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炮防空」:使用A-222自行火炮系統作為高效防空系統
2022 年 11 月 13 日

俄軍在烏克蘭的特別行動持續時間越長,歐美運往烏克蘭的精確制導彈藥就越多。美國只交付了數十輛M142 HIMARS和數百枚制導火箭彈,不能排除從這些發射器發射ATACMS戰術導彈的可能性,美國還提供了了數十門155 毫米牽引和自行火炮,數千枚制導炮彈和數萬枚非制導炮彈。
西方遠火系統對俄羅斯武裝部隊和民用基礎設施造成重大破壞。
連結:助力烏軍反攻,迫使普京動員,抗俄神器「海馬斯」到底有多神奇?
此外,烏克蘭仍在設法生產某些類型的武器,其軍工聯合體 (MIC) 比看起來要穩定得多。對關鍵基礎設施的打擊顯然仍然不足以使其完全癱瘓並停止整個烏克蘭的生產。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防空部隊正在增加負荷,使用大量成本很高的防空導彈(SAM)。與此同時,正如我們從媒體上看到的那樣,不可能建立一個堅不可摧的盾牌,一些烏克蘭導彈和炮彈依然對目標造成打擊——想想赫爾松地區的 Kakhovka 橋吧。
因此,我們有兩個問題。
首先是敵人的彈藥正在穿透我方的防空屏障,我們需要想辦法增加防空密度。
第二個問題是防空彈藥成本高,除此之外還有有什麼選擇?
高射炮
當然,高射炮立即浮現在腦海中-炮彈的成本比導彈低得多。然而,它們打擊空中目標的可能性要低得多,尤其是目標很小、不顯眼且速度很快。
可以通過在飛行路徑上遠端引爆炮彈來糾正這種情況,我們的對手正在朝著這個方向積極努力。特別是,德國萊茵金屬公司展示了一種新的短程防空系統 Skynex,使用35 毫米速射炮使用彈丸在飛行路徑上遠端引爆作為一種防空手段。

Rheinmetall Skynex 複合體的演示,遠端引爆的一枚射彈的引爆框架
美國想走得更遠,為 20 毫米口徑的火炮開發制導炮彈,然而了解美國的軍工聯合體,我們可以假設這些制導炮彈將比導彈更昂貴(這段明顯描述錯誤)。
PS:目前美國陸軍正在為斯崔克平臺的臨時機動短程防空系統(IM-SHORAD)以及斯崔克平臺的低慢小無人機綜合打擊系統增量3(M-LIDS Inc 3)開發了三種新型30×113毫米彈藥,分別是XM1198高爆兩用自毀彈(HEDP-SD)、XM1121高爆近炸彈(HEP)、XM1223多模式近炸空爆彈(MMPA)。
XM1198是為「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M230機炮所用M789高爆穿甲兩用彈(HEDP)的對空用改進版本,裝有新的XM1169引信,可在飛行一定距離後自毀而不會造成二次傷害。
XM1121是為陸上平臺XM914機炮開發的新型程式設計彈藥,以30x113mm高爆燃燒彈為基礎加上了近炸引信,改進裝藥使得初速大幅增至1105米/秒。XM1211的引信可選擇近炸、碰撞、延遲碰撞三種模式,可有效對付如無人機空中目標、軟目標及掩體後人員。
XM1223多模式近炸空爆彈(MMPA)則是目前最新的發展中型號,由於XM1211是為防空系統而設計的程式設計高爆彈,不具備反裝甲能力,因此美軍在HEDP彈藥基礎上增加了新型程式設計引信,可有效反制無人機、裝甲、步兵三類威脅。
在俄羅斯,莫斯科 NPO Pribor 似乎開發了遠端引爆的 30 毫米彈藥。與 Rheinmetall 使用的感應系統不同,俄羅斯炮彈使用鐳射束遠端引爆系統。
據推測,遠端引爆的 30 毫米射彈將在 2019 年進行測試,隨後將提供給俄羅斯軍隊。2021 年,NPO Pribor 的總設計師 Oleg Chizhevsky 告訴 RIA「新聞」,關於 30 毫米火炮的空爆彈藥已經進入國家測試階段,並將被納入戰鬥支援車輛的彈藥中坦克(BMPT)「終結者」,但目前還沒有收到有關此主題的更多資訊。
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RF 武裝部隊)的另一個有前途的項目是 57 毫米口徑防空衍生綜合體。
防空衍生綜合體應該使用在軌道上遠端引爆的射彈有效地對付空中目標。據一些訊息來源稱,衍生防空綜合體有能力對抗多發火箭系統 (MLRS) 射彈,這意味著它也將能夠擊落HIMARS引以為豪的火箭彈。但目前沒有關於57毫米防空炮投入使用的時間的資訊,最重要的是,沒有空爆炮彈準備就緒的資訊。
那麼我們還有什麼其他選擇呢?

