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的無敵裝甲猛獸:VI號(「虎」式)坦克家族

本文摘自《二戰德軍武器圖解百科》

六號虎式重型坦克E型

六號虎式重型坦克的研發工作,源於德軍於 1941 年夏季對付紅軍威力強大的 新式 T-34 中型坦克與 KV1 重型坦克的戰鬥經歷。這些經歷促使德國人著手設計一 款新式中型坦克(黑豹)和一款重型坦克,這款重型坦克也就是後來的六號虎式重 型坦克 E型。1942 年中期, 互為競爭對手的亨舍爾和波爾舍分別設計的 VK4501(H)和 VK4501(P) 樣車誕生了。這兩種試驗性坦克是採用現有 VK3601底盤的改進型, 均搭載了源自著名的 88 毫米高射炮的坦克炮。1942 年8 月, VK4501(H) 作為六號 虎式重型坦克 E型,在亨舍爾的卡塞爾廠進行量產。經過長達 23 個月的生產期, 到 1944 年 6 月時亨舍爾公司共生產了 1354 輛該型號的坦克。

從外表上來看,可載 5 名乘員的六號虎式重型坦克 E 型是一款粗矮、稜角分明 的重型坦克,與尺寸較小的四號坦克並沒有什麼不同,但前者配備了威力強大的 56 倍徑88 毫米長身管火炮,整車重量高達 56 噸。這款坦克強大的殺傷力和出色的生 存能力, 是造成其整車重量倍增的主要原因,例如, 它的正面垂直裝甲板厚達 100 毫米,而側面和後部裝甲的厚度也達到了 80 毫米。

首批出廠的 250 輛六號虎式重型坦克E型搭載的都是輸出功率為 479 千瓦的發動 機,而後期出廠的六號虎式重型坦克 E 型則換裝了輸出功率為522 千瓦的 HL230 發動 機(這些坦克的最大公路速度可達 38 千米 / 小時,越野速度可達 20 千米/ 小時)。

由於六號虎式重型坦克 E型的車身過於龐大,亨舍爾不得不採用了設計巧妙的雙 履帶系統: 作戰時, 六號虎式重型坦克 E 型使用 725 毫米寬的戰鬥履帶, 以保持合理 的地面壓力比;以鐵路平車運送時,則拆除六號虎式重型坦克 E 型的負重輪的外層, 用較窄的運輸履帶(520 毫米寬)來替代戰鬥履帶。總的說來,儘管六號虎式重型坦 克 E型是一款威力強大、生存能力較強的重型坦克,但龐大的車身、過重的重量、差 強人意的越野戰術機動性、機械方面的不可靠性和巨大的油耗限制了它的戰鬥力。

最先列裝部隊的四輛六號虎式重型坦克 E型,於 1942 年 8 月 29 日在列寧格勒附 近的姆加首次投入實戰,那裡的惡劣地形限制了這些重型坦克發揮威力。但後來六號虎式重型坦克 E型還是展現出了強大的威力: 1942 年 12 月 29 日,第 502 重裝甲營的 五輛虎式重型坦克 E型,在列寧格勒附近一舉擊毀了紅軍 12 輛 T-34 中型坦克和 T-60輕型坦克。當月,虎式重型坦克 E 型在突尼西亞首度迎戰西方盟軍。

