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這張「禿鷲和小女孩」的照片聞名世界,背後真相卻鮮為人知

孩子活下來了,攝影師卻被「殺」了,這背後到底是怎樣的故事呢?

來源:東刊

ID:EASTWEEKLY

最近,阿富汗成了世界人民關注的焦點。而在武裝組織塔利班掌控阿富汗後,許多人放棄家業和所有的一切,紛紛奔赴喀布爾機場試圖逃離。

在混亂中,一張「託舉」的照片在網上流傳。

在混亂中,一張「託舉」的照片在網上流傳

圖片上,一名阿富汗男子用「託舉」的姿勢將小女孩交給了牆內的美國士兵,僅僅這一個動作,小女孩的命運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網友們紛紛感慨:一牆之隔,小女孩的人生將被徹底改寫,接過牆去是福是禍?入了天堂還是墜了另一地獄?一切都是未知。

也有網友說:「估計小女孩此生再也不會見到父母了。」

無數人在為小女孩的命運感到擔憂時,也感慨戰爭的殘酷和無情。

不過,後經過證實,這位父親只是拜託士兵幫孩子看病,如今孩子已經康復,孩子也重新回到了父親的懷抱。

戰爭給民眾帶來的傷害無法估量,親人分離,家園被毀……這時候隨便編造一個感人的故事,都能狂賺到流量和眼淚。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28年前的一張照片。照片中一個骨瘦如柴的非洲女孩蜷縮在地上,在她不遠處,有一隻禿鷲正虎視眈眈地看著她。

禿鷲以腐肉為食,此時的它正等待著小女孩嚥下最後一口氣,這樣它就可以享受一頓美味的晚餐了。

這張照片在報紙上刊登後,迅速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人們在為小女孩心痛的同時也開始關注到這個被戰火波及的地方。

同時,這張照片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攝影師見死不救,為了拍攝作品竟然絲毫不顧女孩的感受,就連親戚朋友也認為他是一個冷血的人。

但後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結局出現了:

孩子活下來了,攝影師卻被「殺」了,這背後到底是怎樣的故事呢?

「禿鷲和小女孩」的作者是凱文·卡特,出生在南非的一個白人中產家庭,從小他就對當地的種族歧視感到不滿。

在軍隊服役期間,凱文還曾因保護一個黑人,而遭到了白人士兵的毆打。

23歲時,凱文就立志做一名戰地新聞攝影師,為種族平等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1993年,南非因為種族歧視發生內戰,造成了全民大饑荒。此時的蘇丹不僅被飢餓籠罩著,還面臨著炮火的折磨。

在蘇丹的南部,5歲以下的兒童中有40%都營養不良,當然成年人也好不到哪裡去,僅阿約德地區每天就有10—13名成年人死於飢餓。

為了引起國際的關注,籌集援助資金,聯合國組織了「蘇丹生命線行動」,並邀請了攝影記者到蘇丹進行報道。

凱文看到訊息後立刻報名,並最終成功入選,和另一位攝影師若昂·席爾瓦一起,跟隨聯合國派出的救濟飛機來到了蘇丹。

他們的使命就是「拍攝出最真實的蘇丹現場」。

到達蘇丹後,凱文被當地的情況嚇到了,在一片片荒野之中,餓殍遍野,路邊更是有數不清的乞討者。

即使國家一直在發放救濟糧,但災民數量太多,根本無濟於事。

看到這樣的場景凱文感到心痛,甚至無法呼吸,於是他走到了旁邊的灌木林邊上,想平靜一下。

這時,凱文聽到一聲微弱的哭泣聲,順著聲音走過去,他看到了一名瘦骨嶙峋、裸著身體的小孩,奄奄一息地趴在貧瘠蒼涼的大地上,正艱難地向一公里外的食品發放中心爬行。

出於記者的新聞敏感,凱文迅速地蹲下來並準備向女孩拍照。正當此時,一隻禿鷹落在了小女孩的身後,它站在不遠處等待著女孩的死去,以便大快朵頤。

凱文發現禿鷲後,就靜靜地在原地等了20分鐘,並選好角度,儘可能不讓那隻禿鷹受驚。

最終,凱文成功拍攝了這張照片,並給照片取名為《飢餓的蘇丹》。

1993年3月26日,凱文將照片發表在《紐約時報》上,迅速引起關注,被各國媒體爭相轉載,也激起了全世界人民對蘇丹大饑荒的關注,許多愛心人士慷慨解囊,選擇援助飽受飢餓折磨的蘇丹。

