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庫爾斯克普羅霍羅夫卡戰場實錄

著:戴維·M. 格蘭茨 喬納森·M. 豪斯

譯:孫渤 趙國星 張峻鳴

1943年7月12日

1943年7月12日

庫爾斯克,普羅霍羅夫卡

從黎明時分開始,7月12日上午一直溫暖、潮溼、多雲。下午有幾場小陣雨,但強度不足以妨礙當天大部分時間的軍事行動。可是,臨近傍晚時的幾場強陣雨會把許多條道路變成泥沼。

黎明剛過,豪塞爾的三個師開始按計劃發動進攻,但沒過幾個小時,他的裝甲兵和裝甲擲彈兵就沿整條戰線迎面撞上蘇聯人的反突擊(見下地圖)。「警衛旗隊」師於6時50分發起攻擊,該師黨衛隊第1裝甲擲彈兵團在鐵道線以南寸土必爭地向東推進,把俄國步兵徹底趕出了斯托羅熱沃耶,並準備繼續向普羅霍羅夫卡西南兩公里處的亞姆基推進。不到一小時後,黨衛隊第2裝甲擲彈兵團開始從鐵道線上的252.2高地至「十月」國營農場一線全面向前推進。不到8時15分,裝甲擲彈兵已到達並越過「十月」國營農場以北的山脊,向下面山谷進發,而「警衛旗隊」師裝甲團的67輛坦克早已整裝待發,隨時準備超越到他們前面擔任先鋒。46 裝甲擲彈兵曾報告過山脊處設防的敵人大約是一個團的步兵,但他們登上起伏的高地並開始進入下面的山谷時,卻發現對面的下一道山脊處有大批敵軍坦克。不過,黨衛隊第1裝甲團還沒有收到這幾份報告, 就已經前來支援進攻並擴大戰果。後來,該裝甲團的一位「虎」式坦克連連長魯道夫·馮·裡賓特洛甫寫道:

煙幕彈打出的一堵紫色煙牆飄到空中。意思是:「坦克警告!」

沿著山坡的整條坡頂都可以看到同樣的信號。帶有威脅意味的紫色危險信號也出現在鐵路路基右側的更遠處。

一切立刻變得明朗起來:我們這些還在山谷裡的人還看不到的是,一場蘇聯的大規模坦克衝擊正在山的那邊進行著……

爬完剩下的山坡登頂之後,我們看到眼前的小山谷對面,離我們大約200 米遠的地方有另一座矮山丘,那裡顯然是我軍步兵的陣地……

這個小山谷在我們左邊延伸開去,我們順坡而下的時候發現了第一批T-34,它們顯然是想從左邊包抄我們。

我們在山坡上停下來開火,擊中了幾個目標。一些俄國坦克起火燃燒。對於一個好炮長來說,800米已經是理想射程。

我們停下來觀察會不會有更多敵軍坦克出現,這時,我出於自己的習慣看了看四周。結果眼前的景象令我說不出話來。從我前方150—200米處的緩坡後面, 先是冒出來15輛,然後是30輛,再後來是40輛坦克。到最後,多得數不勝數。這些T-34上搭載著步兵,一路向我們高速衝來。

(上圖)沃羅涅日方面軍,1943年7月12日

馮·裡賓特洛甫當時並不知道,他的坦克連迎面遭遇的是蘇聯坦克第29軍的坦克第31旅和第32旅。

與此同時,位於黨衛隊第1裝甲團左翼的該團第2營第13連也在「十月」國營農場以北正面遭遇60輛蘇聯坦克,並在600—1000米的距離上發生交戰。就在雙方距離正在迅速接近的時候,又有一批同樣數量的蘇聯坦克從斜刺裡殺出,並向這個連撲過來。一場長達三小時之久、令人目不暇接的殊死搏鬥接踵而至,蘇聯坦克損失大得令人震驚,因為它們甚至很少有機會接近到可以擊穿德國坦克裝甲的射程內。「警衛旗隊」師的戰史這樣描述戰鬥的激烈程度:

上午6時[莫斯科時間8時]整,規模約一個團的敵軍越過普羅霍羅夫卡—彼得羅夫卡一線進攻我師。「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戰鬥群剛開始前進,就正面遭遇約50輛敵軍坦克。戰鬥持續了兩個小時。第2裝甲擲彈兵團第3裝甲車營(Ⅲ. /2.)的裝甲炮兵排排長居爾斯三級突擊隊中隊長報告如下:「他們一大清早就開始進攻我們。他們衝到我們周圍,在我們頭頂上,也在我們當中。我們各自為戰,跳出散兵坑,向敵坦克投擲空心裝藥的磁性手榴彈,躍上自己的裝甲車,朝任何看到的敵軍車輛和人員開火。那簡直是地獄!到上午9時[莫斯科時間上午11時]整,戰場再次牢牢地掌握在我們手中。我軍坦克給予我們很大幫助。僅我所在的連就擊毀了15輛俄國坦克。」

同樣的激戰場面出現在黨衛隊第二裝甲軍的整條戰線,而「警衛旗隊」師的地段依舊打得最激烈。不管在哪個地方,原來的進攻者現在都變成了孤注一擲的防禦者,戰場上的大屠殺也愈演愈烈。該師的黨衛隊第1裝甲擲彈兵團剛剛佔領斯托羅熱沃耶,同樣遭到幾波蘇聯坦克和搭載步兵的反覆攻擊。該團第3反坦克殲擊營的一名炮組成員,後來生動地記錄下自己對這次激烈戰鬥的印象:

凌晨4時左右,一名騎摩托車的通訊兵送給我們新的命令,要求我們在「史達林斯克」集體農莊[斯托羅熱沃耶]設防。我們應當特別注意右側的樹林和麵朝鐵路路基的方向。不久,我們就看見約有25—30輛T-34在我們右方六至七公里處運動,直撲「帝國」師的戰線。對於我們來說,他們離得太遠,不過師屬炮兵團還是瞄準它們開了火,確保他們經過我們的右翼時不會毫髮無傷。然後是一片寂靜。但到8時整,隨著一聲巨響,魔術表演正式開始。「史達林管風琴」一輪又一輪的齊射,如雨點般打在我們的陣地上,其中還夾雜著炮彈和迫擊炮彈。總之,這看起來像是在為一場真正的進攻做準備,並且持續了將近一個半小時。一架德國偵察機飛到俄國陣地後方相當遠的縱深,搖動機翼向我們發出信號,扔下一個訊息筒,並打出兩發紫色的發煙信號彈。那意味著坦克。鐵路路基的左側,同樣打出紫色的煙幕信號,所以那裡一定也有坦克。敵軍的火力在同一時刻停下來,從路基左側的小山上,陸續衝下來的坦克有三輛……五輛……十輛……但是光數數有什麼用呢?一輛又一輛T-34從小山上全速衝下來,炮管裡都吐著火焰,直撲我方步兵陣地。我們剛看到第一輛坦克,就用自己的五門炮不停開火,只用幾秒鐘,第一批T-34 就停在了一團團黑煙當中。有時候,我們還要當心坦克上面搭載的俄國步兵,同他們展開白刃戰。

後來,突然有40—50輛T-34從右側朝我們衝來。我們不得不調轉炮口朝他們開火。突然之間,有三個龐然大物大膽地越過窪地,向集體農莊衝過來。他們開上通往農莊的道路。我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角度開火,而最右側那門炮的裝填機構卻卡住了,看樣子似乎沒法修好。我們只好穿過農莊建築物變換陣地。我剛能略作瞄準,就不得不馬上向第一輛T-34開火。這一炮沒打中,彈殼卻卡在炮膛裡。於是我又一次在房屋之間彎身前進,在一座房屋前面排除了卡住的彈殼。一輛T-34 出現在我正前方,恰好這時,我的助理炮手大吼一聲:「新彈上膛!」響得我沒戴耳機也能聽到他的聲音。最值得一提的是,我調轉炮口對準150米開外衝向我們的那輛T-34時,又一場悲劇發生了!這門炮的後支撐腳架斷了,炮口上揚直指天空。我用力搖動手柄放平我的7.5釐米炮身, 並設法瞄準那輛T-34的炮塔開火。命中!艙蓋打開,兩個人跳了出來。一個人呆在原地,另一個卻沿房子之間的小路蹦跳著跑掉了。這輛T-34開到離我大約30 米處的時候,我又一次擊中了它。

我們在友鄰步兵的大力幫助下,勝利結束這場同俄國步兵和從被打壞坦克裡跳出來的坦克兵之間的射擊比賽,然後拖著我們的炮全速離開原來藏身的那個坑。我們經過幾輛正在燃燒的T-34,一路飛奔來到樹林裡。俄國人就是用這些坦克,在三至四波步兵支援下發動的進攻,現在進攻已告失敗,他們也被趕了回去。

放眼所及,大約1500米寬的地段上,到處都是正在燃燒的坦克殘骸,大約有10—12門火炮也在燃燒。據說有120輛坦克參加了剛才的進攻,但也很可能是更多。誰又數過呢!

(上圖)庫爾斯克會戰期間,紅軍的主力坦克是1943年型的T-34

這一輪瘋狂進攻的發起者是蘇聯的坦克第29軍坦克第25旅,並得到坦克第2軍坦克第169旅的支援,不久又得到近衛坦克第53團的支援。整條戰線上的戰鬥則持續了大半個上午,一直到午後,一波又一波的蘇聯坦克不斷衝擊著黨衛隊第二裝甲軍的先頭部隊。

顯然,羅特米斯特羅夫的反擊已經如期開始。6時整,羅特米斯特羅夫本人和參謀人員組成的一個小型作戰組,一起來到坦克第29軍軍長基裡琴科將軍的前方指揮所。這個指揮所位於普羅霍羅夫卡西南的一座小土丘上,可以清楚地觀察整個戰場,於是,羅特米斯特羅夫在這次進攻期間把這裡也當作自己的集團軍觀察所。為了從空中掃清蘇聯飛機,德國的梅賽施米特飛機從6時30分開始出現,半個小時以後,幾波德國轟炸機接踵而至。在羅特米斯特羅夫的注視下,成群的蘇聯殲擊機,然後是轟炸機,飛來盤旋著展開空中交戰,而地面上的兩支大軍也在殊死搏鬥中相互糾纏,無暇顧及從天而降的炸彈和天空中的殺戮場面。

……

本文節選自《

庫爾斯克會戰

庫爾斯克會戰是蘇德戰爭乃至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較大的坦克戰之一,此役意味著閃擊戰在戰略和戰役層面的窮途末路。本書完整地敘述了庫爾斯克會戰,包括第一階段的防禦戰役、奧廖爾進攻戰役和別爾戈羅德—哈爾科夫進攻戰役。介紹了長期以來為人所忽視的「庫圖佐夫」行動和「魯緬採夫」行動始末。《庫爾斯克會戰》由戴維·格蘭茨執筆,是指文東線文庫的又一力作!

相關文章

1942年,蘇聯機械化部隊的重生

1942年,蘇聯機械化部隊的重生

著:戴維·M. 格蘭茨,喬納森·M. 豪斯 譯:趙瑋 趙國星 紅軍部隊數量和複雜程度的增長在機械化部隊身上得到了集中體現。1941年12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