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強的「老女士」:「弗裡茨X」炸彈對「厭戰」號的損傷報告

本文摘自【海洋文庫L008】[英]R.A. 伯特著,攵蠶譯《英國戰列艦:1919—1945》

1943 年9 月14 日,「厭戰」號、「剛勇」號與一支驅逐艦隊一同前往薩勒諾對海灘進行炮擊以支援美第5 集團軍的登陸。艦隊整晚都以23 節的航速航行,次日抵達薩勒諾灣。儘管遭到空襲,它們還是於15 日晚炮擊了敵方陣地。16 日黎明時分,「厭戰」號被派往前一天的行動區域。

14 時10 分,「厭戰」號進行了一輪射擊,隨後駛過南部經過掃雷的海峽並對「雪崩北區」進行進一步的炮擊。14 時25 分,它遭到12 架Fw-190 型飛機2 的攻擊,這些飛機從背對太陽的方向俯衝而來,在5500 至7500 米外左舷側面投放了3 枚炸彈。

1938 年1 月,駛入馬耳他的「厭戰」號。雖然看起來比改裝前敦實了很多,但實際上其前桅頂部高度仍然為水線上方45.87米,主桅頂部高度則為水線上方38.91 米

當時為炸彈提供製導的「母機」在「厭戰」號上方6000 米的高度飛行。炸彈在「厭戰」號頭頂轉彎並以極快的速度俯衝而下。其中一枚擊中了「厭戰」號,穿透了數層甲板後在4 號鍋爐艙下方的備用儲水艙內爆炸。另外兩枚則落在右舷附近,其中一枚在舯部防雷突出部側面爆炸並造成了相當嚴重的近失彈破壞(拜水錘效應所賜),另一枚則沒有造成明顯的損傷。攻擊發生時,「厭戰」號在大約177 英尋(323 米)深的水域以10 節的航速行駛。在這種狹窄水域,它不可能採取規避機動,而且由於炸彈飛得太快(從看到炸彈到被擊中只有大約10 秒時間),進行任何規避都是徒勞的。從穿孔的大小判斷,德國人使用的武器是無線電控制的FX1400 型炸彈,其全重約1400 千克,裝藥量則達到了270 千克。爆炸造成的震動非常劇烈,以至於起初人們以為船的後部被震斷了,桅杆會撞到甲板上。2 號、3 號、4 號和6 號鍋爐艙幾乎立即被淹沒,5 號鍋爐艙不久後也被海水灌滿了。此時「厭戰」號仍然能夠利用自身動力緩慢航行並保持操控性,直到15 時,1 號鍋爐艙也被海水汙染,所有的鍋爐都失效了。

「 厭戰」號受到了嚴重的損傷。由於此時鍋爐已經無法繼續提供蒸汽,它漂流到了一片未經過掃雷的海域,進水量則達到了約5000 噸。此時該艦距離薩勒諾只有幾千米且隨時都有可能遭到進一步的空襲,無線電設備無法使用,也不知道該區域是否存在敵方的潛艇。值得慶幸的是,防空武器完好無損,通過反向注水右舷主甲板也高於水面。「 厭戰」號急需空中支援,但盟軍飛機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出現。16日17 時,美國救援拖船「希望」號和「馬力諾」號已經開始對「厭戰」號實施拖曳,「厭戰」號以4 節航速駛往馬耳他,由「德里」號巡洋艦充當無線電中繼船。19 時30 分,「歐律羅斯」號和「錫拉」號加入了救援並從前方拖曳,但隨後拖纜斷裂了。到了第二天18 時,該艦唯一的變化是右傾增加到了4.5 度,但進水已經被排水泵控制住了。擊中該艦的炸彈與垂直方向的夾角約為20 度,與船體中線的夾角約為15 度。

