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明的戰術,實力並不佔優的隆美爾一波突擊又推進300英里

著:利德爾·哈特

譯:小小冰人

與1941 年相比,1942 年的非洲戰局發生了更猛烈、影響更深遠的逆轉。這場戰局開始時,交戰雙方的軍隊在昔蘭尼加西部邊界對峙,那裡恰恰是九個月前他們駐守的地方。但新年過後三週,隆美爾又一次發動戰略反攻,取得的進展超過250 英里,英軍朝埃及邊界退卻了三分之二路程後才重新集結起來。戰線隨後在賈扎拉一線穩定下來。

2月4日,英國第8 集團軍撤入賈扎拉防線的防禦工事, 但直到四月初,隆美爾說服了猶豫不決的義大利上級指揮部門,才得以讓他的軍隊前出到靠近英軍陣地處。

此時,英軍據守的賈扎拉陣地,不僅構築了野戰工事,還佈設了廣闊的雷區,已經發展成一道真正的築壘防線。但英軍的防禦準備很快被他們重新發起進攻的計劃取代,賈扎拉防線發展成適合進攻的跳板,就不太適合防禦了,因為這是一道筆直的戰線,缺乏必要的縱深。除了沿海地段,防線上的各支撐點相距太遠,無法相互提供火力支援。這道防線從海岸起,向南延伸50 英里,越往南缺口越大。位於比爾哈基姆的左翼陣地,由柯尼希將軍指揮的自由法國第1 旅據守,與西迪穆夫塔的據點相距16 英里。導致防禦複雜化的另一個因素是,前進基地和鐵路終端設在貝勒赫邁德,此舉是為了重新發起進攻。對敵人的一場迂迴突擊來說,這是個很明顯的目標,因此,英國人必須保護堆放在那裡的大量補給物資,戰鬥中的英軍指揮官一直為此擔心不已,機動自由受到嚴重限制。

對早早發起一場進攻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英國人在政策和規劃方面也存在意見衝突。從二月份起,邱吉爾就敦促儘早展開行動,他指出,蘇聯人浴血奮戰、凱塞林持續不斷的空襲把馬耳他島炸得滿目瘡痍之際,63.5 萬名英軍將士卻在近在咫尺的中東戰區無所事事。但奧金萊克敏銳地意識到英國軍隊技戰術方面的缺點,他希望等待裡奇的實力提高到足以抵消隆美爾的質量優勢後再行動。邱吉爾最終否決了他的意見,還下達了一道發動進攻的明確命令,要求奧金萊克「必須服從,否則就等著被撤職」。於是,英軍打算六月中旬展開行動,可這份方案又一次受挫,因為隆美爾5 月26 日搶先發動進攻。

隆美爾的這次出擊,阻止了英軍的一場攻勢,為去年十一月他的進攻行動被對方所阻報了一箭之仇。這次,經過另一場扣人心絃、變化多端的拉鋸戰,英國人被迫後撤,退卻得又快又遠,到達阿萊曼一線才站穩腳跟,那是進入尼羅河三角洲的最後一道門戶。這一次,發展勝利的隆美爾一週內取得300 多英里進展。

(上圖)賈扎拉戰役 (1942年5月26日至6月14日) 示意圖

在賈扎拉的交戰雙方都獲得增援,他們的實力都比去年十一月「十字軍」行動開始時更加強大,但師的數量保持不變,也就是說,3 個德國師(含2個裝甲師)和6 個義大利師(含1 個裝甲師)對陣6 個英國師(含2 個裝甲師)。按照師的數量計算,就像那些政治家和將軍常做的那樣,隆美爾以九比六的優勢發動進攻,這種軍事算術經常用於解釋英軍的失敗。

但雙方實力對比的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這表明以師的數量來計算實力是多麼具有誤導性。5 個實力不足的義大利步兵師,其中4 個沒有實現摩托化, 因而無法在快速機動作戰中發揮積極作用,這場賈扎拉之戰就是明證。而英國第8 集團軍不僅有充足的汽運車輛,除了轄內6 個師,還配有2 個獨立摩托化加強旅和2 個集團軍屬裝甲旅。另外,兩個裝甲師中的一個(第1 裝甲師)編有2 個裝甲旅,而不是常規編制的1 個。總之,第8 集團軍在戰場上有14個坦克團,還有3 個坦克團正在趕來的途中,而他們要對付的是隆美爾的7 個裝甲團,其中只有4 個德軍裝甲團配備了具有戰鬥力的新式坦克。

