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beta.sam網站2020年8月17日報道,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為其融合一體化海軍網路(Fused Integrated Naval Network,FINN)項目的新型機載吊艙原型尋求解決方案,該方案旨在提升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戰術資料鏈之間的完全互操作性。
美海軍陸戰隊作戰實驗室的指揮、控制、通訊、計算機與情報、監視與偵察(C4ISR)部門正在尋求一種FINN機載吊艙原型,該原型將提供一種持久(網路)閘道器,用於在其他FINN節點和與其相連的終端使用者節點之間接收、橋接、轉譯、處理並分發資訊。
FINN機載吊艙設計用於通用原子公司的MQ-9B「天空守衛」無人機系統,必須能夠利用現有和傳統資料鏈路技術對IP和非IP資料進行頻率交聯傳輸。新型FINN原型所採用的吊艙技術也必須具備超視距傳輸能力。該原型吊艙還必須能夠在Link-16、戰術目標瞄準網路技術(TacticalTargeting Network Technology,TTNT)V6.9和7.0、頻寬高效通用資料鏈路(Bandwidth Efficient Common Data Link,BE-CDL)、情報廣播系統(IntelligenceBroadcast System,IBN)和經過NSA Type-1認證的TrellisWare戰術可擴展MANET-X(TacticalScalable MANET-X,TSM-X)波形以及由海軍研究辦公室開發的下一代波形(Next Generation Waveform,NGW)之間實現使用者實時資料轉換。能夠集成到機載平臺的NGW硬體預計要到2021年秋季才能交付。
除了波形及其所需的無線電設備外,FINN還集成了多種不同類型的IP組網設備、高可靠性IP加密機(HAIPE)、各種資料處理硬體和指揮控制(C2)軟體,以及系統監控軟體。MQ-9B符合美國空軍開放任務標準(OMS),FINN吊艙解決方案也應儘可能符合OMS。
當前現有的FINN原型是基於AFRL 的AgilePod 30L吊艙,目前集成了波音公司的定向組網波形(Directional Networking Waveform ,DNW)、Link 16和TTNT V6.9。2019年12月,該原型在位於亞利桑那州尤馬基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航空站(MCAS)的一架飛機上成功進行了飛行測試,歷時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