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馬與砍殺:中國環首刀的興衰

本文摘自指文烽火工作室繪編著《中國古代兵器大百科》第三章:短兵

到了漢代,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種戰刀——漢環首刀登上了歷史舞臺。這種簡潔形狀的直刀,有別於之前我們看到過的所有刀類武器,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一種全新種類的刀。

環首刀的起源

根據現有文物顯示,漢環首刀的形制與草原民族短刀型匕首或削刀很相似。這種匕首或削刀經由貿易交流及秦末大規模戰亂流入內地,在秦代末期發展為能夠取代劍的新式武器,並最終在漢代發揚光大。

戰國銅短刀

戰國銅短刀:此刀整體呈S 形,凹背曲刃,刀尖上翹,柄端有一圓環可繫帶。環首刀因刀柄最頂端有圓形或橢圓形的環而得名,其存在可以說貫穿了整個中華冷兵器的歷史。

不過,漢環首刀雖然與北方草原民族削刀在外形上十分相像,但是要說漢環首刀完全起源於草原民族,並不是很嚴謹。在秦對匈奴的作戰中,依賴戰馬的高機動性草原民族,完全不同於秦軍以往面對的中原軍隊。秦軍逐漸注意到,過往用於針對大規模步兵集團作戰的多兵器混合型戰陣,並不適合用來與機動靈活的草原騎兵交戰。也許秦人在那個時候便已經開始考慮研發一種通用性新兵器,以減少軍隊後勤負擔,便於長途進攻和奔襲。

戰國銅刀

戰國銅刀:這把青銅環首刀,刀莖扁平窄細,刀身呈弧形,兩面嵌鑄有不規則黑色紋飾,刀尖斜銳。

西漢環手銅刀

西漢環手銅刀:此刀通長88 釐米。可以看到,這柄環首刀的刀身如劍一般是六面形,莖部與刀身之間有格,但它刀尖斜直,背部不開刃。

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肅秦安上袁家秦代墓發現一把鐵刀。該刀單刃直背,刀尖呈弧形,出土時已嚴重鏽蝕,通長67 釐米,身長59釐米 ,背厚1.5 釐米。除了缺少環首外,這把刀和漢代環首刀形制基本接近,長度適合單手握持劈砍。經過秦末的群雄逐鹿,漢朝最終繼承了秦朝的遺產。隨著鋼鐵冶煉和鍛造技術的逐漸成熟,制式環首刀終於出現,並在軍隊中得到推廣。

環首刀的特點

軍用環首刀有別於它之前的刀類武器,它的形制更類似於劍。繼承自秦劍的漢代長劍,劍身較窄,厚度較大,截面呈八面型,是一種相當厚實的武器。而看起來頗為纖細的劍身,揮砍能力卻十分驚人。如果做個簡單的比喻,那麼將這種漢代長劍從劍脊處一剖兩半,就是兩把漢代環首刀。更準確地講,環首刀的形制具有三個特徵。

第一,環首刀刀身在早期,是帶有青銅劍痕跡的半八面型結構,在後期才逐漸產生半六面或者半四面形結構。

第二,環首刀刀身厚度一般都比較大。

例如現藏於國家博物館的一把東漢環首鋼刀(1974年山東蒼山出土),通長111.5釐米,刀身寬3釐米,刀背厚1釐米,環首呈橢圓形,環內徑2 ~ 3.5釐米,刀身有「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祥)宜子孫」字樣的銘文。經鑑定,刀身含碳量在0.6% ~ 0.7%,為炒鋼鍛制(百鍊鋼)。總體上,環首刀的厚度常在8 ~ 10毫米之間,刀身前部最細處也不低於5毫米,有極個別為3毫米。

這個厚度在戰國青銅劍中是比較常見的。周緯在《中國兵器史稿》中列舉了瑞典遠東古物博物館所藏的19種中國古銅刀劍,幾乎所有的長劍和長刀其厚度都超過了5毫米。

東漢永初六年環首鋼刀:此刀全長111.5釐米,刀身寬3釐米,刀背厚1釐米。刀為直形,刀刃以極小的角度斜收,背厚刃薄,橫截面呈楔形。刀身飾錯金火焰紋,上有銘文:「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孫。」「卅湅」表明,此刀反覆摺疊鍛打了30次。

第三,環首刀刀尖斜直。

楊泓在《中國古兵器》一書中對環首刀的形容為:「形制簡約,直身,一側開鋒利刃口,另一側為厚重的刀背,刀尖斜直,刀身與刀柄無明顯界限,柄端連鑄一鐵環,固有環首刀之稱。」

此書中還插有《東漢持環首刀武士畫像石》圖,圖中可清晰看到環首刀刀尖為大角度斜直狀態。

《漢代環首刀的國內首次研磨研究報告》一文曾提及一把東漢環首刀:「在去鏽整形過程中我們依照環首刀的原始狀態,確定刀體的切刃面寬度為7毫米,切刃角度為23度……在刀身粗磨後我們發現,刃的切刃面與刀尖的切刃面交會處有一條凸起的筋線,且與兩條切刃筋線形成的夾角匯聚在一點上,切刃筋線形成的夾角也為135度。」

