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宰相」俾斯麥,他永久改變了德意志與歐洲的歷史

著:布魯斯·巴塞特-珀威爾
譯:王駿愷

「奧爾米茨之辱」(1850年11月29日普魯士與奧地利簽訂奧爾米茨條約。這事件被稱為奧爾米茨之恥,因為普魯士被迫向奧地利稱臣)給當時銳意進取的普魯士王國一記重創,普軍高層中的鷹派更是對這一次屈辱經歷懷恨在心,發誓在將來一定要向奧地利復仇。但對某個人來說,奧爾米茨並不是恥辱。這個人不僅對國王無比忠誠,還有遠超同時代人的高瞻遠矚,以及鋼鐵般的意志。他將永久改變德意志與歐洲的歷史,他的名字是奧托·馮·俾斯麥。

奧托·馮·俾斯麥出生於1815年4月1日,正好是拿破崙開始進行最後一次賭博的日子(拿破崙逃離厄爾巴島,重返巴黎,復辟帝國)。在他出生3個月後,拿破崙在滑鐵盧一戰中被聯軍徹底擊敗。普軍在這場戰役中的傑出貢獻,極大地提高了王國在歐陸的地位,為未來的宰相提供了一個足以施展抱負的有利環境。

俾斯麥出身於普屬薩克森的舍恩豪森(Schönhausen)莊園的一個容克世家。在他出生僅僅一年之後,他的家族即搬往東波美拉尼亞(EasternPomerania)的奈弗夫(Kniephof),他在這個地方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時光。他在當地學校讀書時,就已表現得非比尋常,後來又隻身前往柏林就學。1832年5月,17歲的俾斯麥入讀當時自由主義氛圍極為濃厚的哥廷根(Göttingen)大學,之後又轉入柏林大學法學系。1835年5月,在經過數月努力之後,他成功通過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見習生資格。一年後,他完成論文,取得了見習官頭銜。儘管他的母親不斷向柏林城的達官顯貴舉薦他,但他還是由於對權威的厭惡,在外交部與陸軍處處碰壁。此時,24歲的俾斯麥收到了母親病逝的噩耗,決定辭去小公務員的職務,重回波美拉尼亞,與哥哥一起經營世襲莊園,這一干就是整整10年。在這10年間,他經常在喝醉酒後騎馬狂奔,舉行各種狂野派對,在當地可謂聲名狼藉。1847年,在感情方面屢遭挫折的俾斯麥最終還是結了婚。

青年俾斯麥

就在這一年,俾斯麥決定再度從政。當時,聯合議會的一名馬格德堡(Magdeburg)議員生了病。俾斯麥接替他前往柏林,擔任普屬薩克森的代表。他一反少年時期的狂野態度,十分認真地對待這份工作,只定期回家照顧家族產業。1848年歐洲大革命爆發的時候,正好在自家莊園的俾斯麥聽聞柏林發生暴亂,便用步槍將家裡的70個農民武裝起來,起身前往柏林,準備「武力勤王」。可惜,這一熱忱舉動並沒有為他帶來任何成功。他親自拜訪了威廉的妻子、未來的帝國皇后奧古斯塔(Augusta),並就王弟流亡英國的決定發生極為激烈的爭執。此舉直接導致這位未來皇后對俾斯麥的敵視,這給他此後的政治生涯造成了一些不利影響。不過幸運的是,俾斯麥還是得到嶄露頭角的機會。他在國會發表了一篇極為出色的演說,全力支持國王在奧爾米茲做出不向奧地利宣戰的決定,並對主戰派的強硬主張進行有力反駁,這使他成為國王身邊的紅人。

1852年,俾斯麥被派往法蘭克福邦聯議會,擔任議員一職。正是在這裡,俾斯麥開始關注普魯士以外的整個德意志的局勢。他將在這個職位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政治天才,實現自己的抱負。他意識到奧地利終將成為自己的一塊巨大絆腳石,誓將其從未來的德意志事務中徹底剔除。1858年,普魯士國王的中風病發作,已不適合繼續統治,其弟威廉成為攝政王。完成了權力交接的柏林當局下令,將俾斯麥調回國內。此後,俾斯麥又在1859年擔任普魯士駐聖彼得堡公使,1862年擔任駐巴黎公使。兩次異國經歷使他得到歷練,並對國際局勢有了充分的認知,為未來政治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

從兄長手中接過大權的王弟威廉有兩個主要目標:一是維持1848年憲法的權威;二是維持並提高普魯士陸軍的效率。前一個目標對這位未來的德皇而言並不困難,因為他是一個將履行使命與取得榮譽視作神聖職責的攝政王。但要實現第二個目標,可就沒這麼簡單了。當時已升任將軍的阿爾布雷希特·馮·羅恩在1858年撰寫了一份備忘錄,建議對普軍進行全方位整頓。羅恩主張削減地方民兵規模,因為這些民兵不是職業軍人,不能完全保證他們對王國的忠誠。如此激進的改革方案顯然需要立法的支持,但當時的國會正變得越發自由主義,這份軍事改革方案胎死腹中。軍隊訓練仍然流於形式,效率也沒有得到任何改觀。