「厭戰」號在完成了改裝後進行了一系列的試航,最高航速達到了23.84 節,只比最初完工時慢半節。這張照片攝於1938 年「 厭戰」號途經地中海前往馬耳他時

它擊中了小艇甲板,穿過左舷機庫、軍官室、廚房、後部司爐間、工具櫃和4 號鍋爐艙後在一個雙層底備用儲水艙中爆炸。穿透的板材包括6.3 毫米低碳鋼板(MS)疊加25 毫米高張力鋼板、31 毫米高張力鋼板、 8.9 毫米低碳鋼板、63.5 毫米非滲碳鋼板、25 毫米高張力鋼板和13 毫米低碳鋼板,總厚度達171 毫米。小艇甲板上的穿孔尺寸約為1.67 米見方,位於128 至130 號肋位區域中線左側3.3 米處。艏樓甲板、上甲板和主甲板左側的穿孔直徑為0.86 米,位於126 至128 號肋位區域距中線5.4 至5.7 米處。

中甲板(63.5 毫米非滲碳鋼與25 毫米高張力鋼疊加)上也出現了直徑840 毫米的穿孔。左側123 至133 號肋位間的A、B 和C 船底板被炸出了長6 米,寬2.1 至4.2 米的破口。該區域的內底板被向上吹起,100 至154 號肋位間的13 毫米低碳鋼主橫壁也出現了破口,136 號主橫壁則出現了穿孔,爆炸區域的其他艙壁都嚴重受損。一枚近失的制導炸彈落到了140 號肋位右舷附近的海中並在靠近防雷突出部底部的位置爆炸。111 至159 號肋位間16 毫米低碳鋼的突出部外板破裂,連接處出現了明顯的裂縫。5 號鍋爐艙下方區域的內外平臺均出現了最大達152 毫米的波紋變形和穿孔。艙底已經支離破碎,118 至154 號肋位的中甲板被海水淹沒了。

遭到攻擊前「厭戰」號艏部吃水10.28 米,艉部吃水9.90 米,無側傾。攻擊一小時後艏部吃水11.12 米,艉部吃水10.81 米,輕微傾斜。3.5 小時後艏部吃水11.58 米,艉部吃水11.12 米,側傾3 度。17.5 小時後艏部吃水11.88 米,艉部吃水11.42 米,側傾4 度。9 月19 日抵達馬耳他時艏部吃水11.73 米,艉部吃水10.99 米。

「 厭戰」號被擊中後所有的水密門都被關閉,損管中心處於二級戒備狀態。4號鍋爐艙完全被毀,主炮設備因液壓系統受損而無法使用,雷達和無線電設備也無法使用。

艦長帕克上校關於這起事件的報告很有趣:

我們緩慢地穿過這條航線與 「比斯卡延」號兩棲指揮艦聯絡,然後前往「雪崩北區」準備對我們的「老朋友」進行進一步炮擊,這時Fw-190 戰機從背對陽光的方向呼嘯而來,用炸彈攻擊了我們——我們沒有擊中它們。

