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女孩將1元舊報紙賣出25000元高價!她怎麼做到的

只要有了匠心,

平凡之物也能綻放出非凡之美。

舊物有大美

每天早晨,加拿大街頭都會有一個年輕女孩走進報刊亭,花1元購買至少20份過期的舊報紙。

報刊亭的主人特別好奇,她買舊報紙幹嘛呢?

因為舊報紙除了引火、墊東西外,完全就是垃圾。

完全就是垃圾

可是,就是在大家看來是垃圾的東西,卻被女孩玩出了新花樣:

她把舊報紙通過雕刻、拼接的技藝,做成了蕾絲報紙。

做成了蕾絲報紙

Saturday-Sunday, July 18-19, Sea Pearl, 2015

Le Parisien, 1945 – Le Devoir, 100 ans après, 2014

Saturday-Sunday, December 7-8, Nelson Mandela, 2013

這個姑娘,就是加拿大藝術家Myriam Dion,她畢業於魁北克大學,主修視覺和媒體藝術。

主修視覺和媒體藝術
有一天她看到咖啡館的人在看完報紙後,

有一天她看到咖啡館的人在看完報紙後,隨手就扔到了附近的垃圾桶。

隨手就扔到了附近的垃圾桶

她突然想,在這個紙媒日漸式微的社會,

有沒有辦法能把不值錢的報紙,做成永恆的藝術品?

她想到了雕刻,通過雕刻的方式可以把報紙去繁化簡,只保留最核心的標題和圖片,讓人們一眼就能看到主題,而且還可以當作一幅畫一樣掛在臥室,一舉兩得。

說幹就幹

說幹就幹。

但是問題來了,當時她的手邊沒有專業的雕刻刀,她就去找了一個做醫生的校友,借了一把醫用手術刀。

雕刻的過程並不簡單,

雕刻的過程並不簡單,首先就是要選材立意。

不過這沒有難倒她,她平時很關注時事新聞,乾脆就從新聞事件開始雕刻。

世越號沉沒事件

世越號沉沒事件

下圖是2014年《紐約時報》發表的一篇,針對世越號沉沒事件寫的文章,她看完報紙後,立刻就來了靈感。

立刻就來了靈感

作為事件核心的輪船,肯定是要放在中心的位置,周圍大段大段的文字,被她巧妙地處理成了洶湧的浪花。

無數浪花包圍著一條孤零零的輪船,不就是世越號,沉沒前的真實寫照嗎?

當我看到下面這幅畫的時候,遠遠比看一篇3000字的文章更能感受到,這場災難發生時候,人們痛苦的哭喊和無力迴天的絕望。

羅興亞難民事件

羅興亞難民事件

羅興亞爆發戰爭後,12.5萬羅興亞難民湧入了孟加拉國,雙方產生衝突,並導致無數難民傷亡。

Myriam Dion把報紙雕刻成畫,報紙的90%部分都被處理成密不透風的黑色,如同籠罩在難民頭上的悲慘命運,右下方的一個角落裡是一雙手,緊緊摳住鐵柵欄,努力地想要向外界傳遞他對於生命的渴望,但是微弱的求救的聲音,敵不過龐大的黑暗。

但是微弱的求救的聲音,敵不過龐大的黑暗

4·15巴黎聖母院火災事故

還記得嗎?

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因工人操作不當而失火,這個800年的古蹟被毀,曾經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下圖就是失火的一些新聞報道。

Myriam Dion很痛心,

Myriam Dion很痛心,收集了大概50多張報紙,經過雕刻、拼貼、組合做了下面這個作品。

它是一個圓形的形狀,代表的是巴黎聖母院最著名的玫瑰天窗。

中間是巴黎聖母院的建築主體,塔樓的尖頂高高聳立。

塔樓的尖頂高高聳立

周圍分佈著聖母院不同角度的照片,象徵著守護。

塔尖背後的光暈就是這場大火,它在提醒我們,要對自然、建築和歷史存有敬畏之心。

2019年新德里霧霾事件

2019年新德里爆發嚴重霧霾,空氣中的PM2.5指數超過了每立方米300微克,是世衛組織規定的安全上限的20倍,人民苦不堪言。

她把報道霧霾的報紙雕刻成圓形,還在雕刻新德里的地方加上了一層「罩子」,以此來表現環境汙染的嚴重性。

亞馬遜雨林火災事件

亞馬遜雨林火災事件

2019年《華爾街日報》報道亞馬遜雨林大火,Myriam Dion特別痛心,她把作品輪廓設為方中帶圓的形態,把火災燒燬後的圖片雕刻成蕾絲,只把亞馬遜昔日的美好景象放置在中間,以此為亞馬遜祈福。

下邊這一張同樣是火災,

下邊這一張同樣是火災,一個消防員孤零零地坐在畫面中央,

正在緊急滅火。

但是眼前的建築,已經被毀滅地一乾二淨,看完後一種無力的悲壯感,瞬間就湧上了心頭。

瞬間就湧上了心頭
除了當代的新聞報紙,

除了當代的新聞報紙,

Myriam Dion也雕刻了很多日常性的舊報紙。

伊莉莎白女王加冕

1953年6月2日,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舉行了加冕儀式,Myriam Dion抓住了這一歷史事件,把記載著女王加冕的《大公報》

