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海盜也能當美食家?

什麼?海盜也能當美食家?

海盜,據說是人類歷史上三種最古老的職業之一,排名僅次於另外一種大家都懂的職業和給人治病驅邪的巫醫。在十七世紀晚期到十八世紀初的三十年時間,隨著新航路的發現以及歐洲殖民者對於新大陸的不斷「開發」,海盜這個職業也隨之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從加勒比地區到北大西洋沿岸乃至世界上所有繁忙的航線上,到處都有凶殘的海盜們肆意橫行,劫掠與殺戮就是他們最為熱衷的工作。

搶劫!幹這個我們最拿手!

搶劫!幹這個我們最拿手!

從事這種罪惡的職業並不光彩,下場也很不美妙,只有極少數幸運兒能夠選擇合適的時機全身而退,帶著沾滿血腥的財富隱姓埋名,悄悄地溜到異國他鄉隱居起來,最終把自己洗刷成一個人畜無害的富家翁,或者是奴僕成群的種植園主。對於大多數海盜來說,像這樣完美謝幕的生涯都如同夢境一樣遙不可及,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很快就會把手裡的錢財散得一乾二淨,在貧病交加中了此殘生,或者是在皇家海軍的絞刑架上走向人生的終點。

外面得塗點兒瀝青,要不然不利於美容養顏

外面得塗點兒瀝青,要不然不利於美容養顏

幹這行的基本上都是原先在船上混飯吃的水手,當然,其中絕大部分是英國人,也有來自法國和其他地區的水手,他們走上這條道路的原因有很多:世道不公、飽受欺凌、逼不得已…諸般緣由在那個時代都很尋常,當然,更重要的還是來自財富的誘惑。當時水手們的收入十分微薄,通常情況下,普通的商船水手終其一生都難得見到五百個英鎊,每個月能拿到超過一個英磅的薪水就要感謝上帝了,而且這種日子基本上看不到任何希望。

如果沒有奇蹟發生,貧窮與苦難註定會讓一個可憐的水手早早地離開這個世界,可是,一旦加入海盜這個很有「錢途」的職業,不幸的命運似乎馬上就能改變,唾手可得的財富能晃瞎人的狗眼。在那個海盜猖獗的年代,海盜船差不多每次都能滿載而歸,平均下來每個人都能分到1500英鎊到2000英鎊,有時候甚至能分到超過4000英鎊。如此驚人的收入就連那些在倫敦呼風喚雨的商人和銀行家業都要自愧不如,要知道,貴為東印度公司駐孟買的大掌櫃,每年的薪水也不過是300英鎊。在如此巨大的誘惑面前,一個心懷不滿的水手是很難把持得住,也正因為如此,即便是知道走上這條路會有被絞死的風險,也依然會有許多人狠下決心孤注一擲。

鉅額財富的誘惑實在是讓人無法抗拒

鉅額財富的誘惑實在是讓人無法抗拒

當時英國的水手通常來自社會的最底層,無論是被貪婪的地主趕出土地的農民子弟,或者是倫敦城市貧民的後代,對於這樣的窮苦人來說,「吃飽喝足」是他們人生中從未經歷過的概念。海盜們在拉攏新人入夥的時候也很有針對性地大肆吹噓他們可以吃到各種美食,「你想要的新鮮食物,你想要的酒」之類的臺詞在耳邊一遍又一遍地大聲灌輸,一個底層窮漢更容易被此打動,為了過上有吃有喝的生活,甚至會有整船的水手集體跳槽去投奔海盜。

對於一個來自底層的窮漢來說,有吃有喝的日子極具誘惑力

海盜們對於自己的食物的確十分看重,著名的海盜船長巴塞洛繆·羅伯茨訂立的海盜條例第一條就規定,「在重大事件當中,每個人都有發言權;在任何時候獲得的新鮮食品或烈酒都有同等的權利,並可以隨意使用,除非因為短缺而必須為了大家的利益而投票減少消耗。」

儘管海盜們的確能夠得到遠超於普通水手的收入,在船上也享有所謂的「海盜式的公正待遇」,但是他們的日子仍然過得很艱難,特別是在吃的方面,還是比不上皇家海軍,很多時候也不如一般的商船。為了在大海上搜尋目標,海盜們出航往往沒有什麼規律,航向也經常反覆變化,缺乏及時有效的補給,所以經常會面臨食不果腹的境地。

