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大家好,我是戰史堂堂主,立志要做一個嚴謹又有趣的公眾號。儘量保證內容真實幹貨,配圖準確,還讓文章讀起來不枯燥。本文為讀者投稿。
1945年1月5日,奧爾登多夫將軍指揮的美國海軍第77.2特混艦隊正在呂宋島西邊的海上航行,距他們約150海里處,就是島上日軍航空基地群之所在。
日軍偷偷起飛的偵察機跟蹤了這支美軍編隊,並向日軍司令部發去了明確的情報:美軍的目的地正是仁牙因灣。
儘管受惡劣的天氣影響,部署在棉蘭老島上的美軍飛機被迫停飛,但護航航空母艦的艦載機依舊維持著戰鬥空中巡邏,並在當天清晨成功挫敗了日軍的幾起空襲,之後在中午前後又再次挫敗了日軍的幾次空襲。

▲仁牙因灣在菲律賓群島中的位置。

▲「樅」號驅逐艦,屬於戰爭末期開工的「松」級,排水量1260噸,長約100米,主要武器為40倍徑八九式127毫米半自動高射炮(單裝和雙聯裝各一座)和九二式610毫米四聯裝魚雷發射管一座(無備用魚雷)。
與此同時,日軍丁型驅逐艦「樅」號及其姊妹艦「檜」號卻偏偏倒楣地挑選了這樣一個糟糕的時機,試圖從馬尼拉逃到台灣。
在此之前,由於菲律賓的戰事吃緊,日軍遂命令新完工不久的「雲龍」號航空母艦向馬尼拉緊急運送一批「櫻花」特攻機和陸軍增援部隊。
1944年12月17日,「雲龍」號從吳港起航南行,為其護航的正是第52驅逐隊的「樅」號和「檜」號,還有被視為舊日本海軍二號瘟神的「時雨」號驅逐艦。
12月19日下午16時35分,當編隊航行至宮古島西北230海里處的東海海面時,「雲龍」號航母遭到美軍潛艇「紅魚」號(SS-395)的攻擊,身中兩枚魚雷,隨後艦上的「櫻花」自殺機被引爆,導致這艘服役才四個月的航母在23分鐘後就沉入大海。

▲「雲龍」號航空母艦,照片攝於其離開吳港時。

▲中雷後沉沒的「雲龍」號,照片是從「紅魚」號的潛望鏡中拍攝的。
「雲龍」號遇襲後,護航的「樅」號等艦艇立刻展開反潛搜尋,並投下了多枚深水炸彈。「紅魚」號在一連串深水炸彈的爆炸中倖存下來,但艇身也受到一定的損傷,導致該艇在戰爭剩下的時間裡再也不能參加戰鬥了。
護航的對象沉沒後,「樅」號、「檜」號和「時雨」號只能撈起142名倖存者,灰頭土臉地進入台灣高雄港,將倖存者轉移到岸上的海軍醫院裡。隨後,「樅」號和「檜」號很快又起航向馬尼拉進發。
1月5日這天下午14時30分,執行搜尋任務的美國海軍飛機稱發現了日軍驅逐艦的蹤跡(正是準備逃跑的「樅」號和「檜」號)。
當時,最靠近發現日艦目標海域的美軍水面艦艇部隊是第77.2特混艦隊的掃雷艦編隊和為其護航的艦艇。
於是,掃雷艦編隊指揮官命令美國海軍的「本尼恩」號驅逐艦(DD-662),以及澳大利亞海軍的「沃雷格」號輕型護衛艦和「加斯科因」號護衛艦前去攔截。

▲舊日本海軍的二號瘟神:「時雨」號驅逐艦。

▲澳大利亞海軍的「沃雷格」號輕型護衛艦。

▲澳大利亞海軍的「加斯科因」號護衛艦。
由於「本尼恩」號驅逐艦是掃雷艦群的戰鬥機引導/指揮艦,因此艦上的引導員聯絡了兩架正在執行戰鬥空中巡邏任務的飛機,前去搜尋目標海域的日軍驅逐艦。
15時50分,「本尼恩」號上的瞭望哨在遠方的海平線上看到了兩艘日本驅逐艦的艦影,美軍立刻進入了戰鬥狀態。
在美艦發現日艦的同時,「樅」號和「檜」號也發現了美艦,自知繼續前進只能是死路一條,於是它們立刻調轉船頭朝馬尼拉方向狂奔,並將航速提高到27節。
對美艦來說,自然不會讓到嘴的肥肉溜掉,於是「本尼恩」號甩掉因為航速較慢而無法跟上的「沃雷格」號和「加斯科因」號,一馬當先地獨自展開了追擊。
經過約一個小時的高速追擊,「本尼恩」號已經接近到了離日艦約18200碼的距離上,艦上的火炮也開始發出怒吼。

▲「本尼恩」號驅逐艦,屬於「弗萊徹」級,照片攝於1945年1月13日。

▲「本尼恩」號驅逐艦,和其他「弗萊徹」級驅逐艦一樣,主要武器為五門127毫米艦炮。
慌不擇路的「樅」號和「檜」號進一步提高了航速(「松」級驅逐艦的最大設計航速為27.8節),並試圖施放煙幕來干擾美艦的視線。
不過,日艦的這些小伎倆對「本尼恩」號沒有絲毫影響,它進一步拉近了與「樅」號和「檜」號的距離,直到約1.4萬碼時,「本尼恩」號接到報告稱,前來空襲日艦的美軍飛機快要抵達,這才不舍地與日艦脫離接觸。
在轉彎的過程中,「本尼恩」號還對「樅」號和「檜」號打出了幾輪舷側齊射,日本人也進行了還擊,不過只是象徵性地打了幾炮,一發也沒有命中。
憑藉「本尼恩」號提供的方位資訊,美軍從護航航空母艦上起飛的19架「野貓」式戰鬥機和16架「復仇者」式魚雷轟炸機在發現日艦約一小時後找到了「樅」號和「檜」號,並如覓食的老鷹一般興奮地撲上去發起了攻擊。

▲美國海軍的F4F-3「野貓」式戰鬥機,戰爭後期主要裝備護航航空母艦。

▲美國海軍的TBF-1「復仇者」式魚雷轟炸機。
與之前竣工的幾艘「松」級驅逐艦相比,「樅」號除了在後桅杆處增設了十三號電探之外,還將九六式25毫米防空機關炮的數量由20門增加至24門,但面對如此大機群來襲的美軍依然不夠看。
在隨後的空襲中,「樅」號被一枚航空魚雷擊中,迅速沉沒,全體艦員斃命,無一生還;「檜」號也捱了一枚航空魚雷,21名艦員死亡,不過沒有沉沒,一路掙扎著回到了馬尼拉。
不過,「檜」號的好運也到此為止了:兩天後的1月7日,該艦護衛「升田川丸」號(之前「檜」號曾在1月4日護衛這艘船駛入馬尼拉灣)離開馬尼拉灣,前往越南頭頓。不料剛出港口就與三艘美軍驅逐艦遭遇,「檜」號遭到美艦集火攻擊並起火爆炸,不久即沉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