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開放旅遊後
對遊客的收費上漲到每晚200美元
惹來諸多爭議
被大家調侃「從不坑窮人」
但在當地人心中
它還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

中國遊客經常問桑加:為什麼要在不丹開旅行社?
被稱為「最神秘國度」「最孤立國家」的不丹,雖然是我們的鄰國,但向來沒什麼存在感,作為旅遊目的地更是小眾。
最近,它在封鎖邊境兩年之久後重開國門,恢復接待外國人。
但政府對遊客強制性收取的「可持續發展費」,由原來的每晚65美元,上漲到每晚200美元,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根據當地旅行社的估算,漲價後,國際遊客每天最低消費將達到335美元(人民幣約2450元)。
這個高冷的國度,用「貴」拒絕了多數窮遊揹包客。

多年以來,不丹一直保持著與世隔絕的狀態,不僅是全世界最後一個擁有電視、開通網路的國家,而且至今沒有鐵路和紅綠燈。
很多中國人第一次聽說它,是從梁朝偉和劉嘉玲的世紀婚禮開始的。
14年前,兩位巨星沒有選擇歐美國家的豪華場地,而是來到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在這個人跡罕至的秘境,被無數僧侶簇擁著完成了大婚,讓不丹從此走進了大眾視野。
在當地酒店工作的桑加,也正是從那一年開始,看到了越來越多中國遊客的身影,決定抓住這個機遇,去北京學習中文,回來開一家自己的旅遊公司。

進入的門檻高,反而讓不丹成為一個極其純淨的世外桃源,曾被評為亞洲最幸福的國家。
這些年,桑加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踏上這片土地,想看現代化浪潮不曾席捲的另一種生活。但對他來說,真實的生活不在別處,就在此時此地。
以下是他的講述。
01
1999年才有電視和網路
對外國遊客強制性收費
我出生在不丹一個偏遠的小村莊,在那裡一直生活到18歲。高中畢業後,我決定去首都廷布闖闖,那是我第一次離開家鄉。
當時我對未來沒什麼想法。有一天走在街上,正好看到安縵酒店在招聘,我知道這是我們這兒最貴的酒店之一,那待遇一定也不錯,就想著試試看吧,誤打誤撞進入了這一行。

桑加
那是2007年,「旅遊」對我來說還是一個非常新鮮和模糊的概念。雖然不丹自1974以來就面向遊客開放了,但真正能來的外國人並不多。
為了保證旅遊不被過度開發,破壞這裡的生態環境,政府對遊客有諸多限制,規定他們必須跟團,由本地導遊全程陪伴,而且只能參觀一些指定景點。
除此之外,每位遊客還得繳納65美元/晚的「可持續發展費」,光是這筆錢就把很多人拒之門外了。
何況不丹又是一個相對比較封閉的國家,到1999年才出現電視和網際網路,知道我們的人本就不多。
總之,在工作之前,我很少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為數不多對外國人的印象,就是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在晨會上舉行祈禱儀式,有時會看到一些金髮碧眼的遊客拿相機給我們拍照,這時我就會面向鏡頭,回一個大大的微笑。

幸運的是,我趕上了旅遊業興起的好時機。2008年,我們的第五世國王正式加冕登基,舉辦了盛大的典禮。
他年輕,長得又帥氣,一下子就吸引了媒體的目光。我記得當時鋪天蓋地的國際新聞介紹他是「全世界最英俊的國王」。
不丹就這樣成為了焦點,漸漸變成一個熱門旅行地。我也在和各國遊客打交道的過程中愛上了這份工作。

其實在安縵的壓力是很大的,畢竟2000美元一晚的價格,意味著客人的要求也高,我們必須提供相匹配的頂級服務。
但比起身邊的朋友,我能接觸到更多人,還有機會向世界展示我們的文化,這是在別的行業都體驗不到的。
02
旅途雖然辛苦
但只有笑臉留在心裡
不丹是世界上唯一以藏傳佛教立國的國度,所以我們的景點大多和宗教有關。
位於帕羅山谷的虎穴寺,是國內最神聖的佛教寺廟,依著900多米高的懸崖峭壁而建。
傳說中,將佛教傳入西藏的蓮花生大師曾騎虎飛過,在這裡的山洞中禪修,就有了現在的虎穴寺。
雖然山路陡峭,但我們不丹人相信,只有徒步上山,才能表示朝聖的虔誠。何況風景很美,值得為此吃點苦。

不丹第二古老的寺院普那卡宗,也是我經常向客人推薦的地方。2011年,國王與平民王后舉世矚目的婚禮就是在這裡舉辦的。
它所在的位置正好是兩條河的交匯處。天氣好的時候,陽光從水面反射到白色牆壁上,菩提樹影斑駁,是我心中最美的瞬間,總能帶給人平靜的力量。

還有廷布大佛也值得一看。它高51.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之一,內部還有125000尊小佛像,都鍍了金,非常壯觀。

