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作戰不是街頭鬥毆,冷兵器時代軍陣的重要性

常言道,陣而後戰。軍陣在冷兵器戰爭以及隨後的冷熱兵器混用戰爭(比如歐洲三十年戰爭時代到拿破崙時代)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從古到今,各色史書、小說和評書中,鬥陣與鬥將向來是吸引讀者眼球的兩大法寶。那麼軍陣到底是什麼?軍陣如何讓一支軍隊獲取戰鬥的勝利?讓我們就此說開來。

軍隊作為獨特的暴力機器,其戰鬥力不是兵士個人武力的簡單相加,而是來源於軍隊內部所特有的凝聚力和推進力。而這兩者源自嚴明的紀律與嚴格的訓練,載體則是軍陣。軍陣的實質就是部隊在作戰中所使用的戰鬥隊形和在具體戰場上的展開方式

各個戰術單位按照戰術要求完成列隊, 同時按照一定原則組織起來並展開後,按照一定原則相互配合,便組合為一個大型的合成軍陣。軍陣要與軍隊的編制構成相適應,也要與部隊中各兵種之間的戰術特點、配合關係相適應。

上述內容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個關係:經濟技術水平決定了兵器與通訊技術的水平,兵器與通訊技術的水平決定交戰的原則;交戰原則與將領的謀劃,決定具體的戰役戰術;而具體戰術則決定了如何列陣, 列陣後如何攻守變陣。

必須注意的是,軍陣不但是軍隊發揮戰鬥力的工具,更是將帥實現對部隊的指揮的工具。在古代通訊水平的制約之下,指揮官只能將相對模糊的命令傳於各陣來執行,在部隊被擊潰後,失去指揮的個人在戰場上等同死人。

上面這些文字可能有些拗口,說得簡單一些:軍隊作戰不是街頭鬥毆,軍隊是有紀律的暴力團體。冷兵器時代,軍陣可以更好地發揮人力,更方便地實現指揮。

現在,諸位讀者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名即將出徵的將軍,手握君王賜予的兵符,進入大營接收部隊。擂鼓升帳前,諸位將軍們請先熟悉一下古代軍隊的基本編制和指揮方式。

列陣

列陣必須從獨立作戰的最小戰術單位開始,冷兵器時代無論步兵還是騎兵,最小戰術單位均在50—200 人之間,多為100 人左右。比如羅馬的百人隊、秦漢的屯、隋唐的團、宋代的都,乃至後來的自莫里斯方陣時代沿襲到拿破崙時代的連。冷兵器作戰,過小的戰術單位在戰場上難以指揮且缺乏戰鬥力和生存能力,雖然存在更小的編制(「什伍」),但是這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戰術單位,而只是行政編制單位。

對於步兵來說,基礎的戰鬥隊形很簡單:方陣(長寬比可以根據戰術要求各有不同)、圓陣(特殊的防禦隊形)、錐形陣。

方陣

方陣

方陣——即使是剛受過基礎訓練的士兵們也能排出的陣形,是最簡單也是歷史最為悠久的陣形。可以選擇縱向對齊,也可以選擇橫向對齊;按照不同行列比,可以擺出不同寬度和縱深的方陣——弓弩手需要大正面寬度實現打擊力的最大化,步兵面對騎兵又需要足夠的縱深抵禦衝擊。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古代步兵方陣多采取縱向對齊(最基本的「伍」編制就是縱向排列的),從一個側面可以推測,中國的步陣要承擔較多的進攻任務,當然同樣的例子還有馬其頓的方陣。雖然方陣對士兵的訓練要求比較低,但是在列陣時(尤其新兵較多的情況下)需要在陣形的四角和正面佈置精銳老兵「夾住」陣形,這樣一是可以更快地完成列陣,二是能夠提高方陣的堅固程度。

