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上色老照片 重現歷史人物的神韻

這是俄羅斯藝術家奧爾加·K製作的上色照片,真實反應出當時人物的神韻,真的很棒!

1943年,加里寧前線,哈薩克人Baimagambetov K是一名坦克中士,因為在戰鬥中表現出色,被授予勇氣獎章。

1945年,維也納,SU-76自行火炮。

1943年11月29至30日,亞茲科市,正在主持會議的鐵托。

1910年1月2日,列寧的情婦伊涅薩·阿爾芒。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維奇·肖斯塔科維奇,蘇聯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一次世界大戰中,叢林深處的俄軍士兵的葬禮。

Matyukhina Valentina Alekseevna(1915年5月8日~1944年12月23日),空軍中尉。共參加53次作戰任務,飛行55小時22分鐘。1944年12月23日在拉脫維亞Machulu執行任務時犧牲。獲得紅星勳章(1943年5月29日),紅旗勳章(1944年10月17日),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獎章(1942年12月22日)。

Ekaterina Ryabova,蘇聯英雄,第46近衛夜間轟炸機中隊領航員。

Hiuaz Dospanova,第46夜間輕型轟炸機中隊指揮官。

正在行軍的士兵

正在行軍的士兵。

正在行軍的士兵

Matilda Kshesinskaya,1890年。

阿蘭·德龍,1966年

阿蘭·德龍,1966年。

阿蘭·德龍,1966年

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俄國作家。1933年,作品《米佳的愛情》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他嚴謹的藝術才能,使俄羅斯古典傳統在散文中得到繼承」。

列寧,1918年10月

列寧,1918年10月。

第237步兵師的醫生和護士

第237步兵師的醫生和護士。

第237步兵師的醫生和護士

V.F. Vishnyakov,沙俄空軍第32中隊飛行員,胸前佩戴兩枚聖喬治勳章,肩章上有黑鷹標識。

列寧,克里姆林宮,1918年10月16日。

1915年11月,沙俄空軍第23中隊的觀察員G.I. Dobrovolskiy中尉在里加進行偵察飛行。

大公公爵夫人Olga Nikolaevna Romanova。

蘇軍偵察兵

蘇軍偵察兵。

蘇軍偵察兵

帝國大公公爵夫人Kseniya Alexandrovna。

Nadezda Nikiforovna Fedutenko(1915-1978),蘇聯英雄(1945),近衛空軍少校。波羅的海第一方面軍第3航空軍第4近衛轟炸機師第125近衛轟炸機中隊指揮官。

1918年1月15日,佈雷斯特-力拓威斯克蘇聯代表團第二部分,前排:Lev Kamenev,Adolf Joffe,Anastasia Bitsenko,後排:V.V Lipskiy,Peter Stuchka,托洛斯基,Lev Karakhan。

高爾基,下諾夫哥羅德,1901年

高爾基,下諾夫哥羅德,1901年。

高爾基,下諾夫哥羅德,1901年

弗拉基米爾·馬雅可夫斯基,蘇聯著名詩人,1912年。

列寧在紅場演說,1919年5月25日

列寧在紅場演說,1919年5月25日。

列寧在紅場演說,1919年5月25日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托爾斯泰,亞斯納亞-博利爾納,1908年。

1915年1月,Kuchina G.A上校和女兒塞梅諾娃和兒子康斯坦丁的遺孀。Kuchina出生於1891年1月14日,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和內戰,1920年11月22日在辛菲羅波爾被布爾什維克擊斃。

謝爾蓋·謝爾蓋維奇·普羅科菲耶夫,蘇聯著名作曲家、鋼琴家。

費利克斯·埃德蒙多維奇·捷爾任斯基,俄國革命家,波蘭裔白俄羅斯貴族,全俄肅反委員會(簡稱「契卡」)的創始人,也是後來聞名世界的超級情報機構克格勃(KGB)的前身。

F.F.尤蘇波夫親王請畫家謝羅夫為阿拉伯馬繪製油畫。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6年12月6日。

相關文章

最後手段:二戰德軍步兵反坦克武器

最後手段:二戰德軍步兵反坦克武器

本文摘自[英]大衛·波特著,邢天寧譯【戰爭事典075】《二戰德軍武器圖解百科》 「鐵拳」反坦克火箭筒 到戰爭中期,德國陸軍認識到,他們迫切需...

蘇聯戰時坦克炮產量-小考證

蘇聯戰時坦克炮產量-小考證

二戰蘇聯戰時的坦克炮產量 F-34 76毫米坦克炮,T-34-76使用的76毫米坦克炮中的一種 來自CAMD RF 38-11369-1的一...

二戰德軍機槍發展及戰術運用

二戰德軍機槍發展及戰術運用

由於《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德軍不能裝備重機槍,二戰中德軍步兵分隊的機槍主要是MG 34、MG 42和MG 26(t)(即捷克生產的ZB-26...

世界軍服百科:二戰中的英國軍隊

世界軍服百科:二戰中的英國軍隊

原著:喬納森·諾思 譯者:姚軍 英國曾是一個全球性霸主。在20世紀30年代經濟蕭條的日子裡,它的廣袤殖民地被證明既是沉重負擔,同時也是寶貴財...

維亞濟馬災難親歷者的命運(四)

維亞濟馬災難親歷者的命運(四)

更多硬核,有趣,好玩的文章和資訊,請點選上方 芬里爾戰史研究 關注獲取! 維亞濟馬災難親歷者的命運 文: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洛普霍夫斯基 譯...

1943年,美國海軍陸戰隊血戰塔拉瓦環礁

1943年,美國海軍陸戰隊血戰塔拉瓦環礁

1943年11月20日,美軍發起攻勢搶奪塔拉瓦環礁,這裡是日本位於太平洋的前哨陣地。塔拉瓦環礁由十幾座小島組成,日軍在其中最大的比託島建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