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4/55坦克發展簡史 創造產量世界紀錄 俄軍讓70歲老兵再上戰場

近日,有報道稱,俄羅斯正在將大量坦克從遠東地區運輸到到西部,其中就包括了已經70多年前就開始研製的T-54/55系列。推測曠日持久的俄烏武裝衝突讓俄軍損失慘重,以至於需要這些落後的坦克來補充一線作戰部隊的消耗。但這樣的說法是否屬實,還有待觀察。無論怎麼說,蘇聯時代研製的各種坦克在20世紀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值得我們大家研究。

上世紀80年代,波蘭戒嚴期間行駛在街道上的T-55A主戰坦克,這也許是該型坦克最後生產的一批。

當蘇聯發現某些東西具有較高的性能時,就會大量生產。這種操作有助於解釋為什麼伊爾-2成為有史以來生產量最大的作戰飛機,總數達到36183架。相比之下,英國只生產了22685架「噴火/海火」戰鬥機。同樣,蘇聯研製的AK-47仍然是生產量最大的槍械,所有型號的總和超過了1億支。

本文是「兵工廠生活(ArmoryLife)」網站發佈的介紹文章,作者Peter Suciu,本人翻譯並編輯給大家分享。

蘇軍T-54坦克在布達佩斯街頭巡邏,這是西方觀察員第一次看到這種主戰坦克。

就坦克而言,可能很多人會認為T-34是生產數量最多的坦克。然而,這個答案是錯誤的。雖然T-34系列生產總數超過了84000輛——其中三分之一是二戰結束後生產的——但實際上,在冷戰期間T-54/55系列主戰坦克(MBT)超過了10萬輛。

注:原文作者將T-54/55作為「主戰坦克」,而非我們習慣上的「中型坦克」,本文將保持作者的習慣。

這張蘇聯 T-54 坦克的右前視圖是在俄羅斯訓練演習期間拍攝的。

相信這是一個在未來都不太可能被打破的世界紀錄,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它現在是世界上某些國家仍在服役的最古老的坦克之一。

T-54的起源

T-44中型坦克

T-44中型坦克。

事實證明,蘇聯T-34是二戰期間綜合性能最好的坦克之一,其設計極具創新性。1941年納粹德國發動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入侵行動時,它在很大程度上讓經驗豐富的德軍措手不及。二戰後期,研製成功的T-44是第一款配備橫置發動機的蘇聯坦克,這樣的佈局縮短了底盤長度,從而減輕了整車重量。儘管採用了創新性的底盤設計,但T-44本質上還是一種臨時設計。但是,T-44為蘇聯後續的坦克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鑽進T-44中型坦克 感受T-34接班人內部「寬敞」空間

1985年,埃及T-54/55坦克從通用登陸艇駛上海灘登陸,參加兩棲聯合演習。

1949年,全新設計的T-54亮相,可以說這是冷戰早期最出色的主戰坦克之一。它配備一門D-10T型100mm線膛炮,可以發射穿甲高爆彈(APHE)、破甲彈(HEAT)和高爆榴彈(HE),並配備了多挺SGMT型7.62×54mm機槍作為副武器。

鑽進T-54早期型坦克 超越時代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大殺器

這張配備紅外夜間駕駛裝置的蘇聯T-54主戰坦克照片,來自美國國防情報局的檔案。

它還擁有厚度高達150mm的裝甲,炮塔幾乎是半球形的,有助於產生跳彈。不過,以西方的標準,這個炮塔的內部空間顯得有些侷促。顯然,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二戰後坦克設計的進步,但T-54還經歷了不斷改進和升級的過程。

走進T-55

T-55主戰坦克的解剖圖

T-55主戰坦克的解剖圖。

雖然從技術上講,T-55並不是全新的設計,但眾多的改進足以讓它獲得全新的編號。1960年,西方首次觀察到這種新型坦克,並很快意識到它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T-55配備了一臺更強大的發動機,因此機動性更強,同時持續作戰能力也更強。T-55配備一臺12缸四衝程水冷柴油發動機,2000轉/分鐘時功率可達630馬力,最高行駛速度50千米/小時。加上副油箱之後,T-55續航里程可達550千米,比同時代的許多西方坦克行駛得更快更遠。