圓陣

圓陣,是將兵力按圓周線來佈置,以形成全向的戰線。其內部可以掩護、保護輔兵物資。

圓陣非常適於防禦:首先,圓陣的側翼和後方是所有隊形中最穩固的,或者說圓陣在每個方向上都是正面;其次,圓陣可以同時應對來自各個方面的進攻,而方陣需要將正面轉向,方陣越大轉向就越困難,容易在遭到騎兵突襲時發生崩潰;又次,圓陣中的軍官到所有方向士兵的距離都是一樣的,便於指揮與彈壓,當某一方向上的威脅較大時,軍官可以很方便地調集預備隊進行加強;再次,圓陣中的士兵只能看到身邊少數戰友死傷情況,而方陣中多數士兵都可以看到多數戰友的傷亡——後排可以清楚地看到前排的傷亡情況,影響士氣,極易造成軍陣動搖;最後,圓陣便於保護軍旗和傷員,還能在內部佈置一定的騎兵用以反擊。

綜上原因,圓陣是最容易穩定士氣的陣形,不單是反騎兵時常用,敵軍較多時,步戰也可以使用(在組成大型合成軍陣時)。當然,圓陣也有很明顯的缺點——佈陣時間長,軍官需要清楚了解手下還有多少士兵可以戰鬥(有多少士兵就列多大的陣);戰場機動能力較差,士兵訓練不足的情況下容易在運動中脫節。

錐形陣

錐形陣衝擊力強,可以用來突破戰線,破壞敵方陣形。這一陣形在電影《斯巴達300勇士》(1969年版)中表現得很好。訓練佈陣時,錐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視作是一個被斜放的方陣——士兵先列方陣,而後全員半面轉向形成錐陣;當士兵熟悉後,就可直接排列出這一陣形。錐陣中士兵的對齊方式,可以選擇簡單的全體橫向對齊,也可以兩翼先按斜線對齊,內部再按縱向對齊。但是這種陣形進攻中,協調難度較高,同時兩翼脆弱,在古典軍國消逝之後,這一步兵陣形也少見於世。尤其在後世,重騎兵逐漸取代步兵去完成衝擊任務,騎兵錐陣完全淘汰掉了步兵錐陣。

騎兵隊形

騎兵隊形必須要考慮到騎兵的兩個特點——機動性強、衝擊力強。騎兵戰鬥隊形的設置必須要圍繞這兩個特點來展開, 所以相對步兵軍陣而言,騎兵軍陣要顯得鬆散許多。最基本的騎兵隊形為小型橫隊(每個小隊只有幾十人甚至十幾人),當然這裡的橫隊不見得是所有騎兵排成一條整齊的線來佈置,前後可以有幾個身位的差距,也可以排成雙排,由一名基層軍官帶領,橫隊內部各名騎兵之間要保持足夠的間隔——以防止與敵方騎兵直接相撞, 避開障礙或者屍體。相熟的幾名士兵可以捱得近一些,以增強衝擊力。

當然,小的騎兵橫隊可以組成大型橫隊,但是單個大型橫隊人數不能太多,最好不要超過300 人,否則會導致指揮困難, 更重要的是,如此大的橫隊機動能力也會下降,而騎兵的生命就在於機動能力。還可以把騎兵排成方陣,多個騎兵橫隊前後排在一起,每個橫隊間留足空間——視騎兵衝擊速度和橫隊寬度而確定,應對敵軍騎兵時間距可以小一些,應對步兵則要大一些——每間隔10 米到50 米排列一個雙排橫隊,衝擊時如同洶湧的海潮一般,一波接著一波衝擊敵軍。

需要注意的是,衝擊敵軍堅固的步兵大陣時,要對著方陣的邊角發起衝擊,而不是直接去衝擊其正面,道理很簡單:第一,方陣的正面最為堅固,也是敵人預先設定的交戰區域,應對手段較多;第二,衝擊邊角時,交戰線上衝擊騎兵的人數會多於步兵的人數,更有利於殺傷敵兵;第三, 大量殺傷步兵方陣邊角位置的士兵,可以更快更有效地破壞方陣的完整性,如果是從正面殺傷,敵軍只要讓後排士兵向前走幾步就能彌補方陣的漏洞;第四,步兵方陣的邊角要用老兵壓陣,如果給予這些老兵重大殺傷,可以動搖陣內敵兵的信心和士氣,導致整個方陣的崩潰。