就在敵機從頭頂飛過時,我們突然看到了三個黑影。我立刻意識到它們是什麼:滑翔炸彈。

正在駛入馬耳他的「厭戰」號

正在駛入馬耳他的「厭戰」號

敵機保持隊形在2500 米的高空水平飛行了幾秒鐘,然後以驚人的速度垂直俯衝。很明顯它們要攻擊我們,距離被擊中只有幾秒鐘的時間,很顯然沒有什麼可做的,於是我仔細地盯著炸彈。第一枚離我們右舷只有幾米遠。不到一秒鐘後,另一枚炸彈就擊中了我們煙囪後方。第三枚則落在右舷附近。我並沒有被震倒在地,但有那麼一瞬間我有點頭暈目眩,就像在踢足球或者騎馬時摔倒那樣。我看得很清楚,思維也很清晰。煙囪裡首先冒出了黑煙,然後是灰塵,還伴隨著可怕的噪音。我以為整根桅杆都要倒下來了,因為它不斷地搖晃、彎曲著。不得不說,有那麼一會兒,我想我們可能要沉沒了,我甚至已經做好了「厭戰」號裂成兩半的準備。不過艦橋上沒有人驚慌失措,也沒有人喊叫——他們都是一流的艦員,防空炮也在不停地開火,這個表現不錯。隨後出現了一陣平靜。我發現船仍在航行,發動機仍在工作。我開始認為我們根本沒有被擊中,只是差一點就被擊中了。據報告機庫著火了,我命令把火撲滅。然後最重要的是火炮的情況,如果可以航行和射擊的話,我們將進行最後的炮擊。我設置了航向,然後開始收到準確的報告。6 個鍋爐艙中有4 個被海水灌滿了——只有右舷發動機能得到一點點蒸汽——我們繼續以6 節的航速前進。之後「厭戰」號就失去了控制,我們就在經過掃雷的海峽裡繞圈,於是我關閉了發動機。我無法執行操作,因為此時操舵已經非常困難,最後右舷發動機也停止了工作。「厭戰」號帶著我們繼續原地打轉,我卻毫無辦法。在蒸汽接頭破裂後發動機肯定無法繼續工作了。5 號鍋爐艙被水淹後就只剩下一個鍋爐艙了。我們通過電動機操控舵機轉向。美國「奧比」號拖船趕了過來,很快我們的航向就被糾正了,我決心立刻出發並以3 節的航速向馬耳他駛去。前途並不光明,據報告該海域至少有6 艘敵方潛艇,而我只帶了4 艘驅逐艦出門。同時顯而易見的是,之後還會有更多的空襲。此時還不清楚「厭戰」號的損壞程度,但它已經開始側傾,吃水則加深了0.6 至0.9 米。不過我們還是起航了,我打電話給「德里」號,讓其執行防空任務,並要求西部海軍特遣艦隊的休伊特海軍中將派遣戰鬥機前來護航,同時還要求他派遣拖船協助我們。另一艘拖船貼了上來,但不願停留,我告訴他這是休伊特上將的命令。隨後「厭戰」號由兩艘拖船一前一後地拖著,航速是3.5 節,但接下來我們還有300 海里的路要走。這次襲擊造成6 人死亡、約20 人受傷。

西部海軍特遣艦隊給「 厭戰」號的回信如下:「 我對你們遭受的傷亡和損失深表遺憾。感謝你們的有效支援,你們為岸上部隊提供了非常多的幫助。當「 希望」號和「 馬裡諾」號完成任務之後,請將她們送回到我這裡。祝你好運,休伊特。」

9 月17 日星期五我通過廣播向水手們發言:「我們遭遇了一種常見的戰爭危險——大家完成了各自的工作,然後被擊中了——我們已經把德國軍隊嚇得魂飛魄散,我們自己的士兵得以做好準備。如果我們沒有扭轉局勢,大家也不要太沮喪。我很欣賞大家的幽默感和辛苦的工作。我們現在要把這位「老女士」①帶回馬耳他。」

「厭戰」號在薩勒諾中彈後受損的艦體

「厭戰」號在薩勒諾中彈後受損的艦體

本章註釋:①「老女士」是皇家海軍官兵對「厭戰」號的暱稱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直達新書特惠秒殺現場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直達新書特惠秒殺現場

相關文章

四戰之地:烏克蘭大地上的裝甲列車

四戰之地:烏克蘭大地上的裝甲列車

本文摘自[法]馬爾馬薩里著,姚軍譯《世界裝甲列車圖解百科:1925—2016》 烏克蘭的歷史很複雜,需要稍作其背景的提前了解,我們才能理解該...

美軍最後的常規動力航母,小鷹級航母

美軍最後的常規動力航母,小鷹級航母

作為「福萊斯特」級的改進型, 美國海軍於1956 年開工建造「小鷹」級航空母艦。相比「福萊斯特」級,其主要區別在於加大了飛行甲板面積,並優化...

接受戰火歷練的大型巡洋艦:意土戰爭

接受戰火歷練的大型巡洋艦:意土戰爭

《英國戰列艦》+《大巡洋艦圖解》眾籌特裝版摩點眾籌即將收官! 最後17小時,機會不容錯過! 土耳其「聖訪」號裝甲巡航艦沉沒後的殘骸。該艦於1...

陰差陽錯:混亂的埃斯佩蘭斯角海戰

陰差陽錯:混亂的埃斯佩蘭斯角海戰

本文摘自[美]保羅·達爾著,謝思遠譯《日本帝國海軍戰史,1941—1945》 日本不僅希望消滅瓜島的美軍部隊,還想把圖拉吉島、倫內爾島以及聖...

瑞雪祥風——IJN Yukikaze雪風號

瑞雪祥風——IJN Yukikaze雪風號

作者:刀客塔 這一期,來侃侃大家耳熟能詳的雪親王。 【這是雪風(doge)】 【這才是真雪風.jpeg】 好了,讓我們開始正題。 19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