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步兵班編制和班組戰鬥隊形

步兵有「戰場皇后」之稱,是地面戰鬥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誠然,隨著各國軍隊在20世紀上半葉邁向機械化戰爭時代,步兵的地位已經大大降低,在軍種中,海軍、空軍的比例不斷上升;在兵種中,裝甲兵、炮兵等技術性兵種的影響力愈發強大,但步兵的作用仍然不可輕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諸多戰鬥實踐表明,技術性兵種雖然可以對戰局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在步兵缺位的情況下,依然難以獲得實質性的戰果;另一方面,多兵種協同作戰也為步兵的作戰方式平添了許多課題,極大地豐富了步兵戰術的內涵。

二戰德軍步兵班

二戰德軍步兵班

二戰期間,德軍步兵班的編制主要有三種類型:十人制步兵班、十三人制步兵班和九人制步兵班

十人制步兵班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把班看成是兩部分的組合:機槍組和步槍組。此時,兩組之間的協調性還比較差。1939年以後,隨著MG 34機槍和MP38衝鋒槍逐步在作戰部隊逐漸普及,德軍意識到密切協同在戰術上的必要性,就取消了這個區分。之後的步兵班更像是一個基於機槍的戰鬥單位,1941年3月修訂下發的《步兵訓練大綱》(Ausbildungsvorschrift für die Infanterie)所闡述的10人制步兵班的編制裝備也證實了這一點,該編制裝備建立在最大限度發揮步兵班火力的基礎上,在戰爭後期被廣泛應用:

班長:攜帶自動手槍、6個彈匣、望遠鏡、鐵絲網鉗和哨子;

輕機槍正射手:攜帶MG 34輕機槍、1 個彈鼓、手槍、工具袋、手電筒;

輕機槍副射手:攜帶備用槍管、揹帶、1個彈藥箱和4個子彈帶(其中之一為穿甲彈)、手槍、工兵鏟和太陽鏡;

輕機槍彈藥手:攜帶備用槍管、揹帶、2箱子彈,步槍和工兵鏟;

6名步槍手:主要負責近戰,軍銜最高或資歷較深者任副班長。所有人配備步槍、2個子彈袋、工兵鏟、手榴彈(包括髮煙手榴彈)、機槍彈鏈和炸藥包,幾名士兵也可能合力攜帶輕機槍使用的三腳架。

十三人制步兵班

十三人制步兵班

齊默曼的《突擊小隊》(Die Neue Gruppe )一書指出:「在現代戰鬥中,步兵班是步兵最小的戰術單位」。步兵班是步兵的基礎,從1940到1943年末,德軍的每個步兵排都有4個步兵班、1個排部和1 個三人組的50毫米輕型迫擊炮班,滿編一共49人;每個步兵班由1名班長和9名士兵組成。不過,在德軍1940年5月出版的戰鬥手冊當中,還有一種13人制的步兵班,包括1名班長和1名副班長。實際戰鬥中,副班長通常作為班長的助手指揮步槍手實施戰鬥。在《突擊小隊》中,這種步兵班通常包括兩個部分,即4人機槍組和7人步槍組,機槍組由班長領導,其餘4人員操作機槍,掩護全班行動。步兵班所配備的武器大體一致,但根據戰鬥任務、支援武器的不同而略有不同,13人制步兵班攜帶的武器和裝備清單如下:

班長:步槍、望遠鏡、信號袋、鐵絲網鉗和指南針;

副班長:步槍、望遠鏡、信號袋、小斧頭、捲尺;

輕機槍組第1名士兵(正射手):輕機槍、手槍、可摺疊的鶴嘴鋤,如果配備的是MG 08或MG 15機槍,還必須在物資袋中攜帶彈鼓、瞄準鏡和附件。如果配備的是MG 13機槍,則裝備的武器器材包括攜帶裝滿子彈帶的4個彈藥箱、手槍、物資袋和可摺疊的鶴嘴鋤;