因寬度較小、厚度較大而形成的大銳角切刃,也是青銅劍的一個特徵。而環首刀刀尖處兩處切面的橫筋亦與青銅劍相類似。

另外,漢環首刀擁有繼承自秦漢長劍的鉻化處理防腐防鏽技術。

《漢代環首刀的國內首次研磨研究報告》一文針對這柄全長121釐米、刃長101釐米、莖長20釐米、上部厚6毫米、下部厚9毫米、上部寬20.2毫米、下部寬28毫米、內弧彎度4毫米、重1千克的廣西出土的東漢中期環首長刀,稱「平時在研磨過程中,刀劍要與水接觸自然會產生一些鐵器鏽漬。為了防止產生鏽漬,在研磨刀劍使用的水中都會加入適量的防鏽劑。而我們在研磨這把環首刀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研磨用水未加任何防鏽劑的情況下,整個研磨過程中未產生任何肉眼可見的氧化現象,鋼鐵青黑,沒有鏽漬,遇到這種現象還實屬首例」。

在單面修復這環首刀後所做的科學檢測分析中發現:「刀體材質比較純淨,未發現有鹽類與硫化物的存在,XRD 設備自動檢測該器物材質為‘不鏽鋼’。器物含有:Fe(鐵)、Cr(鉻)、V(釩)、Ru(釕)、Pt(鉑)、Pd(鈀)、Ti(鈦),以上元素均以合金形式存在,其中Cr(鉻)的含有量較大。

器物中不含有Al(鋁)、Au(金)、Co(鈷)、Ge(鍺)、Ni(鎳)的成分。此次檢測也讓我們解開了上面所說‘在研磨過程中不產生氧化’現象的原因,Cr(鉻)的大量加入使鋼鐵產生了抗氧化能力。」可見直到東漢,環首刀的製造中依然有秦代防腐防鏽技術的存在。

綜上所述,漢環首刀在形制和製造工藝上,與秦漢長劍擁有繼承關係。

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佩刀(復原)

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佩刀(復原):中山靖王劉勝墓開啟時,墓主劉勝身著金縷玉衣,左側腰部放置著這把環首鐵刀。發現時,該刀刀尖殘斷,刀莖被兩片木條夾住,木片外纏有麻繩,麻繩外髹褐漆,漆層外纏絲繩。環首上包纏有長條形金片,刀刃外部套有殘尾的刀鞘。刀鞘為兩片木條挖槽合攏而成,鞘外纏麻,麻外纏絲綢,絲綢外髹朱漆。距鞘口11.5釐米的位置有凸起的底座,底座上有金質帶扣,用於佩帶。

環首刀的使用方式

總體上,在戰陣中刀的動作基本只有兩個:

第一,劈斬。這是在進攻中突入敵陣時,破壞敵人長柄兵器陣形的有效攻擊手段。

第二,刺擊。這是在持盾防守時,為了照顧隊列的緊密性,同時有效攻擊對手、不破壞隊形的手段。

其餘種種刀法,都不過是這兩個動作的變化而已。由此衍生出來的,有通過劈斬動作演變出來的防禦性動作「磕」、進攻性動作「撩」,以及通過刺擊動作演變而來的「絞」等。在戰陣中,刀技的具體使用,則需要看時機。破陣、登城時,大開大合的橫掃撩撥最為有效,目的在於利用刀身的重量盪開對手的兵器,為後方的同伴開闢道路。而在列陣緩步前行或者防禦時,上下劈斬和小動作戳刺則是主要手段,目的是維護陣列整齊,通過多把武器的合擊,達到有效殺敵的目的。

在步兵近身的散兵戰格鬥中,環首刀既可以雙手使用,也可以單手配合盾牌或者鉤鑲來使用。環首刀在格鬥中相對於戈與劍優勢明顯,它兼具了劍刺擊動作小、突然性強和戈揮擊力量大、殺傷性強的優點,同時又沒有劍長度較短、成本高,戈易於損壞、不便維護的缺點。而且在「百鍊鋼」技術出現後,這種優勢得到了進一步強化。

另外,漢環首刀其實是一種步騎兩用刀,厚實的環首刀因為重心靠前,騎手只需要一次有效揮擊便可以將對手斬落馬下。如果對手身穿甲冑,就算沒有砍透其盔甲,沉重的鈍擊也足以使其受到嚴重的內傷。在馬上的追逐戰中,120釐米以上的騎兵環首刀還可以用有效的刺擊將對手捅個對穿。

