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見朝鮮彈道導彈發射井,竟然發射「金斯坎德爾」中近程戰術導彈

轉一篇好友CPQ友情文章

根據朝中社在3月20日的報道,前一天也就是3月19日,朝鮮人民軍「戰術核武器應用部隊」進行了核反擊假想綜合戰術訓練,發射了「攜帶模擬核戰鬥部」的戰術彈道導彈,也就是之前一直被調侃為「金斯坎德爾」的中近程戰術彈道導彈。為了表示朝鮮軍政高層的重視,朝中社指出,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攜家人觀摩了此次發射。雖然這種發射方式很難說水平高,但卻是一種「獨創」,這幾乎是近三十年來,世界上首次出現採用地井發射的中近程彈道導彈了。

用地井發射戰術導彈,卻是世界首見
用地井發射戰術導彈,卻是世界首見

用地井發射戰術導彈,卻是世界首見

從公開的照片看,朝鮮的發射井部置在一個丘陵地區的小山包上,只有一條野戰土路連通發射井和外界。按照朝中社對外的說法,發射井位於平安北道的鐵山郡,這不禁令人想起1998年朝鮮對外宣稱成功發射「光明星一號」人造衛星(此次發射並未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屬於朝鮮單方面官宣)時,西方偵察衛星就已經發現了「鐵山郡有一個發射井,有一條土路連通」,西方媒體也公佈過相關衛星照片。也就是說,這個發射井很有可能早就存在,但一直沒有被使用,但這次,情況發生了某些變化。

從公開的新聞照片上看,朝鮮此次的發射,屬於在井下已經完成火箭發動機點火的「熱」發射,這也表明發射井深度有限,不可能是類似美國和蘇聯/俄羅斯那種高加固/超加固發射井。由於「熱」發射井比較淺,抗核打擊能力遠比加固井低,但井口設備相對少,偽裝起來更容易,不過若被觀測到發射,再想繼續偽裝就不易了。

如果朝鮮是從一個很早就存在的發射井下實施的此次試射,那麼其試驗意義可能遠大於實戰意義,畢竟這類中短程戰術彈道導彈採用機動發射是無可置疑的世界主流,朝鮮也擁有相當數量的MAZ-543特種發射車,稍加改造即可成為「一車兩彈」的「金斯坎德爾」運載/發射車,此外朝鮮還設計製造了履帶式的「金斯坎德爾」發射車,因此缺發射車的可能性並不大。但朝鮮依然很執著地擴展它的發射方式,包括但不限於鐵路發射,潛艇發射和內河/水庫的水下發射(基於增程型「金斯坎德爾」改進而成),以及這次的地井發射。和「伊斯坎德爾」相比,「金斯坎德爾」的射程要更遠,從已知的試射記錄上看,基本型可達800公里以上(如果彈道適當升高可以更遠),增程型很可能要逼近1000公里,所以主要威懾的對象並不是半島南部的目標,而是隔著日本海那邊的目標,朝鮮的計劃,很可能是通過多種方式實施中短程彈道導彈的發射手段,來驗證和展示其在戰時將常規彈頭乃至核彈頭投射到日本海對面的能力,從而對駐日美軍實施核導威懾。另外,如果鐵路、水下和地井發射目前還是以試驗為主,那麼很可能這些發射方式也可能在今後用於更先進、但對機動發射平臺要求更高的新型導彈,包括固體燃料的中遠端和洲際彈道導彈以及潛射(水下發射)導彈。

就在朝鮮試射導彈武器的同時,美日韓也在半島周邊組織一系列大規模軍事演習,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打擊縱深目標,斬首行動和佔領平壤等等等等。因此,朝鮮試射導彈武器,作為技術測試也罷,戰術檢驗也罷,武力威懾也罷,都是可以預見的。現在外界看到的,大概率還只是朝鮮今年一系列新型導彈武器試射的前奏曲,令外界拍案驚奇的,很可能還會接踵而至……

鐵路發射和水庫發射
鐵路發射和水庫發射

鐵路發射和水庫發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