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撞防神風:硫磺島和沖繩島的反「自殺」大作戰

著:克拉克·G.雷諾茲

譯:譚星

審校:張宇翔

審校:張宇翔

在「光榮地」墜海戰死之前一天,日本「神風」自殺機飛行員宮崎吉曾如此如此寫道:「我只是一粒被磁鐵吸引過去的鐵分子,而磁鐵就是美國航空母艦。」

「神風」自殺機部隊的指揮官大西中將相信,1~3架自殺機就能撞沉一艘敵人的航母或戰列艦,若使用常規方法,8架轟炸機在16架戰鬥機的護航下進攻,才能取得相同戰果。面對這樣的敵人,美國快速航母部隊在硫磺島和沖繩島經歷了令人筋疲力盡的海空惡戰。

1945年2月21日,第58特混艦隊司令米切爾派遣「薩拉託加」號航母為登陸硫磺島的部隊提供夜間防空,當天下午它便加入了杜爾金將軍的護航航母特混大隊。

對「薩拉」的到來,那些吉普航母上的官兵很是擔心:這艘40000噸的鉅艦十分笨重,會招來敵人的轟炸機和自殺機。這一擔心頗有道理,就在「薩拉託加」號加入杜爾金大隊後不久,一支規模為50架飛機的日軍機群攻擊了硫磺島外的艦船。

下午5時,日軍飛機從小笠原群島上空飛來,自殺機果然向「薩拉」撲了過去。短短3分鐘內,這艘老艦就中了3枚炸彈和2架自殺機,兩個小時後又被命中一枚炸彈,但是它仍然扛著創傷破浪而行。經歷此劫,「薩拉託加」號上有123人戰死,傷者無數,還有36架飛機被毀。日軍這一輪空襲還擊沉了一艘護航航母,它被一架孤軍作戰的自殺機撞沉。

(上圖)「薩拉託加」號火光沖天、濃煙滾滾的飛行甲板

惡戰了十多天之後,第58特混艦隊於3月初結束支援硫磺島的戰鬥,回到烏利西環礁下錨,為即將到來的新戰役做準備。3月10日,米切爾在旗艦「邦克山」號上和下屬各特混大隊司令會商,這時他才發現,自己居然對日本人接下來會怎麼做一無所知。

米切爾說自己只知道日軍有可能會使用毒氣。第二天夜裡,敵人就給他來了一場結結實實的突然襲擊:一架遠端自殺機居然一路飛到烏利西錨地,撞上了因為裝載彈藥而燈火通明的「蘭道夫」號——這艘重型航母不得不退出戰鬥一個月之久。

隨後,米切爾再次殺向日本,這一次他的目標是九州的機場和吳港的日本艦隊殘部,但是日軍已經嚴陣以待。3月18日,美軍艦載機轟炸並掃射九州時,日軍「神風」機和轟炸機投下的炸彈命中或近失損害了「企業」號、「約克城」號和「勇猛」號。

第二天上午,在美軍攻擊吳港的同時,日軍轟炸機和自殺機的反擊更是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藉著低垂雲層的掩護,它們在幾分鐘時間裡分別命中「富蘭克林」號2彈,「黃蜂」號1彈。

隨著彈藥的殉爆,「富蘭克林」號變成了燃燒的地獄,幾近沉沒。不過在艦長萊斯·格雷斯和艦員們的拼死努力下,這艘英勇的戰艦還是被救了回來。「黃蜂」號也遭到重創,超過200人戰死。

(上圖)正在燃燒的「富蘭克林」號

敵人的空襲仍舊零星到來,而第58特混艦隊則護衛著受傷的戰友緩緩離開。20日下午,友軍高射炮誤擊了「企業」號,導致後者起火受損。第二天「喬可」·克拉克的戰鬥機群在距離艦隊96千米外擊落了18架掛載著「櫻花」人操火箭的日軍轟炸機。

沖繩登陸戰定於4月1日打響,在此之前,第58特混艦隊對沖繩島進行了為期一個星期的轟炸。各特混大隊輪流加油並發動空襲,日軍自殺機和常規轟炸機前赴後繼地接近艦隊,使各特混大隊不得不幾乎毫無間歇地保持警戒狀態。