對於海盜們來說,出海的最初幾周是最美好的時光,在這短暫的時間裡,他們的食物供應相對來說比較新鮮。在此期間,海盜們會吃各種食物,包括乳酪、雞蛋、蔬菜和肉類,並且還能在海盜船上享用「豐盛」的飯食。大約一個月之後,船上儲備的大部分新鮮食品都會變質腐爛,這就意味著海盜們將不得不依靠那些經得起長期儲存的補給品來維持生存。

海盜們也很喜歡將動物帶到船上,養雞可以得到雞蛋,奶牛會提供牛奶,直到沒有足夠的飼料來餵養它們,那時它們就會被慢慢吃掉。在一些恐怖的傳說當中,飢餓的海盜會用人骨頭熬湯喝,事實上恰恰相反,大骨湯是一種船上常見的美味佳餚,熬湯的骨頭都是來自海盜們帶到船上的動物,最多的還是雞和牛。當然,船上總是少不了魚,偶爾還會有海龜蛋。

研究表明,海盜們常吃的食物與同一時代的皇家海軍比較相似,少不了麵包和鹹牛肉這兩樣主食,偶爾會來點兒黃油和乳酪,還有每天一加侖的啤酒必不可少,這些東西都能在船上存放一些日子。不過,海盜們的食物品質可沒有什麼保障,畢竟他們只是一群臨時拼湊起來的匪幫,不像皇家海軍那樣,有食品供應委員會這樣的機構來負責食品的採購和監管,所以只能是弄到什麼就吃什麼。

海盜們吃的「麵包」當然是經久耐用的船餅乾——biscuit,麵粉和水為原料的船餅乾本來就是為了遠行的人們準備的,不過,在船上航行幾周之後,木桶裡的船餅乾依然會受到象鼻蟲的侵犯。這種情況在所難免,只能希望海盜們不要有密集物體恐懼症,因為象鼻蟲的幼體和成蟲長得都很影響食慾,所以吃的時候還是閉著眼睛比較合適。至於船上的鹹牛肉倒是無可挑剔,經過醃製或風乾之後,其外觀和質地已經變得類似於黑橡木那樣,低調而又堅不可摧,水手們經常把它雕刻成紐扣和皮帶扣,也算是物盡其用。

在又溼又熱的海域,啤酒、艾爾酒(一種英國傳統的麥芽淡啤酒,釀製的時候不加啤酒花)和朗姆酒更適合飲用,因為它們在這種環境下都比淡水保存得更好,而淡水在木桶裡很快就會變得滑膩粘稠。變質的淡水也不能浪費,如果能做到的話,海盜們通常會使用柑橘汁來掩蓋水中可疑的味道。加勒比地區的海盜都很喜歡一種摻了朗姆酒的飲料,裡面有糖、檸檬、朗姆酒,有時候還會加入珍貴的香料,例如肉桂和肉豆蔻,味道也相當不錯——看在這些香料的份上,哪怕是味道不怎麼樣也沒人會說三道四。據說這種飲料最初就是為了改善變質淡水的口感而誕生的。

朗姆酒本身就是一種窮人才喝的便宜貨,加點香料什麼的也是為了改善口感

海盜們並不缺乏香料,他們四處劫掠的時候當然不會放過船上值錢的貨物,各種香料必定會被收入囊中,例如肉桂、胡椒、丁香、生薑、肉豆蔻和多香果,這些香料在那個時代是非常昂貴的硬通貨,甚至當時的有錢人也不能隨意享用這樣的奢侈品。許多人都曾經提到,海盜們很喜歡辛辣而重口味兒的食物,這也和他們可以肆意揮霍香料有關。

