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為何要將第6集團軍釘在史達林格勒?

著:厄爾·F.齊姆克

譯:葉欽卿

譯:葉欽卿

(上圖)史達林格勒廢墟中的德軍

1942年11月21日,希特勒命令第6集團軍「不要顧忌被圍的臨時危險」,堅守既有陣地。同時,他還向曼施泰因許諾增援6個步兵師、4個裝甲師、1個空軍野戰師和1個防空炮兵師,但當前可用的只有2個步兵師,其餘人馬最早也要等到12月第1周時才可能抵達。

11月24日,希特勒命令第6集團軍將西北和西南的防線稍微向內收縮,然後構築起環形防禦體系;他還承諾會對第6集團軍實施空中補給。在蔡茨勒對此表示懷疑時,戈林向希特勒保證,空軍將有能力每天向合圍圈中運送多達600噸的補給。另外,希特勒命令第4裝甲集團軍所轄部隊擋住科捷利尼科夫斯基以北的蘇聯軍隊,並準備向北方實施反擊,以重新建立與第6集團軍的聯繫。

兩天後,希特勒在一封信中向曼施泰因說明了救援計劃的細節。首先是(必須救援的)理由——放棄史達林格勒就意味著放棄1942年夏季戰役中「最重要的成果」,因此無論代價多大,德軍都必須堅守在這座城市裡;換個角度講,如果現在撤退、然後在1943年重新奪回這座城市,那麼付出的代價只會(比現在選擇堅守)更大。接著他指出了相關步驟:第4裝甲集團軍必須從科捷利尼科夫斯基地區向第6集團軍「伸出手來」,在頓河與奇爾河交匯處建起一個橋頭堡,並以此為依託、自西向史達林格勒再次發起進攻。當該部(第4裝甲集團軍)與第6集團軍重新建立起聯繫時,後者的補給便可以得到保障,城市因此也就守得住了;與此同時,頓河集團軍群將開始準備一次向北的突擊行動,以掃清頓河與奇爾河之間的突破地帶。

(上圖)魏克斯、保盧斯和塞德利茨在第51軍司令部

希特勒對自己的計劃和決定信心十足,那些身處前線的將士卻完全無法理解他的感受。在接到本國元首(頒佈於)11月24日的命令後,塞德利茨告訴保盧斯,再堅持下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部隊要麼很快突圍出去,要麼便只剩下投降一途。他認為這早就是明擺著的事情——只要看一看德軍早在反攻發起前便早已出現短缺的補給情況就知道了,而寄託在空中補給上的希望不過是一根救命稻草:德軍目前只裝備有30架容克-52運輸機(11月23日時),即使能在短時間內再組裝數百架出來——姑且不談能否完成這樣的壯舉——部隊的補給也無法得到完全滿足。

保盧斯雖然尖銳地批評了塞德利茨,說這些並不是他需要考慮的事情,但實際上相當同意這些觀點。11月26日,在給曼施泰因的一封私人信件中,保盧斯再次請求賦予他必要時自由行動的權力;同時他還指出,前三天的空中補給只實現了承諾中每天300架次、600噸空運量的一小部分。於11月27日開始擔任頓河集團軍群司令的曼施泰因很清楚希特勒的計劃,因此沒有回覆保盧斯的請求。

希特勒之所以會做出將第6集團軍釘在史達林格勒的決定,無非是基於如下兩個基本假設:一、德軍可以成功抽調足夠部隊來實施救援行動;二、直至戰役結束前,第6集團軍都可以透過空中補給來保持基本戰力。從表面上看,(進行)空中補給只是一道簡單的、計算飛機數量與承運噸位是否相匹配的算術題。可事實並非如此。退一萬步講,即便飛機數量充足,空中補給這個問題也仍然無解——1942年11月下旬,德國空軍面臨著開戰以來最為沉重的壓力。它被拖入了真正的兩線作戰(史達林格勒和北非)之中。截至11月底,已有400架戰鬥機從蘇聯戰場被抽調至北非戰場,東線德國空軍的力量在整體上被削弱了六分之一,作戰效能則降低近三分之一。11月29日,陸軍總司令部估計在東線剩餘的2000架飛機中,已經只有1120架仍能投入使用。

指揮第4航空隊的沃爾夫拉姆·馮·里希特霍芬上將在11月25日報告說,他目前有298架三髮型容克JU-52運輸機;而要完成為史達林格勒守軍提供補給的任務,他便需要500架這樣的飛機。他建議希特勒允許第6集團軍突圍,然而德國獨裁者再次選擇了「斷然拒絕」。隨後,里希特霍芬只能使用亨舍爾HE-111型雙引擎轟炸機來客串運輸機的職責;此舉不但進一步減少了可用於作戰任務的飛機數量,也未能從根本上改善當前空中補給(運量不足)的狀況。事實上,若想在無法確定天候條件和沒有足夠地面支持的情況下飛越蘇軍控制區域,一兩次或許可以僥倖做到,可要是打算將這種行動持續下去、把手頭上的飛機組織成一條有效的空中運輸補給線,以德軍目前情況來看是完全行不通的。