複雜的「防空派生」。圖片來自 wikipedia.org
自行火炮複合體 A-222「Bereg」
形式上,130 毫米口徑的 A-222「海岸」綜合體屬於俄羅斯聯邦海軍艦隊(海軍),在 NVO 區域,它可能沒有被使用,但該自行火炮的潛力非常大。
其射程相當不錯的,約 23 公里,結合高射速 – 高達每分鐘 12 發。A-222「Bereg」複合體的另一個優點是輪式底盤,它可以可以快速改變位置,但另一方面,與履帶式車輛相比,輪式底盤的機動性容易受到限制。
如果我們談論 A-222「Bereg」複合體的火炮使用,那麼來自三到六個 A-222「Bereg」複合體的火炮連可以迅速移動到位,對敵人造成毀滅性打擊。

自行火炮A-222「海岸」。圖片來自 wikipedia.org
俄羅斯海軍有 36 套這樣的系統,但海軍需要多少呢?它們對敵艦的使用是另一回事,畢竟火炮和反艦導彈的能力是不可比的。另一方面,當為了地面部隊使用 A-222「Bereg」時,後勤將變得複雜,需要單獨交付 130 毫米炮彈。
然而,A-222「Bereg」複合體還有另一個潛在的更有趣的應用領域,對地面部隊的火炮支援。
事實上,A-222「Bereg」複合體的彈藥包括防空彈 A3-UZS-44 和 A3-UZS-44R。A3-UZS-44炮配備DVM-60M1遙控引信,A3-UZS-44R炮配備AR-32雷達引信。目前找不到有關如何設置 A3-UZS-44 彈丸中遠端引爆延遲時間的資訊。如果手動引入,那麼這些彈藥將毫無用處,但如果自動引入則可以有效地用於打擊空中目標。考慮到57 毫米口徑彈丸的威力不及 130 毫米彈丸,這個想法看著還是很誘人。
此外,A-222 的彈藥負載包括帶有 AR-32 雷達引信的 A3-UZS-44R 彈藥,打擊反艦導彈時射程可達 8 米,打擊飛機時射程可達 15 米。

130-mm A3-UZS-44R 彈藥,帶無線引信AR-32
帶有近炸引信的炮彈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它們成為美國海軍的秘密和高效武器- 有一段時間甚至禁止在陸地上使用它們,以免敵人發現和複製。
AK-130 艦載火炮支架是在 A-222 綜合體的基礎上創建的,最初具有對空中目標工作的能力,但它們可以由艦載雷達站 (RLS) 引導。與艦炮相比,A-222「Bereg」的射速和彈藥率明顯較低,此外,「Bereg」綜合體包括帶光電和雷達通道的 BR-136 火控系統用於監測和鎖定目標,很可能無法檢測到空中目標,尤其是小型和高速目標。

