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猜想:孫武、伍子胥或為一人

《孫子兵法》的意義不只是在軍事上第一次將對戰爭的探討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還為後世研究這一時期的軍隊編制與作戰方式提供了大量翔實的第一手資料。然而其作者孫武的身份長期以來卻是一個謎

在 1972 年銀屏山漢墓中《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竹簡同時出土之前,因為《孫臏兵法》全文早已散佚的緣故,不少學者甚至認為兩部兵法實為同一部著作,又或者認為兩部兵法均為戰國時孫臏所著。關於孫武和孫臏,現在常見的說法是孫臏為孫武的後人。孫武,媯姓孫氏,其先祖陳完本為陳國公子,因陳國內亂逃到齊國,改名田完,即後來「田氏代齊」取代姜氏齊國的戰國田氏齊國的先祖。

孫武在周景王十三年(公元前 532 年)的齊國內亂後遷居到了南方的吳國,潛心鑽研兵法。後結識了逃至吳國的伍子胥,並被其推薦給吳王闔閭,在「訓練宮女」事件中為吳王所賞識並拜將。五戰滅楚之後,吳軍不備,遭到秦軍突襲,戰敗,此時早已蠢蠢欲動的越國出兵襲擊吳國後方,吳軍只得退回國內。孫武此時也飄然隱去(當然,也有觀點認為孫武在與秦軍戰鬥中失利陣亡或被吳王闔閭問罪所殺),許多年後,其後人(至少三代以後)孫臏又在齊國為將,指揮了桂陵之戰。

吳軍攻破楚國郢都後,孫武便在《史記》的記載中完全消失了。在此之後,只見有伍子胥與伯嚭兩個外來者供職於吳國朝堂。關於孫武的最早且時間最為接近的文字記載為成書於戰國末年的兵法《尉繚子》。成書於東漢的《吳越春秋》中又稱孫武是吳國人,在早期的典籍中,也僅有此書中描寫了孫武為將單獨領兵作戰之事。在《系年》《國語》《左傳》與《越絕書》等書中未見有孫武其人,這一點不得不說是件怪事。

《史記》稱孫武為齊國人。成書於宋代的《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還為孫武的出身編排了更加詳細的家譜世系:陳國公子完逃至齊國後,至第四世孫田桓子(田無宇)官至「上大夫」。田桓子生五子,分別為田武子(田開)、田僖子(田乞)、陳昭子(田昭)、田書、子亶。其中田書於魯昭公十九年(公元前 521 年)因伐莒有功,被齊景公封於樂安之土,賜姓孫氏,之後可以稱田書為孫書。孫書生孫憑,孫憑生孫武。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這裡的田書,不就是艾陵之戰中為了田氏家業積極參戰,最終戰敗被俘,後死於吳人手中那位嗎?那麼問題就來了:作為孫武祖父的田書是怎麼做到其孫出仕吳國並獲得破楚功業 22 年後又被吳軍俘虜並殺害?孫武出仕至少是二十歲行冠禮之後,即便按 16 年一代人算,按其說法,柏舉之戰時田書應該已年近六旬。那麼到了公元前 484 年的艾陵之戰,田書已經是 80 多歲高齡,在那個男子平均壽命不過 35 歲的時代,讓一個 80 多歲的老人上戰場實在有些不可思議。更何況田書為田乞之弟,從年齡上看田書年紀絕不會這麼大,更加不可能是孫武的祖父。因此可以認定兩者絕非祖孫關係,至少也是同一代人,孫武的年齡可能還更大,《宰相世系表》中的說法純屬附會。

我們在深入研究先秦遺存的著作時會注意到,1983 年湖北張家山 247 號漢墓出土了大量竹簡,其中有一部名為《蓋廬》的書,該書中有大量的思想、內容與《孫子兵法》極為相似。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孫子兵法》一書是將《蓋廬》中的問對進行總結和昇華整理而成的,也可以說《蓋廬》中的問對是伍子胥為吳王闔閭闡述講解《孫子兵法》中的內容。從內容和行文上看,筆者更傾向於《孫子兵法》是將《蓋廬》中的問對內容進行了文字提煉與理論昇華,然後結合當時的軍事發展現狀而撰寫的。從戰爭規模與軍隊戰術角度出發,《孫子兵法》對戰場現狀的描寫更像是戰國前期的情況,而非對春秋時期戰爭的總結,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其成書的具體時代。