輕機槍組第2名士兵(副射手):手槍、可摺疊的鶴嘴鋤;如果配備的是MG08 或MG15機槍,還必須攜帶裝滿子彈帶的彈藥箱、工具袋、裝水工具和冷凝管、空桶、揹帶;如果配備的是MG13機槍,還必須攜帶2個裝滿子彈帶的可揹負的彈藥箱、揹帶、空桶、露指手套;

輕機槍組第3名士兵(彈藥手):如果配備的是MG 08或MG 15機槍,則攜帶2箱子彈、步槍、工兵鏟、揹帶;如果配備的是MG 13機槍,則攜帶2個裝滿子彈帶的彈藥箱、步槍、揹帶、工兵鏟;

輕機槍組第4名士兵(彈藥手):如果配備的是MG 08或MG 15機槍,則攜帶機槍腳架、手槍、子彈箱、工兵鏟;如果配備的是MG 13機槍,則攜帶機槍腳架、手槍、裝滿子彈帶的彈藥箱、工兵鏟。機槍兩腳架或三腳架體型較大,如果要求必須攜帶更多的子彈箱或者工具袋,則可不攜帶機槍腳架;

7名步槍手攜帶的武器裝備大致相同:步槍及子彈、分插在身體各處的手榴彈、相應的挖掘工具(根據步兵連連長的要求有所不同)。

九人制步兵班

1944年2月1日,德軍下發了一種過渡性質的簡短戰鬥手冊《擲彈兵連中的突擊步槍排》(Der MP Zug Der Granadier Kompanie),裡面引用了鑑定小組得出的觀點:應當為使用MP 43的士兵準備720發子彈,其中用6個容量為30子彈的彈匣裝180子彈,供士兵隨身攜帶;在裝備MP 43 的擲彈兵排中,其9人制步兵班的典型編制裝備如下:

班長:MP 43、雙筒望遠鏡、鐵絲網鉗、口哨;

士兵1(擲彈兵):單發步槍(槍栓步槍)、榴彈發射器、手榴彈;

士兵2(狙擊手):帶瞄準鏡的步槍、塹壕挖掘工具;

士兵3-8:MP 43、塹壕挖掘工具。

士兵3-8:MP 43、塹壕挖掘工具

(上圖)1943年的一種9人制步兵班,每班配有兩支G43步槍。

全班分工如下:

1. 班長負責指揮全班戰鬥行動,以完成戰鬥任務,同時給狙擊手和擲彈兵規定打擊目標;

2. 擲彈兵擔任步兵的角色,攻擊目標難以接近時,發射榴彈打擊目標;

3. 狙擊手打擊單個重要目標;

4. 士兵3-8都是步槍手,使用MP 43戰鬥,承擔近戰任務,其中1人擔任副班長的角色。

德軍班組戰鬥隊形

德軍步兵班戰鬥隊形分為密集隊形和疏開隊形。密集隊形又稱單線隊形(縱隊隊形),具體人員分佈為班長打頭,機槍小組緊隨其後,再往後是步槍兵,副班長斷後;這種隊形在正面看起來目標很小,同時允許班長根據情況來下達命令,主要在行軍狀態下采用。疏開隊形又稱交戰隊形,主要用於敵我雙方交火時使用, 細分為兩種隊形:第一種是小組隊形,即步兵班以小組為單位分佈在15平方米的範圍內,為減少敵軍火力殺傷,突擊小隊之間、單兵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但又要便於相互聯絡。

隨著德軍軍事理論的發展,德軍不再將步兵班簡單的區分為步槍組和機槍組, 小組戰鬥隊形也不再提及。

步兵班逐漸成為一個基於機槍的戰鬥單位時,出現了第二種疏開隊形,即鏈式隊形。這種戰鬥隊形是在密集隊形(單線隊形)的基礎上,機槍小組迅速安置好機槍,步槍手移動到機槍的左邊、右邊或者兩邊(視情況而定),最終形成一條不規則的線式隊形或鏈式隊形。嚴格地講,由於戰場地形複雜,士兵通常在班長兩翼佔領射擊位置後,不能形成真正的「線」,而是根據戰場地形錯落有致的分佈,形成鏈式隊形。一般來說,需要向敵方全力開火時,步兵班戰鬥隊形將立即由密集隊形向鏈式隊形轉變,除非受到地形限制,步兵通常會在機槍組的左翼或右翼展開,其他情況下均要求步兵以「機槍組為戰鬥隊形中心」,在其兩翼佔領射擊位置,展開之後單兵之間的距離通常保持在5步左右。

