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無懼:蘇軍反坦克武器

本文摘自[英]大衛·波特著,邢天寧譯,【戰爭事典076】《二戰蘇軍武器圖解百科》

反坦克步槍

PTRD 和PTRS 反坦克步槍能發射14.5 毫米(0.57 英寸)子彈,雖然已很難對抗後期的德軍裝甲車輛,但該子彈威力巨大,並被戰後的KPV 重型機槍採用。

PTRD-41 反坦克步槍在各大國的武裝部隊中,蘇軍對研發反坦克步槍特別執著。1939 年,蘇軍曾試驗了一種由魯卡維什尼科夫(Rukavishnikov)設計的反坦克步槍,但因為這種武器的結構過於複雜,可靠性差,其開發隨後無果而終。後來,瓦西里· 捷格加廖夫又設計了一種結構簡單的單髮式反坦克步槍,代號為PTRD-41,但由於蘇軍炮兵裝備總監庫利克元帥的反對,它直到1941 年7 月德軍入侵之後才緊急服役。雖然PTRD-41 反坦克步槍的近距離威力較大,能有效打擊德軍在1941 年和1942 年時裝備的輕型裝甲車輛,但隨著防護水平更高的坦克服役,該槍的作用開始迅速下降。

PTRD-41 反坦克步槍

PTRD-41 反坦克步槍

在開火時,PTRD-41 反坦克步槍會產生巨大的槍口焰,並經常導致開火陣地暴露。另外,該槍還會在退彈時卡殼—為解決這個問題,操作人員經常需要在裝填前給子彈塗油,但塗油的彈藥本身又容易吸附灰塵,並讓卡殼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這名反坦克營列兵穿著標準夏季制服,並裝備有1挺PTRD-41反坦克步槍——從圖中可以看到,該武器體積巨大,外觀醒目,並且會在轉移陣地時帶來不少麻煩。

在這種情況下,蘇軍試圖另闢蹊徑,例如對操作者進行專門訓練—在遠距離狙擊坦克的觀察口,而不是像之前一樣以擊穿裝甲為主要目標。但此舉並不符合實際情況:儘管PTRD-41反坦克步槍的射程能達到1000米,但其配套的機械瞄具根本無法在300米外瞄準小目標。另外,雖然配套的槍口制退器不失為一種有用的配件,但卻會在開火時揚起塵土或積雪,暴露射手的位置。儘管這款武器存在各種問題,但蘇聯方面仍製造了大約200000支PTRD-41反坦克步槍(該槍於1945年停產)。

型號:PTRD-41 反坦克步槍
口徑:14.5 毫米(0.57 英寸)
長度:2.02 米(79.5 英寸)
槍管長度:1.35 米(53 英寸)
重量:17.3 千克(38.14 磅)
供彈:栓動式,單發供彈
槍口初速:1012 米/ 秒(3320 英尺/ 秒)
有效射程:400 米(1312 英尺)
穿甲能力:25 毫米(0.98 英寸),500 米(547 碼)

PTRS-41 反坦克步槍

在列裝PTRD-41 反坦克步槍幾個月之後,蘇軍又列裝了PTRS-41 反坦克步槍。為「戰勝」PTRD-41 反坦克步槍,PTRS-41 反坦克步槍的設計師謝爾蓋· 西蒙諾夫(Sergei Simonov)選擇了半自動設計,因為他相信,在對抗坦克時,高射速同樣意義重大。但在實戰中,這種設計只是增加了武器的重量,對殺傷力幾乎沒有任何提升。儘管如此,PTRS-41 反坦克步槍仍和PTRD-41 反坦克步槍共同服役到戰爭末期,並主要被用於打擊輕型裝甲車輛,如裝甲車和裝甲運兵車。

PTRS-41 反坦克步槍比PTRD-41 反坦克步槍更重,而且可靠性較差,因為14.5 毫米(0.57 英寸)子彈發射後的積碳經常卡住該槍的導氣式槍機。

型號:PTRS-41 反坦克步槍
口徑:14.5 毫米(0.57 英寸)
長度:2.108 米(83 英寸)
槍管長度:1.219 米(48 英寸)
重量:20.9千克(46 磅)
供彈:5發彈夾
槍口初速:1012 米/ 秒(3320 英尺/ 秒)
有效射程:400 米(1312 英尺)
穿甲能力:25 毫米(0.98 英寸),500 米(547 碼)