幸運的是,羅恩的主張得到威廉的青睞。為了推進這一重大軍事改革,威廉正式任命羅恩為戰爭部長。1861年,在兄長病逝後正式繼承王位的威廉遭遇新一輪政治危機。當時的國會否決了他的提案,拒絕為國王的新軍隊通過如此龐大的軍費預算。羅恩將軍做出讓步,決定將士兵的服役期限從原先計劃的3年縮短為2年。但是,這位參過軍的倔強國王不會輕易放棄。他甚至還聲稱,寧可退位也絕不接受短於3年的服役期限。就在決定軍事改革命運的關鍵時刻,羅恩將軍向國王提出一個重大建議——將俾斯麥召回國內。儘管國王和王后對俾斯麥的能力與性格深感疑慮,但他們最終還是採納了羅恩的建議,正式任命俾斯麥為王國首相。

在此前的10多年中,俾斯麥一直都在規劃德意志的統一。他在擔任邦聯議員時,就已徹底看透邦聯主義者的本質,充分意識到鬆散的邦聯制並不適合未來的德意志。而更為重要的是,他是一個地道的普魯士容克,忠誠於統治普魯士的霍亨索倫家族。在仇視自由主義的保守態度與忠君思想的作用下,一個全新的德意志統一方案在他腦海中形成——普魯士王國是德意志所有邦國的絕對領袖,在政治地位上將會與宿敵奧地利完全平起平坐。

如今,俾斯麥終於迎來屬於自己的新時代。他用自己的冷酷性格與演講天賦,把普魯士王國的政治機器改造得井然有序。1862年9月30日,他發表著名的「鐵血演說」。在這場演說中,他充分論述了擴軍備戰的必要,同時還嚴厲批判自由主義者在1848—1849年犯下的天真錯誤,認為當時的重大問題無法通過演說與「多數決議」解決,而是要靠「鐵和血」。

俾斯麥的這一強硬就職演說,給普魯士內外的反對者敲響了警鐘。他們拒絕服3年兵役,還從預算中故意刪減一部分軍費開支,這使國王對俾斯麥能否勝任首相產生疑慮。此後,威廉與俾斯麥兩人在前往波茨坦的頭等列車的一間幽暗包廂中舉行單獨會談,並最終達成協議。1862年10月13日,俾斯麥以國王的名義宣佈議會休會,而在次年1月議會再度召開之際,這位首相更是直接無視國家憲法的存在。1○從此以後,他成了普魯士的絕對獨裁者,僅對國王一人負責。

自1863年1月開始,俾斯麥不僅成了普魯士首相,還是普魯士首席外交大臣,始終致力於將老鄰居奧地利從德意志事務中剔除。在德意志民族統一問題上,俾斯麥並不是一個孤獨的奮鬥者,他的統一主張得到許多人的理解與認同。當時南北德意志絕大部分民眾與王公,雖不一定支持統一,但都承認自己屬於德意志民族。但奧地利是個例外,它的民族情況比這些德意志邦國複雜得多。為了整合與統一德意志地區的經濟,普魯士建立了關稅同盟,將奧地利排除在外。奧地利在得知自己無法成為關稅同盟成員之後,施展了各種政治手段,以阻止南德各邦國接受普魯士的政治經濟影響。

普軍獵兵與奧軍驃騎兵在波迪爾附近展開激戰

對於普魯士王國與俾斯麥本人來說,1863年都是極為關鍵的一年。這一年,歐洲發生了許多大事件,極大地考驗了這位新首相駕馭局勢的能力。當年春天,波蘭人再一次發動反抗沙俄的起義。普魯士議會以及英法等國的波蘭流亡者對起義者持同情態度,俾斯麥則對此十分鄙夷。他當即與沙皇達成協議,派普軍巡邏兩國邊境,並聯合俄軍鎮壓起義。在此後數個月時間裡,俾斯麥又同議會展開了一系列極為激烈的爭吵。議員們大舉抨擊這位首相的一切為政舉措,包括擅自通過年度預算和肆意限制出版自由等。但俾斯麥最終還是憑藉國王的「憲法漏洞」以及自己鋼鐵般的意志,戰勝了這些反對他的人。到了當年9月,俾斯麥終於能騰出手來挑釁奧地利,他在國內外的成功早已令哈布斯堡王朝極為不滿。奧皇弗朗茨·約瑟夫決定召集各邦王公,在維也納召開一次邦聯會議。威廉國王很想赴會,卻遭到俾斯麥的極力反對。他甚至揚言,一旦國王動身赴會,他便當即辭職。緊接著,歐洲各國君主又在巴黎進行了一次氣氛並不融洽的會談。已經登基稱帝的拿破崙三世,希望自己的法蘭西帝國能在普奧之爭中保持中立,同時還試圖平衡兩大勢力,但他的建議未得到俾斯麥的認可。1863年11月15日,丹麥國王弗裡德里克七世(Frederick Ⅶ)突然駕崩,俾斯麥終於等到實現統一大業的時機。

本文摘自《

俾斯麥戰爭中的普魯士軍隊1860—1867

以普丹戰爭與普奧戰爭為中心,圍繞威廉一世、俾斯麥、老毛奇、羅恩、腓特烈·卡爾親王等核心人物,探尋近代德意志帝國的源頭。

本書既敘述了宏觀的歷史與戰場,也介紹了微觀的軍服與徽標,還記錄了普軍兵器的發展史,是普魯士與德意志軍事歷史愛好者的參考書。

相關文章

重甲前衛——美國M26坦克發展史

重甲前衛——美國M26坦克發展史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第494篇原創文章,作者:Moskit。 全文共4140字,配圖10幅,閱讀需要15分鐘。2021年5月16日首發,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