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香腸的黑海手術刀

3月14日的美俄「撞機」事件,因為鷹醬宣稱大毛的蘇27撞擊了捕食者無人機的螺旋槳導致該機落於國際水域,很多媒體將之與1987年的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相提並論。

對於這件事,個人看法如下

對於這件事,個人看法如下:

1,性質

鷹醬的說法是,螺旋槳被撞擊後,捕食者在飛行員「控制下」落於國際水域。大毛的說法是,捕食者在機動過程中失去高度,最終撞擊水面。

雙方說法一致的地方:捕食者在下落過程中沒有受到蘇27的進一步衝撞或者攻擊,事實上是在大毛飛行員的目視下落水的。結合過程中大毛沒有使用機載武器,而是通過放油等手段來逼壓捕食者,這說明,大毛的戰術目的有限,即阻止捕食者的偵察行動,但並不希望升級為武裝衝突(注意大毛駐美大使的話)。對比當年007航班事件,可以說大毛的態度要軟多了。

無論鷹醬大毛各自說什麼,從目的和手段來說,個人以為撞擊本身就是一次意外。真要想把捕食者搞下去,撩它機翼都比撞螺旋槳簡單得多。

但撞擊是意外,不等於這件事是意外。

2,戰略目的

捕食者抵近偵察,除了為二毛提供戰術情報外,從戰略上說就是要試探大毛的真實態度。而大毛對捕食者的做法,也確實表現出它的戰略意圖。

首先,大毛全程沒有使用武器。這說明它並不希望升級與鷹醬的對抗。從實力上說,現在的大毛也確實無力與北約正面抗衡——話又說回來,真要能抗衡,也不會有今天的俄烏戰爭了。既然沒有直接把捕食者打下來,那就是說,東歐都是相對安全的。

其次,大毛要表明的態度是:堅決將北約正規力量拒之於戰場之外。如果任由捕食者長驅直入,那就意味著大毛的戰鬥意志和戰備狀態都已經跌入低谷,下次進入戰場的可能就是北約正規部隊了——沒有戰鬥意志,那就說明大毛不可能動用核武進行反擊,而沒有核武做後盾,大毛也就成沒牙的老虎了。

第三,為什麼會發生在3月14日?按照鷹醬的說法,捕食者在黑海執行偵察任務已經是例行任務,之前也沒見大毛如此大動干戈,為什麼偏偏這次出了事?

個人看法是,大毛在切香腸,在試探鷹醬的後續態度。在這之前發生了什麼事?矽谷銀行倒閉事件,震動的不只是鷹醬銀行業。這會不會是鷹醬陷入長期衰退的第一張骨牌?如果整個經濟環境風雨飄搖,鷹醬是否還有餘力把手伸到俄烏戰場?這一切,都會在鷹醬的後續處置中表現出來。從輿論到軍備大規模反擊,這是一種態度;維持現狀,繼續無人機偵察行動,這又是一種態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也是一種態度。球回到鷹醬腳下,怎麼應對,全球都想知道。

相關文章

從黑海撞機視訊能看到什麼

從黑海撞機視訊能看到什麼

根據近日鷹醬公佈的黑海撞機視訊,能看到不少東西。下面說說個人的看法。 首先,捕食者和蘇27肯定是撞了。從下圖可以清楚地看到: 其中一葉螺旋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