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別提醒:藍星鏟史官為裝甲鏟史官的備用號,在未來一個月內將在這裡繼續發佈文章,為防失聯,敬請關注,歡迎轉發,廣而告之,衷心感謝!
自從10月份以來,俄軍改變戰術,對烏克蘭全境的基礎設施,特別是能源設施展開大規模的持續空襲,而在俄空天軍的導彈打擊之外,俄軍還大量投入伊朗的沙赫德-136自殺式無人機展開廣泛的突襲,這種低小慢目標不易察覺,攔截困難,在給烏方設施造成可觀破壞的同時,也在烏克蘭普通民眾心中蒙上一層陰影。
為了反擊俄軍無人機的襲擾,烏軍動用了從輕武器到單兵防空導彈等各種手段,並宣稱至少一多半自殺式無人機被擊落,然而現場視訊顯示,烏軍的攔截成功率還是比較低的,特別是在俄烏衝突初期表現出色的美製「毒刺」防空導彈,在面對沙赫德-136無人機時攔截成功率暴跌,刷新了下限。
為何大名鼎鼎的「毒刺」此番會屢屢失手?本文略作解析。

■烏克蘭警察使用步槍射擊沙赫德-136無人機,命中概率很低。
「毒刺」導彈是美國在冷戰後期研發的一款行動式單兵防空導彈,1981年列裝美軍,經過持續改進服役至今。
「毒刺」導彈彈長1.52米,直徑70毫米,發射架和導彈總重量約15.7千克,戰鬥部重3千克,使用固體火箭發動機推進,有效射程為200米到4800米,採用紅外/紫外雙模導引頭和近炸引信,最大飛行速度可達2.2馬赫,對於低空飛行的直升機而言簡直就是噩夢。

■「毒刺」防空導彈服役多年,經過持續改進,至今仍是美軍現役裝備。
在1979年至198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戰爭中,蘇軍在反游擊戰中運用直升機進行快速機動和火力打擊,給阿富汗游擊隊造成極大威脅,於是美國暗中向游擊隊提供了新列裝的「毒刺」導彈,以對抗蘇軍直升機。
根據1993年公佈的《美國防空兵年鑑》顯示,美國向阿富汗游擊隊提供了約500枚「毒刺」導彈,產生了340次交戰記錄,擊落蘇軍直升機269架,命中概率高達79%,「毒刺」導彈也因此名聲大噪。
正是由於「毒刺」導彈恐怖的命中率,美國擔心流入恐怖分子手中對自身造成反噬,在1990年出資5500萬美元,回購游擊隊手中剩餘的「毒刺」導彈。
截止目前,有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軍隊裝備了「毒刺」導彈,這種導彈也早已成為現代戰爭中的常客。

■在蘇聯侵阿戰爭期間,阿富汗游擊隊員肩扛美製「毒刺」防空導彈,給蘇軍直升機造成極大威脅。
俄烏衝突爆發以來,西方向烏軍援助了大量「毒刺」導彈,對超低空突防的俄軍直升機和戰鬥機給予迎頭痛擊,給俄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再次驗證了這種武器的有效性。
可以說在烏軍防空部隊建制被打殘的情況下,「毒刺」導彈在烏軍防空體系中佔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隨著俄軍自殺式無人機的大規模使用,烏軍好不容易構建的毒刺「鐵幕」似乎正在逐漸失效。

■在俄烏衝突初期被烏軍防空火力擊落的俄軍卡-52直升機,相當一部分俄軍直升機毀於「毒刺」導彈。
根據多條烏軍防空作戰的現場視訊來看,烏軍使用「毒刺」導彈對來襲的沙赫德-136無人機進行攔截,但導彈卻「完美」地錯過目標,揚長而去,自殺式無人機隨後命中並引發劇烈爆炸。
更讓人驚掉下巴的畫面是:烏軍在建築物樓頂接連發射2枚「毒刺」導彈攔截2架沙赫德-136無人機,竟無一命中。
這些視訊至少部分證明了一個事實:以高命中率著稱的「毒刺」導彈,在面對小型自殺式無人機的低空突防時,命中率大幅降低。筆者以為出現這種結果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烏軍使用「毒刺」導彈攔截沙赫德-136無人機失敗的視訊截圖。
首先,沙赫德-136無人機採用反射面積非常小的三角翼結構,機長3.5米,翼展也只有2.5米,加上發動機後置,紅外特徵不明顯,無疑增加了「毒刺」導引頭的捕捉難度;
其次,沙赫德-136無人機的飛行速度只有185千米/小時,飛行高度僅300米,地面人員從發現目標到實施攔截,預警時間可能僅有10秒到20秒,留給「毒刺」導彈的攔截窗口時間過於短暫,如果不能及時發射,就會錯過目標;

■沙赫德-136無人機採用三角翼造型,發動機後置,紅外特徵不明顯。
再次,沙赫德-136無人機攻擊時採用俯衝加速方式,進一步增加了地面人員目視識別和攔截的難度。「毒刺」導彈的有效射程理論上為200米到4800米,如果在沙赫德-136無人機的俯衝階段實施攔截,在慣性作用下導引頭尚未達成自主跟蹤就可能錯過目標。

■沙赫德-136無人機採用俯衝攻擊模式,飛行高度低、攻擊角度刁鑽,再加上紅外特徵不明顯,導致「毒刺」導彈命中率直線下降。
另一條現場視訊顯示,即便是沙赫德-136無人機水平飛過防空部隊頭頂,「毒刺」導彈依然會出現攔截失敗的情況,再次表明「毒刺」導彈在面對紅外特徵不明顯的小型低空目標時,命中率會大幅降低。
■沙赫德-136無人機水平飛過頭頂,烏軍發射毒刺導彈依然攔截失敗。
「毒刺」導彈在攔截沙赫德-136無人機時出現的一系列失誤,也說明了沒有什麼武器能夠做到經久不衰,「毒刺」導彈需要對導引頭進行重大革新,具備智慧圖像識別功能,才有可能應對低小慢無人機這類新威脅。
然而,這樣一來「毒刺」導彈的製造成本將進一步增加。根據2020年的報價,「毒刺」導彈的單價已接近12萬美元,而升級後極可能達到15萬到20萬美元,而沙赫德-136無人機單價僅2萬到5萬美元,可以說越打越賠,效費比極低,不要說烏軍消耗不起,就是美軍也扛不住啊。
end
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