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國牌時裝女王隕落,靠「破產」翻紅,還是扛不住了

記得把我設為星標哦,不然就看不到我了

從行業巨頭到跌入谷底

從行業巨頭到跌入谷底

拉夏貝爾遺憾退場

在你的青春回憶裡,有沒有拉夏貝爾的身影?

它是很多80後、90後女孩的集體記憶,2017年營收就超過100億元,是當時國內營收最高的女裝上市企業,被稱為「中國版ZARA」。‍‍

只用了3年時間,就在全國開了9000多家門店,成為服裝界的「店王」。

不過,品牌最近的處境有點艱難,先是母公司被申請破產,接著拍賣房產還債,卻因沒有人報名流拍。雖然部分線下門店還在營業中,但進店人流稀疏,生意大不如前。

如今,它在上海的門店寥寥無幾。上週末,外灘君來到郊區一家店裡,幾個上了年紀的銷售員自顧自聊著天,神色淡漠。附近其他店都上新了輕薄春裝,唯獨它格格不入,散亂掛著羽絨服和大衣,標著3-5折字樣。

我試探性問店員是否知道公司要破產清算,對方都表示不清楚。

其實,拉夏貝爾早在2019年就已經出現頹勢,雖然2021年曾藉著「破產」營銷有過起色,但賣慘不是靈丹妙藥。自身沉痾已久,屬於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01

門店隨處可見

深受學生黨喜愛

「以前經常買,宿舍女孩人手一件。」

提到拉夏貝爾,90後女孩娜娜這樣說道。她曾是拉夏貝爾的鐵桿粉絲,很喜歡小碎花、格紋這類充滿「少女感」的元素。

上大學時,她經常和朋友去店裡逛,那時拉夏貝爾的店隨處可見,每個週末人氣都很旺。在她的衣櫥裡,至今還保留著一件10年前買的短袖,黑白配色簡約好搭,現在穿出去絲毫不過時。

可這5年來,她再也沒有在拉夏貝爾買過衣服,她告訴我:「不是不想買,而是找不到一件中意的。」

有次,她和朋友偶然路過,特意走進店裡看看,結果失望極了。

櫥窗裡花哨的搭配,衣架上奇怪的款式,濃郁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衣服的材質摸起來也很粗糙,她們在店裡走了好幾圈,一無所獲。

她恍惚間有些詫異:這還是記憶裡那個新潮時尚的「白月光」嗎?

在她的印象裡,拉夏貝爾的衣服剪裁和做工出挑,價格也便宜,可不知什麼時候起,漸漸淡出了自己的視野。

有媒體發起過一個投票——「拉夏貝爾每天關店13家,你認為問題出在哪裡?」

截止目前,有39.1萬人參與了投票,約17.3萬人選擇了「審計土氣,審美關過不去」,16.3萬人選擇了「價格貴,質量跟不上」。

由此可見,拉夏貝爾早已變成「又貴又不好看」的代名詞,質量配不上價格,風格追不上潮流。

它的破產固然讓人遺憾,但也不意外。

02

一度靠「破產」翻紅

2021年11月,拉夏貝爾因為「被申請破產結算」上過一次熱搜。沒想到那次危機,反而成為一次促銷契機。

彼時,拉夏貝爾已經債務累累,144個銀行賬戶被凍結,連續4年虧掉了約49.87億元,發佈過十幾份退市風險警示公告。但破產引發的回憶殺,促使很多人衝進直播間薅羊毛。

藉著熱度,拉夏貝爾推出「1件9折,2件8.7折,3件8.5折」的活動,有的品類甚至「滿700減600」,還有不少預定商品。

直播間人數從平時的不足10萬,一下子飆升到60多萬,工作人員不時喊兩句:「想撿漏的快看過來。」

結果,拉夏貝爾的倉庫爆單,員工們深夜加班發貨。它不僅沒倒下,反而靠清倉賺了一波,還迎來兩個漲停板。‍

等到了2022年,拉夏貝爾「1折掃貨」、「總部血拼」的訊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風靡社交網站,「姐妹們快衝」的聲音層出不窮。

