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屬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殖民地歷史

微信搜尋「如雄鷹展翅上騰」公眾號,關注以了解更多英國殖民地軍事歷史知識

太平洋上的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在 1892 年至 1976 年期間是大英帝國的一部分,此殖民地經濟的主要支柱是在島上的磷酸鹽。1975 年 10 月,這些島嶼被法律強制劃分為兩個獨立的殖民地,此後不久它們成為獨立的國家:埃利斯群島於 1978 年成為吐瓦魯,吉爾伯特群島於 1979 年成為吉里巴斯的一部分。

吉爾伯特群島是位於西太平洋的一個由16個環礁和珊瑚島組成的島鏈。它們是偏遠大洋洲的一部分,傳統上是大洋洲密克羅尼西亞次區域的一部分。吉爾伯特群島是現在基裡巴斯共和國的主要部分,吉爾伯特群島的環礁大致呈南北向排列。在地理上,赤道是吉爾伯特群島北部和吉爾伯特群島南部的分界線。吉爾伯特群島以南是埃利斯群島(現稱為吐瓦魯),以前與它們有政治聯繫。埃利斯群島包括三個礁島和六個環礁,分佈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的南緯5 °至10 °和東經176 °至180 °之間。埃利斯群島位於夏威夷和澳大利亞之間,它們位於大洋洲的波利尼西亞次區域。

南吉爾伯特群島、埃利斯群島和托克勞地圖,1884 年

1568 年,當西班牙航海家阿爾瓦羅·德門達尼亞·德內拉受命探索南太平洋時,他的航行距離吉爾伯特群島相對較近。他在萊恩群島和鳳凰群島之間航行,但沒有看到陸地。1606 年,佩德羅·費爾南德斯·德·奎羅斯看到了吉爾伯特島群中的兩個島嶼:布塔裡塔裡島和馬金島,他將其命名為 Buen Viaje 群島(西班牙語中的「旅途愉快」)。

阿爾弗雷德·托馬斯·阿加特繪製的群島原住民肖像(1841 年)

1788 年,英國船長托馬斯·吉爾伯特在指揮兩艘正在尋找從傑克森港到坎頓的外部通道路線船隻期間遇到了該群島。1820 年,俄羅斯海軍上將約翰·馮·克魯森斯特恩將該群命名為îles Gilbert(吉爾伯特群島的法語),以紀念吉爾伯特船長的早期發現。大約也在那個時候,法國船長路易斯·杜佩裡成為第一個繪製整個吉爾伯特群島地圖的人,他在 1822 年至 1825 年間環遊了地球。

歐洲人第一次看到埃利斯群島是在 1568 年 1 月 16 日,當時阿爾瓦羅·德·門達納航行時經過此地,並將其標為Isla de Jesús(西班牙語為「耶穌島」)。門達納與島民取得聯繫,但沒有登陸。約翰·拜倫船長在環球航行期間 (1751 年) ,穿越了埃利斯群島,他將這些環礁繪製為瀉湖群島。1781 年 5 月 5 日,西班牙海軍軍官弗朗西斯科·穆雷勒·德拉·魯阿在嘗試從菲律賓穿越太平洋前往新西班牙時,乘坐一艘護衛艦駛過納努梅阿島。1809 年,帕特森船長在從澳大利亞雪梨傑克森港到中國的貿易航程中途經吐瓦魯北部水域時,看到了納努梅阿島。阿倫特·德佩斯特船長在 1819 年駕駛瑞貝卡號船時看到了埃利斯島群的其餘部分,他以這艘船上貨物擁有者的英國政治家的名字命名富納富提環礁為「埃利斯島」 。英國水文學家亞歷山大·喬治·芬德利的作品發表後,埃利斯島的名稱被應用到埃利斯島群的所有九個島嶼上,現在被稱為吐瓦魯。

英國政府船隻在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附近,1909年

1857 年,根據《太平洋島民保護法》,英國在這片的大片區域(不是專門針對這些島嶼)建立了一個保護地。1877 年,他們在英國西太平洋領土上建立了一個保護地。1886 年,《英德協議》瓜分了「無人認領的」中太平洋島嶼,諾魯留在了德國的勢力範圍內,同時將大洋島和未來的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置於英國的勢力範圍內。

在 1892 年 5 月 27 日至 6 月 17 日期間,吉爾伯特群島的十六個島嶼正式成為英國的保護地,同年 10 月 9 日至 16 日,英國軍艦庫拉科亞(HMS Curacoa)號的指揮官吉布森上尉宣佈埃利斯群島正式成為英國的保護地。英國政府發現一起管理埃利斯和吉爾伯特群島在行政上很方便,便賦予英國駐斐濟總督在吉爾伯特群島建立政府的權力。總督訪問了這些島嶼並任命了一名駐地專員和一名當地稅務員。英國西太平洋領地由居住在斐濟(後來在英屬所羅門群島)的高級專員管理,查爾斯·理查德·斯韋恩被任命為第一任駐地專員(1892 年擔任埃利斯群島的第一任駐地專員,1893 年擔任吉爾伯特群島的第一任駐地專員)。1895 年,威廉·特爾弗·坎貝爾繼任,他在塔拉瓦定居,並一直任職到 1908 年。坎貝爾因他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管理而受到批評。據稱,他從島民那裡實施強迫勞動。