此時,美軍艦隊目視防空引導的優先級比雷達防空更高了,因為美軍雷達無法發現低空的單架飛機和極高空的小群飛機,不過這段時間並沒有軍艦被敵機擊中。

第57特混艦隊,也就是英軍航母部隊,在3月最後一天轟炸先島群島時第一次遭到「神風」自殺機的攻擊。英軍的防空引導十分得力,但是事實很快證明20毫米炮和乒乓炮無法阻止已經轉入俯衝的自殺機,英國海軍還需要40毫米博福斯高炮和更有經驗的炮手。

(上圖)事實證明40毫米博福斯高炮才是最有效的反「神風」火炮

好在英軍航母的裝甲飛行甲板拯救了一切,一架「神風」機撞中了「不倦」號艦島基部,炸死了幾個人,但是沒有對飛機起降造成嚴重影響。

4月1日,美第10集團軍在沖繩島大舉登陸,他們得到了來自快速航母和護航航母的500架飛機的掩護。面對美軍的進攻,日本人並未迅速做出反應,這部分是由於他們相信了自己人過於誇大的戰報。

五天後,日本人終於向第58特混艦隊反撲過來。超過350架自殺機分成小群發動了進攻,米切爾不得不把轟炸機收進機庫,搜刮所有的戰鬥機自衛。儘管大量戰鬥機升空迎敵,可「喬可」·克拉克和「泰德」·謝爾曼兩個大隊的航母還是遭到了持續攻擊,幸虧優秀的高射炮手拯救了艦隊。

「貝勞·伍德」號吃了一枚近失彈,艦上第30戰鬥中隊的24架「地獄貓」取得了全部355架擊落戰績中的47架,艦長雷德·湯姆林森向克拉克發報:「怎麼樣?超過捕獵限額了嗎?」「不,」克拉克答道,「沒有限額,現在是捕獵季節。幹得漂亮。」

然而,以九州為主要基地的「神風」似乎無窮無盡,當第58特混艦隊留在沖繩近海支援陷入苦戰的地面部隊時,日軍航空兵擊傷了更多的快速航母。4月7日,「神風」機撞傷了「漢考克」號,11日撞擊「企業」號,16日撞擊「勇猛」號。此外還有許多執行哨戒任務的驅逐艦中招。

(上圖)一架自殺機衝向「密蘇里」號的瞬間

英國人的日子同樣不好過,5月4日,當第57特混艦隊的戰列艦和巡洋艦前去炮擊宮古島時,「神風」機撞擊了「可畏」號和「不屈」號。在濃煙之中,「可畏」號艦長菲利普·盧克-基恩上校向特混大隊司令維安發出了一條奇怪的信號:「小雜種!」維安答覆道:「你是對我說嗎?」

雖然裝甲飛行甲板使軍艦的內部結構免遭嚴重損壞,但還是有幾架飛機被撞擊摧毀,雷達設備也遭到重創——「不屈」號上裝有英國太平洋艦隊中唯一一臺性能堪與美軍設備相提並論的雷達。

9日,英軍艦隊又遭到2架「神風」機撞擊,這次中招的是「可畏」號和「勝利」號。顯然,英軍的防空戰術有缺陷,他們很快採取了美式的雷達哨驅逐艦戰術。

同樣身處日軍猛烈攻擊之下的美國航母就享受不到裝甲飛行甲板的保護了。5月11日,米切爾的旗艦「邦克山」號被一架「神風」機撞中,350人陣亡,其中有13人是米切爾司令部人員,集合在準備室裡的第84戰鬥中隊飛行員大多窒息而亡。

(上圖)中招後的「邦克山」號

將戰術指揮權暫時交給「泰德」·謝爾曼之後,米切爾把將旗轉移到了「企業」號上。根據參謀人員的糟糕提議,他率領航母北上空襲九州。「企業」號艦載機大隊隊長比爾·馬丁中校發動了戰爭中第一次成功的夜間密集轟炸:5月12日至13日夜,16架夜間型TBM轟炸了九州,之後便是猛烈的晝間空襲。