孫武其人,除了《史記》一書外,其他同時期資料如《左傳》《國語》都沒有關於他的直接描寫。更有意思的是,《蓋廬》《國語》等書中對伍子胥的稱呼是申胥,其讀音與孫武之名也比較接近。因此筆者猜測,還存在這樣的一種可能性:孫武實為伍子胥初入吳國時的化名。伍子胥身負滅族大仇,然而此時楚強吳弱,為了復仇,伍子胥不便暴露身份,故化名孫武(很可能古音中孫武與申胥或者子胥在讀音上相同或相似)出仕吳國。在入郢破楚之後,大仇得報,伍子胥已不需要隱姓埋名繼續頂著孫武這個化名活著,因此孫武便於此時消失。最後伍子胥在自盡前安排自己的家人去齊國避禍,這一支後人定居齊國後改氏為孫,並將伍子胥所著兵法總結整理成冊,是為《孫子兵法》十三篇。戰國時指揮桂陵之戰的孫臏便是此脈的後人之一,而孫臏可能僅僅晚於《孫子兵法》十三篇的實際作者一兩代人。

這樣說也並非完全沒有根據:吳王夫差在艾陵之戰前曾派伍子胥出使齊國宣戰,伍子胥認為吳國必將亡于越國,於是帶著自己的兒子一同前往齊國,然後將兒子託付於齊國的鮑氏家族。因此筆者猜測孫臏一支非陳姓孫氏,實為伍子胥後人。

這並非沒有可能。很可能春秋時的人都很清楚,孫武就是伍子胥在大仇得報前的化名,因此只記述了伍子胥為吳國立下的大功,而不寫孫武具體有何作為。到戰國後期,因為時間的流逝,人們已經分不清伍子胥與孫武之間的關係,同時又流傳有不少關於孫武在吳國出仕,為吳王練兵並與楚國作戰的故事,更兼《孫子兵法》傳於天下,因此認定孫武與伍子胥是不同的兩個人,孫武擅長兵法韜略,伍子胥擅長領軍作戰。到了漢代,這一點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司馬遷與劉曄均採信了這一觀點,且都將一些民間流傳的關於孫武的小故事加入各自的作品之中。後因孫臏一系在齊國出仕,便認定孫武為齊國田氏子弟、孫臏先祖。劉曄的《吳越春秋》一書與其說是史籍,更像是一本結合了諸多關於吳越爭霸舊事的民間傳說的歷史題材小說。

當然這只是一個比較大膽的猜測,畢竟先秦時期留下來的材料太少了,只能說「如有雷同,不勝榮幸」。

本文摘自《步兵崛起:先秦千年步兵進化史》 

本文摘自《步兵崛起:先秦千年步兵進化史》

步兵是貫穿整個人類戰爭史的一個兵種,長期以來,其在戰場上的地位無出其右者,但其曾一度被戰車取代,成為車戰的從屬。

本書以先秦時期數次影響深遠的戰爭為線索,從社會性質、國家制度、經濟結構、軍隊規模、募兵方式,以及武器、戰術等諸方面入手,以文獻資料與考古發掘為依據,詳細講述了商亡西周立國到秦朝統一近千年時間內步兵從戰場配角演變為不可撼動的戰場主角的歷史進程。

相關文章

二戰德軍作戰指揮條令之通訊作戰

二戰德軍作戰指揮條令之通訊作戰

文:德國國防部部隊局 譯:小小冰人 825.通訊兵部隊和各部隊的通訊排,負責建立並保持指揮部與各部隊之間,以及各部隊內部的信號通訊網。 此外...

美國戰略轟炸機:1945—1989

美國戰略轟炸機:1945—1989

本文摘自[英]托馬斯·紐迪克著,王聰譯【戰爭事典078】《軍用飛機圖解百科:1945—1991年》 波音公司(Boeing)B-52G「同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