1908 年,政府總部遷至大洋島(今巴納巴島)。大洋島於 1900 年被加入到群島保護地,以利用太平洋磷酸鹽公司改善航運與經濟。1916 年 1 月 12 日,這些島嶼的地位被更改為皇家殖民地。英國殖民當局強調,他們的職責是為大洋島的磷礦徵用勞動力,並維護工人之間的法律和秩序。

1916 年,聯合群島(托克勞)也被併入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殖民地。1919 年 11 月 28 日,英國重申其對聖誕島的主權,並將其併入殖民地。

1920 年 7 月,太平洋磷酸鹽公司被清算,其資產出售給英國磷酸鹽委員會,這是一個由英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政府成立的財團。在大洋島開採磷酸鹽是該殖民地的主要收入,直到 1979 年結束。

1925 年,英國要求紐西蘭承擔聯合群島(托克勞)的管理責任,並邀請美國吞併斯溫斯島。1925 年 3 月 4 日,美國正式吞併斯溫斯島,作為美屬薩摩亞領土的一部分。1926 年 2 月 11 日,理事會命令將聯合群島(托克勞)的管理責任移交給紐西蘭,紐西蘭又將這些島嶼的管理置於其西薩摩亞授權之下。

範寧島

範寧島

範寧島、華盛頓島也與聯合群島(現稱托克勞)併入殖民地;聖誕島於 1919 年被包括在內,但根據 1856 年的《鳥糞島法案》,美國非正式地對其提出了爭議。聯合群島於 1926 年被轉移到紐西蘭,直到 1948 年才完成轉移。

這期間,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殖民地繼續由駐地專員管理。1936 年 12 月 31 日,皇家殖民地的人口總數為 34,443 名居民,其中包括 32,390 名吉爾伯特和埃利斯島人、262 名歐洲人和 923 名中國人,殖民地的土地專員亨利·埃文斯莫德認為當時的殖民地人滿為患。1937 年 3 月 18 日,英國吞併了無人居住的鳳凰群島(除了豪蘭和貝克群島)併入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殖民地。

日本愛知D3A飛機在塔拉瓦墜毀

日本愛知D3A飛機在塔拉瓦墜毀

巴納巴島(大洋島)一直是殖民地的總部,1942 年太平洋戰爭期間英國撤離時,大洋島和吉爾伯特群島被日本人佔領。美軍於 1942 年 10 月 2 日登陸富納富提,並於 1943 年 8 月登陸納努梅阿和努庫費陶,並在每個島嶼和其他基地建造了一個機場。吐瓦魯環礁在 1943 年 11 月 20 日開始的塔拉瓦戰役的準備過程中充當了中轉站。二戰後,殖民地總部在塔拉瓦重新建立。1945 年 11 月,亨利·埃文斯·莫德擔任專員。1951 年由約翰·皮爾繼任。

1942年日本佔領貨幣10先令

1942年日本佔領貨幣10先令

漸漸的,吉爾伯特人發起了由魯本·尤蒂亞領導的名為「通加魯」的民族文化運動,並於 1965 年創建了吉爾伯特民族黨,抗議英國統治者偏向埃利斯人公務員。埃利斯人(吐瓦魯人)開始擔心他們在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殖民地的少數民族地位。1974 年,殖民地內部的種族差異導致埃利斯群島的波利尼西亞人投票支持從吉爾伯特群島(後來的吉里巴斯)分離。1975 年 10 月 1 日,埃利斯群島成為英國獨立的吐瓦魯殖民地,分離工作於 1976 年 1 月 1 日完成。

1956 年吉爾伯特和埃利斯島殖民地郵票

1967 年頒佈了一部憲法,為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殖民地設立了眾議院,其中包括 7 名任命官員和 23 名由島民選舉產生的成員。吐瓦魯選出了四名眾議院議員。1967年憲法還設立了理事會。眾議院只有建議法律的權力;理事會有權根據眾議院的建議制定法律。眾議院特別委員會成立,以考慮是否應修改憲法以賦予眾議院立法權。該提案是埃利斯島民將在 24 個議會成員中分配 4 個席位,這反映了埃利斯島民和吉爾伯特人之間的人口差異。很明顯,埃利斯人擔心他們在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殖民地的少數地位,而埃利斯人希望與吉爾伯特人獲得平等的代表權。1971 年引入了新憲法,規定每個埃利斯群島選舉一名代表。然而,這並沒有結束吐瓦魯的分離運動。