為核戰爭而生:蘇聯T-55中型坦克 外形與前輩相近 技術卻先進半代

上世紀80年代,蘇軍裝備的T-55主戰坦克。

配備與T-54相同的100mm主炮,但安裝了雙向穩定裝置,同時載彈量從34發增加到44發。第一批T-55量產型還安裝了T-54的前列固定機槍,但後來的型號將其取消了。

T-55主戰坦克憑藉強大的火力和動力,在冷戰進入白熱化的情況下,無疑作為蘇軍進攻西歐的先鋒部隊主力裝備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週年的國慶閱兵式上,人們首次見到了59式坦克,它就是T-54的許可生產型。

整個60年代,T-54/55都是華約集團的主力坦克。同時,除了蘇聯大批量生產這種坦克之外,捷克斯洛伐克、波蘭也開始生產T-54和T-55。中國通過許可生產的方式,製造出第一種國產坦克——59式中型坦克。

蘇聯的生產時間從1946年到1981年,波蘭的生產時間從1956年到1979年,捷克斯洛伐克的生產時間從1957年到1983年。中國從1959年到1985年大約生產了7000輛59式坦克。

T-55與「巴頓」

T-54是對美國M46、M47「巴頓」坦克的回應,而T-55則是為了確保美國坦克不會獲得技術優勢。

1961年,蘇聯T-55和美國M48「巴頓」在柏林檢查站對峙。

坦克歷史學家約翰·亞當斯-格拉夫(John Adams-Graf)是軍用車輛保護協會的專職編輯,他說:「蘇聯研製T-55是為了對抗美國的M48主戰坦克,在這兩種坦克的歷史中,實戰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M48與T-55勢均力敵。

秘魯裝備的T-55主戰坦克

秘魯裝備的T-55主戰坦克。

約翰·亞當斯-格拉夫解釋說:「雖然M48的火控系統優於T-54,但後者低矮的外形可以獲得更強的隱蔽效果。在一場實力相當的坦克大戰中,外形低矮的坦克很可能會獲勝。最終,M48進行的升級——包括配備一門能夠發射脫殼穿甲彈(APDS)的105mm線膛炮——確立了它對蘇聯T-55的優勢地位,這促使蘇聯研製了性能更先進的T-62主戰坦克。」

實戰記錄

儘管它的設計目的是對付西方國家的坦克,特別是美國陸軍的「巴頓」系列主戰坦克,但T-54/55的首次作戰行動卻是1956年匈牙利事件。在這次軍事行動中,西方觀察家首次發現了AK-47突擊步槍,直到此時,這種新型步槍對於西方世界而言還是一個謎。

美軍何時獲知「秘密武器」AK-47的存在?被打疼後才改稱突擊步槍

克羅埃西亞T-55主戰坦克正在進行高射機槍射擊訓練。

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以色列與埃及、約旦、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進行了激烈戰鬥。以色列陸軍裝備的是M48「巴頓」主戰坦克,佔領了整個西奈半島,並擊毀了埃及軍隊的數百輛T-54/55主戰坦克。

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期間,在科威特城和巴士拉之間的高速公路上,一輛被美軍擊毀的伊拉克T-55坦克。

1968年,華約國家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期間,T-54/55坦克再次成為主力之一。三年後,即1971年的印巴戰爭中,印度陸軍裝備T-55主戰坦克,而巴基斯坦則裝備中國製造的59式中型坦克,這可能是第一次交戰雙方同時裝備這個系列的坦克。在以後的歲月裡,這種情況多次出現。

「沙漠風暴」行動期間,一輛伊拉克T-55主戰坦克在英國第1裝甲師發動的進攻中被擊毀。

1973年「贖罪日戰爭」中,埃及和敘利亞再次使用T-55主戰坦克。上世紀80年代的兩伊戰爭中,雙方都大量使用了這種蘇聯坦克。儘管這種坦克已經落後,但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以及2003~2011年的伊拉克戰爭中,這種坦克依舊披掛上陣。