或許是為了彌補食物的不足,海盜們對於酒精非常迷戀,當時一些與海盜打過交道的船長們對此印象深刻。十八世紀二十年代,納撒尼爾·烏林(Nathaniel Uring)船長在加勒比海遭遇海難,十分「幸運「地在一片海盜聚居地度過了四個月。他在自己後來出版的一部航海見聞錄當中將海盜們描述成一幫「粗魯的醉酒船員」,書中還提到,「他們的主要樂趣就是喝酒…有時候一起能喝一個星期」。著名的海盜船長,綽號黑鬍子的愛德華·蒂奇(Edward Teach )也說過,烈酒是唯一能阻止手下人叛變的東西。不過,海盜們當中也有另類,海盜船長巴塞洛繆·羅伯茨(Bartholomew Roberts)可以說是那個時代最勤快、也是最為凶殘的海盜,在他不到四年的海盜生涯中,一共劫掠了470多艘船,他最大的特點就是隻喜歡喝茶,這完全不像一個海盜該有的樣子。

著名的海盜船長,綽號黑鬍子的愛德華·蒂奇

某些時候,海盜們遇到的情況還會更糟。亨利·摩根,海盜們當中真正的人生贏家,既幹過皇家海軍又幹過海盜,後來還混上過牙買加副總督的頭銜,稱得上是衣錦榮歸,但是他在四處打劫的時候也曾經餓過肚子,最倒楣的那段日子還和自己的船員們一起吃過皮挎包,當然,他的挎包可是貨真價實的真皮材質,絕非某些奢侈品採用的人造革材料。亨利·摩根吃挎包的時候還經過了一番認真的烹調,切碎了之後再用油煎,味道應該不算太差,至少吃起來應該比白水煮皮帶的味道好上許多。夏洛特·德·貝瑞(Charlotte de Berry),一位神秘的女海盜,她的故事更加悲催,據說她和丈夫的船遭遇海難,陷入絕境的船員們為了生存只能用抽籤的方式選擇合適的犧牲品,於是她的丈夫和另外兩名奴隸就成了其他人的口糧……

放心吧,能去當海盜的女人不會這麼好看

放心吧,能去當海盜的女人不會這麼好看

或許是為了平衡一下這個滿是杯具和餐具的行當,海盜們中間還出了一位比較幸運的人物,威廉·丹皮爾(William Dampier),同樣是在皇家海軍與海盜之間反覆切換身份,他被描述成「頭腦細膩的海盜」,同時也是一位可敬的博物學家、多產的作家、精明的水文學家、走遍世界的旅行家和富於冒險精神的美食家;他對於信風、洋流和自然世界的開創性研究影響了詹姆斯·庫克、霍雷肖·納爾遜、亞歷山大·馮·洪堡和查爾斯·達爾文;他徒步穿越巴拿馬地峽,三次執行環球航行任務,並且於1697年出版了一本關於個人海上經歷的暢銷書——《新環球航行》,這激發了歐洲人對環球航行和海外冒險的熱情,這種熱情將持續長達數十年的時間。

海盜當中數他最會吃,吃貨當中數他最會打劫

早在庫克船長登陸澳大利亞之前,威廉·丹皮爾已經到訪過那裡,比庫克船長早了八十多年,他還是第一個描述澳大利亞動植物的人;他從智利附近的荒島上救出了被遺棄的亞歷山大·塞爾柯克,從而啟發丹尼爾·笛福創作了《魯濱遜漂流記》一書;他還寫下了第一篇關於斑馬的英文描述。諸如此類的事蹟舉不勝舉。

最重要的是,威廉·丹皮爾不僅喜歡吃,並且還精於此道。在《牛津英語詞典》當中,有一千多個詞條都是威廉·丹皮爾的作品,其中許多都與食物有關。威廉·丹皮爾為人們提供了燒烤、腰果、金橘、醬油、筷子、玉米餅和麵包果等術語,他對這最後一種食物的讚揚是如此之熱烈,以至於英國人在多年以後還試圖將其移植到英屬西印度群島,為此還引發了一場影響深遠的叛亂事件——1787年,威廉·布萊船長負責從塔希提島運送麵包果樹苗,這位官爺刻薄寡恩,對待船員毫無憐憫之心,最後毫無懸念地激起眾怒,忍無可忍的大副弗萊徹·克里斯蒂安以及大部分船員發動叛亂,威廉·布萊船長和他的親隨被放逐到一條小船上隨波逐流,居然奇蹟般地逃出生天。這就是「本特」號叛亂三部曲的由來。