1974 年,通過修改憲法,在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殖民地引入了部長級政府。1974 年 7 月至 9 月在埃利斯群島舉行了一次公投,包括居住在大洋島和塔拉瓦的埃利斯人,採用投票方式,決定吉爾伯特群島和埃利斯群島是否應各自擁有自己的政府。公投的結果是,3,799 名埃利斯人投票支持從吉爾伯特群島分離,並繼續英國作為一個獨立殖民地的統治,只有 293 名埃利斯人投票決定繼續作為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殖民地存在。

作為 1974 年埃利斯群島自決公投的結果,分離分兩個階段進行。樞密院頒佈的 1975 年吐瓦魯法令於 1975 年 10 月 1 日生效,承認吐瓦魯是獨立的英國屬地,擁有自己的政府。第二階段發生在 1976 年 1 月 1 日,當時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殖民地的公務員組成了兩個獨立的行政機構。英國對吐瓦魯人對分離的態度進行了正式調查,吐瓦魯人被告知,如果他們分開,他們將不會從海洋島磷酸鹽或殖民地的其他資產中獲得特許權使用費。吐瓦魯與吉爾伯特群島(現吉里巴斯)合法分離。1976 年 1 月 1 日,新殖民地的全面管理權從南塔拉瓦轉移到富納富提。吐瓦魯於 1978 年 10 月 1 日成為獨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和英聯邦第 38 個成員國。

吉爾伯特群島於 1979 年 7 月 12 日根據1979 年吉里巴斯獨立法令以吉里巴斯的名義獲得獨立,成為一個擁有英聯邦成員的共和國。那天,殖民地旗幟最後一次降下,遊行紀念新獨立的國家,並紀念二戰期間在塔拉瓦進行的激烈戰鬥。閱兵式中包括了眾多國內外政要。

巴納巴島以前富含磷酸鹽,後來在後來的殖民時代完全耗盡, 1979 年也起訴並抵制吉里巴斯獨立的儀式。巴納巴島希望獲得更大的自主權,併為他們未收到的收入以及與諾魯類似的磷酸鹽開採活動造成的環境破壞提供約 2.5 億美元的賠償。1945 年,英國當局將大部分人口遷移到斐濟的拉比島,但到了 1970 年代,一些人又回到了巴納巴島,英國拒絕了巴納巴島獨立提議,該島仍由吉里巴斯管轄。

微信搜尋「如雄鷹展翅上騰」公眾號,關注以了解更多英國殖民地軍事歷史知識

相關文章

干預北極——二戰時期的格陵蘭

干預北極——二戰時期的格陵蘭

微信搜尋「如雄鷹展翅上騰」公眾號,關注以了解更多冷門軍事歷史知識 1940 年 4 月,丹麥的淪陷使屬於丹麥的格陵蘭成為被佔領國的外部領土,...

世紀之交的海軍:戰列艦還是巡洋艦?

世紀之交的海軍:戰列艦還是巡洋艦?

——摘自艾丹·多德森著《大巡洋艦圖解百科:1865—1910》 應該如何對那些並非專為一線戰鬥而設計的艦船進行分類?對此,我們可以簡單地以英...

維亞濟馬災難親歷者的命運(一)

維亞濟馬災難親歷者的命運(一)

更多硬核,有趣,好玩的文章和資訊,請點選上方 芬里爾戰史研究 關注獲取! 維亞濟馬災難親歷者的命運 文: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洛普霍夫斯基 譯...

維亞濟馬災難親歷者的命運(二)

維亞濟馬災難親歷者的命運(二)

更多硬核,有趣,好玩的文章和資訊,請點選上方 芬里爾戰史研究 關注獲取! 維亞濟馬災難親歷者的命運 文: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洛普霍夫斯基 譯...

奇思妙想的間諜世界 007主題汽車展見聞

奇思妙想的間諜世界 007主題汽車展見聞

說起間諜電影,大家首先會想到《007》系列,猛男、美女、汽車、PPK以及各種奇思妙想的武器,構成了這個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系列電影的要素。 今天...

伊25轟炸美國本土親歷記(下)

伊25轟炸美國本土親歷記(下)

寫在前面的話:本文原刊載於潮書房光人社「伊號潛水艦」全文略有刪節,2023年2月13日首次發表於「戰史編譯」公眾號,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

伊25轟炸美國本土親歷記(上)

伊25轟炸美國本土親歷記(上)

寫在前面的話:本文原刊載於潮書房光人社「伊號潛水艦」全文略有刪節,2023年1月30日首次發表於「戰史編譯」公眾號,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

下士官·兵與特務士官(中)

下士官·兵與特務士官(中)

寫在前面的話:本文原刊載於太平洋戰爭研究會「日本海軍がよくわかる事典」全文略有刪節,2023年1月9日首次發表於「戰史編譯」公眾號,如需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