不幸的是,一架「神風」機在14日找到並撞擊了這員老將。有效的損管最終挽救了「大E」,但它也不得不在此後幾個月內退出戰場。在濃煙與烈火中,勇敢的米切爾對自己的作戰參謀「吉米」·弗拉特利說:「吉米,告訴我們的特混大隊司令,如果鬼子再這麼打下去,我的腦袋就要長毛了。」

5月18日,米切爾正式請求頂頭上司斯普魯恩斯把第58特混艦隊從距離九州島不足560千米、面積約155平方千米的作戰海域解脫出來,他們在這裡已經待了2個月了。

但斯普魯恩斯別無選擇,雖然並不情願,他還是駁回了米切爾的請求,要求第58特混艦隊留在原地——沖繩島上的地面部隊無法依賴護航航母,護航航母自己有時也要出動飛機空襲九州,近距支援任務不得不依靠快速航母來執行。

(上圖)向沖繩島上的目標投擲炸彈的TBM魚雷機

好在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了。航母部隊此後再未遭到嚴重的「神風」攻擊。「企業」號走後便再沒有航母被敵人擊傷,只有英軍的「不屈」號在霧中與一艘驅逐艦相撞,不得不在5月20日返回悉尼。

同日,「泰德」·謝爾曼派出12架掛載227千克炸彈的TBM前去空襲沖繩的首裡要塞。這一次,這些「笨火雞」表現出了神奇的近距支援能力,把炸彈投進了己方部隊前方僅僅15米外的敵軍陣地,連士兵帶工事一道炸飛。

隨著美軍地面部隊的推進,日軍最終於5月29日撤出了首裡。此時,「神風」自殺機的目標轉移到了沖繩的美軍機場和灘頭的船舶上,航空母艦暫時安全了。

「神風」自殺機帶來的艱鉅挑戰,迫使美軍拿出了幾個應急計劃。一種不成功的嘗試是給火箭彈加裝專門的近炸引信、配備對空發射架,改造為艦對空火箭彈。

航空局正式啟動了兩個防空火箭項目,一是火箭助推的「雲雀」(3月份),二是噴氣助推的「小喬」(5月),後者的設計目的是阻止日軍「櫻花」自殺彈。

真要對付「神風」攻擊,還要靠戰術。於是阿利·伯克從米切爾身邊調回美國緬因州卡斯科灣的艦隊總司令部,領導一個特別防禦處,「負責找出對付日本自殺攻擊的辦法」。

這個項目所需的人員、軍艦和飛機完全以金上將的名義直接調動,為此伯克要來了一個人,那就是第2戰列艦分隊司令 「大下巴」·李中將,直到8月25日突然去世之前,他都在當地指揮幾艘具備戰鬥力的真軍艦,它們被編為第69試驗特混艦隊。

(上圖)「自殺攻擊應對總結」推薦的編隊隊形

試驗了許多種機動方式和艦上高射炮的佈置方案之後,他們在1945年7月31日拿出了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自殺攻擊應對總結」,隨即將其印發給太平洋前線所有用得著的指揮官。

沖繩戰役中日軍自殺機的瘋狂進攻,令盟軍對進攻日本本土時可能的遭遇不寒而慄。但此時才剛剛進入7月,距離九州島作戰還很遙遠,還有時間對日軍航空兵施以沉重的打擊。

這也就成了1945年夏季快速航母部隊的首要任務。

編輯:顧超逸

本文摘自《航母崛起:爭奪海空霸權》

這是一部美國航母部隊發展史領域的奠基性著作,1968年問世以來,其歷史地位無人能夠撼動。它不僅頻繁被各種研究著作引用,更被奉為海軍參謀人員的必修書籍。1978年,越戰結束後不久,本書便帶著對戰爭模式和航母功能的反思再次出版。1992年,波斯灣的戰火剛剛熄滅,這部著作就在對現代戰爭的顛覆性認知中再次和讀者見面。2003年,伊拉克戰爭伊始,這本經久不衰的作品第三次再版。隨著美國推行「重返亞太」戰略,《航母崛起》又在2013年和2015年兩次再版付梓。可以說,只要大洋上還有美國航母的身影,這本富有現實意義的書就不會過時。

相關文章