AK-130艦炮。圖片來自 wikipedia.org
因此,為了確保 A-222「Bereg」複合體能夠對付空中目標,它需要與現代防空導彈系統 (SAM) 進行深度融合,這將為其引導射擊目標。考慮到 A-222「Bereg」彈藥負載中存在防空炮彈,很可能在綜合體設計中提供這種配對的可能性。
哪種防空系統更適合與 A-222「Bereg」綜合體相匹配?無法回答這個問題,而這在當前階段不需要。
決定將 A-222「Bereg」複合體整合到防空系統中的可行性的主要問題是帶有 AR-32 雷達引信的 A3-UZS-44R 防空炮彈的可用性和有效性。名義上這種防空炮彈被包括在彈藥庫存中,但中似乎並沒有發生,但實際上全國各地的倉庫中有 50 枚,而且有條件地,只有十分之一的炮彈在發射時起火. 如果是這樣,那麼它將把整個想法摧毀在萌芽狀態。
如果有足夠的 130 毫米口徑 A3-UZS-44R 防空炮彈和 AR-32 雷達引信,並確認它們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那麼使用 A-222「Bereg」複合體作為防空系統就可以成為一種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可以顯著提高關鍵設施的安全性,使其免受無人駕駛飛行器 (UAV)、大炮和多管火箭炮的大規模攻擊。
例如,赫爾松市作為俄軍在第聶伯河右岸最重要的據點,以及與之相鄰的基礎設施,以及扎波羅熱核電站,其破壞後果不堪設想,可以表示為這樣的對象。
潛在地,用六個與其他防空系統集成的 A-222 Bereg 複合體覆蓋這些設施中的每一個,將有可能大大降低敵人空襲的價值。此外,不要忘記 A-222「Bereg」複合體的火炮本質。如有必要,六輛A-222可以向前進的敵人射出每分鐘 72 發炮彈或不到四分鐘時間內打出240 發炮彈彈。
PS:
還有一些更有趣的問題:
1. A3-UZS-44R 防空炮彈是否可以用作空爆彈藥來對付地面目標?它們在這個用例中的效果如何?
2、AR-32雷達引信能否安裝在152毫米口徑的炮彈中,利用後者摧毀空中目標?
3. AR系列的其他雷達引信(AR-5 … AR-45)目前是否用於152毫米口徑炮彈提供空爆的可能,如果沒有,為什麼不研發呢?

筆者吐槽:俄羅斯作者的想法挺好,但是他自己也發現了關鍵問題。
可用性;A-222「海岸」研製於上世紀80年代,1993年首次在迪拜防務展展出,雖然俄羅斯沒有公佈具體裝備數量,但預計並不多。有資料稱目前俄羅斯也只裝備了一個營,即部署在新羅西斯克的第40岸防導彈、炮兵旅下屬的岸炮營。考慮到已服役這麼長時間,妥善率能保持多少,即實際能出動的數量是個很大的問題,實際能出動的數量過少,對於戰局也沒有實際意義。
運輸性;A-222系統實際需要三種車,指揮控制車,生活保障車和炮車,就算不考慮其他車輛的運輸問題,A-222「海岸」本身就有43.7 噸,無論是鐵路運輸還是自身行駛,遠端運輸的問題都不小。再者,是否可以很好的適應目前的烏克蘭環境也是個問題,一切都是不確定因素。
後勤;考慮到裝備數量很少,本身的備件補充就是個難題。A-222「海岸」使用的底盤MAZ-543產量較大,估計維護和維修難度不大,但其使用的130炮就難說。考慮到目前俄羅斯炮兵已不使用130毫米火炮,而A-222「海岸」又以高射速為買點,很難保證其火炮備件和彈藥能保持穩定供應。在俄軍目前的困境下,預計大概率是難上加難。
防空的關鍵;就算俄軍真的能克服上述產量很少,運輸困難,備件較少等諸多問題,那就必須提到防空能力的關鍵:態勢感知能力。防空能力的關鍵一直就不是看著風光的火力系統,而是預警、識別、跟蹤、指揮與控制為一體的態勢感知能力。態勢感知能力足夠強,才可以很好的處理空中目標,判斷威脅,完成打擊,否則再高的導彈射程,再高的高炮射速也基本沒有意義,而這也是俄軍真正的差距。考慮到俄烏戰事中俄軍已經不止一次遺棄雷達車、指揮車,很難不質疑俄軍的整體指揮和控制能力。
就算A-222「海岸」成功部署在烏克蘭,預計對戰局的影響也很有限,估計這也是俄羅斯作者最不願承認的吧。
類似文章推薦:
助力烏軍反攻,迫使普京動員,抗俄神器「海馬斯」到底有多神奇?
為何俄軍擊毀的「海馬斯」比美國給的還多?因為烏軍學會草船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