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期】對越作戰前,一把大刀砍在女兵臉上,疼得哇哇直叫,想想這要是一美女可真有點白瞎了

注:《手繪歷史》是全網唯一使用手繪圖來描繪戰爭的公眾號,各手繪圖均由作者原創,為此手繪圖不經作者同意絕對不得盜用。

1979年對越還擊作戰前夕的2月9號,我14軍42師126團偵察排,為查明團當面越軍情況,在各豐西北側實施了一次伏擊捕俘。

各豐與平壩相距不到500米。敵在各豐駐有公安兵17人,「青年衝鋒隊」10餘人。1月14日,40師偵察連在那老實施伏擊捕俘後,敵提高了警惕,行動比較狡猾,夜間全部龜縮在各豐後山陣地上,白天7時30分左右返回村內,很少單獨外出活動,並在陣地上留有值班火器。另外,敵一個小組(3人),每天上午9時至10時出村檢查埋設的地雷,中午12時和16時到河西草房內取糧。通過幾天觀察,發現敵人此行動已形成規律,即決定伏擊該敵。

隨後,偵察排擬製了方案:

①:令2、3班共24人組成捕俘分隊,編為捕俘組(10人)、火力組(4人)、保障組(4人)、預備組(6人),由副營長夏加明帶領,徒涉八字河,在各豐以北、八字河以東的小路兩側設伏。

②:令1班在我平壩南側佔領陣地,負責監視那老方向之敵,並隨時準備用火力壓制各豐東南側無名高地敵火力點,支援捕俘組戰鬥。(見下圖1)

(圖1:偵察排伏擊路線簡圖)

(圖1:偵察排伏擊路線簡圖)

時間來到2月8日凌晨4時,捕俘分隊從平壩出發,在1號界碑北側進入伏擊位置,蔭敲待敵。11時,發現敵1女兵在村邊活動,但卻未來檢查地雷,即返回了村內。根據這一變化和平時掌握的敵活動規律做對比,感覺敵似有察覺,於是捕俘分隊決定改變伏擊位置,到敵必去取糧的草房待機捕俘。19時,捕俘分隊利用草叢和樹林,廕庇地搜崇前進。障礙排除組在1號界碑南側排除1個壓發地雷後,全分隊順利地迂迴到草房附近,進行抵近觀察、潛聽。同時研究了敵情、地形,重新選擇了伏擊位置,明確了各組任務。

9日凌晨4時,排長曹雲鳳帶領捕俘組進房內搜尋,房內無人。按研究的方案,捕俘組分成3個小組分別設伏於3間草房內及其附近,班長楊黔生潛伏於東西2房之間,預備組在草房北側廕庇,排長曹雲鳳帶領火力組佔領1號界碑東南側無名高地,副營長夏加明帶領保障組配置在1號界碑通路口南側擔任接應。為了給敵造成錯覺,8時,我預備組6人,身穿雨衣,大搖大擺地由伏擊位置問我平壩北側方向走去,但未引起敵人注意。

直到12時05分,有3名越軍警惕地向我伏擊位置走來,1女兵在前,第2名女兵相距10米,最後1名女兵在約100米處跟進掩護。第1名越女兵進入我第1捕俘組設伏的東側草房門口時,伸頭向門內窺視,第2名越女兵持半自動步槍在10米處停留掩護。這時,我設伏於房內的2名捕俘手距敵僅2-3步遠,不知採取何種動作處置,正猶豫不決,越女兵已縮回頭去(這2名捕俘手是剛從炮兵調過來的,未經過偵察訓練,故舉止失措,錯過了這最好的捕俘機會)。

當第1名越女兵第2次窺探時,我設伏於門後側的捕俘手,用一把大砍刀猛力向該女兵面部砍去,疼的她驚呼怪叫,拔腿向後逃跑,我另1名捕俘手迅速追出門外後,才發現槍未帶出,又轉身進房取槍。這時,敵陣地上機槍、衝鋒槍向我猛烈射擊,我1班予以還擊壓制敵火力。敵進入伏擊位置後,潛伏在西側草房附近的第2捕俘組,向敵後迂迴,但在迂迴途中戰鬥就打響了,未能斷敵退路。班長楊黔生眼看越女兵將逃出我伏擊圈,即令第2捕俘組的盧組慶射擊,將第1名越女兵擊斃。第2名越女兵向班長射擊,班長楊黔生負傷,但仍將第2名越女兵擊中捕獲(後因傷勢過抬至1號界碑後死亡)。與此同時,我火力組以猛烈的火力將100米外的第3名越女兵擊斃。

12時15分,那老之敵有6人沿公路向各豐增援,進至各豐南側300米處時,1班以猛烈的火力殺傷敵人,當場斃敵2人,傷敵3人。偵察分隊於12時20分交替掩護撤出戰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