雕刻成了一本精緻的畫冊。

雕刻成了一本精緻的畫冊

《蒙娜麗莎》失竊案

這張發行於1911年,記載著達·芬奇著名畫作

《蒙娜麗莎》丟失新聞的報紙,被她雕刻成了失物招領處的告示。

敘利亞父與子

敘利亞父與子

敘利亞戰爭中,一對父與子平靜地走在街頭,而這普通的景象,已經是敘利亞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全部想象。

二戰結束後的歡樂景象

二戰結束後的歡樂景象

在這張作品中

Myriam Dion著重表現了人們團聚的喜悅,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戰爭的排斥。

和對戰爭的排斥

這些報道原本是厚重的歷史事件,但在Myriam Dion的手下,顯得有一絲活潑與俏皮。

顯得有一絲活潑與俏皮
月球著陸

月球著陸

很多雕刻作品,一張報紙是完不成的,比如下面這張,有多少個人頭,就有多少張報紙。

圓形報紙做起來更是複雜,要先做好每一塊,最後再進行拼接。

所以想要做出這樣的作品,是很耗費時間的。

是很耗費時間的

《紐約時報》2014年10月20日報道,羅馬教宗主持彌撒

常常一張就需要15天左右,而且一不小心作廢了,還得換一張報紙重來。

而且一不小心作廢了,還得換一張報紙重來

但是Myriam Dion非常享受雕刻的這個過程,「 我正在創造一份可以被解讀的新報紙,我的目的是減慢觀眾的觀看速度。

我擔心我們心不在焉地瀏覽著事物的表面,擔心我們在匆忙中迷失了方向。」

更令人驚歎的是,她非常注重細節

更令人驚歎的是,她非常注重細節。

這是原報紙。

這是雕刻後的報紙

這是雕刻後的報紙。

這是雕刻後的報紙

放大一倍來看,細節處非常清晰,每一筆都雕刻地很完美。

每一筆都雕刻地很完美

而且對整體美感的把握也很精準。

人物與環境的處理也很到位

人物與環境的處理也很到位。

看Myriam Dion的蕾絲報紙,

看Myriam Dion的蕾絲報紙,就像是在看一件藝術品。

就像是在看一件藝術品
拿著放大鏡看,

拿著放大鏡看,

越看越覺得精緻無比。

陽光照射到蕾絲報紙上後,

陽光照射到蕾絲報紙上後,會投射出好看的陰影,讓人驚呼:

原來陰影也可以美成一幅畫。

如今時代的人們,

如今時代的人們,

恐怕已經沒有人看報紙了。

恐怕已經沒有人看報紙了

人們早就習慣了刷抖音,看短視訊,3秒之內就要獲得快樂,對於需要深度沉浸和思考的閱讀,越來越沒有耐心,文字和報紙也逐漸被邊緣化。

文字和報紙也逐漸被邊緣化

Jeudi 12 férvrier, l’Observatoire du Mont-Mégantic, 2013

Tuesday, July 28, The Thunder, 2015

Wednesday, April 2, lost genaration in Syria, 2015

但是Myriam Dion,用廉價的報紙做成藝術品,既保留了報紙的主體內容,又給了人美學的享受。

既保留了報紙的主體內容,又給了人美學的享受

讓人欣賞的時候差點都忘記了,這是一份報紙。

這是一份報紙
Myriam Dion的初衷,

Myriam Dion的初衷,是希望喚起人們對文字閱讀時代的懷念。

雖然視訊最能刺激我們的眼球,但是只有讓靈魂暢遊在文字裡,才能獲得真正的思考。

正如她所說

正如她所說:

「 我質疑我們對短視訊的興趣,我展示了耐心的手和好奇的眼睛的安靜力量,這種安靜能讓人不被時代的焦慮情緒所裹挾,而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

雖然這個時代安靜的閱讀越來越稀缺,

雖然這個時代安靜的閱讀越來越稀缺,但是Myriam Dion還是認為,沉浸在廉價的快樂之中是對時間的一種浪費。

沉浸在廉價的快樂之中是對時間的一種浪費

找一個閒暇的下午,慢慢讀完一份報紙,一本好書,可能是這個時代最昂貴也是最難得的享受,但是只要你體驗過就會發現它絕對值得。

圖源:ins@_myriamdion_

圖源:ins@_myriamdion_

梵高旅遊,遊必有方

掃碼或長按加【梵高小助手】

進入旅遊交流群

世界那麼大

讓梵高陪你去看看

讓梵高陪你去看看

地球上最美妙的冬季運動,還不趁加拿大禁止前去體驗一下

這個加拿大的樂隊主唱,胳膊上紋著幾百個自殺者的名字

隱秘的地下王國!加拿大有錢人,正在悄悄改造他們的豪宅

一隻被解救的繁育犬,逆襲成加拿大汪界超模,掙得比人還多

歡迎關注「海小狸樂遊加拿大」視訊號

(進入視訊,點選賬戶頭像,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