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接近尾聲,蘇軍決定奪取柏林

著:厄爾·F.齊姆克
譯:葉欽卿

譯:葉欽卿

莫斯科時間1945年3月31日晚間,盟軍駐蘇聯代表向史達林遞交了一份通報。在這份通報中,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上將概要描述了他在德國中部的作戰計劃,並宣稱自己在包圍和消滅魯爾區德軍部隊之後的下一階段作戰目標是與蘇軍會師,從而將德軍切成兩半。艾森豪威爾認為實現會師的最佳路徑是埃爾福特—萊比錫—德累斯頓一線。他還說當情況允許時,自己將盡快與蘇軍在雷根斯堡—林茨(Regensburg-Linz)地區實現第二次會師,以防德軍在本國南部建立防禦據點。

史達林在第二天以便回覆了艾森豪威爾,同意後者所提出蘇軍和盟軍在埃爾福特—萊比錫—德累斯頓,以及雷根斯堡—林茨兩個地區實現會師的提議。史達林還補充道,由於柏林已經失去了它原有的戰略重要性,蘇聯最高統帥部並不計劃在該方向上配置主力部隊。他宣佈蘇軍將在5月中下旬重啟攻勢。

然而說歸說、做歸做,當時蘇聯軍隊已經開始從奧帕瓦北部向維斯瓦河河口推進,部隊正在實施急迫得近乎瘋狂的重新部署,以發起一場以柏林為主要目標的戰役行動。3月31日,在上西里西亞,當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攻勢因上文已述的原因猝然停下時,坦克第4集團軍(現已被冠以「近衛」榮譽稱號)開始將其部隊從方面軍序列中抽出,準備向北方的尼斯河進發。當近衛第5集團軍從佈雷斯勞西部地區往前推進時,原本承擔烏克蘭第1方面軍左翼空中支援任務的空軍部隊如今也被調往北部。3月30日,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將其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留在了但澤灣,並全力清掃德國第2集團軍的殘餘,主力則迅速調頭、開始往奧得河下游推進。

4月3日,史達林抗議了瑞士會談的結果,他在給富蘭克林·D.羅斯福總統的信中說:「基於他們所掌握的情報,我在部隊的同僚們確認了此次談判的發生,並且與德國人達成了協議。德國西線指揮官阿爾伯特·凱塞琳元帥由此向盎格魯—美利堅部隊敞開防線,任其東進。與此同時,作為交換的是,英國和美國承諾在停戰條約上不會過分為難德國。」史達林補充道 「我現在意識到,盎格魯—美利堅軍隊必然擁有某種已經確定的優勢……看看,他們居然可以不受抵抗地進入德國的核心腹地。但是,為何要對蘇聯人隱瞞這些呢?又為何不提前知會一下你們的盟國蘇聯呢?」

蘇軍的部署與計劃

4月前兩個星期裡,蘇軍顯然是在朱可夫指揮之下完成了戰爭期間最快的一次主攻方向轉換。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將其右翼邊界從波羅的海沿岸收回到施韋特;與此同時,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迅速派出部隊進入了由於前者右翼撤出形成的力量真空地區;烏克蘭第1方面軍則將其主力從中央和左翼轉移至右翼。蘇軍這三個方面軍的兵力總計達到250萬人,另有坦克6250輛、飛機7500架、火炮和迫擊炮41600門、多管火箭發射車3225輛、汽車95383輛。

盟軍新近取得的輝煌戰果引起了蘇軍的猜疑。有鑑於此,蘇方為兵力部署的調整以及緊隨其後的進攻設定了一個最優先的目標:以最快的速度佔領德國領土至少是易北河以東地區——即他們原本就會進行軍事佔領的區域。為實現這個目標,蘇軍甚至準備無視——雖然實際上本來就不會這樣——盟軍與德軍私下達成妥協(對柏林的佔領顯然會是協議中的重要部分)的可能性。因為這個可能一旦變成現實,那麼蘇軍便不得不抽出主要力量用以攻擊柏林;而原因也很簡單,不論這座城市是不是主要戰略目標,只要它還沒有被收入囊中,蘇軍就無法奪佔、至少是無法迅速奪佔易北河以東的廣闊佔領區。