從數量上說,英國第8 集團軍的裝甲兵團共有850 輛坦克,另外還有420 輛坦克可作為援兵前調。他們的對手總共有560 輛坦克,可其中230 輛是陳舊過時、性能不可靠的義大利坦克,另外330 輛德制坦克中的50 輛是輕型坦克。因此,德國人在戰鬥中真正可以依靠的只有280 輛中型坦克,除了維修中的30 輛坦克,以及剛剛運抵的黎波里的20 輛新坦克,他們沒有可用的預備坦克。因此,根據實際情況計算,英軍在這場即將到來的坦克戰中佔有三比一的數量優勢,倘若這場交戰淪為消耗戰,他們的優勢超過四比一。

英軍在火炮數量方面的優勢是三比二,但這種優勢被部分抵消,因為他們把這些火炮分配給各個師,而隆美爾親自掌握由56 門中型火炮組成的一股機動預備力量,這股力量在戰場上頗具效力。

空中力量方面,雙方的實力對比,較任何一場戰役更接近於旗鼓相當。英國沙漠空軍的一線力量大約是600 架飛機(380 架戰鬥機、160架轟炸機、60 架偵察機),他們面對德意聯軍的530 架飛機(350 架戰鬥機、140 架轟炸機、40架偵察機)。但與英國的颶風和小鷹式戰機相比,德國空軍的120 架Me-109 戰鬥機佔有質量優勢。

交戰雙方的坦克質量對比是個更大的問題。第8 集團軍失敗後,英國人自然認為己方坦克比不上敵人的戰車,奧金萊克的公函表述了這種觀點。可是,對雙方坦克配備的火炮和裝甲的技術與測試資料所做的分析卻無法證明這一點。德國人的中型坦克,大多配備50 毫米短身管主炮,侵徹力略遜於英制坦克的2 磅炮,後者的初速較高。裝甲防護方面,1941 年時的大多數德國坦克,防護性不及英國新型巡洋坦克,德國坦克的裝甲板,最厚處只有30毫米,而英國坦克達到40 毫米。但德國坦克現在得到了更好的防護(炮塔除外),一些新運抵的坦克,車身裝甲板厚度增加到50 毫米,其他坦克也給最為暴露的車身部分配備了附加的裝甲板。可不管怎麼說,所有德國坦克的防護性,都比不上裝甲板厚度達到78 毫米的瑪蒂爾達和裝甲板厚度65 毫米的瓦倫丁坦克。

德國人一款新式中型坦克(三號J 型)參加了此次戰役,這款坦克配備50 毫米口徑長身管主炮,類似於他們的反坦克炮。可這款坦克只有19 輛到達前線,另外19 輛已運抵的黎波里。這種加強遠比不上英軍獲得的增援:400 多輛新式美製格蘭特坦克運抵埃及。戰役爆發時,賈扎拉的兩個英國裝甲師配備了近170輛格蘭特,這款坦克裝有一門75 毫米口徑主炮,侵徹力甚至優於德國三號J 型坦克的50 毫米長身管主炮,裝甲板厚57 毫米,防護性當然比50 毫米厚的三號坦克更好。因此,英軍使用的坦克不如德國人的戰車,這種常見的說法實際上毫無根據。相反,英軍坦克不僅在數量上佔有很大優勢,質量方面同樣如此。

反坦克炮方面,隨著6 磅(57 毫米)反坦克炮運抵,英國人現在重新獲得質量優勢,這款火炮的侵徹力比德軍配備的50 毫米長身管反坦克炮高30%。目前運抵的新式6 磅反坦克炮,數量足夠裝備英軍摩托化步兵旅和裝甲旅轄內的摩托化步兵營。雖說德國人的88炮仍是最強大的「坦克殺手」, 可隆美爾只有48 門88 炮,這款火炮的炮架過於高大,因而比交戰雙方使用的任何一款標準反坦克炮更容易遭到打擊。

(上圖)攝於1942年6月上旬突破了英軍加扎拉防線後,隆美爾與義大利將領在交談。右邊第2人是隆美爾的情報參謀軍官梅林津少校。

分析技術因素無法充分解釋第8 集團軍在賈扎拉遭遇的失敗。相關證據明確表明,這主要是德國人總體上更高明的戰術造成的,特別是坦克與反坦克炮相互配合的戰術。

不過,這場突擊和隆美爾的實力此時已是呈強弩之末。隆美爾攻往亞歷山大和開羅的努力即將受到遏制,這場讓雙方筋疲力盡的交戰結束前,他已臨近失敗邊緣。

本文節選自《兩次世界大戰史套裝(一戰史+二戰史)》

20世紀軍事思想巨擘 利德爾·哈特 傳世經典

20世紀軍事思想巨擘 利德爾·哈特 傳世經典

一部享譽世界、經久不衰的兩次世界大戰戰史

相關文章

閃擊冰峽,希特勒對挪威動手全過程

閃擊冰峽,希特勒對挪威動手全過程

著:利德爾·哈特 譯:小小冰人 現在談談挪威戰役的過程,一個驚人的事實是,德國人發動突然襲擊時,用於奪取挪威首都和主要港口的兵力並不多。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