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25轟炸美國本土親歷記(上)

寫在前面的話:本文原刊載於潮書房光人社「伊號潛水艦」全文略有刪節,2023年1月30日首次發表於「戰史編譯」公眾號,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僅作為學習交流之用,不代表譯者認同其原文觀點。

原伊二十五號潛艇 掌飛行長·舊日本海軍飛行兵曹長 藤田信雄 回憶錄

轟炸美國本土!這是交給伊二十五號潛水艇的作戰任務。

昭和十七年(1942)四月十八日,美航母特遣艦隊在關東以東的太平洋上,派遣由杜立特中校指揮的轟炸機編隊,毅然發動了對日本本土的首次空襲。四個月之後,也就是昭和十七年的八月十五日,我伊二十五號潛水艇亦在盛夏的灼熱太陽即將落向西山之時,於一片寂靜之中拔錨啟航離開了莊嚴肅穆的母港橫須賀軍港踏上了征途。

既沒有地面部隊在國民的歡呼聲和旗幟的海洋的簇擁下,懷揣以身殉國的覺悟登車離開故土時的那種感動,也不像戰列艦、航空母艦那樣有排場,可以在巡洋艦、驅逐艦的護衛下,威風凜凜地堂堂出海作戰。只能在當時正停泊在港內的一些小型艦艇的艦員們的默默注視下,靜靜地朝著灣口方向駛去。

一路奔向西雅圖海域

不過,話說回來,可能有人要問,伊二十五號潛水艇的性能究竟如何呢?該艇是一艘排水量二千一百九十八噸,續航距離在航速十六節狀態下可達一萬四千海里,水面航速二十三點六節,可搭載一架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的乙型潛水艇。人員方面,包括艇長在內全艇上下共計有一百一十多人。

已經習慣了巖國海軍航空隊那種寬敞舒適的地面生活的我,初次登上潛水艇,就被艇上狹窄的空間和汙濁的空氣震驚了。艇內到處都是各式機器和儀表,以及錯綜複雜到不可思議程度的大量電纜和管道,還有許多細微到犄角旮旯的,有效利用空間的設計,只能說讓人感到由衷的佩服。

出擊時,再帶上供一百一十多人三個月之用的兵器·糧食·被服·醫療用品,原本狹窄的艇內空間就更顯得逼仄了。艇內的通道上堆滿了糧食和被服,上面只墊了一條很窄的板子供人員通行。躬身彎腰於艇內往來的痛苦,腦袋撞上突出物件後滿眼冒出的金星, 讓不少堂堂七尺男兒都不禁撲簌撲簌地掉眼淚。

伊25號潛艇(伊號第二十五潛水艦)為舊日本海軍巡潛乙型潛水艦(伊15型)6號艦,水面航速23.6節,水下航速8節,主武器為6具533毫米口徑魚雷發射管(備雷17條),除此之外還裝備140毫米單管甲板炮1門,25毫米雙聯裝機關炮1座,位於指揮塔圍殼前方的格納筒內還可容納拆解狀態的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1架。

總之,從橫須賀軍港出發之後到第二天時,尚且還能依稀望見祖國的壯麗山河,從第三天開始, 除了天空和大海以外就已經什麼都看不見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有可能遭遇到敵人,全艇在三班倒的高強度戒備下,一路向西雅圖海域方向前進。

雖然在艇內休息的時候,有讀書的,有下圍棋將棋的,也有喜歡打撲克玩花紙牌的,但是我由於值更的疲勞,在這種時候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睡覺。

也是從這個時候起我開始研究轟炸的具體方案。攤開軍令部交給我的四、五張海圖,選定飛機離艇出發的位置、轟炸的目標,以及回收(使用吊車將飛機從海面吊回到潛艇上,然後收納至機庫內)飛機的地點等。

出港約一週左右,正當我站在此時正沿阿留申群島向前航行的伊二十五號潛水艇的指揮台圍殼上,眺望北海暮色漸濃的天空時,當班的值更兵來到了我的身旁報告說「掌飛行長、艇長在士官室叫您過去」。

我立即來到了士官室,只見,艇長田上明次海軍中佐和先任將校(艇上任職最久,資歷最深的軍官)福本一雄大尉早已經等候在那裡了。

「把海圖拿出來看看吧」。

「是」我把美國海軍的海圖拿了出來。

艦長將海圖推到先任將校面前,說道「先任將校,看來果然還是這裡和這裡呀」。

「是的,我也覺得這兩個地方就是最適宜的地點」。

原來叫我來是為了敲定飛機轟炸美國本土時的進入地點。

現在艇長所指的位置,是位於聖弗朗西斯科以北的門多西諾角,以及位於其北方約三百海里處的布蘭高角。因為這兩個地方均是平緩而缺乏變化的美國西海岸少有的面向太平洋一側突出的海角,並且還設有燈塔,對於飛機而言是非常好的參照物。