將生物學與飲食聯繫起來是威廉·丹皮爾的一大喜好,他通過親身的觀察和實踐仔細地描述了各種動植物的特點,嗯,其實是味道。火烈鳥「肉看起來又瘦又黑,不過肉質很好」,犰狳「味道嚐起來很像是陸龜」,番石榴「烤起來和梨一樣好吃」,蝗蟲「非常多汁,它們的頭會在你的齒間發出噼裡啪啦的爆裂聲」,至於海獅和加拉帕戈斯象龜的味道,威廉·丹皮爾認為和雞肉差不多,而鴕鳥蛋也受到了好評,在他看來味道跟雞蛋沒多大的區別。

加拉帕戈斯象龜: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加拉帕戈斯象龜: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威廉·丹皮爾對於動植物的描述態度十分認真並且專一,以至於他的一些日記讀起來跟烹飪大全差不多。他記錄了芭蕉的多種烹製方法——從製成餡餅到如何用芭蕉煮成布丁,他覺得芭蕉的味道都能讓人滿意;他還在英語中最早記錄了有關鱷梨醬和芒果酸辣醬的製作方法,「在芒果還小的時候把它們切成兩半,用鹽和醋醃製,在醋裡面放幾瓣大蒜。這是一種很好的醬汁,非常受人歡迎」。

在越南的北部灣地區(越南稱為東京灣),威廉·丹皮爾注意到當地人吃大象和一種體表呈黃色的大青蛙;在關島地區,他很喜歡當地的椰子;在中美洲地區,他狂吃刺梨,然後就發現自己的尿液變成了紅色,看起來「像血一樣」。一般人若是突然遇到這種情形恐怕會吃驚不小,而這位海盜出身的美食家倒是沒有大驚小怪,他漫不經心地記述了這段軼事:「這是我經常經歷的,但是並沒有發現任何傷害。」

肥肥嫩嫩,一看就很好吃

肥肥嫩嫩,一看就很好吃

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真實的或虛構的海盜能與傑出的、多才多藝的威廉·丹皮爾相提並論,他或許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對食物有著特殊熱情和敏銳興趣的海盜。比起堅硬的船餅乾和鹹牛肉,如今的人們應該更容易接受另外一道菜——Salmagundi,當年的海盜們很喜歡的一道菜,可以稱之為大雜燴拼盤,也可以說是冷拼沙拉,所需的原料包括海盜們能弄到手的各種食材:熟肉、海鮮、水果、蔬菜、堅果什麼的,甚至還會弄幾朵鮮花來當點綴,最後再用油、醋和香料來調味兒。據說Salmagundi這個詞兒最早來源於法語Salmigondis,意思是將許多完全不同的東西組合到一起,形成一個新的整體,因此也可以引申為雜燴菜,或者任何亂七八糟的組合。

其實就是海鮮雜燴大拼盤

其實就是海鮮雜燴大拼盤

下面就是一個從1712年流傳下來的菜譜:將海龜肉、雞肉、豬肉、牛肉、火腿、鴿子和魚切成小塊,用加了香料的葡萄酒醃製並烤熟,然後將所有烤熟的肉加上配料——鳳尾魚、醃鯡魚、芒果、煮熟並切碎的捲心菜、煮熟的雞蛋、棕櫚心、洋蔥、橄欖和葡萄,最後再加入醃製並切碎的蔬菜和大蒜、智利辣椒、芥末、鹽和胡椒,放在一個特大的盤子裡面就可以上桌了。

任何時候都得補充維生素,所以檸檬放了不少

當然,現在吃海龜肉可不大合適,大家可以試試另外一種更加古老的做法,源於十七世紀的配方:將烤雞或其他肉類切成片,與切碎的龍蒿(也就是茵陳)和洋蔥混合。將所有這些與山柑、橄欖、海蓬子、金雀花苞、蘑菇、牡蠣、檸檬、橙子、葡萄乾、杏仁、藍無花果、弗吉尼亞土豆、豌豆以及紅醋栗和白醋栗混合在一起,然後用切好的橙子和檸檬左裝飾,澆上油和醋一起攪拌就大功告成了。

亂七八糟的2022年已經過去了,無論在新的一年將要經歷什麼,靴子貓都希望諸君御身大切!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