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誤解,隱藏在兵馬俑坑裡的凌厲殺陣

兵馬俑所處的態勢則屬於「陳兵」狀態, 類似咸陽衛戍軍處於檢閱狀態而非臨戰狀態。如果轉入行軍或接戰狀態,咸陽衛戍軍的佈局和組織形式必然發生變化。因此不能形而上學地靜態地理解兵馬俑所提供給我們的軍陣資訊,只有從實戰角度,配合相關歷史記載才能真正了解秦軍的作戰方式,並破除之前對秦軍作戰模式的很多誤解。

第一個要破除的誤解就是秦弩在秦軍作戰體系中的作用。一些影視作品塑造了秦軍「無敵箭雨」的藝術形象,彷彿弩是秦軍最重要的打擊力量。其實這是一種誤讀。

不可否認的是,秦人確實非常重視弩的使用。出土的秦弩弓幹長176.1 釐米, 徑4.5 釐米,弦長140釐米,而另一軍事強國楚國的弓幹長160 釐米。出土的秦弩機與楚弩機相比,秦弩的弩臂由51.8 釐米增至60 釐米,懸刀也有所增長,望山與弦牙距也有所加寬。秦軍的青銅鏃,大都是三稜鏃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演化成的三出刃鏃,其特點是飛行穩定,方向性和瞄準性較好。由此可見,秦弩比楚弩更有威力。

(上圖)重裝弩手俑

(上圖)重裝弩手俑

但要注意的是,戰國時代秦弩在七雄武備中並不突出,比如「強弓勁弩皆自韓出」。而且,秦弩沒有弩郭(弩機匣),各個零件是直接裝到弩臂中去的。這樣結構就不夠牢固,同時削弱了弩機和弩臂的強度,弩的拉力也不可能做得太強。因此,秦弩自然不可能擁有影視作品中那樣的殺傷力,僅憑弩箭也無法擊垮山東六國的敵人。

那麼,秦軍作戰體系中真正倚重的武器和戰術是什麼呢?「聞戰,頓足徒裼,犯白刃,蹈爐炭,斷死於前者皆是也」,以及左手提著人頭,右腋夾著俘虜,勇猛地追擊敵人的描寫,其實可以推斷出秦軍真正倚重的是白刃衝鋒。根據一號坑的出土情況來看,步兵主戰兵器為將近4 米長的鈹和3 米長的戟。鈹是一種春秋到漢代所特有的長兵,其形制類似一把短劍插到柲柄當中。鈹又叫作錟,其刃長25 釐米左右,是六面的扁體,前銳後寬,刃口直線前收為鋒,極具殺傷力。雖然有說法認為秦軍有6 米長的長矛,但那個成兩段狀的遺物是否為一根柲柄,抑或是旗杆都尚存爭議。

配合「強弩在前,錟戈在後」的記述來看,秦軍步兵的核心打擊手段是強弩掩護下,陣列步兵所發動的長鈹衝鋒。這正與兵馬俑一號坑的兵源構成和武器配備相對應。一號俑坑,由前鋒、本陣、兩翼和後衛構成。前鋒為三橫排、每排六十八人,共二百零四人,其中三人帶甲,二百零一人輕裝。這二百零四人大部分為弓弩兵,但還夾雜少量持戟士兵。前鋒士兵之後,是由三十八列縱隊組成的戰車與步兵本陣, 其中有少量使用弓弩與劍戟的輕裝戰士, 絕大部分都是手持鈹戟的重裝戰士。在方陣兩翼各是一百七十人的單列警戒部隊, 其中一百三十五人重裝,三十五人輕裝。方陣後衛也為三橫排、每排六十八人,共二百零四人,但是全員重裝著甲。兩翼和後衛都是大部分手持弓弩,少部分持劍戟。總體而言,方陣中,重裝步兵的比例要佔到72.7%。這種佈局符合中國傳統的「前輕後重」兵力佈局,以及「陣以密則固,鋒以疏則達」的理論,即列陣要緊密,遇敵進攻時則攻不破;前鋒要疏鬆,向敵進攻時便於戰鬥。

(上圖)青銅長鈹

(上圖)青銅長鈹

當然兵馬俑所處的是一種檢閱時候的「陳兵」狀態。如果臨戰,必然是前鋒和本陣中的輕裝戰士,也就是秦軍中的銳士前出散開,組成散兵群,襲擾敵人。重裝戰士變陣,減少縱深,擴大正面,以便發動長鈹衝鋒。至於方陣中的戰車,考慮到其極少的數量,以及戰國時代步兵的興盛,其在方陣中應該更多的是起指揮車和運輸車的作用,並不直接參與戰鬥。

其實秦軍步兵方陣的兵力武備情況,與一千五百多年後的歐洲瑞士步兵方陣有著某些共同點。瑞士人也組織配備長戟和弩的散兵部隊,在開戰前去襲擾糾纏敵人的步兵陣列,並在這種襲擾和糾纏中試探出敵人步兵陣列中的薄弱點。之後被瑞士人當作核心力量的長矛方陣將向這些薄弱點發動勇猛的衝擊。其實這種戰法在牧野之戰中,也曾被周軍以「致師」的形式所採用,與周人淵源頗深的秦人繼承這種戰法也是情理之中。因此,也就可以明白荀子為什麼會說「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因為只要給秦軍銳士以可乘之機,六國軍隊就可能在己方陣列最薄弱的地方遭受到秦軍長鈹衝鋒的致命打擊。