「掌飛行長,那麼你看從門多西諾角和布蘭高角這兩個地方深入陸地多少海里比較合適?把這個距離研究一下。本艇預計將以二百七十度的方位角接近至距上述兩地約五十、或四十海里的位置上放出飛機。

—艇長朝著我和先任將校講道。

「艇長,我認為有必要提前佈置好第二和第三備用回收點」。

「嗯,第二回收點就定在二百七十度三十海里,至於第三回收點我覺得設在飛機起飛時所在位置以南三十海里就可以了」。艦長回頭衝著先任將校說道。

「是的,回收點有三個的話就已經足夠了。艇長,我覺得本艇目前至關重要的,就是不要被敵人發現」。

「那是當然,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因為本艇在西海岸的活動一旦被發覺,這個仗可就不好打了啊」。

「那麼,接下來就拜託掌飛行長了」。說罷艇長便返回了艇長室。

「先任將校,這回就算是能夠讓飛機起飛,回收起來也會很困難吧?」我對著先任將校說道。

「嗯」。先任將校點了點頭,然後馬上低頭看了看手錶,說道「啊、值更的時間到了,請提前做好相關的研究」。說罷,便急匆匆地握著雙筒望遠鏡離開了士官室。

身經百戰的伊二十五奔赴死地

伊二十五號潛水艇自戰爭爆發以來,已經使用飛機對敵要地實施過共計七次的偵察行動。

分別是澳大利亞的雪梨、墨爾本、霍巴特,紐西蘭的首都惠靈頓、軍港奧克蘭,斐濟群島的蘇瓦,以及阿拉斯加的科迪亞克軍港。

而且,每次行動之前都會經過多次磋商討論作戰計劃,飛機一旦離艇起飛,潛水艇就會當即原地停下等待飛機返航,如果出現了飛機出發後,我艇被敵艦船或敵機發現,遭到攻擊的情況,潛水艇就會立即下潛,前往事先商量好的第二備用回收點。

配備彈射器和機庫(格納筒)是巡潛乙型潛水艦的一大特點。

如果在第二回收點出現了同樣的事態,就去第三備用回收點。飛機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暫時避難,降落到難以被敵人發現的海面上或隱藏到島嶼的背面待機以便節省燃料,等到天黑以後再與母艇匯合。

在這種情況下,也必須要考慮到飛機遭到敵人攻擊的可能性。然後,在這個時候,就要採取一個真正的日本軍人應該採取的行動。這就是下達給我的命令。我一邊想象著這種場面,一邊暗自下定決心,在最後時刻即將來臨之時,先毀掉密碼本,然後使用隨身攜帶的手槍打穿飛機的燃料箱,在點燃洩漏出來的汽油之後,與偵查員奧田省二兵曹一起自殺。

不過,在前面七次的空中偵察中,實際上一次都沒有出現過這種遭遇敵人干擾的情況,經常可以在第一回收點,也就是在出發時的位置上被母艇回收。

只有在對斐濟群島的蘇瓦實施黎明偵察時,於敵港上空被敵人發現,在遭遇到了敵探照燈的照射的同時,還收到了持續的要求進行敵我識別的信號。雖然當時就覺得「壞了,要完蛋」,但別無其他應對的方法,坐在後邊的奧田兵曹也詢問道「掌飛行長,現在該怎麼辦啊」。

我在仔細思索一番後說道「奧田兵曹,胡亂發送些應答信號」。奧田兵曹就朝著探照燈的方向胡亂地發送了些信號。敵人可能也是不知道目前是什麼狀況,在連續啪啦啪啦地發送了兩次信號之後,就停止了探照燈的照射。

由於蘇瓦建有機場,非常危險,所以當即全速返航,待到回收之時天已經完全亮了,雖然直到此時仍然因為擔心有敵機會追蹤過來而惴惴不安,但整個回收過程都平安無事,然後就迅速開始了潛航。能夠讓人感覺到比較危險的就只有這一次。

可是,對美國本土的空襲,我想恐怕就不會像前面幾次那麼容易了。自機動部隊奇襲珍珠港以來,我第一潛水艦隊的九艘潛水艇一直在美國西海岸的西雅圖至聖弗朗西斯科海域一帶活動,已經在通商破壞戰中擊沉了敵商船十餘艘。

此後,伊十七號潛水艇在結束了通商破壞活動返航途中,侵入了位於美西海岸重要的石油工業區洛杉磯以北的聖芭芭拉海峽,向著韋爾伍德油田一連射出了十數發一百四十毫米口徑的炮彈。據說搞得敵人極為狼狽,又是拉空襲警報,又是打探照燈,引發了一場大大的騷亂。