騎兵還有一種衝擊步陣的隊形——錐陣。

早期的錐陣是投射騎兵對步兵錐陣的模仿,好處在於機動性良好,方便轉向——所有騎兵只要盯著位於頂端位置的將領和旗幟行動就可以了。後期,衝擊騎兵可以使用這一陣形去直接衝擊步兵軍陣——這一陣形穿透力強,但是後勁不足,前隊衝入敵陣後可能會被黏住難以擺脫,從而阻礙後隊的繼續衝擊,難以形成多波梯次衝擊,可以說是樁「一錘子買賣」。如果衝鋒的騎兵不能擊穿步兵方陣,就要陷入混戰。當然這一陣形用來衝擊不是那麼堅定的敵人時非常有效。

(上圖)影片宋景詩中黑旗軍騎兵列錐陣

(上圖)影片《宋景詩》中黑旗軍騎兵列錐陣

騎兵的生命在於機動力與衝擊力,後者也是來源於前者。騎兵的隊形也應當在運動中去調整,騎兵戰鬥需要足夠大的迴旋空間。可以說騎兵作戰的原則只有一個——機動;戰鬥中,步兵反騎兵的原則也是由此反推而來:限制騎兵的機動能力——當然騎兵的主要戰場任務也是限制敵方步兵軍陣的機動能力,這是一對有趣的矛盾體。對抗中,步兵要想有力地抵禦騎兵的衝鋒,就必須依靠堅固的軍陣,尤其是擁有較大縱深的大型合成軍陣,主動去擠壓騎兵的迴旋空間,讓敵人的騎兵失去速度,在混戰中裝備精良的高素質步兵更加強悍。

上述幾種步兵陣形與騎兵陣形至少需要數個前面所提到的百人編制規模部隊合成排列而出。那麼就需要建立高一級的單位來統御這些小型軍陣,或者說需要建立一個建制單位,這個建制單位下轄兵力可以組建起一個可以擔當各種作戰任務的軍陣。單個戰術單位(百人級)的隊形則需要依照更上一級的單位的要求來展開。在很多時候由數個100 人的戰術單位組成單個的戰術單位——一個由中級軍官統領的中小型戰陣(比如羅馬的步兵大隊或者是宋軍的「指揮」)規模在500 人上下,是維持戰線的中堅力量,同時也是戰場上最為活躍的單位。戰術上的進攻、防守都需要這樣的中小型軍陣的戰鬥與機動來實現。當然,這一級別的軍陣規模也不固定,界橋之戰中的鞠義先登人數為800 人(1000 名強弩兵另算),羅馬人的大隊有時候只有200 人左右,駐守溫泉關的斯巴達重步兵為300 人,邙山之戰中隨蘭陵王一起衝到金墉城下的騎兵為500 人。

如果戰役規模擴大,單個陣就必須擴展到千人級別規模,而這一單位也正符合了漢軍「部」的編制。莫里斯改革後的步兵方陣,還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千人隊」,無論是五百人級別,還是千人級別,都是戰場上所能動用的獨立行動的最小規模軍陣,再往下的單位只能服從於陣的內部排程。

換言之,在戰場上,統帥的命令最多只能下達到單個陣。而一個人管理多個陣是很困難的,這時候可以選擇數名將領,每個將領負責直接指揮幾個陣。統帥以將將的方式來指揮全軍(傳說中的兵仙韓信號稱「多多益善」,能指揮戰場上所有的陣)。當然也可以合成更大規模的單個陣,指揮層次不變的情況下,統帥可以指揮更多的士兵。但是這樣需要水平很高的軍官負責單個大陣的運作,而且全軍的戰術變化會變得簡單而笨拙。

本文節選自《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藝術》

目錄

目錄

強盛的根基
第一章 龍與狼的死鬥——從李陵直搗王庭解析漢匈戰爭背後的軍政體系
第二章 千年帝國的鐵騎——拜占庭農騎兵與超重裝騎兵的輝煌與隕落

致命的技藝
第三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淺析傳統弓箭與騎射
第四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直擊日本劍道的發展演變與實戰技巧
第五章 鋒芒——長槍在兵器史上的辯證發展之路

逐勝的哲學
第六章 戈甲從軍久,風雲識陣難——淺說古典軍陣藝術
第七章 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古戰場中的軍事地理與戰陣指揮
第八章 劍與矛的秩序——西方古典時期步兵戰術的若干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