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藍字「兵工那些事兒」關注我們。
我們耳熟能詳的許多外軍裝備中,許多都是由動物的名字命名的。比如,著名的美國”猛禽」F-22、「全球鷹」無人偵察機、俄羅斯「黑鷹」主戰坦克、綽號「熊」的遠端轟炸機圖-95,英國垂直起降的「鷂」式飛機。那麼,世界各國的武器裝備都喜歡用動物名字命名,是為什麼呢?

眾所周知,人類誕生之時,人類的防身武器來源於樹枝、石塊,後來經歷冷兵器時代的石器、大刀、長矛,再到熱兵器時代的火藥、步槍、大炮、飛機、導彈,都與動物結下不解之緣。

美軍正在訓練海豚,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曾出動海洋動物海豚、海獅進行排雷
動物不僅能幫助軍隊進行作戰,執行特殊任務,人類還能根據動物的機理研製戰爭武器,幾乎任何一種武器裝備的發展都直接或間接地動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從古代模仿動物的角、嘴、牙、爪等製造弓箭、長矛、戈、戟、刀、抓、鉤、鞭、鐧等十八般兵器,到現代模仿飛禽昆蟲發明飛機、模仿魚和海獸製造軍艦、模仿飛魚和響尾蛇製造導彈、模仿昆蟲製造太空機器人等。甚至連裝備性能的改善,人類也在拜動物為「師」。
近年來,美國軍方對這種蜘蛛進行了大量研究,發現它的絲有著非常好的力學性能,抗張強度和彈性俱佳,是製作防彈衣物極為理想的材料。用它製作的防彈衣,重量將更輕、防彈性能將更好。目前,美國正在解決利用人工方法生產蜘蛛絲,採取生物基因工程技術進行生產絲纖維蛋白物,與蜘蛛絲進行混合,生產出製作防彈衣的材料。
火箭升空利用的是反衝原理,這其實是水母、墨魚的拿手好戲;蝙蝠的大耳朵能把發生的微弱聲波反射到耳朵中央集中收聽,大大提高了信號強度,射電望遠鏡、雷達、衛星地面站、太陽灶的天線便依此理製成。自然界裡通過幾十萬年、幾百萬年甚至上億年的「天擇」而延續下來的物種一定在某一方面最適合於生存競爭。科學家因而提出了「自然的就是最好的」論斷。人類研究、模仿生物為自身服務,從而形成了一門新興的科學——仿生學。自然界是無窮盡的仿生源泉。

火箭升空利用的是反衝原理,這其實是水母、墨魚的拿手好戲,動物不僅能幫助軍隊進行作戰,執行特殊任務,人類還能根據動物的機理研製戰爭武器
自古以來,在戰爭需求的牽引下,便有武器裝備研究人員致力於裝備仿生的研究。他們從動物的特殊結構和特異功能中得到許多寶貴啟示,並據此設計了無數張製造武器裝備的藍圖,於是便有了軍事仿生學。裝備仿生研究還為設計無需預置程序就能解決大量軍事問題的智慧電子計算機開闢了新的前景:從生物神經控制到裝備自動控制,從人工智慧到軍用機器人,從蒼蠅到新一代靈巧機器人等比比皆是。
目前,根據鷹眼的結構,軍事強國正在研製「鷹眼」系統導彈。這種導彈在飛臨打擊目標上空時能自動尋找、識別目標而跟蹤攻擊。西方一些國家設立的軍鴿研究所,對軍鴿的功能進行了新的探索,軍鴿的用途漸漸超出單一通訊的功能。據悉,美國的海上救險專家利用軍鴿幫助救險人員在海上尋找失蹤者。實驗表明,軍鴿的辨認準確率在90%以上。他們還利用鴿眼的定向功能,將軍鴿放置在火箭的控制系統中,使軍鴿不斷調整火箭的方向,確保火箭準確地攻擊設定的目標。

裝備仿生研究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新興學科,其為設計無需預置程序就能解決大量軍事問題的智慧電子計算機開闢了新的前景,從生物神經控制到裝備自動控制,從人工智慧到軍用機器人等比比皆是
我國軍方有關專家也提出了將軍鴿的特性和微型電子設備結合,通過攜帶微型電子成像和通訊設備,對戰場進行小區域實時的隱蔽圖像偵察的構想。由澳洲科學家研製成功的一種「昆蟲」飛行器將在火星探測中一顯身手。澳洲國立大學的一個科研小組通過對幾種昆蟲的研究,已經研製出一個小型的導航和飛行控制裝置。這種裝置可以用來裝備用於火星考察的小型飛行器。不久的將來,這種只有一塊巧克力大小的飛行器將飛行在火星的表面,執行探測任務。它們有著蜻蜓的靈活敏捷,而且定位像蜜蜂一樣準確。在智慧的地球人面前,火星神秘面紗被揭開的日子也許不遠了。
實際上,動物對軍隊的貢獻遠不止於武器發明的啟發,人類還從動物機理學到了科學研究的法寶。拿鳥類來說,從始祖鳥出現到現在,在億萬年的漫長進化過程中,鳥類所具有的導航、識別、計算、能量轉換等系統,其靈敏性、高效性、準確性、抗干擾性都令人驚歎不已。人們研究這些結構和功能原理並加以模擬,用來改善現有的或創造新的機械、儀器、工藝。對鳥類這些特殊功能的研究利用,將會使飛機的性能進一步得到改善。
為防失聯,關注下方備用號:↓↓↓
重要提示:由於微信改版,建議星標關注+點贊,系統會將你標記為長讀使用者,否則可能收不到下篇文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