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蘇聯機械化部隊的重生

著:戴維·M. 格蘭茨,喬納森·M. 豪斯

譯:趙瑋 趙國星

紅軍部隊數量和複雜程度的增長在機械化部隊身上得到了集中體現。1941年12月到1942年1月間,取得勝利那短暫但令人陶醉的滋味讓史達林有了這樣的想法——如果紅軍能集中起足夠的裝甲力量在1942年夏發起新一輪攻勢,那麼他的對手將不堪一擊。

新的機械化部隊要求新的裝備。儘管受到本國工業大規模向東搬遷影響,不過蘇聯的工業生產已經逐漸超越了德國。經過不懈努力,位於烏拉爾和外高加索的工廠在蘇軍發起1942年5月的積極行動前生產出了4500輛坦克、3000架飛機、14000門火炮和超過50000門迫擊炮。當然,並不是所有武器都算質量上乘。尤其是對於坦克的極大需求——蘇聯在1942年粗製濫造了大量T-60和T-70,原因僅僅是這些輕型坦克可以在現有的汽車裝配線上生產;然而它們缺乏足夠的裝甲防護和火力性能,無法與德軍坦克相抗衡,因此到1943年就逐漸淡出。當然,哪怕設計上存在限制,蘇聯武器產量的提高還是幫助紅軍最終壓倒了侵略者。

如何利用好這筆突如其來的財富——尤其是坦克——便是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成員之一、紅軍汽車裝甲坦克總局局長、坦克兵中將雅科夫·尼古拉耶維奇·費多連科(Ia. N. Fedorenko,後於1943年1月1日晉升坦克兵上將)的任務了。在1941年那些艱苦卓絕的防禦戰中,紅軍組建的唯一一種新機械化部隊就是實戰證明並不好用的坦克師(番號從100往後排列),以及缺乏伴隨步兵、不得不充當步兵支援角色的小規模坦克旅。但在1942年初的間歇期中,費多連科打算迴歸戰前的理論和組織;為了與德軍裝甲兵相抗衡,他又打起了獨立諸兵種合成機械化部隊的主意(「獨立」意味著不在常規集團軍架構或師編制表內)。

(上圖)蘇軍坦克和步兵正在向一個村子發起突擊。

從1942年3月起,他先後組建了坦克軍和機械化軍,二者的戰鬥力實際上相當於德軍的師。首批4個坦克軍各下轄2個坦克旅、1個搭乘卡車的步兵旅,其他單位則不多;每個軍合計有5603人、100輛坦克(包括20輛KV、40輛T-34和40輛T-60)。不過費多連科幾乎立刻就決定再增加1個坦克旅,還有其他各種進行持久戰役所必需的戰鬥保障分隊。到1942年7月,1個典型的坦克軍已經下轄3個坦克旅(各有53輛,包含32輛中型坦克和21輛輕型坦克)、1個摩托化步兵旅、1個偵察營、1個摩托車營、1個近衛迫擊炮營a,以及1個油料運輸連和2個活動維修基地;其編制人數為7800人、98輛T-34中型坦克和70輛輕型坦克。最終,費多連科在1942年裡共組建了28個這樣的坦克軍,其中很多是由經過戰火考驗的坦克旅擴編而成。

1942年9月,費多連科組建了一種更大更平衡的編制——機械化軍,進一步落實了獨立合成機械化部隊的構想。發生於夏季的戰鬥表明,步兵在機動部隊中會承受絕大部分傷亡,因此需要提高其在編制中所佔的數量比例。儘管國防人民委員部組建了不同種類的機械化軍,但每個軍的核心都是3個機械化旅,還有反坦克炮兵團和高射炮兵團,以及近衛迫擊炮、偵察(裝甲汽車)、工兵、衛生和修理營等部隊;另外還有地雷工兵連、油料運輸卡車連及野戰麵包房。每個機械化旅的核心是3個摩托化步兵營或機槍-火炮營,外加1個編有39輛T-34的坦克團。除這些機械化旅外,機械化軍還有2~3個坦克團(各含39輛坦克)或坦克旅(各含53輛坦克)。

由於存在一定差異,機械化軍的實力現為175~224輛坦克,以及266門火炮或迫擊炮;早期的軍有13559人,相當於德軍的裝甲師。隨著戰事發展,這種機械化軍的規模和複雜程度同樣在逐漸增加,後來還編入新式自行火炮,最終甚至擁有了輕型偵察機,總兵力達16442人。不過,即使是早期版本的機械化軍也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因此國防人民委員部在1942年時只組建了8個。

坦克軍和機械化軍在理論上都是作為步兵集團軍的快速集群(即之前的「發展勝利梯隊」)進行戰鬥,實施有限突破,形成100公里縱深內的包圍圈。但如果想造成更大破壞以及實施戰役級別的機動,紅軍就需要更大的編制——一種能與裝甲軍相提並論的諸兵種合成力量。

這樣一種編制的出現並不是對德國人的模仿,而是向戰前大縱深戰役理論的迴歸。1942年5月25日,國防人民委員部決定將某些新組建的坦克軍編入坦克第3和第5集團軍。另外2個坦克集團軍(第1和第4)則於1942年7月組建,然而在完成組建前便投入到了史達林格勒接近地的戰鬥中,雙雙受重創,很快被改編為步兵集團軍。不過不管怎麼說,這些坦克集團軍的架構都是實驗性質的,由於嚴重缺少卡車等裝備而實力差異較大。那些最初組建的坦克集團軍居然還轄有騎兵和步兵師,這兩者的機動能力和裝甲防護力自然無法與坦克部隊相提並論。1942年時,1個典型的坦克集團軍下轄有2~3個坦克軍、1個騎兵軍、2~6個步兵師和一些支援分隊,包含35000人、350~500輛坦克及150~200門火炮。

這些新坦克軍和坦克集團軍是在1942年5月至7月的一系列災難中登臺亮相的。但紅軍再一次吸取教訓,到年底採用了更有戰鬥力的組織形式,運用了更有效的戰術,也抽調了更好的參謀軍官。在將德軍第6集團軍合圍於史達林格勒城下之後的乘勝進軍中,一些機動力強的軍互相配合,為以後的大規模合同戰役樹立了典範。1943年間,費多連科根據這一結構和相關經驗仔細編制了新的坦克集團軍,這些部隊在組織結構、機動能力和裝甲防護方面更為統一,成了此後蘇軍攻勢中的進攻矛頭。

本文摘自

巨人的碰撞:一部全新的蘇德戰爭史

本書以公正的視角、嚴謹的態度、流暢的文筆敘述了整部蘇德戰爭史。書中主要描寫了這場戰爭的始末,包括戰前蘇德雙方軍事實力對比,戰爭爆發的時代背景、具體過程、戰鬥結果,這場戰爭對戰後世界格局造成的影響,並對戰爭中的一些經典戰役或是階段性事件進行了介紹,例如「巴巴羅薩」行動、哈爾科夫戰役、庫爾斯克會戰。除此之外,作者以蘇德戰爭作為敘述主線,同時還介紹了諸如作戰雙方的盟國軍隊實力、軸心與同盟兩大陣營對於這場戰爭施加的影響;這些內容不僅能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敘述主線、把握戰爭進程,也有利於他們對這場戰爭形成更為直觀、立體、公正的印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