女性」。

一個致力於讓世界看到中國,也讓中國看到世界的女人,在雲捲雲舒的人生長卷中,落筆生輝,書寫了自己錦繡萬端的美麗乾坤。

靳羽西,出生於鍾靈毓秀的廣西桂林,父親擇「廣西」中的「西」字,又希望女兒的未來有一雙翱翔天際的羽翼,所以給她取了一個詩意的名字——羽西。

1949年,她剛剛三歲,隨家人搬遷到香港定居。

父親靳永年是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極高的藝術修養。靳羽西傳承了父親的藝術因子,孩童時代便展現出了較高的藝術天分。

當其他孩子的家長將注意力投注到孩子的學習上,靳羽西的父母卻請了最好的鋼琴老師教她彈鋼琴。

雖然當時家裡並不富裕,但父母並沒有因此折斷女兒學藝的翅膀。

父親曾告訴她:「永遠不要做第二個登上月球的人,因為人們只記得第一個,沒人記得第二個……想做什麼就去做,即使是沒人做過的事情,你都可以去做,因為你要做第一個。」

在此後漫長的歲月裡,和父親的這次對話,成為靳羽西不斷在生命的疆域突破重圍的精神支撐。

● 羽西與父親靳永年

● 羽西與父親靳永年

有人說,家風是最好的風水。當年,父親每創作一幅作品時,都會花費很長時間,如果沒有達成最佳效果,他就會毫不猶豫地忍痛割愛,把畫作撕掉重來。

父親對極致卓越的追求,讓靳羽西耳濡目染,也培養了她後來在事業上精益求精的態度。而母親不同凡響的理財觀,也深深影響了靳羽西。

全家移民香港後,母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買房子。

「我剛到香港時,受到的是二等公民的待遇」

「我剛到香港時,受到的是二等公民的待遇。」

可是沒過幾年,全家就在母親一次次眼光獨具的精準投資下,獲益頗豐,躍升到了中產階級。

16歲時,靳羽西遠赴美國求學。母親賣掉了曾經投資的一處房產,很輕鬆地就支付了靳羽西的留學費用。

靳羽西曾在書裡多次提到:「擁有不動產無疑是個好靠山……當我有足夠的錢來付首付時,我就立刻買下了自己的公寓。那時我只是二十多歲,這是我做過的最明智的事情之一。」

出國留學,讓靳羽西看到了另一個國度的風土人情,也讓她發現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她來自博大深沉的東方,又一腳邁進了前衛開放的西方,東方千年的文化禮儀讓她擁有了絕佳的氣質和形象,西方的時尚元素又幫助她打開了寬闊的眼界。

兩種文化思維在她的身上並沒有產生矛盾衝撞,反而彼此融匯,相得益彰。

當她暢快地呼吸著來自異國他鄉的空氣時,她也在不斷思考,自己究竟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要怎樣擁有不虛此行的人生。

在美國留學期間,靳羽西參加了當地華僑舉辦的選美大賽,被冠以「中國水仙花公主」稱號。

「這是一場洗禮。機會難得,卻是孤獨的。在後臺,每個女孩子都有一個換衣區域,所有女孩的父母、姐妹都在那兒,只有我一個人孤零零,自己幫自己換衣服,就這樣學會獨立。」

這次比賽對她的人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也讓她對「美麗」有了全新的認知:追逐美好不該是一件羞於啟齒的事情,一個致力於讓自己變得富有魅力的人,才能不斷創造自信、快樂的源泉。

從那時起,她開始嘗試化妝。但當時,她並不知道,在未來的美麗新世界,她成為了那個「敢為人先的開山者」。

幾年後,靳羽西從夏威夷的楊伯翰大學獲得了音樂碩士學位,但她深知,「魯賓斯坦第二」是她難以觸摸到的天花板:

「既然你無法成為最好的,為什麼還要去做它呢?」

於是,她毅然放棄了走音樂之路

於是,她毅然放棄了走音樂之路。

後來,她回到了香港,在一家酒店做公關。但這份工作也沒有留住她。不久,她便遞交了離職書。

1973年,重新回到了美國的靳羽西和妹妹靳羽珊決定創辦一家進出口貿易公司,主營國內的一些特色產品,但經營了幾年,效益都不佳。

但在和外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她發現在西方人的認知裡,中國人仍停留在那個矇昧的年代:梳長辮子,騎馬上街。

對於想象中的東方,他們既覺得不可思議,又格外興致盎然。

這份獵奇心理,被極具洞察力的靳羽西捕捉到,於是,她萌生出通過電視媒介將中國展現給世界的想法。

後來,她在曼哈頓的一家電視臺做起了記者和主持人,為東西方架起了一座文化的橋樑。

當她手執話筒,侃侃而談,將那塊孕育了五千年曆史的古老國度的神秘面紗揭下時,西方世界罕有地對中國嘖嘖稱奇。

1978年,靳羽西成立了「靳羽西電視製作公司」,她的第一個「重型武器」,就是在美國公共電視網(PBS)播出由她製作的王牌節目《看東方》。

此前,她拉不到贊助,也沒有廣告,為了這個「我想拿出有生命力的作品,我就要用我的生命去幹」的節目,靳羽西傾囊而出,抵押上了自己的全部積蓄。

為了讓節目呈現最好的效果,從策劃、拍攝、編導到播出,她全程跟蹤,親力親為,每天工作長達十幾個小時。

最終,她儀態萬方的形象一次次出現在方寸的鏡頭裡,出現在一片灰白色調的熒屏上。

有時,她走在在鄉村牧羊人的身邊;有時,她置身於「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有時,她站在逶迤起伏的長城邊;有時,她則一臉興奮地向人們介紹著氣勢磅礴的紫禁城……

看東方,看見了東方歷史的悠久,也看見了東方今天的活力;看見了東方的博大精深,也看見了東方的傳奇魅力,人們透過鏡頭,也看見了一個東方女人的美麗與睿智。

《紐約時報》評價靳羽西:「很少有人能夠把東西方兩種不同文化融為一體,而靳羽西小姐憑她的智慧和風度做到了。」

美國著名新聞節目主持人邁克 華萊士說:「靳羽西的《看東方》系列片給有線電視帶來了從未有過的榮譽」。

《波瑞》雜誌稱她為「全世界擁有最多觀眾的電視記者」。

《看東方》好評如潮,靳羽西一戰成名。這檔節目整整做了12年,成為中西方傳媒歷史上的一座獨具意義的里程碑。

因為《看東方》的巨大成功,靳羽西成功轉型為著名的主持人和製片人。

《看東方》不僅讓西方人看見了東方,也讓國內媒體看到了她在西方傳媒的影響力。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週年慶典,靳羽西受邀以主持人的身份,在美國公共電視網全程直播中國國慶大典。

因為有靳羽西精彩生動的解說,美國第一次見識到了中國日益崛起的實力。

第二年,她受中國政府的邀請,製作《世界各地》欄目。

但這個大型欄目的誕生並不順利,因為「堅持用一流的攝影師、一流的製片、一流的團隊」,又取材25個國家和地區的名山大川,經費時常捉襟見肘。

這時,靳羽西就動用了自己多年累積的人脈關係,拉來一些品牌贊助,以解決經費問題。

而她自己面臨的問題之一就是語言問題。她會廣東話,但普通話並不流利;雖然長期生活在西方,但訪談時有些專業術語也非她所長。

於是她請來最專業的團隊,一位是英語談話專家,另兩位是普通話老師,以此提高她語言的規範性表述能力,塑造她更為權威的媒體人形象。

在她個人的學習筆記上,在她採訪主持的腳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各種談話技巧、發音要領、每個國家的歷史淵源、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蹟。