蘇軍的進攻計劃其實是以下三個方面互相妥協的結果:該計劃把集中主力用以實施進攻的目標定為柏林,卻給主攻部隊規定了最大進攻正面和任務縱深;為儘早發起攻擊,它也容忍了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遲滯數天後發起進攻可能帶來的問題;它還額外保留了有朝一日能夠從左翼突入捷克斯洛伐克的可能。

(上圖)柏林,1945年4月16日—5月7日

(上圖)柏林,1945年4月16日—5月7日

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將其主力——包括近衛坦克第1、第2集團軍在內的5個集團軍——組成進攻柏林的第一梯隊,攻擊發起位置為屈斯特林橋頭堡。在逼近柏林城外圍時,蘇軍裝甲部隊將分成南北兩個方向,隨後繞城而行。北翼的蘇軍坦克部隊將緊貼並掠過城市外圍,構成柏林包圍圈比較靠近中心的北段,協助友軍從南翼迂迴包圍柏林守軍。

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將在施韋特以北渡過奧得河,並向新施特雷利茨展開攻擊。該方面軍進行此次突擊的任務是將德軍第3裝甲集團軍逼往波羅的海海岸,同時掩護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向柏林進軍時北翼的安全;然而,由於羅科索夫斯基需要更多時間來完成部署,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的行動將至少推遲4天開始,因此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抽調了2個集團軍,從費諾夫運河(FinowCanal)以南向費爾貝林發起攻擊,以此保障本方面軍北翼的安全。該方面軍(白俄羅斯第1)還另外抽出了2個集團軍——他們將從法蘭克福北部的登陸場出發、對勃蘭登堡發起攻擊,在掩護方面軍南翼的同時完成柏林包圍圈南段的構築工作。此外,上述2個集團軍還會與烏克蘭第1方面軍取得聯繫,在尼斯河下游及奧得河流域共同包圍和肅清德軍第9集團軍與第4裝甲集團軍的殘部。

(上圖)「喀秋莎」是蘇軍武庫中最令人生畏的一種武器。圖中這些車載火箭發射器是1945年4月在柏林近郊拍攝到的

烏克蘭第1方面軍計劃了兩次突擊行動。其中一次是由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近衛坦克第4集團軍外加3個步兵集團軍進行,他們將在福斯特和慕斯考(Muskau)之間渡過尼斯河,經過施普倫貝格的西部和西北部往前推進;另一次則是由2個集團軍從格爾利茨向德累斯頓推進。科涅夫的主要任務是靠近德累斯頓至維滕貝格(Wittenberg)之間的易北河河段,並在上述地區與美軍實現會師;而且他有意使部隊的機動路線朝西北方向的貝爾齊希(Belzig)偏移,從而有能力在柏林以南地區支援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右翼。

不過烏克蘭第1方面軍對此目標並不熱心,因為這將使他們陷入柏林城下的苦戰,無法迅速變更部署抽身南下,經由德累斯頓進攻布拉格。但位於該方面軍北翼的坦克集團軍確實是一大重要的安全保障和助力,各種不同的計劃都會提到安排這些部隊急轉向北、衝向柏林。整個進攻行動由朱可夫負責協調。在4月初,他已經將自己所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指揮權移交給了索科洛夫斯基。

本文摘自《從史達林格勒到柏林》

本文摘自從史達林格勒到柏林

以客觀嚴謹的文筆記述了始自「巴巴羅薩」,包括史達林格勒戰役、「堡壘」行動、第聶伯河會戰,蘇軍歷次攻勢及德軍北方、東南、西部各戰區相關行動,終完結於柏林會戰的完整蘇德戰爭史。在介紹戰爭進程的同時,本書還對戰爭中的人物進行了細緻描繪,這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人,亦能更好地理解他在當時情況下做出某種選擇的原因。一部相當難得的描述東線戰場,尤其是蘇聯紅軍與德國國防軍、從史達林格勒到柏林這一路征戰步伐的佳作,它不僅真實地描繪出了蘇德戰爭,還回答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紅軍究竟是如何贏得了戰爭。

相關文章

蘇德戰爭的方方面面:巨人之間的對抗

蘇德戰爭的方方面面:巨人之間的對抗

著:厄爾·F.齊姆克 譯:葉欽卿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德兩國之間對抗最為顯著的特點便是其規模的巨大。在時間上,這場對抗幾乎毫無停頓地持續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