第二個要破除的誤解就是秦軍不重視防護。在20 世紀,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發掘兵馬俑的過程中出土兵器上萬,卻沒有一頂頭盔的存在。而《戰國策》中又提到秦軍「跿跔科頭,貫頤奮戟者……捐甲徒裎以趨敵」,因此一些學者認為是秦軍為了彰顯勇敢而不裝備頭盔, 由此引申出秦軍不重視防護。

不過,1998 年,在秦始皇陵墓內發掘出一座大型陪葬坑,裡面有大量石質頭盔模型,從而顛覆了以往秦軍無盔的說法。兵馬俑無盔,更多是因為其處於檢閱狀態,「免冑」是一種禮儀的需求。

其實根據復原秦甲的情況來看,秦軍其實十分重視戰士的防護。秦甲由前甲(護胸腹)、後甲(護背腰)、披膊(肩甲)、盆領(護頸項)、臂甲(護臂)和手甲(護手)等不同部分組成。不同的兵馬俑還因兵種、身份、戰鬥需要的不同而設計鎧甲。比如步兵的前胸、後背和肩部易受傷,其鎧甲多由前甲、後甲和披膊等三部分合成。騎兵必須便於騎射,其鎧甲比較短小,長僅及腹,沒有披膊。車御的臂、手、頸易受攻擊,其鎧甲不僅有前甲、後甲,甚至還有臂甲、手甲和盆領。

(上圖)身穿高級軍官甲的將軍俑。高級軍官甲與普通士兵、軍吏的甲不同,該甲由整片皮革或其他材料製成護甲,在護甲上再鑲綴甲片,細小甲片有可能為金屬甲片

一般來說,秦代處於中國軍隊由皮質札甲向鐵質札甲過渡的時期。中國甲冑修復專家白榮金先生認為,用皮革而不是青銅製甲不能簡單理解為防禦裝備落後。因為青銅的結構強度和硬度並不算理想,並且容易破裂。此外,青銅密度高,也就意味著在同等重量的情況下,皮甲能夠提供更好的防護厚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曾結合曾侯乙墓出土的髹漆皮甲冑進行過複製試驗,發現皮甲甲片經過鞣製、合成、髹漆之後,質地十分緊密結實,擁有良好的防護性。此外由於皮革的彈性,其對鈍器的打擊也擁有較好的防護性。

當然,秦軍重裝步兵缺乏對腿部的防護,其防禦力要弱於裝備著「三屬之甲」的魏國戰士,但這是為了機動性而做出的必要犧牲。

最後一個要破除的是關於秦劍的一些誤解。以往有種說法,認為秦劍刃薄、堅硬、鋒利,是合理的銅錫比讓這種窄而薄的長劍擁有很好的實戰性。然而近年來的研究發現,俑坑出土的青銅劍其實很脆,易斷易折,並不是實戰兵器。由此,也引出一種新的觀點。那就是俑坑青銅劍其實是鋼劍的青銅模型。

這種觀點的理由如下:

首先,秦俑坑青銅劍太長了,接近90 釐米。青銅長劍確實有,比如希臘邁錫尼地區就出土過1 米多長的青銅劍。但是中國青銅劍其實沒有很長這個傳統,戰國中晚期的青銅劍最多也就60 多釐米。也就是說,戰國青銅劍和秦俑坑青銅劍之間找不到傳承和過渡,這不符合武器發展的正常規律。

其次,秦俑坑青銅劍太窄了。青銅比鋼鐵脆弱,所以所有先秦青銅劍都很寬,古希臘青銅劍也是如此,都是為了避免折斷。更不要說秦俑坑青銅劍含錫20%,更脆。但是這個形制對於鋼劍卻不是問題,因為3 釐米上下的寬度對於鋼材來說正合適。

最後,青銅劍是鑄造劍。從西周開始,中國製劍就一直是先鑄造一個劍條,大致磨好之後,再在上面鑄造護手和手柄。但是秦俑坑青銅劍卻是後世鋼劍的結構—一條扁平的劍條,套接另作的護手、劍柄。這是因為鋼劍是鍛造的,鋼劍條套其他部件才是合理的工序流程。

因此,如果排除秦帝國所裝備的長劍都是樣子貨這種最不可能的情況,就只剩下一種可能,那就是秦軍特別是咸陽衛戍軍現實中所裝備的其實是鋼劍,兵馬俑裡出土的其實是鋼劍的陪葬模型——明器。由此引申而來,真正的秦軍特別是咸陽衛戍軍這樣的精銳,已經開始裝備鋼鐵武器。

總之,經過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得到更真實的秦帝國咸陽衛戍軍的形象:他們在保證機動性的前提下,擁有良好的防護,已經開始裝備鋼鐵武器;在重視遠端弓弩打擊的同時,他們更敢於白刃格鬥,善於以長鈹發動凶猛突擊。

本文摘自《帝國強軍:中國八大古戰精銳》

秦咸陽衛戍軍、漢羽林騎兵、東晉北府軍、北齊百保鮮卑甲騎、唐玄甲軍、蒙古怯薛軍、明戚家軍、後金巴牙喇他們是八支中國歷史上*的精銳部隊,他們是一個王朝或者帝國軍力和國力*體現,是光輝戰績、傳奇歷史的創造者,也是帝國興衰起伏的見證者。本書用生動的故事和嚴謹的考證,詳細闡述這八支部隊的建制體系、武器裝備、戰術運用,以及他們創造的*戰役和豐功偉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