位於諾曼底的虎式重型坦克E型—黨衛隊第

102

重裝甲營的這輛用樹枝來進行偽裝的坦克,正沿法國某地的

道路前進,趕赴前線。

六號虎式重型坦克

六號虎式重型坦克E型—在這張側視圖中,交錯排列的八個大直徑負重輪非常顯眼。這些負重輪與主動輪、惰

輪,構成了六號虎式重型坦克E型的行走機構。

型號:六號虎式重型坦克 E 型

乘員:5 人

生產年份:1942 年— 1945 年

戰鬥全重:50.8 噸

尺寸:長 8.45 米,寬 3.56 米,高 3 米

發動機:邁巴赫 HL230 V12 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 522 千瓦

最大速度:38 千米 / 小時

最大行程:140 千米

武器:1 門 88 毫米 KwK36 L/56 火炮,2 挺 7.92 毫米機槍

裝甲:25— 120 毫米

1943 年— 1944 年年間,六號虎式重型坦克E 型在東線也取得了出色的戰績。但 到了 1944 年後期,它已不敵紅軍的火力和防護性更勝一籌的約瑟夫 ·史達林(JS)重 型坦克,六號虎式重型坦克E 型大多安裝的是垂直裝甲板,而紅軍新裝備的JS 系列 重型坦克卻採用了傾斜角度更大的裝甲。有鑑於此, 六號虎式重型坦克 E 型於 1944年 6 月停產,德國人開始製造「虎王」坦克。由於損失慘重, 1944 年年底時,戰場上 已很少見到六號虎式重型坦克E 型了。1944 年 6 月,德國投入的六號虎式重型坦克 E型的數量到達頂峰,多達 631 輛,到當年 12 月,這一數字減少到了 243 輛。

六號 B型虎王重型坦克

六號虎Ⅱ B型(以下簡稱「虎王」) 重型坦克是六號虎式重型坦克 E型的合理改進款,其採用了傾斜度出色的裝甲。但出現在戰場上的虎王重型坦克的數量始終不多:在戰爭最後 14 個月中,德國只列裝了 489 輛。從 1944 年 1 月起,亨舍爾的卡塞爾廠簽訂了生產 1500 輛虎王重型坦克的合同。可由於盟軍五次深具毀滅性的空襲,虎王重型坦克的生產一直落後於計劃—按照計劃進度,卡塞爾廠本該在 1945 年 3 月 31日前交付 659 輛。卡塞爾廠最終交付的 489 輛虎王重型坦克中包括 23 輛指揮型,後者裝有功率強大的 20 瓦或 30 瓦電臺。虎王重型坦克結合了致命的火力和出色的防護性(盟軍的火力幾乎對它無能為力),是整個二戰期間最強大的幾款坦克之一。

虎王重型坦克的研發工作始於1943 年,其目的是升級已落伍的虎Ⅰ坦克的裝 甲和火炮。虎王重型坦克配備了一門威力極大的 88 毫米長身管 KwK 43/3 L/71 火炮, 整車重達 69.4 噸, 以一臺輸出功率為 522 千瓦的發動機驅動。虎王重型坦克的生存 能力極佳,其炮塔正面裝有傾斜效果出色的、最大厚度為 185 毫米的裝甲板。首批 生產的 50 輛虎王重型坦克,安裝了波爾舍獨特的圓形正面炮塔,而不是標準的亨 舍爾方形正面炮塔。雖然虎王重型坦克威力強大, 但這款高油耗、笨重且設計複雜的坦克(特別是它的驅動系統)一直存在機械問題。

德軍裝備的虎王重型坦克的數量一直不多。1945 年 2 月, 虎王重型坦克的列裝數 量到達頂峰時也只有 219 輛,僅裝備了九個國防軍重裝甲營、三個黨衛隊重裝甲營和 兩個獨立裝甲連。在 1944 年夏季的諾曼底戰役期間,大約有 53 輛虎王重型坦克參戰(它 們大多在激戰中損毀了)。另外 52 輛(德軍當時列裝的虎王重型坦克總數的三分之一) 虎王重型坦克在 1944 年12 月的阿登反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黨衛隊第 501 重裝甲營 的虎王重型坦克被編入派佩爾戰鬥群,該戰鬥群企圖發展德軍取得的戰果,搶在盟軍 做出應對前一路攻往安特衛普。由於派佩爾戰鬥群的行進路線極為複雜,笨重的虎王 重型坦克只能跟在隊列後方前進, 直到 12 月 20 日, 派佩爾戰鬥群在斯圖蒙陷入停滯,10 輛虎王重型坦克才追上戰鬥群主力。盟軍隨後發起反擊,把派佩爾戰鬥群包圍在拉 格萊茲。由於彈藥和油料耗盡,派佩爾戰鬥群丟棄了包括六輛虎王重型坦克在內的 35 輛坦克,徒步殺出重圍。阿登反攻期間,德軍損失了 20 輛虎王重型坦克,約佔參戰 的虎王重型坦克總數的 40% (其中只有五輛毀於敵軍之手,其他的都是因為油料耗盡或機械故障而被遺棄)。