凱文也因為這張照片,獲得了攝影界的最高獎項——普利策新聞特寫新聞獎。

然而,光環背後卻藏著一把利劍。

凱文獲獎後,網上除了對凱文讚揚之外,也出現了另外的一種聲音。

他們指責凱文為何不在第一時間去救助那個可憐的小女孩,而是用相機拍下了當時的畫面。

成千上萬的人向《紐約時報》打電話,詢問小女孩的生死安危,但是《紐約時報》的編輯們並不知道她的下落。

大眾理所當然地認為凱文沒有給予小女孩幫助,小女孩被禿鷲吃了。

漸漸地輿論開始向批判他的方向走,大量的網友倒戈相向,紛紛指責凱文「吃血人饅頭」的行為,就連他的朋友也加入到了批評他的行列中。

一家美國媒體的評論更是尖銳:這是一張踩在小女孩屍體上的獲獎照片。

對此,凱文嘗試過解釋,但於事無補,根本沒有人相信。

面對批評者的步步緊逼,凱文十分失落,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時間久了,他的生活慢慢陷入困境,甚至開始入不敷出,之前接受的去莫三比克拍攝的任務,也就此擱淺。

此時,凱文的好朋友在托克扎拍攝時被槍殺,雙重的打擊徹底擊潰了凱文,他痛哭道:「寧願中槍的是我。」

大眾的怒罵,好友的離去,讓凱文對生活徹底失去了希望。

1994年7月27日,凱文穿著沒洗的牛仔褲和T恤,駕車來到了布萊姆方特恩斯普洛特河邊。他啟動了車子,關上車窗,打開隨身聽,躺在座椅上,平靜地睡去,從此後再也沒有醒來。

早上約翰內斯堡的警方發現了凱文的屍體,一氧化碳中毒身亡,年僅33歲。

警方在凱文的口袋裡發現了遺書,上面寫道:

「我被那些鮮活的記憶深深地折磨著……那些殺戮、屍體、憤怒和痛苦的記憶……那些飢餓或受傷的兒童、瘋子、一些警察和劊子手的記憶……如果幸運的話,我希望在走了之後能再次見到肯(去世的好友)。」

「我在這個世界上感受到的痛苦,遠遠超過了社會給我帶來的快樂。」

● 紐約時報對凱文自殺的報道

後來,凱文的女兒受訪時曾說:「我覺得爸爸才是那個無力爬行的孩子,而整個世界則是那隻禿鷹。」

一名優秀的記者,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惋惜的人卻寥寥無幾,人們更多的還是認為,他是吃人血饅頭的攝影記者。

而直到凱文去世17年後,關於照片中那個小女孩的境況,才有了答案。

2011年,照片中孩子的父親站了出來,給了大眾一個答案。

原來,那個「小女孩」其實是個小男孩,名叫Kong Nyong ,當年孩子並沒有死,不僅如此,因為這張照片帶來的影響,小男孩一家還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救助,他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變。

不幸的是,戰爭仍然沒有停止,帶來的傷害也沒有消失。2007年的一天,小男孩因為發燒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還是不幸離開了。

當初罵凱文的網友這才冷靜下來,並放大了當時的照片。人們這才發現,照片中孩子的右手戴著來自聯合國食品站的塑膠手鐲,上面藍色標記寫著「T3」,T表示男孩嚴重營養不良,數字則表示他是第三個到達援助站的人。

凱文的解釋也得到了驗證,在發表照片前,他早已在旁邊標註了拍攝背景,當時所處地區並非荒無人煙,而是聯合國發放救濟糧的現場,「小女孩」正在旁邊等待領取救助糧的媽媽。

可能是因為太餓了,小女孩把身體蜷縮在一起,而身後的禿鷲也只是剛好路過,在媽媽取完救濟糧之後,兩人很快就回家了。

但是媒體為了博人眼球,選擇刪除了這行字。

然而,當時凱文的這些話,卻被認為是為了逃避心中的不安而編造的謊言。

真相來得太遲,凱文只是一個負責攝影的戰地記者,他完成了戰地記者的使命,卻被網友們指責「殺人」。

● 凱文在戰場拍攝

● 凱文在戰場拍攝

錯的本不是凱文,而是發動戰爭的人!

戰爭無疑是可怕的,但比戰爭更可怕的是網路暴力。

總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亂,抓到一點線索,就會自動放大,在網路上發洩自己狂熱的情緒,甚至不惜編造一些壓根不存在的故事,或者扭曲事實。

網友也是牆頭草,在沒有得到證實的情況下,就參與討論甚至跟著謾罵等等,至於訊息的真實可靠性,則完全沒有興趣去核實。

他們不知道的是,語言也是一把利劍,可以「殺」人,有太多人成為網路暴力的犧牲品,和那些拿著槍的士兵一樣,他們又何嘗不是「殺人者」。

正所謂,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希望無論在任何時候,人們都要保持清醒的認知,不要輕易對某些訊息做評論,更不要隨意跟風討論。

點個【贊】+【在看】,身處和平年代,我們更應該珍視如今的生活,抵制一切想要發動「戰爭」的人,還網路一片淨土,也是我們的責任。

── 點選關注,週刊帶你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