● 羽西採訪中國農民

● 羽西採訪中國農民

每一個程序落實到位,每個細節一絲不苟。

所以《世界各地》每一期節目推出的背後,都是她不遺餘力的付出。

1986年,央視播出了《世界各地》。

1986年,央視播出了世界各地

當年,無數觀眾準時守候在電視機前,跟隨靳羽西的腳步去探尋,去了解地球另一端的奇妙多姿。

這部片子每週一集,播放了4年,擁有高達3.4億的觀眾。

「在中西方隔閡近30年之後,靳羽西不僅推開了中國人看世界的第一扇窗子,也是推動了美國人重新發現中國的先行者之一。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說,靳羽西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溝通中西,讓‘世界了解中國,中國了解世界’的第一人。」

由於在中美文化傳播中做出的突出貢獻,靳羽西獲得了聯合國和美國國會在內的各項組織機構頒發的二十餘個獎項,包括「終生成就獎」、「傑出婦女獎」、 「國際媒介交流獎」等。

在中國,她更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極具文化傳媒影響力的人物,所以,央視春晚予她以第一排觀眾席的嘉賓座位,正是源於對她的充分認可與褒獎。

於是,在長達二十年春晚的鏡頭裡,總會出現一位優雅時尚的女性,梳著她標誌性的「童花頭」,妝容精緻,向世人展示與傳遞著關於美的訊息。

那些年,靳羽西見證了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同時也看到了九十年代的中國顏色太過單一,在黑、灰、白的色調裡,她嗅到了事業第二春的氣息。

當靳羽西決定進軍美妝領域時,就像她曾經轉型從事媒體事業一樣,顯然是冒著巨大的風險的,因為「如果說做電視的難度是一百,那麼做商業的難度是一萬。」

更何況,當時中國的商業環境尚未完善。與其涉險其中,不如求得安穩地繼續做知名主持人。

但靳羽西並不打算「偏安一隅」:「我做了幾千幾萬期節目,什麼獎都拿過了,什麼人都採訪過了,我需要挑戰一下自己。」

她從來都不是甘於現狀的人,她通過多年做電視節目,看到了那個時代中國女性的貧乏與封閉,鮮有人去勇於嘗試與釋放自己的魅力。

在她看來,美,本來就應是構成這個大千世界的核心元素,而追求美、展示美的過程就是一種莫大的享受與生命的原動力,但當時的時代和社會環境,與保守的觀念壓抑了女性愛美的天性。

其實,美好的心靈和美麗的妝容可以交相輝映,兩者並不相悖。

因此,幫助亞洲女性建立起她們對美的獨一無二的自信,成為她嶄新的人生目標。

1992年,她推出了「羽西」系列化妝品,旋即引發了國內化妝的熱潮,銷量居高不下。

此前,她的先生馬明斯很不理解她的創舉:「全中國都沒有女人用化妝品,你為什麼要做?」

靳羽西態度很堅決:「就因為沒有人用。能用小小的工具把臉上不滿意的地方改掉,那還有什麼不能改變的呢?中國女人可以更美。」

為了研製出適合中國人的化妝品,靳羽西首先在自己身上做實驗,為此,她臉上、手上的皮膚沒少被燒焦過,有時甚至燒出很多水泡,但她毫不氣餒,不斷嘗試。

其後,在九十年代的中國大街上,因為靳羽西,開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靚麗色彩,她也成為了中國女性的「美麗啟蒙人」。

外媒稱她:「用一隻口紅改變了中國的形象」

外媒稱她:「用一隻口紅改變了中國的形象。」

面對眾多采訪的鏡頭,靳羽西說:

「我覺得我最大的成就,就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對自己的看法,我們是可以改變自己的。」

此外,她還舉辦講座,出版書籍,普及化妝技巧、色彩知識,普及女性的基本禮儀和社交規範,並總結提煉出了一系列針對亞洲人變美的小訣竅:

「黃皮膚穿紅色衣服最好看」

「耳飾是最重要的首飾」

「口紅是生活的必需品」

……

對靳羽西而言,從事美妝行業絕不單純是為了追逐財富,她更樂見美麗帶給廣大女性由外及內的巨大改變。

同時,她還通過舉辦選美大賽,來進一步消除人們對美麗的偏見,並進軍時尚界。

後來,她舉辦了多屆「中美時尚慈善夜」,讓美麗、財富、藝術匯聚一堂。

很多人都願意參加她的宴會,有人來尋找商機,有人來尋覓良緣,有人則通過募捐釋放愛心。

她利用這樣的宴會發展了自己的人際圈,也幫助前來參加的人建立了新的關係,像知名主持人楊瀾,和她的丈夫就是在靳羽西的宴會上認識的。

● 楊瀾與老公吳徵

● 楊瀾與老公吳徵

遂己之願,亦成他人之美,這是靳羽西多年來不斷跨界,並積攢下眾多優秀人脈的最大法寶。

熱情慷慨,樂善好施,也成為她被無數人欣賞的原因。

多年來,靳羽西先後為華東賑災和一系列在中國舉行的大型活動,如聯合國世界婦女大會、中國旅遊年等提供捐款。

她還努力為教育和未來投資,譬如,在北京大學設立了「靳羽西教育基金」;在紐約亨特大學設立獎學金,鼓勵來美學習英語的中國移民。

● 羽西回到家鄉桂林建了小學

● 羽西回到家鄉桂林建了小學

靳羽西曾感慨道:「每件事都是我自己的選擇,沒有人要我一定這樣做。我的出發點不是為了錢財,只是要做對我的人生有意義的事。」

她的人生曾風光無限,但也艱辛備嘗,她說過:一個人的一生,到底是不是成功,主要看人生的最後二十年,是不是身體健康,是不是經濟獨立,所愛之人是不是環繞在側。這種成功,主要靠自己。

1990年,靳羽西和美國商界鉅子馬明斯結婚。但兩人的婚姻在數年後,便以和平分手而告終。

此前,「靳羽西每次經過22小時的飛越重洋之後,總懷著幻想走進家門,希望能挽回婚姻,但每次都失望了:馬明斯並沒有放棄婚外關係。儘管她並沒有撞見最令人不堪的一幕,但她覺得已經到了最後對話的時候。」

於是,她選擇了結束。儘管那場短暫的婚姻傾注了她一生的深情。

此後,她再也沒有結婚,卻並不缺乏優質的伴侶。

此後,她再也沒有結婚,卻並不缺乏優質的伴侶

《慾望都市》裡,Carrie說,這一生,最有意思、最具挑戰、又最重要的關係,便是你與自己的關係。

無論我們囿於山川還是廚房,天空還是樊籠,抑或受困於人生的某個階段,世俗定義下的偏見,先成就一份心靈的自洽與平衡,我們才能在衍生出來的其他關係上,才能在面對人生中的諸多課題時,做到進退有度,收放裕如。

哪怕這個過程,千迴百轉,痛斷肝腸。

如今,她已75歲。在本該頤養天年的暮年,她沒有子孫縈膝,沒有金玉滿堂,但她依然塗著口紅,戴著耳飾,穿上時髦的衣服,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情,這讓她的每一天都明豔照人,神采奕奕。

「時間可以伸縮和摺疊,唯獨不能倒退。你的鶴髮或許是我的童顏,而我一次呼吸能抵過你此生的歲月。」

多年後,她還經常會想起自己16歲時孤身奔赴大洋彼岸的勇敢;

想起她第一次將鏡頭對準中國遼闊豐饒的土地的心潮澎湃;

想起她將美麗傳播四方時,那些因此變得熠熠生輝的臉孔,和煥然一新的世界;

想起曾經輾轉八千里路的所有風塵,最終都化作了漫天的星辰……

因為摯愛一生,所以,從不畏懼歲月的圍追堵截。

相關文章

靳羽西,身家上億,她離婚了

靳羽西,身家上億,她離婚了

靳羽西的人生幾乎很難再被複刻。 比如她曾是美國媒體口中的「中國最有名的女性」,是唯一一位出現在中國紀念郵票上的在世華裔女性,也是憑藉自己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