虎王重型坦克—從側視圖可知,其炮塔的長度和高度非常顯眼。這種情況無法避免,因為炮塔必須要容納威力

強大的

88

毫米

KwK

43

L/71主炮碩大的後膛和後座。

型號:六號 B 型虎王重型坦克

乘員:5 人

生產年份:1942 年— 1944 年

戰鬥全重:69.4 噸

尺寸:長 10.26 米,寬 3.75 米,高 3.09 米

發動機:邁巴赫 HL230p30 V12 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 522千瓦

最大速度:37 千米 / 小時

最大行程:140 千米

武器:1 門 88 毫米 KwK43 L/71 火炮,2 挺 7.92 毫米機槍

裝甲:25— 185 毫米

虎王重型坦克裝甲營—集結在德國某試驗場上的一個虎王重型坦克裝甲營。最前方這輛虎王重型坦克的炮塔,清晰地展現出了「齊梅里特」防磁塗層造成的波紋表面。

1945 年 4 月,虎王重型坦克參加了它們在西線的最後一次戰鬥。當時,為阻 止盟軍一路攻往德國, 德軍展開殊死防禦, 第510、第 511 重裝甲營共損失了 13 輛虎王重型坦克(這也是德國生產的最後一批該型號的坦克)。

1944 年 10 月,隨著第 501 重裝甲營的戰車開抵東線,虎王重型坦克也開始在東 線參加鏖戰。1945 年 1 月中旬,面對紅軍的維斯瓦河—奧得河攻勢,黨衛隊第 503 重 裝甲營在獲得了 39 輛新交付的虎王重型坦克後趕赴波蘭中部,協助加強將破未破的防線。到 1945 年 3 月 20 日,德國邊境激烈的防禦作戰導致該營只剩兩輛可用的虎王重型坦克了。到戰爭結束時,整個東線都只剩九輛可用的虎王重型坦克了。

《蘇德武器圖解百科》精裝典藏版現已登陸天貓眾籌,精裝圖書+特典模型立刻拿回家!

眾籌參與步驟

眾籌參與步驟:

  1. 保存圖片到相簿

  2. 打開淘寶或天貓APP掃碼可見

或打開淘寶/天貓APP,搜尋「指文化行圖書專營店」點選首頁眾籌廣告,查看眾籌詳情

相關文章

干預北極——二戰時期的格陵蘭

干預北極——二戰時期的格陵蘭

微信搜尋「如雄鷹展翅上騰」公眾號,關注以了解更多冷門軍事歷史知識 1940 年 4 月,丹麥的淪陷使屬於丹麥的格陵蘭成為被佔領國的外部領土,...

最後手段:二戰德軍步兵反坦克武器

最後手段:二戰德軍步兵反坦克武器

本文摘自[英]大衛·波特著,邢天寧譯【戰爭事典075】《二戰德軍武器圖解百科》 「鐵拳」反坦克火箭筒 到戰爭中期,德國陸軍認識到,他們迫切需...

戰勝「黑豹」:阿拉庫爾之戰

戰勝「黑豹」:阿拉庫爾之戰

本文摘自【戰爭事典079】[加]羅曼·約翰·亞里莫維奇著,王法譯,《坦克戰術:從諾曼底到洛林》 在這場戰爭中,阿拉庫爾之戰是西線盟軍打過的最...

蘇聯裝甲坦克和機械化兵的作戰實力

蘇聯裝甲坦克和機械化兵的作戰實力

著:戴維·M. 格蘭茨 譯:孫渤 正如步兵的情況一樣,戰爭的前30個月裡,紅軍的快速力量也經常在沒有按建制配齊武器裝備的狀況下戰鬥。但與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