另外,在昭和十七年六月,伊二十五號潛水艇也在一個月圓之夜,於位於俄勒岡州的哥倫比亞河口浮出水面,對美國的阿斯托里亞潛水艇基地實施了炮擊。當時我人就在指揮台圍殼上,親眼目睹了在馬場少尉的指揮下二十多枚一百四十毫米炮彈連續射擊的場面。敵人拉響了防空警報,自上而下呈現出了極度的混亂狀況,而我伊二十五號潛水艇此時已經開啟了早已準備好的漁業專用燈,以水面航行的方式從敵眾多正在實施捕撈作業的漁船之間從容穿過,駛向了外海。在同一日,僚艦伊二十六號潛水艇亦對溫哥華的海軍無線電測向臺發動了炮擊。據說同樣也搞得敵方又是發SOS求救信號,又是燈火管制的,製造了一場大騷亂。

而如今才只過了不到兩個月。敵人為了防備日本潛水艇再次來襲肯定已經做好了周密的防備。早已經枕戈達旦,打算將這次的來犯之敵一舉擊沉了,另外,每天估計敵人都會派出巡邏飛機實施嚴密的偵察警戒,用來防禦的艦艇應該也一定早已經準備好了。潛入到那種地方彈射飛機,對陸地目標實施轟炸,這簡直就像是要自尋死路一樣。

為何選擇山林作為轟炸的目標?

我伊二十五號潛水艇此次轟炸美國本土的目標,是山林。那麼,為什麼要專門選擇山林作為目標呢?聖弗朗西斯科、西雅圖、波特蘭,這些地方不是有很多敵人的重要設施嗎?而且,均在伊二十五所搭載的飛機的作戰半徑之內,完全可以選擇作為攻擊的目標。打仗就是應該對敵人的軍事設施發動攻擊的。

可是,這回選擇攻擊的目標是山林。

其理由如下。駐西雅圖的總領事給當時的軍令部的作戰課長富岡定俊送去了一封信,說「美國西海岸的森林地帶,每年都會受到山火的困擾。如果有什麼好的方法都能夠讓山火燃燒起來的話,那麼估計將會對附近的居民構成相當大的威脅」。

美國西岸的山林一旦發生火災就難以撲滅。山火往往會延綿持續數週之久,在熱風的影響下,附近居民除了避難之外別無他法。因此非常懼怕山林中發生火災。於是,軍令部得出結論,認為只要派出潛水艇搭載的飛機投下燃燒彈即可。然後,這個任務就交給了伊二十五號潛水艇。

本來潛水艇所搭載的飛機,是專門用來偵察的小型飛機,這種飛機上是沒有炸彈掛架的。於是又特意讓航空本部進行了專項研究,在橫須賀的航空技術廠對飛機進行了改裝,配備了炸彈投放裝置。可掛載七十六千克子母燃燒彈二枚。每枚燃燒母彈內建有五百二十枚子燃燒彈。在投下爆炸的同時,這五百二十枚子燃燒彈便會在以一百米為直徑的範圍內散佈開來,以二千度的高溫燃燒一分鐘。

—未完待續—

由於讀者互動功能已經下架,留言小程序出現故障,本號暫無法留言,如有建議可後臺私信本人

好訊息

由本人與上海譯文出版社「讓歷史感同身受」叢書策劃人、著名譯者章和言老師、上海飛珥文化合作出品的有聲讀物《口述歷史:太平洋海空戰》在喜馬拉雅APP-有聲集結號欄目上線了,目前限時免費中,請大家敬請收聽

相關文章

伊25轟炸美國本土親歷記(下)

伊25轟炸美國本土親歷記(下)

寫在前面的話:本文原刊載於潮書房光人社「伊號潛水艦」全文略有刪節,2023年2月13日首次發表於「戰史編譯」公眾號,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

下士官·兵與特務士官(中)

下士官·兵與特務士官(中)

寫在前面的話:本文原刊載於太平洋戰爭研究會「日本海軍がよくわかる事典」全文略有刪節,2023年1月9日首次發表於「戰史編譯」公眾號,如需轉載...

機動部隊的編制與由來

機動部隊的編制與由來

寫在前面的話:本文原刊載於太平洋戰爭研究會「日本海軍がよくわかる事典」全文略有刪節,2022年11月28日首次發表於「戰史編譯」公眾號,如需...

江田島海軍兵學校(下)

江田島海軍兵學校(下)

寫在前面的話:本文原刊載於太平洋戰爭研究會「日本海軍がよくわかる事典」全文略有刪節,2022年11月7日首次發表於「戰史編譯」公眾號,如需轉...

舊日本海軍的飛行預科練習生制度

舊日本海軍的飛行預科練習生制度

寫在前面的話:本文原刊載於新人物往來社「航空隊戦史」全文略有刪節,2022年10月10日首次發表於「戰史編譯」公眾號,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