在開闊地帶,步兵班向前機動時,所有士兵都必須將子彈上膛,打開保險;班長的基本指揮口令是「行軍」和「停止行軍」,無論是全班前進還是全班撤退,班長的位置總是位於離敵軍最近的地方。向前推進過程中,班長一般有3個指揮口令,分別是「停」「臥倒」「全班射擊」,用以指揮全班規避敵軍火力或發揚火力壓制敵軍。

全班射擊時,士兵都要在班長附近, 既要保持一定疏開距離以減少敵火殺傷, 又要將距離控制在一定範圍,以便隨時接收班長命令,同時確保全班協調一致的戰鬥行動和觀察周邊地區地形。受到戰場環境限制時,採用其他戰鬥隊形也是允許的,此時班長應下達一些特殊口令來調整戰鬥隊形。面對敵軍的火力打擊和不利的地形時,班長應將密集隊形調整為鏈式隊形,但無論戰鬥隊形如何調整,都應以保持全班協調一致作戰為出發點。

在複雜地形行軍或破除障礙(規避障礙)時,調整戰鬥隊形是必然的。戰鬥隊形的運用應該注重靈活性,士兵們不能為了保持隊形而保持隊形,戰鬥隊形確定時,應根據地形、敵情等戰場環境的不同,靈活的確定單兵之間的間隔和距離,以減小敵軍火力殺傷效果,班長也應將士兵的戰鬥注意力從保持間隔距離等方面轉移到密切觀察敵情變化上來。班長的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也不總是保持在班的先頭位置。戰鬥中,班長可能要脫離班的戰鬥隊形,執行觀察敵軍和地形的任務,也可能調整位置,以便於和友鄰班長進行協同,此時全班戰鬥交由副班長指揮。

為方便美軍官兵了解掌握敵情,美軍情報部門將德軍的《步兵訓練大綱》(Ausbildungsvorschrift 130/2a)轉譯為英文的《戰鬥中的德軍班組》(German Squad in Combat),雖然配上了圖釋並重新編輯之後實用性大大增強,但準確性有待提升。舉例來說,德語「Taschenlampe」一詞通常被譯為「手電筒」(對應英文中的「pocket lamp」「flashlight」或「torch」),但在這本手冊中被錯誤地翻譯為「探照燈」(search light)。不管怎麼說,美軍認為德軍戰鬥手冊中體現出來的理論在當時處於領先水平, 因此,美軍組織包括情報部門和研究學者在內的所有力量對其進行了轉譯。當然其成果也或多或少帶有英軍研究的影子,如《戰鬥中的德軍步兵(小分隊戰術)》【German Infantry in Action (Minor Tactics)】,該書於1941年出版,甚至連遠在印度的部隊也能看到;又如威廉·內克所著、1943年出版的商業版本《今日德軍》(The German Army of Today)。

本文摘自《二戰步兵分隊戰術》

本文摘自二戰步兵分隊戰術

★ 詳解二戰中英、美、德三國步兵分隊所用戰術,專業手筆,深入淺出

★ 20萬字,200張示意圖與照片,乾貨滿滿,誠意十足

★ 罕見題材,視角獨特,從細微之處解讀戰場

相關文章

希特勒的法國之旅

希特勒的法國之旅

著:克雷格·盧瑟,譯:小小冰人 美國記者兼戰地通訊員威廉·L.夏伊勒在他那部傑出著作《第三帝國的興亡》中寫道:「六月,總是巴黎這個富麗堂皇的...

二戰德軍步兵分隊戰術的理論發展

二戰德軍步兵分隊戰術的理論發展

二戰初期,根據以往的戰爭經驗和新式武器裝備的要求,德軍下發了一系列作戰訓練手冊;同時以這些作戰手冊為基礎,改編出了一系列的商業版本,以其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