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傘降救援隊培訓波蘭特種部隊解救飛行員

2017年1月,波蘭伊諾弗羅茨瓦夫,美國空軍傘降救援隊(PJ,Pararescue Jumpers)正在第56空軍基地輔導培訓波蘭特種部隊,如何在敵方控制區拯救己方跳傘飛行員。

該部隊是美國空軍的特種部隊之一,專司人道主義救援,以及營救美軍在各個戰場因事故落入敵境己方人員。隸屬於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AFSOC)和空軍作戰司令部(ACC)。

美國空軍特種部隊由特種飛行部隊和特種戰術部隊兩大分支構成。特種飛行部隊彙集了飛行學校裡的精英,他們能夠靈巧地駕駛各種飛機穿梭於戰地之間,完成運送、支援、掩護、偵察等複雜的飛行任務,同時也為美國聯合特種司令部下設的其他特種部隊提供空中滲透的技術支持。

特種戰術部隊則是以天空為舞臺、以地面為平臺的特種作戰部隊,他們主要負責人員的搜尋救援、戰場空中掩護、戰地空中交通的協調和疏導以及天氣氣象評估等任務。而在這些特種戰術部隊中,傘降救援部隊(Parachute-Jumper)最為著名。

其主要負責戰時墜毀飛機的飛行員搜尋救援任務,救援人員既要具有很高的醫療護理能力,也要具有特種部隊隊員的過硬素質,以便在危險重重的敵後保護飛行員的安全。

傘降救援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1943年8月,一架載有20多名人員的C-46運輸機因為機械故障在中緬邊境附近墜毀,其中21人在飛機墜毀前跳傘,落入了中緬邊境的茂密叢林中。要救出這些倖存的機組人員必須使用同樣的方法將救援人員送入那片區域,這是當時唯一的選擇。

弗萊金納中校和另外兩名醫療救護人員志願接受了這個任務,並順利地找到了倖存者。他們得到了當地游擊隊員的幫助,受傷的機組人員在游擊隊的營地得到了及時救治。

通過這次事件,受過正規訓練的救援人員組建了傘降救援隊,並且在二戰後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搜尋救援標準作業程序。

朝鮮戰爭期間,戰場搜尋救援戰術第一次在戰場上應用,救援人員快速到達戰場並救起墜機飛行員或者其他士兵。到戰爭結束時,累計救援數量達到了美國在整個朝鮮戰爭中損失飛行員數量的10%。

由此總結出了一套如何在敵後進行人員搜尋救援的處理辦法,同時密切協同前線的陸軍移動外科平臺,對傷員進行進一步救治處理,以保證其可以順利地轉移到後方醫院。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7年1月27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