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戰爭(1998年5月~2000年6月)中,被擊毀的埃軍T-55坦克。

這種坦克可能比車組都要歲數大很多,但T-54/55主戰坦克仍活躍在全球許多國家,這其中就包括阿富汗、利比亞、蘇丹、敘利亞和葉門。

儘管俄羅斯陸軍並沒有使用這種坦克,不過據報道,烏克蘭陸軍在俄烏武裝衝突爆發時,使用了一部分T-54/55坦克。

不是最好的主戰坦克

不是最好的主戰坦克

2003年4月2日,「伊拉克自由」行動期間,一輛伊拉克T-55坦克在27號公路安努曼尼亞大橋附近燃燒。

雖然它是有史以來生產量最多的主戰坦克,但從西方的角度來看,T-54/55有很多缺點,包括設置在裝甲外側的油箱、沒有炮塔吊籃、缺少集體三防系統,個別車組成員需要身穿防護服、佩戴防毒面具才能作戰。然而,它的性能已經足夠出色,更重要的是,生產數量很多足以滿足大規模戰爭的需要。

博物館收藏的T-55主戰坦克

博物館收藏的T-55主戰坦克。

由於冷戰期間生產了大量的T-54/55,因此它成為私人收藏中相當常見的坦克。蘇聯解體後,出口了大量坦克,前華約國家也將庫存的大量武器作為軍事剩餘物資出售——因為這些武器他們已經不需要了。

近年來,一輛狀態特別好的T-54/55坦克在英國的售價約為3萬英鎊,約合25.4萬元,甚至低於二手的福特F-150皮卡。當然,維持它的運行狀態,並找到可以讓它撒歡兒的場地是另一個問題。

譯者按:

列車上的T-54坦克

列車上的T-54坦克。

近日,俄羅斯民眾拍攝到成批啟封的T-54坦克,被運往坦克修理廠進行改裝和升級,推測它們將用於俄烏武裝衝突。許多人在網路上帶節奏,稱俄軍已是強弩之末,連這樣的古董坦克都已經拉出來了。關於這種說法,本人在3月22日《俄軍要求儘快升級800輛T-62坦克 四大因素決定「五對輪」重返戰場》一文中進行了詳細解答。

然而,還有人試圖在攪渾水,說什麼T-54無法與西方主戰坦克正面對抗。其實俄軍裝備T-54是為了配備一線步兵部隊,就是給步兵加強的突擊炮。然後又有人跳出來,說什麼坦克不值錢,士兵也不值錢?問題在於,如果你是一線步兵,是繼續選擇蹲戰壕,還是選擇參加個短期培訓班開坦克?至少坦克還有層裝甲吧。至於什麼反坦克導彈,烏克蘭步兵真沒有那麼闊氣,他們絕大多數反坦克武器還是RPG-7,有效射程幾百米,命中全憑信仰的玩意兒。

前線已經是塹壕戰了,步兵加強幾輛老式坦克作為支援火力,也算是很實用的。

最後,再次重複一下本人之前說過的「如果為了歐洲的熊大熊二打架,造成了中國民眾的分裂,就是上當」。網上的各種ID帶節奏無非是為了流量為了撈錢,吃瓜看戲就夠了,別有太強的代入感。

吐槽一下,原文有兩張配圖出錯,都是T-62主戰坦克,分別是:

美國國家訓練中心的T-62主戰坦克,美國政府購買這種坦克用於軍隊訓練。

衣索比亞總統府外被擊毀的T-62主戰坦克。

幸虧看出來了,要不又被某些人揪住小辮子一頓噴……翻譯文章還要給老外挑錯,防著被坑,真夠難的。

T-54前傳:世界產量最大的坦克如何煉成?歷次改進項目超過1500個

T-54坦克為何難以在越戰發揮威力?直接影響蘇聯中國的軍援方式

淺析:如何發揮俄羅斯2000多輛T-55坦克的作用 小成本也有好效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