莫洛托夫雞尾酒

將民用玻璃瓶改裝為手持燃燒彈的想法似乎源自西班牙內戰期間。在1939年至1940 年的「冬季戰爭」中,芬蘭軍隊也用它們有力打擊過蘇軍坦克。當時,史達林的外交部部長是莫洛托夫,因此芬蘭人便將這種武器謔稱為「莫洛托夫雞尾酒」。

「莫洛托夫雞尾酒」是二戰中被使用最廣泛的武器之一,圖中從左到右依次為:蘇軍用伏特加酒瓶臨時製作的產品,蘇軍裝備的「正規」產品,以及英國、日本和芬蘭軍隊所使用的產品。

這一名字很快在西方流傳開來,但它在史達林統治下的蘇聯卻是一個違禁詞。也正是因此,當德軍入侵之後,蘇聯官方一般將這種應急武器稱為「燃燒瓶」(butylkas goryuche smes’ yu)。最初的「燃燒瓶」都是部隊自行製作的,即在伏特加酒瓶中灌滿汽油,在瓶口塞上油布,並在擲出前點燃。但後來出現了由工廠專門生產的「燃燒瓶套件」。該套件由幾根橡皮筋和兩個裝滿硫酸的玻璃管組成,可以插在裝滿汽油的瓶子內—當瓶子在目標上摔破時,汽油就會被硫酸點燃。雖然這種「燃燒瓶」會給使用者帶來很大風險,但仍在戰爭期間被廣為使用。

使用「莫洛托夫雞尾酒」訓練的人民民兵(Narodnoe Opolcheniye),攝於1941年至1942年冬季。

RPG-40 手榴彈

RPG-40 手榴彈(「RPG」是「Ruchnaya Protivotankovaya Granaata」的縮寫,即「反坦克手榴彈」)是蘇軍第一種專門設計的反坦克手榴彈,於1940 年列裝部隊,但其設計非常原始,和一戰末期的原始反坦克手榴彈幾乎沒有區別。它主要依靠填充的大量炸藥進行殺傷,可以穿透20 毫米(0.79 英寸)厚的裝甲。

RPG-43 手榴彈

RPG-43 手榴彈是蘇軍第一種專門設計的破甲反坦克手榴彈,於1943 年列裝部隊,其設計比RPG-40 手榴彈更復雜,穿甲能力良好。

RPG-43 手榴彈很像一枚超大的長柄手榴彈,其配有直徑為95 毫米的破甲彈頭。在投擲後,一個圓柱形的、由布制尾翼固定的金屬保險罩將從手榴彈後部彈出,以起到穩定飛行和提高投擲精度的作用。

型號RPG-43 手榴彈
長度:不詳
直徑:95 毫米(3.74 英寸)
重量:1.247 千克(2.75 磅)
裝藥量:612 克(1.35 磅)TNT 炸藥
引信:觸發式
投擲距離:18.28 米(20 碼)
穿甲能力:75 毫米(2.95 英寸)

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相關文章

最後手段:二戰德軍步兵反坦克武器

最後手段:二戰德軍步兵反坦克武器

本文摘自[英]大衛·波特著,邢天寧譯【戰爭事典075】《二戰德軍武器圖解百科》 「鐵拳」反坦克火箭筒 到戰爭中期,德國陸軍認識到,他們迫切需...

槍炮與士兵:近現代篇(一)

槍炮與士兵:近現代篇(一)

大家好啊我是毛豆,因為工作原因近期鴿了不少內容,為了能最大程度整合自己手頭上零散的資料,省出時間,本號推出「槍炮與士兵」連載專題,爭取在有限...

中國甲冑史:復活的大漢鎧甲(盔甲)

中國甲冑史:復活的大漢鎧甲(盔甲)

作者:周渝|本文摘選自《中國甲冑史圖鑑》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唐·王維《少年行》 唐代詩...

希特勒在「狼穴」裡的憋屈生活

希特勒在「狼穴」裡的憋屈生活

作者:克雷格·盧瑟 譯者:小小冰人 希特勒的大本營「狼穴」隱蔽在東普魯士一片遍佈湖泊、沼澤、松樹、雲杉、山毛櫸、橡樹的密林地域深處,橫跨拉斯...

歷史大猜想:孫武、伍子胥或為一人

歷史大猜想:孫武、伍子胥或為一人

《孫子兵法》的意義不只是在軍事上第一次將對戰爭的探討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還為後世研究這一時期的軍隊編制與作戰方式提供了大量翔實的第一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