記錄了漢代作戰場景的東漢武氏祠畫像石拓片。可以看到,漢代持盾武士手上拿的不再是戈,而是環首刀,但是能刺、能啄、能鉤的長戟在漢代依然還在使用。

嘉峪關魏晉時期畫像磚《出行圖》。古人常在磚面上塗白堊,再於其上繪畫。畫面中,中間一人手捧環首刀。

環首刀形制發生變化

隨著放棄或者弱化刺擊功能、追求揮砍能力的中亞及西亞刀類武器大量傳入,環首刀的形制發生了變化。當時出現了將刃尖上刃取消,而延長下刃長度,形成一種刀頭上揚的去首型刀鋒。與此同時,新型環首刀增加了刀身的寬度,使其切刃角度形成小銳角,進而更利於劈砍。江蘇鎮江桃花塢1號東晉晚期墓中出土了三把鐵刀,其中兩把有長條形莖,插在木柄中使用;另外一把有云型刀格,微束腰,端為圓銎,可套入木柄使用。

東晉鐵刀(復原)

東晉鐵刀(復原):刀身單面開刃,橫截面為楔形,中後部平直,前部曲弧上翹。將長條形莖嵌入木柄牢牢固定後,便可手持使用。此種造型,對後世手刀影響很大,《武經總要》中收錄的手刀便與之相似。

這把有圓銎的異形東晉鐵刀,長度僅46.5釐米,是後來體系繁雜的長柄刀的前身。其刀尖形制可以說與漢代環首刀相當迥異。

由於新興的灌鋼技術被應用於刀劍的打造中,刀刃的堅固程度得到大幅提升,小銳角切刃刀型開始逐漸得到普及。此後,這種刀型不但成了隋唐時代橫刀刀型之外的另一重要刀型,還成了厚刃大刀和長柄大刀的源頭。

北周環首銀裝鐵刀

北周環首銀裝鐵刀:此刀是李賢生前佩刀,也是目前所發掘的北朝墓中出土的唯一完整的鐵刀。刀把包銀,單面刃,刀鞘木質,外表塗漆,下部包銀,有銀質雙附耳, 刀朽於鞘內而無法拔出。與傳統的璏式佩帶法不同,此刀採用的是從薩珊傳入的雙耳懸掛法。

龍雀刀

《晉書·赫連勃勃傳》載,龍升元年(413 年),赫連勃勃以殘暴無比的叱幹阿利為將作大匠,負責監造統萬城。叱幹阿利在檢驗城牆是否堅固時,命士兵以錐子刺牆面,刺入則殺工匠,不能刺入則殺士兵。叱幹阿利的殘酷在兵器製造上表現得如出一轍,「又造五兵之器,精銳尤甚。即成呈之,工匠必有死者:射甲不入即斬弓人;如其入也,便斬鎧匠。又造百鍊鋼刀,為龍雀大環,號曰‘大夏龍雀’,銘其背曰:‘古之利器,吳楚湛盧。大夏龍雀,名冠神都。可以懷遠,可以柔邇。如風靡草,威服九區。’世甚珍之」。南朝陶弘景在《古今刀劍錄》中補充了一些關於龍雀刀件數、形制、規格、流傳等方面的內容:「夏州赫連勃勃以龍升二年(414 年)造五口刀,背刃有龍雀環,兼金鏤作一龍形,長三尺九寸(約94釐米)……宋王劉裕破長安得此刀,後入於梁。」此後在北宋仁宗年間,宋將種世衡築青澗城時,有人掘地得古鐵刀獻給官府,此刀「製作極巧,下為大環,以纏龍為之,其首鳥形(即環首做成纏龍形狀,而龍首像鳥類頭部)」。時任永興軍的劉敞鑑定曰:「此赫連勃勃所鑄龍雀刀,所謂大夏龍雀者也,鳥首蓋雀雲。」而青澗城正好位於當年大夏國的疆域內,但可惜此刀只有文字記載,並無圖形及實物流傳。

,直達指文圖書最新眾籌現場

相關文章

寒光照鐵衣:漢代甲冑

寒光照鐵衣:漢代甲冑

本文摘自指文烽火工作室編著《中國古代兵器大百科》 司馬遷在《史記》中提到,韓魏武卒身穿鐵鎧,銳不可當。鐵鎧發端於戰國,流行於漢代。雖然鐵鎧的...

一炮糜爛:明代身管火炮

一炮糜爛:明代身管火炮

本文摘自指文烽火工作室編著《中國古代兵器大百科》 身管火炮指的是大、中口徑的火銃,這種火銃是現代火炮的前身。早在洪武年間,明軍就使用了身管火...

亦槍亦棍:明代三眼銃

亦槍亦棍:明代三眼銃

本文摘自指文烽火工作室編著《中國古代兵器大百科》 三眼銃自問世以來便迅速風靡明朝各軍各鎮,守城、野戰、騎戰、步戰、車戰等到處都有它的身影。上...

堪比石油的緊俏資源——近代食鹽戰爭

堪比石油的緊俏資源——近代食鹽戰爭

本文摘自《舌尖上的戰爭》第三章「鹽的霸業」中的「近代食鹽戰爭」 鹽業和鹽稅的爭奪在民國的軍閥混戰時期也是戰爭的重要導火索,這在西南軍閥的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