包括我在內,不丹75%的民眾都是佛教徒。但我們其實很少用自己的習俗去約束其他國家的人,比如我雖然會建議客人在進寺廟參觀前脫帽脫鞋、不要穿得太暴露,但這並不是強制要求。
其它問題就更不用擔心了。在有些國家,如果你想拍攝街上追逐打鬧的孩子,或是田間勞作的農民,對方大概率會生氣。但在不丹,孩子們看到一個外國人拿著相機,只會覺得好奇和興奮,甚至主動走進你的鏡頭。
事實上,這裡的人永遠笑著,見到遊客總是很高興的樣子。
即便你在村子裡迷了路也不用著急,雖然當地人一句英文都不會說,但他們肯定會熱情地用手勢連比劃帶猜把你送到想去的地方。

唯一可能讓你不習慣的,大概就是這裡的高海拔了。我遇到過不少被高原反應折磨的客人,有的幾乎全程都在生病,實話說真是一段非常艱辛的旅程。
但旅途的最後,沒有人會記住不好的回憶,只有那些笑臉永遠留在了心裡。
03
在北京學中文、吃火鍋
最想念不丹的藍天
我在安縵11年,眼看著不丹的中國人越來越多。
一直以來,不丹的遊客都以歐美人為主。自從2008年中國明星梁朝偉和劉嘉玲舉辦婚禮後,中國市場一下子被打開了。
我喜歡和中國遊客聊天。作為兩個接壤的國家,我們雖然沒有建交,但在文化上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宗教,比如食物。對西藏和雲南的幾座佛寺,我也向往已久。
聊得多了,我突然產生一個強烈的念頭,想去中國看看。而且這些年我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如果能學好中文,無疑有利於我將來在旅遊行業的發展。

2018年8月,我辭去了安縵的工作,到北京語言大學學習中文。
班上只有我一個不丹學生,但我從來不覺得孤獨,很快習慣了北京的生活。
這裡的一切都和我想象中一樣好,四季分明的天氣,豐富可口的美食。我尤其喜歡川菜,因為我們不丹人也很愛吃辣,所以火鍋之類的特別合我的胃口。
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不適應的,就是中國的節奏太快了。地鐵上的人永遠行色匆匆。學校裡課程排得滿滿當當。同學們雖然比我年輕,但反而更上進,很會規劃管理時間,總有一種緊迫感。
而我呢,在不丹一直過著閒散的慢生活,一開始還真有些跟不上。

我唯一不喜歡的是北京的汙染。
這座城市有2000多萬人,而不丹整個國家只有不到80萬人。雖然北京很繁華,有數不清的高樓大廈,但我還是更想念不丹的藍天。
我們是地球上第一個負碳排放國家,還將森林覆蓋率不得低於60%寫進了憲法,我想這也是不丹被稱為「亞洲最幸福國度」的原因之一吧。

2019年7月,我結束了為期一年的學習,用暑假時間去上海、雲南玩了幾周。
在香格里拉,我特意拜訪了藏傳佛教寺院松贊林寺,終於圓了多年以來的夢想。
04
在不丹
幸福的定義很簡單
9月,我回到不丹,和朋友合夥開了家旅行社。因為有經驗,有人脈,公司很快步入正軌。
我們提供的是私人定製的旅行服務,會比普通跟團遊更自由,所以經常有客人找到我們不只是為了觀光。
我記得有位來自英國的女士,告訴我她已經來過不丹好幾次了,這次不想參觀景點,就想到當地的學校看看。
我帶著她跑了幾家學校,她不僅給孩子們買了很多零食和文具,還從行李箱裡拿出一大摞書捐贈給學校。
她在不丹住了10天,臨走的時候,我給她的住宿費打了折。她在幫助我的社區、我的同胞,我不知道怎麼回報,只能用這種方式表達感謝。

本來一切都在順利地進行著,不幸的是,疫情很快爆發了。
2020年4月,不丹封鎖了邊境,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外國遊客可以進來,我們的生意完全停擺。
為了生存下去,我們做起了跨境電商,出售一些不丹本土的農產品和手工藝品,比如不丹的主食紅米飯、寺院裡冥想時用的薰香等等。
雖然生意一般,但我們還是希望能為本國的農民和工匠提供這樣一個平臺,讓他們在失去遊客的日子裡,還能有額外的收入來源。

如今,不丹終於重新開放國門,不過對外國人強制收取的「可持續發展費」,由每天65美元上漲到了每天200美元。
相對應的另一個變化是,跟團遊不再是必須的了,遊客可以選擇自由行。但對於我這種開旅遊公司的人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訊息。
不過我不會放棄的,希望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公司能重新開展旅遊方面的業務。

我希望更多人能看到不丹的美。雖然它並不富裕,但我絕對同意它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
對有些人來說,幸福的定義也許很複雜,得有一座帶泳池的豪宅,或是一輛奔馳汽車。
但在不丹,我們想得很簡單,有食物果腹,有衣服蔽體,就是人所需的全部了。
這裡沒有乞丐,沒有流浪漢。空氣是純淨的,土地總能長出糧食。這就是我們最大的財富。
文、編輯/strawberry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