在11月29日當天,有38架JU-52(每架可裝載1噸貨物)和21架HE-111(每架最大載重量為1000磅)起飛;其中只有12架JU-52和13架HE-111降落在合圍圈內。第二天,有39架JU-52和38架HE-111被派出,但分別只有30架和36架完成任務。按照這樣的戰損率來計算,德國空軍顯然無法持續(進行空中補給)太久——若想拯救第6集團軍,德國人就必須趁早行動。

12月1日,頓河集團軍群開始為解救第6集團軍的「冬季風暴」(Wintergewitter)行動做準備。該行動的主要任務將由第4裝甲集團軍所轄的第57裝甲軍執行,該軍擁有2個新近投入戰場的裝甲師(第6和第23師),當時正處於從科捷利尼科夫斯基近郊向東北方史達林格勒推進的路上。羅馬尼亞第6和第7軍會承擔這次行動的側衛任務。

(上圖)戰場形勢圖:史達林格勒,1942年11—12月

此外,「冬季風暴」的次要任務是:第4裝甲集團軍在得到第48裝甲軍加強後,從頓河與奇爾河交匯處的橋頭堡出發,向卡拉奇攻擊前進。第48裝甲軍司令部在將麾下第22裝甲師和羅馬尼亞第1裝甲師部署到奇爾河一線的同時,接過了即將投入橋頭堡的3個師——第11裝甲師、第336步兵師和第7空軍野戰師的指揮權。在行動中,保盧斯會把所有裝甲力量集中在合圍圈西南邊緣,同時做好一切準備,在接到命令後迅速向第57裝甲軍所在位置攻擊前進;他的後備計劃是朝卡拉奇方向突圍,但無論如何都必須控制好北部和史達林格勒方向的防線。此外,曼施泰因希望相關部隊能在12月8日黎明前就做好一切準備。

「冬季風暴」行動的前景在第一眼望去時便讓人感覺不太靠譜,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可行性更是愈發渺茫。第6集團軍為西南方向的突圍動員了2個摩托化步兵師和1個裝甲師(擁有80輛坦克);但在從12月2日開始的那一週裡,頓河方面軍和史達林格勒方面軍發起了一次經過精心策劃的分割圍殲作戰,上述3個德國師還未開始行動就被牢牢困在了原地、一直動彈不得。自12月3日起,由於蘇軍在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奇爾河防線當面的活動日漸活躍,因此曼施泰因不得不將原本準備移交給第48裝甲軍的3個裝甲師留在該地;如此一來,第48裝甲軍向史達林格勒的進攻行動便化為泡影。尤其雪上加霜的是,原計劃要加強給第57裝甲軍的各師姍姍來遲,陸軍總司令部最後也只給頓河集團軍群提供了2個空軍野戰師以加強防禦—1個分給第48裝甲軍,另1個則分給第4裝甲集團軍。

到12月9日,「冬季風暴」已經縮水為一場規模只有2個師的鬧劇。

本文摘自《從史達林格勒到柏林》

本文摘自從史達林格勒到柏林

以客觀嚴謹的文筆記述了始自「巴巴羅薩」,包括史達林格勒戰役、「堡壘」行動、第聶伯河會戰,蘇軍歷次攻勢及德軍北方、東南、西部各戰區相關行動,終完結於柏林會戰的完整蘇德戰爭史。在介紹戰爭進程的同時,本書還對戰爭中的人物進行了細緻描繪,這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人,亦能更好地理解他在當時情況下做出某種選擇的原因。一部相當難得的描述東線戰場,尤其是蘇聯紅軍與德國國防軍、從史達林格勒到柏林這一路征戰步伐的佳作,它不僅真實地描繪出了蘇德戰爭,還回答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紅軍究竟是如何贏得了戰爭。

相關文章

蘇德戰爭的方方面面:巨人之間的對抗

蘇德戰爭的方方面面:巨人之間的對抗

著:厄爾·F.齊姆克 譯:葉欽卿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德兩國之間對抗最為顯著的特點便是其規模的巨大。在時間上,這場對抗幾乎毫無停頓地持續了3...

戰爭接近尾聲,蘇軍決定奪取柏林

戰爭接近尾聲,蘇軍決定奪取柏林

著:厄爾·F.齊姆克 譯:葉欽卿 莫斯科時間1945年3月31日晚間,盟軍駐蘇聯代表向史達林遞交了一份通報。在這份通報中,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