不過,大家聽多了「狼來了」的故事,情懷被磨滅後,就不再買賬。它的線下門店,也從近萬家驟減至百餘家。

危機之下,拉夏貝爾一直在自救,打折、開放加盟、出售總部大樓抵債,甚至花1.6億收購了Naf Naf,一年內換過5個總裁,可這些動作並沒有使局面好轉。

電商的衝擊、後起之秀的凶猛,都讓它步履維艱。在一份預虧報告中,拉夏貝爾曾披露過這些年錢都虧在了哪,光是線下店鋪收入下滑、已關店鋪經營虧損、貨物積壓、子品牌虧損這4大板塊,每項虧損至少2億元。

在這種情況下,破產訊息帶來的情懷流量翻紅,不過是飲鴆止渴。

03

哭窮式營銷

成銷量密碼?

從一代國民女裝到破產賣地,拉夏貝爾的現狀,令人感慨萬千。

這些年來,曾靠破產帶貨的品牌,也不是只有它一家。有業內人士調侃:「品牌打響知名度新方式,先從‘倒閉’開始。」

比如美妝品牌露華濃每逢618、雙11大促就會「破產」,緊接著推出折扣。

起初大家還會下單,可次數多了就不為所動。就連它的官方旗艦店閉店後,還有人質疑:「我倒要看看這回它能不能真破產成功!」

很多品牌之所以願意賣慘自救,還是因為投入少,短期內能嚐到甜頭,所以屢試不爽。不過,對一個即將崩塌的品牌,這種營銷很難有逆天改命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還有些「被救回來」的品牌,大多是「被破產」的,它們缺的可能只是一些被看到的機會。

比如鴻星爾克在河南水災後,捐了5000萬元的救災物資,評論區一句「娘勒!感覺你都快要倒閉了還捐這麼多」,掀起了一波購買熱潮,被野性消費超1.9億。

蜂花同樣如此,因為包裝過於樸實,有網友好心獻計改進一下,結果它可憐巴巴來了句:「這個要花錢的吧?」

字裡行間的「辛酸」,讓人擔心它經營不下去了,評論區全是「你可不能倒閉」、「我這就去買」。蜂花抖音很快漲粉57萬,創下了一天2萬單銷售額的成績,這是平時一個月的量。

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這些事件都具有偶發性。對大多數品牌而言,營銷只是一個槓桿,要想長久存活下去,還需要進行更多更全面的最佳化。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導致一個品牌的崩塌的因素,也不是單一的。

拉夏貝爾的破產,意味著一代中國時裝女王隕落。「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或許,曾陪伴我們度過青春歲月的它,更適合留在回憶裡。

文、編輯/欣‍

資料來自聯商網、21世紀商業評論、界面新聞 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

招 聘

外灘招人啦!我們期待你:

熱愛城市生活;

在時尚、設計、文化等領域有專長;

對潮流趨勢敏銳;

能勝任獨立採編

生活編輯 (1名)

優秀的文字,或視覺表達能力

酒店編輯 (1名)

酒店控,英文表達優秀

商務拓展 (1名)

熟悉品牌,有2年以上數字媒體從業經驗

實習生 (1名)

興趣是最大的自驅力

座標:上海「鉅富長」

待遇: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和上升空間

聯繫方式:HRbund@bundpic.com

– THE END

- THE END

點選關注”外灘TheBund(the-bund)”

相關文章

10歲圓臉帶著笑,神秘的朝鮮第一女兒

10歲圓臉帶著笑,神秘的朝鮮第一女兒

記得把我設為星標哦,不然就看不到我了 「我不想她一輩子揹著核武器」 笑眯眯的小圓臉,端莊得體的淑女髮型,一身收腰黑色呢大衣…… 前兩天, 1...

直播帶貨,TVB最後的救命稻草?

直播帶貨,TVB最後的救命稻草?

記得把我設為星標哦,不然就看不到我了 「粵語聽不懂,但喜歡聽他們說話」 「在香港早上9點排隊兩個鍾,一天500罐賣完沒有了,今天大家就真的好...

寺廟遊擠爆了,年輕人捲到排隊搶手串

寺廟遊擠爆了,年輕人捲到排隊搶手串

記得把我設為星標哦,不然就看不到我了 玄學才是新頂流 「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給雍和宮。」 因為這句話,李菲特意定了個鬧鐘,7點半就等在了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